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因为如此,当齐、燕军队在一个叫权的地方开始大打出手的时候,魏冉才会跑到赵国去,要求赵军协助燕国对齐国作战。这可能就是他和秦昭王当初对燕王许下的诺言,有了这份承诺,燕昭王才敢那样冲动。

  赵国这时对中山的战争应该正接近尾声,有力量腾出手来作别的事情。见魏冉亲自来访,想想三年来对盟友的困难坐视不管,君臣上下或许觉得有所亏欠,能通过打仗在齐国那里讨些便宜也不坏,所以爽快地应允了秦国的要求。

  燕国跟齐国间的战事日趋激烈,身为燕国派遣人员的苏秦,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对这场战争,苏秦肯定是不赞成的。多年以后,燕国实力已比现在增强许多,积极地筹划攻击齐国,那时的苏秦仍旧反对轻易与齐国交兵,这时他的态度就更应如此。但事态的发展是不由他来作主的,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拜辞事”'6',也就是结束做燕国卧底的工作。

  “辞事”之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回燕国去,一是留在齐国。

  回燕国的前景其实并不吸引人,在齐国这五年,苏秦没有任何出色的成绩,尽管他后来夸口说,五年里“齐兵数出,未尝谋燕”'7',但齐国之所以不侵犯燕国,除了它要尽全力攻打秦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直到这次战争前,燕国都表现得很恭顺,没给它找麻烦。这么做无疑是燕王的决策,苏秦在其中即便有所贡献,也不会很大。以这种一无所成的样子回去,燕昭王还有其他大臣都不会给他好脸色。实际上据苏秦日后回忆,他的“辞事”就让燕王“怒”'8'了一回。

  如果留在齐国,苏秦的未来理应比回燕国光明得多。他已经被委任为齐臣,彻底舍弃燕国,在这里继续混下去没什么不可以。虽然在楚国东地上失算,但这三年他必定在努力赢回别人的好感,从后来的情况看,至少齐湣王对他的态度非常的友善。何况大哥苏代也会帮助他,就算不能有大的发展,继续过舒适的生活应该没有问题。

  然而苏秦最终的决定却是,回燕国去。

  苏秦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今天的人只能猜测。也许是他看到,虽然讨得了齐湣王的欢心,但在齐国的大臣们眼里,自己仍不过是一个燕国使者。如今齐燕交恶,对他的疑忌、毁谤只怕是免不了的。虽然不见得会把他怎么样,但他又何苦在这种不信任的氛围里周旋纠缠,还不如一走了之。

  于是他走了。不知道当年他陪送来的那位质子是否也跟着返回燕国,或者早就以别的理由回家去了。不管怎样,齐国好象都没有为难他们,大度地任其来去自由。

  齐燕边境正是战乱之地,苏秦很可能是从赵国绕道回到燕国的。可能就在他途经赵国的时候,薛公也派一个说客来到了这里。

  薛公一定在别的诸侯国里布置了间谍,所以他很快就从邯郸的情报网那里得到了赵国要出兵帮助燕国的消息。这不能不令他担心,齐军主力陷在函谷关,一时难以脱身,留在国内的部队大概只够应付燕军,如果赵军加盟燕国阵营,齐国一身迎战两个大国,真的可能会吃不消。

  薛公毕竟不是等闲之辈,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想出了办法,当然也可能是门客中有人献策,这人说不定就是眼下他派到赵国的说客,名字叫魏处。

  魏处来到邯郸没有去拜见主父与赵王,也没去见相国肥义,而是去找了李兑。

  《战国策·齐策二》中说魏处见的人叫李向,其他史料都没见到这个李向的事迹,应该是李兑名字的笔误。

  李兑这时肯定已经是赵国官场的一线明星,因为一年后他就将用武力改写这个国家的历史。从这一点看,赵国的军权可能掌握在他的手里,这才能解释魏处为何直接来拜访他。

  '1''2''4'《史记·孟尝君传》

  '3'《史记·楚世家》

  '5'《史记·燕召公世家》

  '6''7''8'《战国纵横家书》

第十四章。风云难测
一。天下的谋略都是相生相克。

  李兑并不会轻易听任齐国调遣,何况帮助燕国是君王之命。要说服他,魏处还必须用摆明利害这一招。见到李兑后他首先指出,赵国去给燕国助战,结果将是“齐必急。急必以地和于燕”,齐国会向燕国割让土地求得停战,然后“而身与赵战矣”,转过身来跟赵国拼杀。这实际是赵国“为燕取地”,太不划算。

  不划算又该怎么办呢?魏处自然早有对策。他的招法是:“不如按兵勿出。”

  可是如果按兵不动,就等于背弃对秦国的承诺,秦王与魏冉虽然目前自顾不暇,但日后一旦摆脱困境,肯定会来找赵国的麻烦。李兑心里尽管不大愿意跟齐国打仗,但以他眼下的权势,在这种关系重大的事情上,也还不敢自作主张。而要说服主父、赵王还有肥义同意不出兵助燕,非得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才行。

