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的中国,名列世界第一。简言之,爱尔兰掉进了马尔萨斯的陷阱,无法逃脱人口与食物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爱尔兰变成欧洲最穷的地区,物质上的匮乏程度,和当时澳洲的原住民相当。
人口爆增而耕地不变的情况下,每户的平均耕地就被压缩到只剩1英亩。假设一户农家有两个大人和四个小孩(4至18岁),这六个人每人每天平均各需2;500卡路里,一天就要1。5万卡(等于43磅马铃薯),一年共要1。5万卡 x 365 = 547。5万卡 = 15;695磅马铃薯。这1英亩的地,如果全部拿来养牛,每年能「种出」6百磅的肉类,连两个人都养不活。若全部用来种马铃薯,就可以生产15;680磅,刚好维持一家6口的基本热量需求。
结论很简单:对一般人来说,快餐店卖的马铃薯是正常财;对穷人来说,马铃薯是能不吃就不吃的劣等财。如果我的耕地有限,上有老母下有妻儿,被逼得只能倾全力种马铃薯维生,其它食物都没得想,年头到年尾只能吃马铃薯,年复一年,不吃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时的马铃薯就是季芬财。

参考文献
Davies; John (1994): “Giffen goods; the survival imperative; and the Irish potato 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3):54765。
Walker; Donald (1987): “Giffen’s paradox”;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5234。

25经济成长对英文的影响






经济繁荣和语文丰富度,会有密切的关系吗?应该是吧,因为「男人有钱就变坏」(下一句是「女人变坏就有钱」),有了钱名堂就多,各式各样的名词和形容词自然跟着多起来。经济成长后,国际间的贸易更频繁,新产品、新名词、新概念跟着增加。这项逻辑大概没有人反对,有数字证明吗?有。
Reksulak、Shughart、Tollison这三位经济学家,2004年发表一篇论文,运用《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第2版的光盘内容,证实在公元2521985年间,英文受到国际贸易的显著影响。依据他们的数据,现今使用英文的人口超过3亿,比使用中文的7。5亿人口(不止吧!)少一半以上。但英文是44国的官方语言(法文有27国,西班牙文20国),这44国的总人口超过16亿,占人类的14。现今常用的英文字(word)大约有20万,德文约18。4万,法文约10万,所以用英文来研究经济与语文的成长,应该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OED初版的主编Dr。 James Murray(他的座右铭是Nihil est melius quam vita diligentissima:勤奋人生胜过一切)
OED的初版,是1928年时由Dr。 James Murray主编,共10册。OED编辑组从1858年起,向各界广泛征求各种书刊中,如何使用不同的引句(quotation)。开始时有1;300人响应,后来增加到2;300位学者共同投入,包括最有名的杀人犯Dr。 W。C。 Minor(详见Winchester《疯子?教授?大字典》)。Dr。 Murray约收到5百万条引句,用来解说第1版内的252;200个单词。
第二版的20册在1989年发行,合计21;730页,共收录291;500个字,选用2。5百万条引句来解说词义。现在正在编辑第3版(OED3),预算额是5;500万美元;2005年11月时,已收录301;100个字词,每年约新增4千个新字词。OED的电子版1988年问世,2002年时是版本3(Version 3),各校图书馆大都有在线版可用。
OED第2版内对字词的解说,共有2;436;600条引句,其中有25;000条取材自《圣经》,这是最常被引用的书。其次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有33;300条,是最被常引用的作者。有多少经济学家被引用过多少次呢?亚当史密斯排名第一,524次;John Stuart Mill第二名,351次。常被引用的经济学家有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79次;Stanley Jevons有21次,Joseph Schumpeter有13次,Francis Edgeworth和John Bates Clark各8次。
公元252到1985年间,被OED引用的引句,分布在哪些时代呢?

