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情的教育-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会观察、评价和理解别人身上的美,那么,集体对他的朋友有什么意见,他就不会漠不关心,就会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心爱的人成为一个心灵美的人。这对于培养高尚的爱的情感具有很大意义:爱情成了一种积极的建设性力量,它不仅使爱人者,而且使被爱者都日趋高尚。
莱蒙托夫曾说过,他“以全部精神力量爱过”。这句话含意深刻。它意味着爱情不仅是对美的崇尚,而且是争取美的斗争。心上人的精神世界——他的思想、感情、体验、志向——似乎成了我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成了我的道德尊严。爱侣之间这种思想和感情的相互渗透越深,在他们面前展现的使情欲日趋高尚的智力和审美世界也就越丰富多彩、鲜艳夺目。精神交往达到如此境界之后,同爱人的结合就是一种巨大幸福,这并不是因为占有了对方的身体,而是爱人的外貌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的丰富。爱人相互间展现的精神财富越多,他们之间的爱情也越牢固。精神交流能增加彼此的责任感,使相互的爱恋更符合道德规范。人们常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的道德面貌日趋一致,两个人心心相印,水乳交融,犹如一人。这种说法决不是偶然的,其中蕴蓄着深刻的生活真理。
综上所述,对道德尊严的尊重感,把爱情提到了纯洁、高尚的精神交往的高度,使人能抛掉一切损害人的尊严的各种动机。如果没有这种尊重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情,就不会有从精神交往中获得的人间幸福,而肉体的快乐是短暂的。
没有对人格的高度尊重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爱恋之情。如果是男人对女人缺少这种尊重感就更为可怕。如果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迷恋是建立在女人的外表美上,也就是说建立在性欲的满足上,那么这种动机很快会被识破。希求满足性欲,对妇女是一种严重侮辱。这时,她不仅对爱情的自然本能一面,而且对希求满足性欲的男人的整人道德面貌产生强烈厌恶感。女人对不尊重她的人格、不关心她的内心世界的行为极端敏感,可以说远远超过男人,这是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在我们的社会里,男女在婚前没有建立起促使他们的精神上一致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的现象,是很少见的。这种现象被看作是一种不道德的结合,是被一种丑恶的、自私自利的动机引起的结合。这种婚姻令年轻人深为忧虑,产生许多问题,更使他们对违反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抱着毫不妥协的态度。几年前,在基辅发生的一件事曾引起学生界、知识界和舆论界的严重不安,这是值得深思的。
州里某负责人的年轻的儿子,是个大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基辅近郊某集体农庄庄员的女儿。姑娘对小伙子也以爱相报。后来小伙子的父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便劝说自己的儿子同姑娘断绝来往,说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是两家不门当户对,他出身于一个“大人物”之家,而她不过是一个农家姑娘。还提出另一些借口,说什么小伙子的父亲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同一个孤陋寡闻的普通庄员毫无共同语言。其实,小伙子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姑娘的父母。
儿子是个意志薄弱的人,遵从了父命。他让虚荣迷住了心窍,立即同那个正直、高尚、聪明的姑娘断绝了关系。她的初恋就这样夭折了。大学生们都谴责他没有良心。他不仅没有向姑娘说明为什么要断绝关系,而且根本就不见她了。姑娘在图书馆或别的地方偶然同他相遇,他胆怯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姑娘一眼。
时过不久,传说这个陶醉于自己社会地位的“负责干部”的儿子同一位将军女儿结了婚。新娘已有两个孩子,因与前夫“性格不合”而离了婚,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她比新郎大七岁。新婚夫妻的父母,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在物质上得到最大满足。被邀请参加婚礼的人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只有“本圈子里”的人才是座上客。不用说,在新郎的同学中无一人被邀请。新婚夫妇得到一所装饰十分考究的房子。有一件事足可说明新娘的道德面貌:她把两个孩子留给了母亲照顾。看来,她是想饱享一下爱情的欢乐。
这些情况使同学们极为震惊和愤怒。受到崇高信念所鼓舞的男女学生们,希望在各方面都看到纯洁、高尚的事物,但眼前发生的事竟是这样的卑鄙无耻。对比这位父亲的实际地位和他的言行,令人惊讶。这些年轻人在父与子的言行中公正地发现与我们社会的重大原则公然相背的东西,看到他们力求把党同伐异的恶习传给下一代人。这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几十年的今天,是完全不应该的。人们争论得最热烈的问题是,为什么儿子轻易地同意了自己父母的不道德行为?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爱情,用坚定的原则性和正直来对抗他们的意志?人们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个年轻人的心灵里没有真正的爱情,从孩提时期起,他的思想就受到了家庭里的虚荣心和官僚等级观念的毒害;在他看来,人的尊严并不表现在精神财富上,而是表现在一个人现时处在官梯的哪一级上。
年轻人对这件事给予的公开谴责,证明他们的思想是健康的,道德是高尚的。这件事还说明,旧的思想残余在人们的意识中仍然有着相当强的生命力。很遗憾,这些旧的思想残余很容易传给尚不成熟的年轻人,至今在某些家庭里还保存着它得以滋生、蔓延的道德土壤。那个父亲按着职分也常讲什么是我们社会成员的道德一致,什么是崇高理想、正直和原则性,而且还认为他最有资格阐释这些观点,并扬言他拥有道义上的权利这样做,可是他本人在生活中信奉的却是另一种道德。他扼杀儿子刚刚萌发的感情,且毫不受到良心的谴责,甚至从来也未曾想过他的所作所为与中世纪一样野蛮。这仅是事情的一面,而事情的另一面是,这个年轻人屈从于父母之命,实际上表明他无论同谁结婚都是无所谓的,他只着眼于是否有利可图,而根本不考虑同他结为生活伴侣的人的品德如何。难道这种现象不令我们沉痛地想起罪恶的卖淫现象吗?
