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感集-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恒久的闪烁在历史和精神的星空。

  
  同一种表情

  
  翻看过去的一些老照片和图片,发现同一时代人的面貌表情都呈现出惊人的一致,而不同时代的人面貌表情都有所不同,这让我想到时代氛围做为一种精神笼罩,会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相同相似的迹痕,也更让我想到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他受社会的影响,并在面貌表情上表现出来,成为社会、时代的反映物。但是我在历代哲人巨匠的照片和画像上,却看不到这种情形。他们的面貌表情无论是否处于同一时代,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就是相隔几百年的两个人,也能看出一些相同的特点。这大抵是因为真正的智者都是超越他那个时代的,他不会追逐那些易逝的时髦和时尚,不会希图成为流行人物,有时可能还会逆时代而行。他洞穿了时代的重重雾障,而直接面对永恒。世俗的人们随着社会和时代的递进而不断“变脸”,哲人巨匠们在不断伸延的时间中凝固了同一种表情。

和星星赛跑的孩子
美丽星空

  
  如果不具备点天文知识,我们仰望星空时,何曾想到,我们所看到的是过去时的星空。我们仰望,其实是在回首过去。只有足够遥远的距离,才能造成这样时间上的错位,使我们得以看到过去遥远的图景。通过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百亿年前的星光。宇宙太辽阔了,从最近的星辰到最远的星辰,我们依次看到的是伸向过去的时间,但它们又同时毕现在我们的眼前。

  对于一个普通人,所有的星光都是现在的星光,没有谁会去分辩它的年轻或古老,我们只是静静的欣赏它的美丽就够了。虽然实际上它们并不美丽。但我们仍然觉得这漫天的星光很美,对于一个活着并且会感受的生命来说,这就够了,何必细究那本来的真实。

  
  游离

  
  冬日的一天,一群孩子在玩耍过后,倚靠在道旁的柴垛上闲聊。天并不是很晴,几大块长形的青色的云在天空横抹,太阳斜挂西天,阳光苍凉,很稀薄。远山青青,纯净如墨玉。没有风,天地被凝住了的样子,很萧杀。闲聊的孩子中的一个觉得这个冬日的午后很异样,内心起了一些变化,但那种感觉他又说不出。孩子们还在兴高采烈, 或一本正经地说着一些有趣或无趣的事。这个孩子也时常加入着,但一种很情绪的感受让他游离了这个小小的群体。 

  
  和星星赛跑的孩子

  
  我同五岁的儿子在暮色中散步,儿子忽然有了一个发现:爸,星星跟我走。我说:你停下,它就不跟你了。儿子停下来,看天上。高兴地说:它不走了。我们又继续往前,儿子觉得他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便不再叫嚷。但他很快就发现问题远没有解决。星星还在跟着他,他站下,星星也跟着不动,他一走,星星也动起来。他奋力奔跑,想要逃脱星星的追逐。暮色中,一个孩子在和星星赛跑,儿子在前面大哭起来:爸,星星学我。他终于认识到了一个他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他用哭声来表达他的委屈和不平,一个战败的小战士。我向他的哭声致敬,因为我早已失落了这种哭声。       

  
  一个人

  
  星空下站着一个人,望着星空,觉得星空下只有一个人,站着,在此时此刻。站在星空下的人离尘世远了,离永恒近了,只有一个感受着的意识在天地之间。

  一个人站在星空下,他就真的只有一个人了,古往今来的一个人。

  
  
  星空下

  
  有人很有诗意的把仰望星空说成是寻找回家的路,说我们所看到的星空其实是三十万年前的星空,当我们看到一颗星时,它早已不在那里了。可我宁愿相信此时所看到的是真实的星空。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是那样小,很亲切的发着晶莹的光,我看着它们,它们就那样个挨个的布满在我所目及的天宇上。柔和,亲切,静谧,永恒。看久了,就觉得离它们很近,自己也仿佛化入进去,尘俗的一切远遁了,不见了,没有了。自己已置身在人世的边缘之外,想着亲人们,对他们的爱也淡了许多,仿佛只有一个人了。

  我久久地在星空下徘徊,不愿相信这些发光的小星星其实大得我无法想象,都是冰冷或灼热的球体,它们之间相距遥远,不像我所看到的这样亲密无间的样子。而且它们都已经很古老了。但此时,它们在我眼中还是那样新奇而年轻,在我感性的天宇上毕现,亲切,柔和,静谧,永恒。