公元
百分比
百分比累计
1至12世纪
1。0
1。0
13世纪
1。0
2。0
14世纪
3。5
5。5
15世纪
4。5
10。0
16世纪
10。0
20。0
17世纪
16。0
36。0
18世纪
11。0
47。0
19世纪
31。0
78。0
20世纪
20。0
98。0
无法辨别年代
0。5
98。5

我们很容易看出,被引用最多的著作发表在3个阶段:(1) 17世纪(16%),这是重商主义蓬勃发展的阶段。(2) 19世纪(31%),这是蒸汽机广泛应用、产业革命大跃进的时期。(3) 20世纪(20%),这是科技大成长、新兴国家独立、两次世界大战、国际贸易激增的世纪。
现在来看公元2521985年间,新增的230;719个英文字词,分布在哪几个世纪。

公元
新字词
累计字词数
百分比
百分比累计
1至12世纪
7;681
7;681
3。33
3。33
13世纪
5;014
12;695
2。17
5。50
14世纪
16;561
29;256
7。18
12。68
15世纪
16;102
45;358
6。98
19。66
16世纪
35;810
81;168
15。52
35。18
17世纪
46;773
127;941
20。27
55。45
18世纪
21;735
149;676
9。42
64。87
19世纪
60;559
210;235
26。25
91。12
20世纪
20;484
230;719
8。88
100。00

答案和上个表一样:1617世纪重商主义时期,成长率首次超过10%(15。52%、20。27%);19世纪达到最高峰(26。25%),较惊讶的是20世纪(8。88%),竟然比不上18世纪(9。42%)。
接下来要玩经济学界最擅长的游戏:经济因素和英文字词的成长之间,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吗?简单地说,就是要用计算机统计软件,以「新增字词」为「被解释性变量」,然后用人口、国民所得GNP、进口额、出口额、政府收入、政府支出这6项,当作「解释性变量」,来看双方的相关性。资料是18301969年间的年度统计,为什么限定在18301969?因为1830年之前无可信的经济统计数字可用,1969是因为OED内最近的引句是1969年引用的,所以只挑出这140年来做回归分析。对语言学界而言,这可能是奇怪或可笑的做法,轻松一下嘛,看经济学界有什么好论点可提供。
先说这个回归分析的整体解释度有多高。非常高,R平方值都在0。85至0。89之间:作者宣称他们编织的鱼网,一次就可以抓到这个大湖里8至9成的鱼虾。换句话说,英文字词的增长速度,和上述6项经济变量之间,有85%到89%的统计相关,在实证研究上算是非常显著了。因果关系的方向,是经济蓬勃带动新语词的增长。

OED的电子排版方式
接下来看个别变数的状况,答案恐怕会引起较多争议。(1)人口的增加和国民所得(GNP)的增加,对新字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口愈多,国家愈富有,新字词怎么反而会减少?应该是相反吧!(2)政府收入(税收)和支出(公共建设)的增加,也会显著减少新字词,这实在违反常识。(3)出口额增加,与新字词的增加有密切关系;这合乎预期,因为要卖东西到各国,必须学习更多外国文字与观念。(4)进口额增加,会减少新字词的增加。这又违反常识了:台湾半世纪来外国进口的商品,不知给我们的文字带来多少丰富的内容。
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回归分析,得到违反常识的结果,很难让人接受。作者硬讲了许多理由,来说明这些结果并非不合理,反而让人更难接受。我觉得这篇文章没有说服力,太冗长(28大页),有不少偏离主题的内容,在竞争性很强的期刊市场上,应该没有刊登的价值。我觉得有趣的部分,是它对OED内容的各种统计分析:各世纪间新字词的分布状况(表1、表2、附表A至附表E)。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义,是在提醒语言学界说,不要忽略经济因素对语言丰富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Lamberton; Donald (2002) ed。: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UK: Edward Elga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en。wikipedia。orgwikiOxford_English_Dictionary)。
Reksulak; Michael; William Shughart II and Robert Tollison (2004): “Economics and English: language growth in economic perspectiv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71(2):23259。
Winchester; Simon (1998):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A Tale of Murder; Insani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HaperColins (赛门?温契斯特着,景翔译:《疯子?教授?大字典》,台北:时报文化,2000)。
Winchester; Simon (2003): 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 The Story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赛门?温契斯特着,林秀梅译:《OED的故事:人类史上最浩大的辞典编纂工程》,台北:时报文化,2005)。

26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的原理与史例






经济学原理教科书里,最先提到的法则,可能就是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劣币驱逐良币)。其次大概是赛依法则(Say’s Law):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如果你追女朋友时无微不至,嘘寒问暖事事服务到家,她可能就逃不出这种服务的陷阱。接下来你会变得不可或缺,随时召唤你做这做那。到了这个阶段,你自然明白什么叫做「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
让我稍微离题,谈一下赛依法则的原理与趣事。这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一项重要前提假设,他们认为每个生产者,都知道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大致上会均衡,不会有过度供给或需求不足的问题。大家把这个观点,归功于法国经济学家JeanBaptist Say(17671832)。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