《一朝穿越两世迷情:两番红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朝穿越两世迷情:两番红尘-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蛋无可定,蓝若决定无耻一回。
  “你说什么,不能往西?”夫人指挥府中的大大小小正在忙活,听了蓝若的话,停了下来。
  蓝若跪在地上,低头答道:“先生临行前告诫,蓝若五年之内决不能往西,否则性命不保。”
  夫人听后怔了忽会儿,随即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蓝若做贼心虚,连夜梦到夫人冷冷地说:“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蓝若,你还是随我同去吧。”夜夜惊出一身冷汗。
  几日之后,却传来喜讯:蓝若非但不用去西漠,还因祸得福的进了宫。
  这个福托得还是郎中的关系。夫人对郎中的话一向折服,并基于保护子绎后福的心理,郑重地将蓝若托付给了老皇太后后才领着府里众人奔赴西漠。
  进宫前,蓝若和子绎道别。毕竟朝夕相伴了两年,两人都有些不舍。子绎甚至抹了几滴眼泪。
  蓝若心中有鬼,挤不出眼泪便决定说些有情有义的话作为回报:“上次喝剩的那坛酒还埋在湖侧的柳树下,我等你回来一同喝。”
  子绎听完,号啕大哭。
  蓝若进宫那日,却正巧是子离十七岁的生辰。偌大的慈恩宫内上上下下都在忙碌,老皇太后正为子离设宴庆生。
  蓝若进了宫后包袱尚未打开,就被慈恩宫的老嬷嬷分派了差事。具体来说,这个差事是站在宴殿门口等待从小厨房走出的宫女手中的盘子,接过,递到圆桌边上站立的另一个宫女手上。理论上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幸蓝若滥竽充数的本事娴熟,极慢地走,时不时的空下,暇空打量起周遭的情形来。
  这便看到了子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 我觉得这不是笑话(2)
子离比起往日来略有些不同,许是穿了杏黄色的皇子服袍的干系。俊冷气质与皇子风度并大环境相得益彰,蓝若若再不啧个声就对不住共产儿童团好青年的称号。
  老皇太后也很吸引人,只见她眉开眼笑地望着子离说话,神态甚慈祥。蓝若曾一度痴迷宫廷剧,想到《金枝欲孽》便顿时对面相和善的老皇太后提高了警惕。怎知接下去却听到了这样的笑声:“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臭小子,给你摆那么大的排场庆生不够,还要赏赐。哇哈哈哈哈哈哈……”老皇太后很粗犷。
  后宫的女人慈眉善目很正常,后宫的女人两面三刀、心狠手辣也很正常,但后宫的女人这般粗犷就大大地不正常了。被雷到的蓝若,遂加倍仔细地听起了老皇太后的话。只听她道:“就你知道讨祖奶奶的欢心,说吧,这慈恩宫里还没有什么是哀家给不起的。”
  子离随手一指:“祖奶奶便将这个宫女赏给我吧。”
  于是,蓝若在慈恩宫未待满半日,又辗转到了子离的梁庄宫。
  在路上,她抱着包袱,忐忐忑忑地问子离:“这偌大的皇宫,有没有杏花园,杏花院,杏花小亭什么的?”
  子离喝了些酒,精神头明显不济。夜色下,俊目泛了星光月辉,虚恍恍晃在蓝若面上。恍了许久,竟恍出了丝笑,笑中摇头:“没有。”
  蓝若的头一把耷拉到了包袱上。
  宫廷庄严肃穆,和将军府比起来很是不同。蓝若往日虽跟着子绎在府里横行霸道。但府风淳朴,众人只当他们是年少轻狂,未多管教。而现如今,皇宫里磕头行礼,谓人称物处处是讲究,蓝若初学规矩,不得不在心中叹声苦。所以说慈母败儿,夫人在这事上担了很大的干系。
  教蓝若规矩的邱嬷嬷和将军府里的邱嬷嬷是亲姐妹。两人自小跟着将军夫人和绚妃娘娘。夫人嫁人后小邱嬷嬷跟去了将军府,大邱嬷嬷则进了宫。绚妃娘娘香殒之后,邱嬷嬷便被调至梁庄宫照料子离。邱嬷嬷在宫中地位颇高,与老皇太后关系极好。所以,老皇太后便点名由她来改造蓝若。
  为人严谨,恪守成规的邱嬷嬷,在教导蓝若时没有半分马虎,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矩都倾囊相授,一丁点儿都没有将蓝若和将军府及她姐姐的关系裙带的意思。
  但作为适应能力极强的现代人。一个月后,蓝若终于初步达到宫女行为规范审核标准,正式上岗了。
  话说蓝若在学规矩的时候,也曾见邱嬷嬷露出过那么一丝不同寻常的温情来。那时她正巧绊了一跤,领口跌出了夫人赠的翠玉扳指。夫人很厚道,临行前大大小小塞了不少财物到蓝若的包袱里,其中就有这枚翠玉扳指。蓝若觉得它玲珑剔透煞是可爱,戴在手上嫌大便穿了根链子挂到了脖子上。
  邱嬷嬷未看到扳指之前,端的是张正欲怒斥的脸。看到之后,怒光倏于空中急收,收回到面上竟渐渐返出了温馨及充满阳光气息的表情。邱嬷嬷于往昔中朦胧,蓝若踮着猫步歇到了一旁,未坐稳,邱嬷嬷就转了身,不怒反笑:“小蹈西也到了要当婆婆的年龄咯!”