美丽烟花
元宵节之夜

  天未全黑,道上的人就躲起来,有的人家的门前燃起了堆堆灯火。四周的爆竹响起来,不时有闪光雷魔术弹升上天空。秋从屋里走出,来到外面。月亮还不算太明亮,来往的人们穿梭道上,影影憧憧,如一个个行走的影子,古怪而又陌生。秋悄悄的离开大路,拐上一条僻静的小径。昏暗中他什么也看不清,只是一直往前走,走出离村子很远了,才停下来。回看节日的村庄,村庄里的人都沉在节日的气氛里,没有人像他这样站在离村庄很远的地方,置身在欢乐之外。许久,秋开始往回走,回到了村子,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他不停的走,走遍了整个村子。当他第二次走过村头卖店前的篝火堆时,发现它已经奄奄一息,快要熄灭了。秋开始强烈的留恋不久前走过篝火堆的那一刻,那一刻永远的不复存在了。

  村里在外面走动的人开始减少,只有偶尔几个孩子落寞的走过,终至于不见了。村子很静,只有清凉如水的月光随意倾洒。秋一个人在村子里走着,他的心出奇的平静,刚才的篝火,爆竹,烟花,走动的人群,都不见了。只剩下宁静的夜,和所有的夜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偶尔的一两只悬在空中的红灯笼,还提醒着今天的日子。秋还不想回到屋里,外面的月夜很美好。 

  
  
  美丽烟花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正月十五,D家放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去看的人很多,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D都要放一些村里人舍不得放的烟花。烟花很好看,升上黑黝黝的夜空,炸开,开出无数朵美丽的小花,一霎时,大地亮了一下,周围的人也亮了一下。房舍、院落、牛棚、柴垛一下子变得很清晰。那是一种很贵的礼花,据说那方方的一组要几百元。只有D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 。但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勾搭女人,就爱这些转瞬即逝美丽一时的烟花。由于他的燃放,正月十五给人们带开了更多的欢乐。

  可在有一天,D病了,病了的D仍然爱看烟花 ,在他离去的那年的正月十五,D看了最后一次烟花。那年的烟花同往年一样美好壮观。有人在看完后说,明年的正月十五再也看不到D放的烟花了。D是在这年的秋天死的。

  正月十五又到时,村里照例的热闹,送灯,走百步,道上都是出来走的人,和跑前跑后的孩子,四周的村庄响着爆竹声,野地里燃着灯火,那是为死者燃起的灯。人们走过D家的门前时,看见院落里冷冷清清,往年正月十五时的热闹不在。人们继续往前走,说D家不放烟花了,正月十五没意思了许多。

  热爱生活的D走了,村里再也没有一个如他那样热爱生活的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爱一个世界
爱一个世界

  
  蓝天,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这些自然的景象,不知被多少目光重复,被多少心灵感染。成为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人们心中不变的图画。世界,很少有什么东西能够在我们胸中构成世界的轮廓,你所住的房屋不能;你所生活的城市不能;你所归属的国家不能。只有这围绕着我们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变化的四季   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本身。我们爱这个世界,当我们爱时,我们也就容纳,接受,拥有了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映照和反映着这个世界的整体和细微。那只掠过天空的飞鸟被目光捕捉到了,而那细弱的蝉鸣我却只能仔细谛听。毫无疑问,这细弱的蝉鸣也是构成世界完美和全部丰富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天空,大地,山川,河流构成了世界的轮廓,那么,这飞鸟和蝉鸣就是填充进的内容。我相信一万年前鸟飞天空的意象和蝉的鸣叫,和今天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一万年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不会改变的还有时间。我们把爱和生命的感受缠磨在那些不会改变的事物上,因为只有它们才代表着世界的原貌,只有它们曾经凝驻过所有已逝者的眷爱和留恋的目光。并同样昭示着所有后来的生命。    

  
  与世界同行

  
  外面是灿灿的世界,有鸟儿在叫,间或有一架飞机轰鸣着在上空掠过,声音渐去渐远,终至于消失。屋内钟声滴答,一刻不停。我感受到世界,感受到它的存在,感受到我在它之中占据一个位置,可我感受不到它的行进,因为我在它之中正与它同行。但我知道,在前面必定会有那么一刻,我会停下来,世界将会超越我,独自前行。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已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此时的世界。

  屋内钟声在滴答,外面是灿灿的世界,我看到了树木,大地,天空和行人,我感受到它们,我和它们一起同行,每一分钟都在超越,超越身后所有的时间。

  
  神之爱

  
  天性的爱每个人都有,理性的爱却只属于少数人。天性的爱难免带有先天的弱点,理性的爱却可以通过后天的规诫和引导,把这些克服。天性的爱指向特定的对象,理性的爱却指向芸芸众生;天性的爱只是俗人之爱,理性的爱却是圣人之爱,没有几个人能完整的拥具。耶稣和释迦牟尼是理性之爱最忠实,最完满的实践者,他们不仅仅是用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