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8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别是发展上的事情,事实上这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只不过他更注重长久效益,而周书明则希望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上大项目的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自己更担心这些项目上马带来的环保风险,而周书明则怀疑他提出的省城的新城区规模实在太大,到时候成为半吊子的工程或者成为空城。

这看起来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分歧,但是陆政东却是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需要从分歧的核心来分析双方观点的差异,分歧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根本因素还是发展观的不同,再加上双方在政治心态上的互不信任。

政治心态上相互信任,即便是在发展观点上不一致也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寻求一个契合点,而发展观一致,即便是政治心态上信任度不够,也一样可以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前提下达成一致,但如果这两者都存在问题,那就会出现常见的争斗。

陆政东也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希望通过沟通协商来实现大目标上的一致,可是由于他有安新这个根据地,若是再对省城有强有力的影响力,周书明显然也会睡不好觉,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的结是很难解开的。

见雪玉把自己的茶盅端过来,陆政东才坐了下来,含笑问道:“感觉省城怎么样?”

“比我预想的好,至少这座城市充满历史的气息,怎么说呢,有一种沧桑感,有点让人感觉像是徜徉在历史之中。”

雪玉身体微微歪斜,若有所思。

“喔,这样的话在外人看来实际上并不是一种褒奖,历史感也好,沧桑感也罢,在外人看来就是落后的象征。”

陆政东笑着道。

“这也是你的看法?”

陆政东摇摇头:

“我倒不觉得千篇一律的现代感就一定好,现在的城市可以讲是千城一面,没有特色,省城再很大程度上保存着原貌,这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资源,至少可以在旅游上做做文章。当然一个城市总得要前进,前进就得要改变,只是看如何改变最好……”

陆政东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的又被雪玉带回到省城的问题上,便笑了笑,雪玉的到来怎么都是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情,陆政东不想再纠结那些烦心事,转而问起了京城家人的情况。

“你在这边这段时间应该很忙碌吧?”

雪玉说完家里的情况转而问道,显然对于他现在的工作也是充满了好奇。

“贝湖虽然说不上是个烂摊子,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忙是肯定的,现在忙,今后几年恐怕还得忙,坐在这个位置上,总是希望做得更好,那就得付出更多。”

“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不管不顾了,贝湖这些年是发展得不太顺,是不是让你感觉到有很大压力?”

陆政东笑了笑:

“贝湖的基础曾经是比较好的,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候,这让中央对贝湖的期望值比较高,而对于贝湖省内很多人来讲,心气也自然不低,可现实的情况是其他兄弟省市发展速度很快,在很多方面和贝湖的条件也比较相似,在很多项目的争取上大家也是竞争对手,而贝湖是处于落后状态,这本身就处于被动,而要在这样的被动中取得比兄弟省市更长足的进步,要说没压力不可能。”

陆政东微微一叹道:“这是心态问题,贝湖的不少干部群众依然沉浸在曾经的辉煌之中,总期待中尽快能重新成为中部的领头羊,更为棘手的是周书记在贝湖工作的时间不算长可也不算短,在发展上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有些着急上火,急于要超越山秦省……”

“山秦省?这怕难度很大吧?我虽然在部队上,可也去过山秦几次,山秦这些年似乎发展不错,贝湖怕是有些难度……”

雪玉笑了一笑:

“不过既然是你当省长,那就另当别论,想想安新那样大的变化,也就有理由相信贝湖也能一样。”

陆政东摇摇头,敲了一下雪玉的脑袋道:

“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一省之地相比于一市之地,不仅仅是人口变多,地域更广那么简单,在很多事情上那是呈几何倍数增长,比如说省里和市里的关系,省里和中央、中央部委的关系,这要比市里复杂得多……”

第59章分歧初现(三)

陆政东看了雪玉一眼,继续道:

“任何好的想法总是需要顺畅的贯彻执行下去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要顺畅的执行下去,除了自身之外,还需要有领导的支持,同事们的配合,这和部队不一样,你们部队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地方上,这方面就大为不同。我现在所做的,只能说是在创造条件,真正要实现贝湖从量变到质量,还远远谈不上……”

“孙子兵法讲,多算胜少算不胜,你能这么想,已经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其实也就成功了一半。”

雪玉心中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喜悦,陆政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来就要大干一番,他还只是省长,他需要在不同场合不同问题不同事件上展示他自己的才华,让人们一步一步的认同他,逐步积累他的威信,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他自己的愿望,他的表现很让她满意,家里也可以放下心了。

陆政东笑了一下道:

“我们的雪玉同志现在也开始研究兵法了?你是不是还想着去战斗部队去领兵?”