  这话里的意思,蓝若平时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夫人一直说得很隐讳,这次被邱嬷嬷道出了口,蓝若就不得不正视自己童养媳的身份了。
  好在事情是有转机的,子绎自小叛逆,对封建制度的荼毒深恶痛绝,长大后断然不会走上包办婚姻的丑恶道路。蓝若安慰了自己半晌,也就将这事放下了。

4 我觉得这不是笑话(3)
想到子绎,蓝若难免哀伤起日子的消沉。同样是贴身丫鬟,由于梁庄宫里规矩极多,分工极细,蓝若自不必也不能随子离同进同出。子离不在时,她就在邱嬷嬷手下当差,做些打杂、跑腿甚的活计。待子离回了宫,她便到书房端茶递水,铺纸研墨。
  子离在将军府时,蓝若觉得他虽寡淡,却还存着丝人情味,颇好相与。待进了宫,才发现在宫中的子离大大地不同。他待人处世还是一派平静泰然,眼神却冷冽得多,透着让人无法接近的疏离感。梁庄宫上上下下见了他,莫不是战战兢兢的模样。
  众人战得有根据。据曰:“于皇子不敬,轻则逐宫,重则摘脑袋。”
  蓝若捶胸顿足,悔了一番往日孽行后,再不敢和子离扯淡。每日书房内,循规蹈矩的侍立,憋得甚辛苦。
  猴子前几日丢了数个话本子给蓝若,丫的情况才好转些。话本子主题繁多,涵盖了江湖仇杀、才子佳人、豪门恩怨、鬼怪传奇等诸多领域。蓝若阅地不亦乐乎。
  话说某晚,子离忙完了课业、书函、文书等一系列事务,看着书桌一角养神。猴子麻利地上前收拾书纸,间隙,回首使了个眼色给蓝若。
  蓝若麻利一接,旋颔首,遂低头思考。
  书纸被猴子整得稀里哗啦作响,蓝若再抬头,瞄到了猴子额角的汗水:“茶水。”
  蓝若“唔”了一声,取了银瓶于桌前添茶水。
  “今日读了什么话本子?”子离凝神中突然分了个神。
  蓝若一怔,揣着银瓶琢磨,不知道该大致说一说呢,还是详细的说一说。大致说就辜负了这个不寻常的本子。详细说呢,又有可能背离子离只是客套寒暄的初衷……其后果……
  一时间很踌躇,遂决定先问问子离的意思。
  子离目儿凝着桌角不动,唇边却带出了丝不着痕迹的笑:“全都说了吧。”
  蓝若一喜悦,顺手搁了银瓶,随手捞起桌上茶碗,润了润嗓子,巴拉巴拉说起来。
  她今日看的本子,讲述的是个寻亲的故事。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中年车夫,家中有一个老母,一个老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车夫和老婆属于相亲结婚,婚前没感情,婚后感情却十分好。车夫老婆喜音乐,车夫拉车之余,便不忘打听笛谱笛章,时时买些市面上流行的,揣回家给老婆。后来儿女多了,竹笛子又不知怎的断了,车夫老婆就此不搞音乐了。
  粗茶淡饭的日子日复一日,车夫不免愧疚:亏待了大家闺秀的老婆。某日,发了奖金,车夫便思忖着带老婆上馆子撮一顿,鼓捣出些生活情趣来。
  老婆高兴地应了,换了身干净衣裳,其貌秀,一打扮便益发娇美。车夫观后一叹,又让她将两人定情的金钗戴上,以便再风光些。
  老婆愣了须臾后说不用了,车夫坚持,不想老婆竟哭了起来。原来金钗早被大儿子盗去当了。车夫很生气,抄了荆条要去揍孽子,却发现大儿子早已离家出走。
  车夫安慰好老婆,就开始出门寻子。先是向邻里打听,邻里绕了恁大的圈,告诉车夫大儿子不是他亲生的。车夫没有作声,一路拉车,一路找。一找,就找了个地北天南。
  苦头吃尽,车夫踏破铁鞋终将儿子找到,自己却不行了。咽气前让儿子带句话给老婆:“我早知道了,不怪你。”
  猴子听后向蓝若抱怨没意思。
  蓝若想了想:“当成笑话听就有意思了。”
  子离漫不经心地端起茶碗,饮了口:“我觉得这不是笑话。”
  蓝若瞥了眼茶碗,徐徐地点了下头。
  自此之后,子离每每忙完正事,会习惯地问上一句:“今日又读了什么话本子?”
   。。

5 你看到什么(1)
据与蓝若住同一屋的宫女戈秀说,大宣皇宫南北长五百六十一米,东西宽三百三十三米,占地十八万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房屋总数达二百多间。蓝若听后,放弃了地毯式搜索杏花树的计划。
  戈秀此时二十有二,离出宫还有两年。虽说她与蓝若穿越前的年纪相近,但在宫中久了,显得非常沉稳。她平日言语不多,但蓝若问起宫中的事来却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而蓝若要打听那棵杏花树,戈秀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蓝若对郎中的话百思不得其解,心乱如麻后决定散散心,这么一散,就遇到了锦筝。
  话说那日,蓝若正于梁庄宫附近小道徘徊,蹙眉长嘘时久,突觉少了些什么。原本打算先回梁庄宫寻个扫把,再将宫道上的落花收一收,然后踏踏实实地嘘。殊料,才转身,身前蓦地窜出个人来。
  来人长得甚好,冰肌玉骨,眉目如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