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立洪解释道:“武器是地雷和手榴弹,弹药是用打过的子弹壳做子弹。”

    卢文昭点了点头,难怪韩立洪要找他。

    他本家是开中药房的,而中药房实际上也是中医院,开西医院自然要比别人轻车熟路。

    从岳父那儿继承来的纺织厂有很多机器设备,厂里的师傅转行做武器也要比旁人容易的多。

    卢文昭点头同意。

    这两件事都需要时间,得慢慢来,韩立洪又道:“卢先生,还有一件事,在储备的所有物资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炸药。”

    凝神想了想,卢文昭道:“没问题,交给我好了。”

    事的,像电话什么的都是小事儿了。

    一旁,不要说王老钟和李德山,就是张越明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酒宴结束后,王老钟和李德山走了。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韩立洪默默不语。

    他把票儿的手下引入冉庄,和请王老钟、李德山做今天的陪客,固然都是正常的,该做的,但其中也未尝没有制衡的意思。

    送走了王老钟和李德山,韩立洪陪着卢文昭和张越明到澡堂子洗了个热水澡。

    这个澡堂子在卢文昭看来,自然是简陋的很,但他今晚这个热水澡洗的舒服,从未有过的舒服。

正文 四十五章 又捅破了一次窗纸

    洗完澡,三人谁也没有睡意,他们围着一盏油灯,坐在坑上,喝茶聊天。

    卢文昭从衣兜里拿出一张报纸,展开,递给了韩立洪。

    韩立洪不记得淞沪停战协定签订的具体日子,但卢文昭今天突然来冉庄,他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为了什么。

    靠近油灯,韩立洪仔细看着报纸上有关淞沪停战协定的报道。

    协定的详细内容他记不清了,但主要内容知道,尤其是那三项秘而不宣的谅解条款,他记得清清楚楚。

    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最后,看到签署人的名字时,他还是小小地惊讶了一下:陆军中将戴笠。

    戴笠一年多前加入蓝衣社时还只是个上校,这一转眼,就成陆军中将了。

    创建蓝衣社的那些人,个个是新锐翘楚,戴笠在其中并不显眼,但就因为是蒋介石的小老乡,最终脱颖而出。

    看完,韩立洪把报纸放下,沉思不语。

    卢文昭和张越明也不打扰他。

    许久,韩立洪道:“我看这份协定极可能还有秘密条款。”

    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卢文昭和张越明都愣了,他们大瞪着眼睛看着韩立洪。

    片刻之后,卢文昭问道:“还能有什么秘密条款?”

    韩立洪道:“日本人嚣张狂妄之极,有两件事他们没有提出来,我觉得不合理。”

    卢文昭问道:“哪两件事?”

    韩立洪道:“日本人会要求国民政府镇压抗日浪潮,这是其一,其二是他们会要求十九路军换防,调出上海。”

    韩立洪说完,卢文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闭上眼睛,沉思不语。

    越想,卢文昭就越觉得韩立洪的话越有道理,越是那么回事儿。最后,联想到这几天第二师范发生的事儿,他断定,韩立洪的猜测是正确的。

    卢文昭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他再一次为韩立洪的识见而震惊。

    这一次,比上一次尤甚!

    实际上,蒋介石和日本人达成的秘而不宣的谅解不仅是这两项,还有第三项。

    第三项的内容是中国同意在浦东和苏州河南部,以及龙华对岸之若干地区不驻扎中**队。

    这项谅解再加上协定公开的内容,中国实际上承认日本军队可以长期留驻吴淞、闸北、江湾引翔港等地,而中**队却不能在上海周围驻扎设防。

    韩立洪之所以没说第三项,因为这项要是也说出来,那他就显得太过神异了,而前两项则完全没这个问题。

    前两项实际上就是一层窗纸,绝对有迹可循,如果不是他这种作弊的而能看出来的,那就绝对是人中之龙。

    这也是卢文昭被震撼的原因。

    好半晌,卢文昭睁开眼睛,看着韩立洪道:“韩先生的猜测极可能是真的。”顿了顿,又叹息道:“比之韩先生,卢某真是白活了这四十多年。”

    韩立洪不好意思地兴笑,道:“卢先生,您这么说,我今后都不好意思说话了。”

    卢文昭也兴,道:“韩先生,我托个大,叫你一声老弟可好?”

    韩立洪赶紧道:“卢大哥,不是您托大,是小弟我僭越了。”

    卢文昭哈哈大笑,很是畅快。

    笑过之后,卢文昭的脸色又阴沉下来,他道:“老弟,你知道第二师范的事吗?”

    韩立洪愕然,他问道:“第二师范怎么了?”