陆政东开着玩笑。

雪玉的工作性质很保密,不过到了他这样的级别,雪玉具体的工作他虽然不便问,但从事的工作他自然知道,主要是从事尖端核心的重大军内项目的保障工作。

雪玉出身于军人世家,对军人职业有种天然的亲近,不过由于大学学的是经济,对于经济也保持着很高的热忱,而因为他的缘故,对时政,特别是和他相关的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雪玉却是有些忸怩。

陆政东看着雪玉的样子也有些恍惚,两个人长期天各一方,这样的时空距离即便因为现在通讯工具很是发达,并不会少了什么联系,可是毕竟是天各一方,通话也好,思念也罢,无法替代在一起的那样的感觉,往往会越来越淡薄。

但他俩也许是例外,仿佛时空距离反而能让两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这种感觉无论是陆政东还是雪玉都感觉到了。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感情?

陆政东有些说不出的味道,总之有一种人生只若初见的感觉,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得。

陆政东轻抚着埋在自己怀里的雪玉,看着房中,家里像是变了个样一般。

雪玉出身军人世家,她家基本就是按照军队内务条例一般收拾的,最是见不得脏乱差,这里虽然有家政人员定期打扫,可是打扫是一回事,家政人员可不敢随意挪动东西,所以整理得井井有条又是另外一回事,估计雪玉一进屋就收拾上了。

“你这房间有时间还是该整理整理,一个优美而又令人愉悦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心情轻松愉快,这对于第二天获得一个饱满良好的精神状态大有裨益。”

陆政东笑了笑,他每天的工作安排几乎都是排满了的,从早上到午饭,再到晚饭,甚至有时候晚上也不得不参加一些活动,甚至有时候就是吃饭的那一会时间也还安排了谈话,能留给他的也就是睡觉时间。

当然也不是连收拾整理的时间都没有,只是不愿意动而已,男人大体都是如此,住的地方要是没有个女主人怎么收拾都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

“唔,这里也不过就是临时居所,我根本就没心思整理。”

陆政东笑了笑道。

“临时居所?政东,你觉得两三年内你会离开贝湖?或者是你希望两三年内就离开贝湖?你这样的心态可不好,说明你没真正融入到贝湖中去。”

陆政东愣了一下,雪玉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从心里讲,京城的家那才是他真正的家,母亲在的地方也算是,对于贝湖,他却是从没想过这一点。

这看似不是什么事情,可实际上却是说明他的心理定位还没真正调整过来,没把自己真正的作为贝湖的一份子,心里深处还是有一种贝湖拯救者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大妥当。

“嗯,你说得很对,这一点我是真没有注意到,要是稍微不注意,说不定人家就会误解了。那这地方你说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需要什么人手,找后勤的就是。”

雪玉这么讲,陆政东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干部住房问题,这些年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已经成为腐败的新形式。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建房的现象,多占、低价套购或者超标准侵占国家公共资源的问题也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官员建造别墅的热潮。

此外,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一个领导干部到某地任职,地方大都为其准备好了“住所”,这个“住所”往往就成了其个人的资产,调离后多数不退,实际上为永久占用,还可留给后代。

这在群众中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为了遏制这种情况,国家到后来开始试行官邸制。

官邸制,作为一种官员住房的制度,简单来说,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

最直观的就是美国的总统当选之后住白宫,任期结束或者下台之后就得搬出去。

“官邸制”在发达国家实行多年,在国内古代也实行过不少年,官邸制和吏舍制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形成,《汉书》记载“御史府吏舍百余区”,可见汉代各部门官邸吏舍之多。秦汉以后,地方官和京朝官入住官邸的实际情况因客观条件各有差异,呈现不同的走向。凡守、令、丞、尉或督、抚、司、道等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官佐,即现在的领导班子成员,一律携带随任家属免费入住建造在衙署围墙内的官邸,这既是政治待遇,也是纪律。

其他功曹、主簿、参军等,就是办公室主任、处长、科长之类中层干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