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会被质疑。
  ——你用什么证明?无图无真相、有图也会PS、没P你做那些事一定别有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哪怕是岳飞死而复生,并且证明了他就是岳飞,由他来说上面两种可能哪个对,仍然要被质疑。
  这种事儿也发生在我身边,比如这本书的开篇,我白纸黑字地再三强调,当年那个站在窗台上嘘嘘,一头栽下去砸倒铁炉子的东北男孩儿就是我,不还是被人怀疑吗?
  那真的是我!
  我、铁炉,它倒了。
  这种事说到底就在于心态,一个怎样对待英雄、传颂英雄的民族心态。举两个例子,第一,西方世界里九杰之一的亚瑟王,他与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查理曼大帝、第一次十字军领袖耶路撒冷王哥弗雷、约书亚、大卫王、麦克比阿斯等人齐名。很牛吧,可用什么来证明他的存在呢?
  第二,英国故都温彻斯特的王宫大厅里,悬挂了六百多年的一张大圆桌面,传说那是著名的圆桌骑士们用过的。经现代科技精密测试,它是十六世纪初期的作品,最早不超过十四世纪,而亚瑟王和他的武士们应该存在于公元五世纪或六世纪。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信史才从六世纪开始。
  这说明什么呢,英国人、整个西方都在造假嘛。可圆桌面仍然挂在皇宫的墙上,亚瑟王仍然顶着“过去和未来之王”的名义照耀着基督教世界。
  人家相信。
  看东方,就不用人类发源地韩国了,以日本为例,他们有一位支撑他们民族精神的武士道始祖——源义经。这人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武圣关羽。
  几千年以来(见鬼,日本人的历史硬生生地拔到了几千年),源义经被不断地传颂,他从一个狠毒的不择手段的脸色苍白相貌丑陋矮小到一米五左右的人,变成了电视机里身高超过一米八英俊到万人迷有情有义终生追求理想连死的时候都有白光在夜空下飞升的神灵。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是睁眼说瞎话的人可耻吗?如果是的话,在圣像面前放肆的小丑也好不到哪儿去。最起码一个是歌颂英雄,另一个是丑化英雄,追究到心灵深处,后一种更加的不堪。
  因为忌妒,因为不知所谓的嘲弄。如果这就是一个民族对英雄的态度,那么可以肯定,这个民族的集体灵魂一定是出问题了。
  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神灵般的存在?没有这种存在,你们就显得和神灵一样的高大了吗?何况哪怕再挑剔,把他所有有可能歧义的功绩都去掉,他仍然那么的了不起。
  好了,关于岳飞的种种,让后面具体的事例来说话。现在最后一位未来大人物登场,张浚。作为未来帝国军方一把手,张浚的现状很耐人寻味。
  他中了进士,当上了官,是京城里的太常簿。这只是负责国家礼乐制度的太常寺里的一个小官,算是行政单位,但没实权,是典型的文官熬资格的地方。
  查《宋史·张浚列传》,他在这段时间里啥也没干,查《续资治通鉴长编》会发现,他是很活跃的,就在东京保卫战打到最危急的时刻里,他都在上蹿下跳。
  当时,姚平仲偷营失败,全城人心惶惶,张浚觉得自己必须说话了,他看到了问题的最关键点!他说,责任都在李纲身上,他太专权了,应该引咎辞职。
  专权这两个字是赵构、岳飞、韩世忠、吴氏兄弟等等所有南宋上层人物在以后十几年里和张浚共事后,得出的共同心声。
  这时是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的八月,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到了这一刻,这是终点,也是起点,是屈辱的极致,也是新生的开始。
  那么多的人,都浮沉在时代的漩涡里


第一章 血色黄昏
  说事儿之前要先回忆,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间发生的事,是中国人的一块心病,要是不讲个有头有尾、清楚明白,是不会让人信服的。
  一万个中国人,有一万个靖康元年。
  何况,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追溯”,一连串的古人云、夫子曰,造就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所以,先往回翻历史吧。
  宋、金之间,谁对谁错,到底谁没理呢?
  宋朝人会指责,女真人粗俗野蛮、贪婪成性、满手的血腥,是这个时代的毒瘤,毁灭了灿烂悠久的辽文化,更进一步毁灭了璀璨辉煌的汉文化,简直丧心病狂。尤其是辽、金之间有仇,宋、金之间没仇,凭什么过来杀人放火?