    韩立洪这是在装傻,他知道第二师范即将发生的一件震惊全国的惨案,史称七六惨案。

    虽然详情如何他不清楚,但这件事儿他是知道的。

    对于国共之争,卢文昭没什么兴趣,但他和第二师范的校长张腾宵是好朋友,所以知道第二师范最近发生的事儿。

    第二师范是红色大本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报抗日风潮的领导者就是第二师范,而自然就被国民政府视为眼中钉。

    但是,在这个时候,公开镇压又太过不合时宜,于是就搜罗一些学生组织读书会,到天津河北省教育厅请愿,声称报二师为**盘踞,弄得他们无法读书,并造谣说校长张腾霄通共,二师**要爆动,要求省厅速予查办。

    就在十几天之前,四月二十一号,河北省教育厅在张腾霄多次拒绝执行禁止学生一切抗日救国活动、开除进步学生的电令后,派省督学来报,查封了第二师范。

    事情到这儿并没有完结,张腾宵去了天津,到河北省教育厅据理力争,现在还没有回来。

    联想到韩立洪刚说的,国民政府可能要镇压抗日运动,卢文昭担心第二师范会出事儿。

    等卢文昭说完,韩立洪沉默不语。

    七六惨案死了很多学生,但他能做什么?

    第二天一早,张越明就回报了,但卢文昭没有,他在冉庄一连住了三天。

    三天里,卢文昭对冉庄和韩立洪都有了更深切的了解,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每一天,韩立洪都陪着卢文昭。

    三天后,五月十号,韩立洪和卢文昭带着十万银元回了报。

    这十万银元,如果韩立洪第一天就拿出来,那卢文昭一定会推辞的,但现在,他不会了。

    通过这三天的相处,卢文昭清楚,韩立洪想做这些事儿,仅凭他自己的财燎远远不够的,就是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不够。

    看见报城的时候,卢文昭勒住了马头←着巍巍的城池,他有了一种新生般的感觉。

正文 四十六章 梁桂英

    韩立洪来报,是为了营救第二师范的那些进步学生。

    第二师范是官办学校,收费很低,招收的多是贫困人家的子弟,而这些人最容易接受革命思想,所以第二师范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报的红色堡垒。

    这种红色传统从1922年就开始了。

    重生以来,韩立洪对历史有了异乎寻常的兴趣,他现在看的书几乎都是历史方面的。

    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他自然更感兴趣,所以,他对第二师范的历史了解的很清楚。

    到了报,韩立洪住在了盛泰顺布庄。

    现在的盛泰顺布庄已经彻底成了堡垒户,五个伙计的家都搬到了冉庄,他们也都知道了冉庄大致是怎么回事儿。

    在这样动乱的年月,有强大的量可以依靠,这对升斗小民的意义,尤其是心理上的意义是无可言喻的。

    他们本就是张越明的心腹,忠诚度已然极高,而现在,人人都已融在了这个集体里。

    每一天,韩立洪除了密切子第二师范事情的进展,他也常畴卢文昭会面。

    与卢文昭频繁接触,除了商议事情之外,深化感情是韩立洪主要的目的≈在,卢文昭只是帮忙,随时可以退出去,而卢文昭对他太重要了,不能失去卢文昭。

    卢文昭重感情,人也极睿智,对把卢文昭拉过来,不能有丝毫懈怠。

    和卢文昭会面,都是在天黑之后,不会让任何人发觉。

    第二师范的事情持续恶化。

    五月十九日,第二师范提前放假

    紧跟着,二十一日,河北省教育厅登报宣布开除学生五十一名,勒令休学三十三名,撤消张腾霄校长职务,以反动分子肖汉之充任校长,并将第二师范改组为乡村师范。

    夜色里,韩立洪一身青衣,隐身在一栋二层楼房背街的窗子旁。

    这里是大同报馆,住着由第二师范六名学生骨干组成的留校学生代表团。

    里面正在开会,一个**保属特委的人正在传达**河北省委的指示,派留校学生代表团立即通知回家的同学返校,开展护蟹争。

    屋子里的气氛极其热烈,人人的热血激荡。

    从二楼无声地滑落到地上,韩立洪微微一摆手,隐在暗中保护他的两个人也跟着撤离。

    走在夜色里,韩立洪心头很是沉重,他阻止不了惨案的发生,他救不了这些大好男儿。

    此时此刻,他第一次被这个时代,被那些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而前仆后继的英烈们的精神所震撼。

    这些人都只有十**岁,就是那个保属特委的人也不过二十出头,他们无疑都还有稚嫩的地方,但满腔沸腾的热血让他们的精神气贯长虹!

    上一世,韩立洪所从事的工作,其握性不比这些人差,甚至是犹有过之,而且也是为了崩国家,但他从未有过这样昂扬的精神。

    回到盛泰顺布庄,值夜的伙计说卢文昭派人来找过他,请他过去一趟≈在九点刚过,沉思片刻,韩立洪又转身出了布庄,向卢家走去。

    到了卢家,卢文昭把韩立洪请进书房,落座后,韩立洪问道:“您找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