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喻世明言-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樊哙不合纵妻吕须帮助吕后为虐,妻罪坐夫。项羽不
合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二人都注定凶死。但樊哙生前忠勇,并无谄媚;项
羽不杀太公,不污吕后,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
死而为神。”再唤纪信过来:“你前生尽忠刘家,未得享受一日富贵,发你来生
在常山赵家出世,名云,表字子龙,为西蜀名将。当阳长坂百万军中救主,大显
威名。寿年八十二,无病而终。”又唤戚氏夫人:“发你在甘家出世,配刘备为
正宫。吕氏当初慕彭王美貌,求淫不遂,又妒忌汉皇爱你,今断你与彭越为夫妇,
使他妒不得也。赵王如意,仍与你为子,改名刘禅,小字阿斗,嗣位为后主,安
享四十二年之富贵,以偿前世之苦。”
又唤丁公上来:“你去周家投胎,名瑜,字公瑾。发你孙权手下为将,被孔
明气死,寿止三十五而卒。原你事项羽不了,来生事孙权亦不了也。”再唤项伯、
雍齿过来:“项伯背亲向疏,贪图富贵;雍齿受仇人之封爵,你两人皆项羽之罪
人。发你来生一个改名颜良,一个改名文丑,皆为关羽所斩,以泄前世之恨。”
项羽问道:“六将如何发落?”重湘发六将于曹操部下,守把关隘。杨喜改名卞
喜,王翳改名王植,夏广改名孔秀,吕胜改名韩福,杨武改名秦琪,吕马童改名
蔡阳。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重湘判断明白已毕,众人
无不心服。
重湘又问:“楚、汉争天下之时,有兵将屈死不甘者,怀才未尽者,有恩欲
报、有怨欲伸者,一齐许他自诉,都发在三国时投胎出世。其刻薄害人、阴谋惨
毒、负恩不报者,变作战马,与将帅骑坐。”如此之类,不可细述。判官一一细
注明白,不觉五更鸡叫。
重湘退殿,卸了冠服,依旧是个秀才。将所断簿籍,送与阎罗王看了,阎罗
王叹服,替他转呈上界,取旨定夺。玉帝见了,赞道:“三百余年久滞之狱,亏
他六个时辰断明,方见天地无私,果报不爽,真乃天下之奇才也。众人报冤之事,
一一依拟。司马貌有经天纬地之才,今生屈抑不遇,来生宜赐王侯之位。改名不
改姓,仍托生司马之家,名懿,表字仲达。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并吞三国,
国号曰晋。曹操虽系韩信报冤,所断欺君弑后等事,不可为训。只怕后人不悟前
因,学了歹样,就教司马懿欺凌曹氏子孙,一如曹操欺凌献帝故事,显其花报,
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玉帝颁下御旨。阎王开读罢,备下筵席,与重湘
送行。重湘启告阎王:“荆妻汪氏,自幼跟随穷儒,受了一世辛苦。有烦转乞天
恩,来生仍判为夫妻,同享荣华。”阎王依允。
那重湘在阴司,与阎王作别。这边床上,忽然番身,挣开双眼,见其妻汪氏,
兀自坐在头边啼哭。司马貌连叫:“怪事!”便将大闹阴司之事,细说一遍。
“我今已奉帝旨,不敢久延,喜得来生复得与你完聚。”说罢,瞑目而逝。汪氏
已知去向,心上到也不苦了,急忙收拾后事。殡殓方毕,汪氏亦死。到三国时,
司马懿夫妻,即重湘夫妇转生。至今这段奇闻,传留世间。后人有诗为证:
半日阎罗判断明,冤冤相报气皆平。劝人莫作亏心事,祸福昭然人自迎。
        
   