  就因为你们胳膊粗、力量大吗?要是这样,那么金国就是个强盗国家。
  以上,应该是宋朝人乃至以后几百年里汉人的心声吧。那么,一桩桩一件件,把宋、金之间这些年发生过的事都摆在桌面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接触。
  女真人在原始森林里热火朝天地向辽国人展示大胳膊,没宋朝什么事儿,是宋朝人主动漂洋过海去套磁,双方才认识的。在谁主动的问题上,没有第二种说法。
  宋朝人先错。
  再说合作、违约。
  宋和金说好了合伙灭耶律家满门,宋朝得燕云十六州,其他全是金国的。这已经很不等价了,金国还一连串的耍赖,先是只给几个州,接着把最重要的幽州城清空了才交出来,中间还敲诈了数以千万两计的黄金白银,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合同上写得清楚明白,宋朝只要燕京,宋徽宗亲笔写的,黄纸黑字。
  除幽州以外,金国本应独吞才是。
  更不用说宋朝先是到期不发兵,又抢先杀过去吃独食,凡此种种,宋朝哪一点让人看得上眼呢?平心而论,简直是丑陋、拙劣!
  宋朝人再错。
  分赃之后到第一次入侵之间。
  这段日子里,金国很平静,它一心一意地追杀辽国的末代皇帝,再加上给自己的开国皇帝办丧事,这多难得,如果安排妥当,既可以和谐渡过,还能在这段平静的日子里增进点民族感情。可宋朝一直在搞小动作,悄悄地扩张地盘,张觉也好、郭药师也好,都给金国带来了巨大损失。
  换位思考,换成是宋朝,能忍受这些吗?
  什么?说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汉人的,收回它不仅是财产问题,还是安全问题,更是尊严问题对不起,这跟金国人说不着,这是沙陀人和契丹人的交易,中间给宋朝人留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早干吗去了,不去抢回来?
  宋朝人又错。
  第一次入侵到第二次入侵前。
  宋朝被迫签了城下之盟,金军撤退之后,能反悔的都反悔了,包括河北三镇的割让。虽然历史上除了石敬瑭这样的异类之外,没有谁会遵守这种合同,但是抛开感情谈对错,抛开实际谈对错,宋朝的确又一次反悔了,并且,宋朝还托金国大使给金国将军带了一封信,明目张胆地玩策反。凡此种种,金国要是不做出反应,会不会被认为是懦夫国家呢?
  宋朝还错。
  至此,能分析的都分析了,宋朝简直错到了极致。是的,谁都知道,这样的分析对历史的进程没有帮助。哪怕宋朝全都做对了,金国也一样会杀过来,这是由刚刚脱离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的本质决定的。它必将向周边国家疯狂扩张,去掠夺、去毁坏、去杀人放火,那样,它才能保持活力。说白了,它除了这些,别的什么都不会。
  但是,这也不是宋朝国策全面失败的借口,就像哪怕宋朝全都做错了,金国人也没有权力把坏事做绝一样。
  以上这些,会让每一个汉家子弟都感到郁闷、失望、愤懑、屈辱,甚至会有无力感。毕竟这是族群的先人,怎么会这样弱智,这样可笑?
  有这种感觉的人,我只想提醒一句:
  赵佶父子、六贼等人,他们可以代表你吗?可以代表汉人吗?
  如果觉得不能,高贵、尊严、文明、气节仍然都在,还在闪光;如果觉得能去死,去受屈辱,去懊悔,去哀号吧。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金国第二次南侵。兵力配备、元帅分工和上次一样,完颜宗翰是左副元帅,率西路军,从原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出发;完颜宗望是右副元帅,率东路军,由保州(今河北保定)出发,兵锋直指开封。
  都熟门熟路了,没必要改。
  按说东路军是内定的主力,毕竟上一次西路军受阻,是完颜宗望单独杀到了开封城下,办成了当年契丹人举国出征、萧太后亲自上阵也没办到的事。
  可这一次,焦点却集中到了西路军的身上,因为完颜宗翰、太原城。公平地说,这时的完颜宗翰是东亚大陆上的第一军事强人,自从女真崛起,他灭强敌、破名城,战绩非常彪炳。
  赵匡胤、柴荣等人远远不及他,在他之上的人,只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这样的猛人和汉人的一座城池会有什么关系呢?城池,应该只是他的勋章,装点他的荣耀罢了。可太原城不一样,纵观历史长河,不知有多少名将在它面前灰头土脸,哪怕是这时的完颜宗翰也不例外。
  从去年十二月开始,太原被围困,到这时快九个月了,金军能用的招数基本上都用到了。比如名将攻城,攻城的人叫银术可,是宗翰系里最强的战将,在整个金军系统里,也只比号称常胜将军的完颜娄室稍差一点;比如心理上,两百七十余天里,金军没有让一个宋朝援军抵达城下;比如物资上,太原城最初是被突袭的,根本来不及囤积战具、粮食,而满城军民一天之内的消耗量是惊人的。
  这些加在一起,太原城仍然岿然不动。从理论上讲,金军还能拿得出来的最后一招,就只有完颜宗翰本人了。
  完颜宗翰亲自上阵,带来的兵力、战具与之前截然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自己的大脑,那里面的经验是另一种尖端武器。
  在整个两宋历史上,战争无数,名将、战事星罗棋布,可以说在每个读史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排行榜,排列着自己认定的最强将军和最荣耀的战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