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如双听着陆政东的讲话,心里也想着,陆政东的讲话很平实,但其中也充满着一种蓬勃的朝气,立意挺高,实际上已经不是在讲资金挪用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一地经济发展的层面。

整个讲话的条理层次实在是太清楚,逻辑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沈如双听完陆政东的讲话不禁楞住了,这可不是无能,也不是有一点点的水平那么简单,她对经济上的事情也还是挺有研究的,自认她也不能不用稿子讲不出这么一番话来。

只是这真的是陆政东自己深入研究而后的厚积薄发?

沈如双挺怀疑陆政东这番话是不是他自己的东西。

按照陆政东的年龄和阅历,不太可能做出这么一番研究,是请的高手捉刀吧?……

沈如双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侧过头看向陆政东,陆政东的眼神也正好朝她看过来。

陆政东今天讲这番话,未尝没有针对沈如双之前所讲的“不能胜任”的意思,只是看到何子东等人颔首,他这心思便淡了,想了一下也觉得太着相了,何必和一个小女子一般见识?

只要他这样一路往高处走,像沈如双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不会少,赞誉与怀疑乃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总是会如影随形,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用事实让别人无话可说!

第19章有谋乃大(上)

督查组走了,陆政东也就挥一挥衣袖,把那个傲得像天鹅,冷得像坨冰的沈如双也给挥到了角落里,他提出了一个设想,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长滩市的经济,在陆政东看来,还深深的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正常情况下,在市场经济里,企业是占主导地位的,不论是国营还是民营,他们是市场的载体和发动机,而各级党政起得更多的是一个监督,管控、服务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还根本没形成的时候,各级党政部门不但是裁判者管理者,也是市场经济的开拓者,需要担负起引导、构建其市场经济的重任。

经济要发展人人都在喊,但究竟应该怎么样的发展,在政府官员的心目中,市场经济的概念还是非常单薄,市,上上下下那些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思想观念的落后和条条框框的桎梏,这都是制约因素。

而整个城市经济没有一个成型的规划,市里的企业和其他地市的大同小异,有什么优势可言,整个就是一“三无产品”,没有一个明确的产业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更谈不上有明确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陆政东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头,这段时间他真的挺累,想要说服领导,那就得先弄清很多东西,找出适合长滩发展的一条路,这要费很多心思不说,更难办的是要怎么说服其他人,既不能说得太露骨,让人又和时下争论得非常激烈的那些事情挂上了钩,又要把道理讲通,而且面对的都是级别比他高的领导,这讲话做事就必须要有艺术性,这真是一个辛苦活。

虽然累得够呛,但也有好消息传出来,省政府也要求各地地市进一步加强生产办的职能,其实这还是得益最上面分管生产办的那位副总理,一直在强调生产办的重要性,而重要性的一个体现就是负责人员的级别,上行下效,在其他地市生产办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都是正处,连副处都很少,他这个正科级主持生产办工作的副主任怎么都显得不适宜,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市里也传出风声,周天放估计要解决处级待遇,要解决他的副处级别问题,以及在生产办设立相应的科室的问题。

陆政东倒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又要升半级了,对许多人来讲,从正科步入副处,一辈子都难,而他却是几乎毫不费力的就跨过了。估计市政府里面很多人员心情也挺复杂,羡慕嫉妒恨者均有,越是这样他就越是要低调。

周天放虽然极力掩饰,但是眉宇间还是有掩饰不住的喜意,请他周末的时候上他家去吃饭。

陆政东也是正有此意,他的有些想法毕竟比较超前一点,最好还是在一种轻松的非正式的氛围下来谈,而且陆政东也希望能通过周天放和何子东进行这样的非正式的交流……

陆政东想着去人家家里拜访,总不能两手空空。而送礼自然也是一门学问,要应人而异,应事而异。太贵重了不行,太轻了又得罪人。

周天放愿意用家宴招待他,说明是想进一步也表明夫妻俩的关系不错。陆政东思来想去,周天放也是笔杆子出身,多少有一点风雅,烟酒、黄白之物之类的太俗气,陆政东在市里转悠了半天,在古玩店里淘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笔架,价值不低还显得文雅,送人很不错,又给周天放的爱人准备了一些滋补品才上了门。

“政东,你怎么也搞这一套,人来了就行,还带什么东西。”

一进门周天放就数落着陆政东。

“呵呵,秘书长,我可没带什么,就给嫂子带了点养身体的东西……这饭菜香味,把我馋虫都勾出来了,秘书长您可是真的好福气啊,我可得好好对嫂子,以后能多来叨唠几顿……”

