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神箭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居庸塞距燕京不过百里,有南北两门,南门曰南口,北门曰居庸关。周长一十三里三十七步有奇,建于两山之谷,接长城直通东西,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是往来于塞内外的咽喉要道。由于此处距军事重城燕京最近,只要破得此关,大军无需一日便可兵临燕京城下,是以此塞例来都是外族入侵中原的首选之地。当年成吉思汗便是在此处攻两年而不破,直至以耶律留哥为内应,才得以一举破关而兵围燕京。注:现今的居庸关始建于明朝,不与长城相连,与以前的居庸塞不在同一个位置。

当我与徐格两人耗了大半日的时间,一路策马到达居庸塞时,王坚却早已在南门处苦侯了。

“大人。”见到是我,王坚便疾步飞奔上来,为我拉住马头说道:“大人,今趟蒙古鞑子想是拼尽了家底,只此一处便有十余万兵马之多。”

“别处还有蒙军么?”闻言我不由大奇,听王坚的话外之意。此次蒙古南下还不止这一处。

“正是。”王坚点头回道:“龙泉峪与山海关处也传来敌情,却不知有多少鞑子。”

王坚不知道蒙军地确切人数,也在情理之中。烽燧传达敌情的速度快,一烽传一烽,只需一日夜便可传千里,但其只能传递有敌来攻的消息,只能起到示警的作用。确切的消息却还是要等书信到达时才能够知道。

“蒙军此着意在分散我军兵力。”徐格略一沉呤。便皱眉说道:“如此一来其不仅可盎惑我军军心,还可绝了居庸塞的援军。”

“不错。”我赞同地点了点头。

正如王坚所想一样。此时驻守在居庸塞的军士也定会如是想:居庸塞前便有蒙军十余万,而龙泉峪与山海关还有敌情,那蒙军岂不是动员了三十余万人?以往蒙军南侵不过十余万,便将大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如今……

今趟这烽燧传递消息地速度,倒还被蒙军给利用了

我当然不会相信蒙军会动员三十余万人这么多,今时不比以往。长城在我手上,就意味着蒙古南侵再也不能出战不带粮草以“打草谷”养战了。不说其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如此多的粮草,若当真在南方动员了这差不多是全国地兵力,只怕蒙古本土也要被其四周的仇敌给刮分了。

但哪些地方才是佯攻哪些地方才是主攻呢?我心下又没了主意,没有人敢保证居庸塞前的这十余万蒙军就是真的,他们完全可以玩昼来夜去的游戏。徐格所说的绝居庸塞的援军,也就是这个意思。要防守这么长地一条长城,最大的弱点便是兵员不足。蒙军只要选出几个点来。耍个虚虚实实、实实虚虚,长城就哪都得防,援军也就没指望了。

鞑子跟我们玩起了孙子兵法,我在心里不由暗骂了一声:想必又是史天泽那小子了。

“居庸塞现有多少兵力?”我一边往城墙上登去,一边问着王坚。

这些日子我一直忙于燕京的建设与新兵训练,却着实记不下长城各处的兵力分布。

“骁骑军五千人。新兵一万余人。”王坚所说的这五千骁骑军,也是自补充了新兵后的人数。由于王坚的骁骑军是骑军,百姓中会骑马的人是少之又少,是以人数一直无法大量地补充。

“属下参见置使大人。”正说间,一名将官满头大汗地奔至了我的面前,对着我拱手相拜。

“这位是朱五四朱大人。”望着我疑惑的目光,王坚代为介绍道:“朱大人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时任居庸塞的新兵统领。”

“哦。”闻言我不由打量了这位朱五四一番,我对新兵各级军官的晋升极为苛刻,特别是统领。能够从数十万新兵里脱颖而出成为统领的。也不过二、三十人而已。可以说每个能作上统领地人,都有其出类拔萃之处。

但这一打量之下。却有种颇为失望的感觉,那是一张颇为严肃的脸,一看就知道是较为刻板、顽固之人。并非我以貌取人,但凡为将者讲究的是变通、是灵活,否则敌将一知是此人领军,便知道其战术、战略,那还有何战可打?

“属下忙于军务,是以接驾来迟,还望大人恕罪。”燕京的初春虽还是天寒地冻,但那朱统领却还是满头大汗。

见此我也更坚定了刚才的想法,倘若其对统领之职游刃有余的话,自然便不会忙得这副样子了。此人或许是位好属下,但却绝不会是一位好将军。

带着不满与忧虑的心情,我与众人穿过阴暗而陡峭的过道,登上了南口的一处暸望台。抬眼看看两旁山顶地床驽和箭手,再看看居庸塞前地那条山谷,便不由得松了一口。无怪乎当年的成吉思汗在此也攻了两年而不破了,此塞建于两山之间,正对着地便是一道狭谷,虽是只有百余步,但蒙军却因此而不能发挥其人数的优势,同一时刻进攻城墙的只怕不会超过两千人,且两旁山头上的床弩和箭手还能凭着高度的优势对蒙军构成交叉火力。也因为这高度使弓箭、床弩等射程大增,是以蒙军的抛石车根本就靠不近城墙,即便拼着大量的伤亡靠近了几辆抛石车,其发射的石弹也很难穿过这条狭小的山谷而打在居庸塞的城墙上。不说这里有一万五千余人,只怕只需五千人,蒙军这十余万人便要拿此塞毫无办法了。

