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选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选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 孩子的记忆力中下等水平,隔日检测遗忘率比较大(比如一天学十个生字第二天忘记一多半),阶段性累积检测遗忘是个递进状态,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但也不排除智商有问题(我相信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我对测智商不感兴趣,但小小年纪出现递进性遗忘现象,大人应该警惕,到底是情绪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了)。
  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谓遗忘率比较大那是有个前提的,拿记单词来说,每天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强化训练班打广告,号称能让你“一天记住一百个英语单词”,你要是真相信了进去了,那我保证你的遗忘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什么呢?它违背客观规律呀,一天别说掌握几百个,几十个都难。要是因为你遗忘了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九别人就下结论:背了一天单词,一百个才记住了五六个,智商有问题。那我告诉你,就是神童到了这种班,他的“智商”保证也要出问题!所以你要是看到这种广告,听得有人夸这个海口,你绝对不能相信。
  

对“学制要缩短”的“活学活用”(2)
二、 孩子有其他艺文专长,比如偏爱写作,想当作文小天才,想通过“青春写作”一夜成名的,这也是一种选择。但家长必须明白这是一个耗时耗情的过程,孩子又要赏花吟月又要数理化全面突击,这么做有点冒险盲动,最好不要全线作战。
  三、      家长全无精力,做好了择校工作的。
  学校按部就班的统一教学虽然有他的依据,但重要的是我有我的依据。学校的方法虽然好处多多,但不适合我的孩子。那我就没有必要随大流,没有必要让我的孩子跟着差生的进度慢慢晃悠。我这样说不是看不起差生,但老师不温不火的教,学生不温不火地学,说穿了,它的最大好处就像张艺谋拍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说的:把孩子都管住了。这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是挺公平,对有希望冒尖的孩子来说,就不那么公平。
  我首先明白了这个形势,所以才没有让张炘炀去随大流的。
  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你要理顺一些关系:学校配合,老师配合,同学关照。还有一点,我这个当家长的不能图省事。有了这么一个前提,缩短学制才有可能。
  学制要缩短,有它的现实意义,对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都适用。现在的小学教育过程确实过于漫长,这早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了,有的专家都管咱们这个小学教育叫“超慢式教育”——还不是一般的慢,是“超慢”。学校这么办可能是有他们的考虑,要考虑到均衡发展嘛。大部分家长感觉没有什么:不觉得慢呀,现在这么慢还在嚷嚷学习负担重,还要给孩子减负,再来一个快,那孩子哪里受得了!
  我觉得负担重的根源恰恰就是因为慢,因为慢,所以才让孩子“嚼”——嚼来嚼去,嚼得孩子已经反胃了,还怕孩子知识不巩固。慢慢吞吞,恶性循环,题海战术,原地转圈。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你又在这里装好人——你的孩子不给增压不大量做题,怎么可能10岁就上大学?
  我说的负担重,指的是学习上的无谓的负担。我有一个比喻:“教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老师的习惯思维就好像是盖一层装修一层。在一节课的内容上嚼来嚼去,生怕学生领会不深,还美其名曰“巩固”。这样做,本身就是一个负担:老师有负担,一节课的内容三下五除二讲完了,家长知道了会不会说这个老师不太负责任?校长教务主任会不会有看法?于是,一刻钟就能教会的知识,我拉拉杂杂讲上两课时(做题的时间更长),这才叫负责,这才能对家长对领导有个交待:你看,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我够敬业负责的吧?