周天放的爱人张云凤四十多岁,虽称不上如何如何的美丽,却也温柔可亲,不像有些官太太那般,一条花格子的围裙系在腰间,一副贤惠家庭主妇的样子,让人不由感觉到家庭的温馨。

“呵呵,是政东吧,我们家老周在家可没少提起你,这一见不但能干还真是一表人才,不知道哪家的闺女有福气……”

张云凤打完招呼就去厨房里忙活去了,周天放的孩子住校,也就周天放两口子在家,没一会,饭菜就上来了,挺丰盛的,张云凤的手艺确实不错,陆政东也没怎么客套,其实主人家精心准备,客人吃得越欢,主人家就会越高兴。

晚餐的时候,大家也就闲聊点家长里短,气氛倒也其乐融融,吃过饭,张云凤收拾着碗筷,陆政东和周天放就坐在客厅聊天。

“政东,生产办的工作真是不错,特别是关于全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想法,何市长也是非常重视……”

周天放微笑着说道。

其实陆政东上任之初,周天放对陆政东并没有什么好的观感,他熬了这么多年,才熬到眼下的位置,而陆政东如此年轻就到了这样的位置,周天放心里多少也有些不舒坦。

他想要从副处跨入正处的行列难度是相当的大,原来的老领导已经退休了,虽然现在跟着何副市长关系不错,但何副市长毕竟在他这样层次的人事问题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何副市长要想进步到市长,那时候倒是有机会,只是那也还有几道坎,何副市长能不能上去还很难说,但是他以为很难的问题很快就要得到解决,虽然不是实打实的正处,但是待遇总是上去了。

周天放揣摩了许久,觉得他这是沾的陆政东的光,当然主要还是得益于他没有给陆政东制造障碍,若不然也许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周天放也不得不承认,陆政东在生产办的表现确实也挺抢眼,对他也是尊敬有加,特别是陆政东飞身堵枪眼,这更是让他觉得陆政东有担当,这让周天放也逐渐改变了对陆政东的态度,有能力又有强大的背景,这就很了不起,假以时日,陆政东究竟能走到一个怎样的层面,还真很难估量。

搭上这条船,也许就是这辈子自己最大的机遇,如果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估计这辈子他就会在后悔中度过,必须要进一步密切和陆政东的关系,重新定位和陆政东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就果断的邀请了陆政东到家做客……

第20章有谋乃大(下)

陆政东本来还想自己提一下工作上的事情,见周天放主动提起工作上的事情,于是也说道:“市里这么一大摊子,总是要维持正常的运转,总是要吃喝拉撒,这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只有发展了,市里的财政盘子才会大起来,各方面的工作才会顺,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秘书长您早就看到了我们市里困局所在,按部就班,基本上是看不到脱困的希望的……”

陆政东还是尽量避开争论的事情,就事论事的说道。

周天放点点头,作为协助分管经济副市长工作的副秘书长,周天放对于市里的困境比别人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老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但出路到底在哪里,不但他很混沌,就连何子东,甚至市里的一二把手也是混沌着。

“穷则思变,特区为什么能发展得快,沿海开放地区为什么发展得快,除了区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中央给予他们特殊的政策,所以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资本,资本永远都是嫌贫爱富的,资本都是逐利的,那里能赚到钱就会往哪里跑,除了外资,国内的资金也是往那些地方流,等于是全国人民支援他们。

我们长滩不能享受那样的政策,眼下这个样子,也不能指望有资金主动找上门来,其他资金指望不上,市财政和银行也指望不上,除了看能不能从找省里争取些启动资金,主要还是要想办法从省里的银行搞到贷款,要搞到贷款,就要拿出一个能让银行眼前一亮的项目,要能让银行的人对其贷款安心,还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当然该公关的还得公关……”

周天放也在迅速的调整着和陆政东的关系,他既要为陆政东把关,以防陆政东年轻惹出什么篓子,同时也思考着陆政东所讲的这些话的意图,于是笑着道:“政东,看你这样胸有成竹的样子,肯定你想到了什么好项目吧?”

陆政东笑了笑道:

“胸有成竹可不敢说,也就是没事喜欢琢磨琢磨,我有个建议,市里可以搞个开发区……”

“搞开发区,其他兄弟城市没谁搞啊……”

周天放被陆政东的想法给吓了一跳,那可是一个大摊子,现在整个西河省也就省会高塘市去年搞了一个开发区,其他地市不要说搞,连提都没人提。

陆政东点点头:

“我们和周边地市在产业上重叠较多,没有独特的东西,想要超越其他地市,解决困境,就需要有新思路,新想法,就需要比周边其他地市先走一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领先他们一步,实际上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