第三十二卷  游酆都胡母迪吟诗
第三十二卷  游酆都胡母迪吟诗
         
自古机深祸亦深,休贪富贵昧良心。檐前滴水毫无错,报应昭昭自古今。
话说宋朝第一个奸臣,姓秦,名桧,字会之,江宁人氏。生来有一异相,脚
面连指,长一尺四寸。在太学时,都唤他做“长脚秀才”。后来登科及第。靖康
年间,累官至御史中丞。其时金兵陷汴,徽、钦二帝北迁。秦桧亦陷在虏中,与
金酋挞懒郎君相善,对挞懒说道:“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侥幸一朝得志,
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以报大金之恩。”挞懒奏知金主,金主教四太
子兀术与他私立约誓,然后纵之南还。
秦桧同妻王氏,航海奔至临安行在,只说道:“杀了金家监守之人,私逃归
宋。”高宗皇帝信以为真,因而访问他北朝之事。秦桧盛称金家兵强将勇,非南
朝所能抵敌。高宗果然惧怯,求其良策。
秦桧奏道:“自石晋臣事夷敌,中原至今丧气,一时不能振作。靖康之变,
宗社几绝,此殆天意,非独人力也。今行在草创,人心惶惶,而诸将皆握重兵在
外,倘一人有变,陛下大事去矣。为今之计,莫若息兵讲和,以南北分界,各不
侵犯;罢诸将之兵权,陛下高枕而享富贵,生民不致涂炭,岂不美哉!”高宗道:
“朕欲讲和,只恐金人不肯。”秦桧道:“臣在虏中,颇为金酋所信服。陛下若
以此事专委之臣,臣自有道理,保为陛下成此和议,可必万全不失。”
高宗大喜,即拜秦桧为尚书仆射。未几,遂为左丞相。桧乃专主和议,用勾
龙如渊为御史中丞,凡朝臣谏沮和议者,上疏击去之。赵鼎、张浚、胡铨、晏敦
复、刘大中、尹焞、王居正、吴师古、张九成、喻樗等,皆被贬逐。
其时岳飞累败金兵,杀得兀术四太子奔走无路。兀术情急了,遣心腹王进,
蜡丸内藏着书信,送与秦桧。书中写道:“既要讲和,如何边将却又用兵?此乃
丞相之不信也。必须杀了岳飞,和议可成。”秦桧写了回书,许以杀飞为信,打
发王进去讫。一日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军中皆愤怒,河南父老百姓,无
不痛哭。飞既还,罢为万寿观使。秦桧必欲置飞于死地,与心腹张俊商议,访得
飞部下统制王俊,与副都统制张宪有隙。将厚赏诱致王俊,教他妄告张宪谋据襄
阳,还飞兵权。王俊依言出首。桧将张宪执付大理狱,矫诏遣使召岳飞父子,与
张宪对理。御史中丞何铸,鞫审无实,将冤情白知秦桧。桧大怒,罢去何铸不用,
改命万俟卨。那万俟卨素与岳飞有隙,遂将无作有,构成其狱,说岳飞、岳云父
子,与部将张宪、王贵通谋造反。大理寺卿薛仁辅等讼飞之冤;判宗正寺士褭,
请以家属百口,保飞不反;枢密使韩世忠愤愤不平,亲诣桧府争论。俱各罢斥。
狱既成,秦桧独坐于东窗之下,踌躇此事:“欲待不杀岳飞,恐他阻挠和议,
失信金邦,后来朝廷觉悟,罪归于我;欲待杀之,奈众人公论有碍。”心中委决
不下。其妻长舌夫人王氏适至,问道:“相公有何事迟疑?”秦桧将此事与之商
议。王氏向袖中摸出黄柑一只,双手劈开,将一半奉与丈夫,说道:“此柑一劈
两开,有何难决?岂不闻古语云擒虎易,纵虎难乎?”只因这句话,提醒了秦桧,
其意遂决。将片纸写几个密字封固,送大理寺狱官。是晚,就狱中缢死了岳飞。
其子岳云与张宪、王贵,皆押赴市曹处斩。
金人闻飞之死,无不置酒相贺。从此和议遂定。以淮水中流,及唐、邓二州
为界:北朝为大邦,称伯父;南朝为小邦,称侄。秦桧加封太师魏国公,又改封
益国公,赐第于望仙桥,壮丽比于皇居。其子秦熺,十六岁上状元及第,除授
翰林学士,专领史馆;熺生子名埙,襁褓中便注下翰林之职;熺女方生,即
封崇国夫人。一时权势,古今无比!
且说崇国夫人六七岁时,爱弄一个狮猫。一日偶然走失,责令临安府府尹立
限挨访。府尹曹泳差人遍访,数日间,拿到狮猫数百,带累猫主吃苦使钱,不可
尽述。押送到相府,检验都非。乃图形千百幅,张挂茶坊酒肆,官给赏钱一千贯。
此时闹动了临安府,乱了一月有余,那猫儿竟无踪影。相府遣官督责,曹泳心慌,
乃将黄金铸成金猫,重赂你娘,送与崇国夫人,方才罢手。只这一节,桧贼之威
权,大概可知。
晚年,谋篡大位,为朝中诸旧臣未尽,心怀疑忌。欲兴大狱,诬陷赵鼎、张
浚、胡铨等五十三家,谋反大逆。吏写奏牍已成,只待秦桧署名进御。是日,桧
适游西湖,正饮酒间,忽见一人披发而至,视之,乃岳飞也。厉声说道:“汝残
害忠良,殃民误国,吾已诉闻上帝,来取汝命!”桧大惊,问左右,都说不见。
桧因此得病归府。次日,吏将奏牍送览。众人扶桧坐于格天阁下,桧索笔署名,
手颤不止,落墨污坏了奏牍。立刻教重换来,又复污坏,究竟写不得一字。长舌
妻王夫人在屏后摇手道:“勿劳太师!”须臾,桧仆于几上,扶进内室,已昏愦
了,一语不能发,遂死。此乃五十三家不该遭在桧贼手中,亦见天理昭然也。有
诗为证:
忠简流亡武穆诛,又将善类肆阴图。格天阁下名难署,始信忠良有嘿扶。
桧死不多时,秦熺亦死。长舌夫人设醮追荐,方士伏坛奏章,见秦熺在
阴府荷铁枷而立。方士问:“太师何在?”秦熺答道:“在酆都。”方士径至
酆都,见秦桧、万俟卨、王俊披发垢面,各荷铁枷,众鬼卒持巨梃,驱之而行,
其状甚苦。桧向方士说道:“烦君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方士不知何语,述
与王氏知道,王氏心下明白,吃了一惊。果然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
神目如电。因这一惊,王氏亦得病而死。未几,秦埙亦死。不勾数年,秦氏遂衰。
后因朝廷开浚运河,畚土堆积府门。有人从望仙桥行走,看见丞相府前,纵横堆
着乱土,题诗一首于墙上,诗曰:
格天阁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不向洛阳图白发,却于郿邬贮黄金。
笑谈便解兴罗织,咫尺那知有照临?寂寞九原今已矣,空馀泥泞积墙阴。
宋朝自秦桧主和,误了大计,反面事仇,君臣贪于佚乐。元太祖铁木真起自
沙漠,传至世祖忽必烈,灭金及宋。宋丞相文天祥,号文山,天性忠义,召兵勤
王。有志不遂,为元将张弘范所执,百计说他投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