  怎么才算站得住脚,那就是要能够证明赵国再次对秦国背信弃义,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

  魏处当然已经准备好了这样的理由。他的说辞是,赵国不出兵,“齐必缓”,齐国就能缓一口气,而“缓必与燕复战”,齐燕两国肯定继续交战,如果齐军胜利,也必然“兵罢弊”,趁它军力受损,赵军便可以乘机夺取齐国的土地。如果齐军战败,凭燕国的力量也还不能彻底打垮齐国,但要是赵国这时加入进来,形势对齐国可就大大不利了。到那时齐国“命悬于赵”,还不是赵国想把它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连那个穷人乍富的燕国,在拼尽全力打了这样一场大战之后,也必然元气大伤,没气力再跟别人嚣张了。在赵国面前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俯首听命。如此一来,赵国控制了“两国之权”,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吗?

  薛公让魏处这样说,当然不是真的想让赵国占便宜。他在这同时一定使用各种办法令齐军尽快击败燕军,不给别人钻空子的机会。命魏处去赵国,肯定只不过是他整个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无非是巧言拖住赵军出动的步伐。“命悬于赵”?做梦去吧!'1'

  可是对这时的赵国来说,魏处提供的理由显然足以让它背叛对魏冉的诺言了。史料虽未记载李兑是否说动了赵主父、赵惠文王、肥义他们,但却写明,当燕国已在权被齐国打得大败,即前文提到过的“覆三军,获二将”的权之难的时候,“赵弗救”'2'。很明显,赵国不仅先前没出兵,这时就连救兵都不肯派。

  赵国显然过高估计了燕国的能力,当一个国家正在兴起的时候,别的国家对它的评判似乎总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燕军这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让赵国不再敢指望齐国会经此一战就“罢弊”,收起了趁乱打劫的心,也犯不着去帮已经落败的燕国。还是继续按兵不动,看看形势变化再说吧。

  遭遇别人爽约的燕昭王,此时想不做那个抱柱而死的尾生都难了,眼看齐军汹涌的潮水就要将他和燕国活活吞没。

  就在这危急时刻,有一个人拯救了燕国。

  这个人是谁,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因为《战国策·燕策一》错误地把权之难发生的时间提前了。照它的说法,进行这场战争的国君是“文公”,这应该是指燕昭王的曾祖父燕文侯。而此刻挽回燕国命运的人被说成是“哙子”,大概是文侯的孙子,昭王的父亲燕王哙。现代史家的研究否定了这种可能,但也让那位拯救者的名字彻底湮灭。仅有的踪迹是照《战国策·燕策一》所说,他是君王的后代,虽然几乎肯定不是燕文侯的孙子(除非燕昭王真有一个长寿的叔叔),但也许是燕昭王的一个儿子,或者就是未来继承国家的燕惠王,总之是一位宗室公子。

  这位公子挽救燕国的计划也并没有什么奇思妙想,主题依然是请赵国出兵救援。

  在这时候,赵国援军也确实是燕国得救的唯一希望,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被齐国蛊惑的它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

  不清楚这位公子知不知道薛公派魏处到赵国的活动,但他的拯救策略却在实际上化解了薛公阻止赵国出兵的计谋。他对燕昭王说:“不如以地请合于齐,赵必救我。”

  这在眼前的形势下,算得上是一步好棋,赵国原想坐收渔人之利,如果燕国向齐国割地求和,它不但将一无所获,还让齐国壮大了地盘,这绝对不是它希望看到的。为防止出现这样的结局,赵国应该会出兵救燕。

  但这也并非不是一个险招,齐国仅凭着留守部队就轻易地打败了燕国,面对如此强势的军队,赵军这时出动,也难有必胜的把握,万一赵国考虑到这些,对势头正盛的齐国心生畏惧,更加不敢救援了呢?

  公子的回答是:“若不吾救,不得不事。”

  如果不来援军,咱也只好真的向齐国求饶了。

  事到如今,别无选择的燕昭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立即派人告诉齐国,他愿割地赔罪。

  消息一传出,赵国君臣果然受不了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齐国占这么大的便宜。事情弄到了这一步,看来只有发兵救燕了。

  千呼万唤之后,赵国的援军终于在最后时刻出现了。

  薛公原本应该只想打退燕国的进犯,并没指望割取土地。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也就没有意义。能搞到些土地当然好,可既然赵国半路杀出阻拦,那就还是算了吧,免得浪费时间精力,耽误了攻秦的正事。

  齐国退兵了,燕国总算逃过一劫。

  二。谁都有死心眼的时候。

  燕昭王着实吃了一回教训,不得不压抑下复仇的欲望,再次对齐国卑躬屈膝,决定重派宗室子弟去临淄作质子。这位人质的封号叫襄安君,不知道是否就是前次的那位质子,不管是不是,他的陪同人员依然指定了苏秦。

  令燕昭王没有想到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