一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毕业于首都某高等学校的研究生部,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的学位论文题目恰是“从社会看苏联人的道德面貌”)。他的妻子带着小女儿住在伏尔加河流域某州的一个城市里,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丈夫“获得功名”回到身边来。可是在论文答辩前不久,他同妻子离婚了,理由同样是“性格不合”。可是在论文答辩后过了几周,人们才知道了离婚的真正“原因”。所有认识这位年轻学者的人对此无不感到震惊。原来他的妻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在莫斯科攻读研究生课程时,结识了一位在授予学位问题上举足轻重的教授的女儿。这个姑娘已答辩过论文。这位父亲没有阻拦他们接近……他羡慕姑娘父亲的社会地位,认为娶其女儿为妻定能飞黄腾达。这个年轻人就是在这种念头支配下公然干出了卑鄙勾当。
在所有这类事件上,凡不尊重别人道德尊严的人,同时也是不尊重自己。对自己的爱侣不忠诚,说明这种人在生活中不信守道德审美准则。同自己的爱人轻率地决裂,且毫不感到痛苦,这实际上说明这种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人格、原则、义务,更不必说什么是美,什么是高尚的情感。
对爱情忠贞不渝,这是一种最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是一个人要从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在心灵中培养起来的。一个人在产生性欲以前,应当感到令他心醉的首先是对方的心灵美,从而在精神上产生强烈的爱恋之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爱情才可能是专一的、始终不二的。在真正的爱情中,理智会帮助感情,给感情注入道德力量,从道德上证明精神活动是正确的。理智不允许在爱情问题上计较得失和作逻辑分析,不允许一个人在赞同和反对之间衡量利弊。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精神依恋已使两人的思想和感情完全融为一体的时候,理智更不允许对这种感情作逻辑分析。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学生,如果他有过这种依恋之情,必然会以整个身心、全部感情和理智的力量来反抗思想落后的父母之命。如果理智和感情融为一体,那么在人的心灵里,良心的声音就会主宰一切。良心的声音是特别强大的,年轻人哪怕是产生想同自己爱过的姑娘断绝关系的一闪念,也会感到卑鄙可耻。世上只有那些把爱情仅仅看作是一种情欲,而不认为是可容纳整个心灵、对心爱的人充满情深意笃的真正感情的人,才会产生断绝关系的念头。
培养道德审美理想,就是使一个人在精神上作好建立高尚爱情的准备。青年男女在对某一具体人产生爱恋之情以前,总是在想象中把心爱的人描绘为一个非常理想的形象。赞同他们的这种浪漫主义幻想,大概不会是错误的。如果在一个集体里,生活为高尚思想所鼓舞,这种幻想便起着一种道德规范的作用,它能提高人的自尊心和在相互关系中的自豪感,增强识别现实生活中一切消极现象的能力。一个人决心把自己的全部高尚激情献给自己心爱的人,这时他就把心灵美、纯洁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到了首位,这种情况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19岁的姑娘在日记中写道:
“我多么想在生活中碰到一个我似乎早已了解的可爱的小伙子啊!我说不出他有什么样的面庞,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动作……他在我的眼中是一个能够理解和珍惜我的全部美好感情的正直的人。我常碰见一些长得很漂亮的小伙子,他们仪表堂堂、聪明、也可能很正直,可是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对待我们这些姑娘总是那样冷淡和漫不经心?为什么不关心我们怎样看他们,怎样考虑未来?我认为,我一定能够找到我所期待的意中人。”
对有明确的道德理想的人来说,爱情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种感情,同时是一种道德义务。这种人越是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