  依我看:这种教书方法恰恰是对学生不负责。学生思维本来挺简单:比如说圆心半径直径这个概念,老师本来讲的挺清楚,噢,原来这么简单。可是老师后来的连续作战,那意思好像是其实刚才讲过的内容没有那么简单——有些老师的做法,就好像存心不让学生觉得接受知识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心。无形当中互相折腾,学生心理上觉得任务实在是艰巨,老师讲得多不容易啊,我开始的觉得挺简单的想法是不是太轻敌了?于是我就没信心,越没信心就学的越慢。
  其实学习负担重最大的根源就来自这种教与学的心理负担。一定要皱着眉头学,一定要拿出吃奶的劲来学,一定要去抠死每个环节去学。结果并不讨好,主观愿望是养成学生认真刻苦不要遗漏的好习惯,客观事实上却让学生心理疲惫:哎呀,学习原来是这么繁琐,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是快乐的,我怎么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呢,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呀。一旦学生有了这么一个逆反心理,你再做多少思想工作都是白搭。
  我不是主张一点都不要有负担,预习,记识,测验,大量做题,这都是不能省略的。我主张在前进中化解这种负担,打一个比方,孩子打电子游戏都喜欢往前冲,要是一个城堡他老冲不过去,他就干脆不喜欢这个游戏了。某种意义上,在学习指导上,你要让孩子看到前面的城堡,看到新鲜的东西。他要有点征服意识,有点殖民意识,有点武侠好汉的思维方式。这样他才会觉得我辛苦一点挺值得,因为我的学习总是在前进,在学习中也能找到快乐。
  

我的“快”字诀(1)
缩短学习课程的时间,做起来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但是能够快一点学,你会发现好处非常大。关于这个“快”,我的总结就是——
  学得快一点,回头少一点,
  偶尔漏一点,不必上保险。
  小学最宜快,识记定成败。
  知识支点少,能快就小跑。
  念嚷式教书,满堂闷葫芦。
  本末易倒置,形式大于实。
  中学数理化,赶超先搭架,
  预习兼做题,分数勤分析。
  教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
  原地别磨叽,莫做鬼见愁。
  我这个口诀里包含了我对快的理解和心得:你要有了“快”的决心和信心,就不要在无谓的检查和巩固上浪费时间,“回头少一点”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可能会用“狗熊掰苞米”的典故来反驳我:一味强调快,孩子巩固不了咋办?你这个说法太片面。
  这其实是个误解。
  我所强调的“快”的意思绝不是光学不复习。而是温固知新的过程,把“温故”过程简化一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知新”上。
  “狗熊掰苞米”的故事具有一定讽刺性,那头狗熊在苞米地里掰了半天,掰一个扔一个,末了,狗熊怀里就剩一个苞米。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比喻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是咱们不能把这个道理绝对化,好像学习进度一快就是“狗熊掰苞米”。孩子是人,不是狗熊,只要你能确定孩子记忆方面没有毛病,学得快一点我认为利大于弊。事实上,除非你的孩子有递进性遗忘的症状,苞米只会越掰越多,在我辅导张炘炀的过程中,有时候我还搞一点必要的放弃。斤斤计较没有意思,只要成绩不出现大的滑坡,不要动不动指责他“狗熊掰苞米”。
  我在给孩子的家教上,对“温故”的把握有这么几个原则。
  一、 对已经教会的字词,绝不安排抄字。
  二、 复习的时间绝不超过学新知识时间的1/4,强调预习的重要性。
  三、 简化任务,绝不做过多的练习,比如小学阶段的语文以扩充识字量为重点,教导作文不偏题首尾完整为主,不搞反复造句、情境练习那一套。
  四、 根据年龄特点设置学习任务,不去“发掘潜力”,刻意拔高。张炘炀两岁多识字的时候,我采取“光认不写”的方式。当张炘炀认字比较多的时候,我就放鸭子——让他自己去书店看书,爱看什么随他看什么,不去做所谓的系统练习,得寸进尺,更不追求完美。当张炘炀学写字的时候,不去给他人为的增加项目,不去过多在笔顺上耗费时间,允许有倒笔画,字写得不好也没关系,不在细节上过多纠缠。
  五、 最重要的一点,你作为家长,心态上绝不能患得患失。孩子学的过程发现有点毛病就“停业整顿”,张罗着帮孩子当“泥水匠”。
  我的总结就是:
  丢三不一定拉四,
  识字不是吃字(指不要搞大量抄写)。
  听写默写一遍,
  秋后算账净赚。
  量化概念当先,
  分类记录统盘(指学习目标的管理,孩子哪些字当时认识了,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当家长的必须掌握)。
  最后一句“分类记录统盘”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任
  务学习目标必要的管理,这个管理的内涵是:你要对孩子学到哪一步心中有数。
  现在很多家长的所谓管理基本上都是“兴之所致”,高兴了问两句,没心思了撂在一边,十天半月也不带问两句的。这种管法肯定不行,你水平再高也不行。炘炀母亲是教研组长,还是中学里的学科带头人,按理说她绝对有水平有资历辅导孩子了吧?但对张炘炀的学习她是不挨边的,原因很简单,她工作忙,对张炘炀的学习不了解,她要插手就不行。一插手就乱了,爸爸也教,妈妈也教,互不通气,还以为这样做对孩子挺负责,其实效果恰得其反。
  我的管理也并不是那种吭吭哧哧像个跟班的管法,很少板着脸去“督学”,而是一种伺候性的陪伴。主要是给他造成这么一种感觉:学习上你爸也没有闲着,给你当助手呢。你的学习,其实是“父子同学”。
  小学阶段树立了“赶超在先”的意识,中学学习方法就容易定型了。所谓“教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我采取的就是把一个大单元的知识点拉通了的搭架子的步骤,这是一个比较生活化的比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