但是,如此明显易守难攻的居庸塞,蒙军又如何会不知?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十二章 士气之战

由于心烦,很久没更了。不是因为别的事,刚刚离婚,终于结束了一段早就该结束的感情,幸甚。

————————————

纽璘那两万蒙骑想必便是蒙军此次南侵的重点,我与徐格对望了一眼,徐格点了点头,肯定了我心中的想法。

“蒙军这是想要故伎重施了。”徐格不由笑道:“当年铁木真在此攻城,与耶律留哥内外夹击之下才破得了此寨,却没想到数十年来,这些蒙古鞑子还是毫无长进,还想再来一回,如今老夫又岂能让其如愿。”

“故伎重施?”王坚不知纽璘那两万蒙军一事,听得一时摸不着头脑,只疑惑地望了望我,却也没有多问。朱五四却依旧还是那副严肃的模样,对徐格说的话好似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又或许,这些话根本就没能引起他的注意。

“如此,就请徐军师赶回燕京,领李程部的忠顺军进驻城中吧!”我也不多作解释,便对徐格说道。

“属下也正有此意。”徐格笑着对我拱了拱手。

李程部的一万忠顺军本是随着徐格外出协助义军的,他们随着徐格撤回后,此时正在燕京城外驻扎。燕京距居庸寨的马程不过半日余,便好似居庸寨的后盾一般,倘若燕京有一万忠顺军进驻,那么蒙军再想对居庸寨两面夹击,便得时刻担心着背后的一万忠顺军。

待徐格走后,我才得空放眼望向数里之外地蒙军营寨。只见一个接着一个雪白的蒙古包,布满在寨外的黄土之上。居庸寨可以说是寨内寨外的分隔之处,寨外与寨内的季节相差半月有余,有内外两重天之说。在这初春之际,寨内虽已是四处嫩绿,一副春意盈然的样子,而寨外却依旧是一片枯黄。蒙军往日成群的烈马迎着劲风长嘶地气势。如今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匹匹瘦弱地战马。

“今番想必是窝阔台沉不住气了。”见此我笑着摇了摇头。

闻言王坚也会意地点了点头。

蒙军出战的时节。一般会选在夏秋之季,那时水草富足,战马无论到哪都不缺草料。而如今正值初春,战马经过了一整个冬季草黄水少的季节,自是掉膘不少,其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毫无疑问的会大打折扣。而且由于这个季节没有多少水草可以放牧。蒙军所带的战马也不能太多。以往蒙军一人配上三、五匹马,如今能配上一两匹便算不错了。王坚身为骑军统领,这个道理自然也是知道的。

没有马匹的优势,这对于一生征战在马背上地蒙古人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照此看来,这窝阔台想必是被我给打得急了。蒙古新败不久,他不待休生养息便又拉着大军前来攻宋,或许也可以说,他是将所有的筹码全都压在纽璘的那两万蒙军上了。

“属下却认为并非如此。”此时那一直不开口的朱五四却提出异议:“属下以为。蒙军此番必是作足了准备,有其一战而胜的理由。”

“哦,说来听听。”我惊异地望了望朱五四那依旧严肃的脸,暗道自己难道看错人了不成?

“属下以为。”朱五四不安地清了清嗓子,有些局促地说道:“属下以为蒙军之所以会在此无水草之季来犯,只怕是因为早便知道攻长城战马派不上用场。是以……”

“有理。”闻言我不由对朱五四有些另眼相看了。

“而且。”得到了我的肯定,便更坚定了朱五四地信心,他继续沉声说道:“蒙军敢于在此无水草之季大军压境,其定是对能攻破长城大有信心,否则此战若败,不说死伤多少军士,便是战马也不知要饿死多少,以蒙人对战马的爱护,只怕他们若是没有七、八分胜算,决不会轻行此着。”

“不错。不错。”我点了点头。惊异地望了朱五四一眼,心道此人在不知纽璘一事的情况下。只据蒙军出兵便能猜到他们此行另有后着,却也着实不容易,看来人不可貌相还真是真理。

“此战我等要防的是南北两面。”我压低了声音说道:“二位统领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哦。”闻言王坚立时便明白了过来,恍然道:“两面夹击,故技重施,难道蒙军在长城内还有伏兵不成?是了,纽璘那厮还未露面,无怪乎大人要将一万忠顺军进驻燕京而不是前来增援了。来了正好,有省得我等四处寻他不着。”

“此处粮草可富足?”我随口问道,粮草一向是行军作战最重要的问题,在这时代打过几战后,战前对粮草补给地关心已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大人放心。”王坚笑道:“粮草足够全军食用一月有余,而且此寨与长城相连,蒙军想要断我粮路,只怕是难如登天了。”

“哦。”闻言我略一沉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