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先他们一步,实际上就是一个突出重围的机会,也就是一个一骑绝尘的机会……”

陆政东从选址、从发展市里的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效益把在市区想壮大却因地理位置限制的企业班过去,腾笼换鸟等大想法小思路逐一给周天放谈了他的想法。

周天放不是不懂经济的门外汉,陆政东这么一讲他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市里仅需小规模的投入资金,即可搞成一个筑巢引凤的地方,等于重新给长滩市造了一个工业基地。

陆政东既然提出这个想法,肯定也是希望由生产办来具体经办此事,那样生产办才真正成为了市里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若是这事真的能办成,对何市长、对他以及陆政东来说,那可是一个大大的政绩。

陆政东可真敢想的,这气魄可不谓不大,但是这事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光是市里的企业根本不足以支撑开发区,上哪去引进企业去?何况,眼下的大气候也不是挺合适啊?”

陆政东点点头:

“光依靠是市里的企业肯定不行,也没有那个必要,必须得要想办法从外面引进企业,我们其实也有优势,用水用电用气都挺便宜,这会让企业节约不少成本,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还和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这才是最大的困难,不过我听朋友讲,上面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争论行将结束,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马上就要统一到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这个思路上来,现在要做的是有备无患,省里相关的部门,还有银行这样的财神爷,都得提前做工作,不然到时候我们是措手不及……”

陆政东又把招商引资的问题给周天放讲了一番,已经是十月初了,距离南巡讲话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陆政东也在周天放面前泄露了点天机。

周天放豁然而惊,像陆政东这样有强大背景的人,不但有强大的人脉,在信息上往往也会领先别人一步,别人还在懵懵懂懂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人家已经上路狂奔了,这意味着什么:绝对先机!

周天放心里琢磨着,即使中间有什么意外,国内的大气候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也没啥关系,因为先期做些准备工作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作为经济干部在其位总得谋其政。

不过,周天放也清楚,陆政东讲这番话实际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借他的嘴转达给何副市长的。人脉和政绩对于为官者来说就是往上进步的两大法宝,这事没啥风险,若是办成了,却是大有收获,想必何市长也乐意试一试,值得干!

周天放沉吟了许久后才说道:

“何市长最近也是挺忙的,我看看他好久有时间,也该出去放松一下,这样吧,我看他好久有时间,大家一起去钓钓鱼。”

这正是陆政东想要的结果,于是笑着点点头:“我倒是知道山和乡有个地方山清水秀,清幽宁静、景色宜人,挺适合垂钓,不过就是就是远了点,自己开车约莫要一个半小时……”

周天放赞赏的点点头,心里想陆政东还是考虑得挺周全,找个清幽之地实际上是好进行谈话,高层的大争论毕竟没有结束,小心行事没有坏处……

两个人又坐着说了一会话,由于两个人谈得太投入了,等陆政东一看时间,不知不久已经过了晚上十点半,这才忙告辞出来……

第21章钓鱼与爱好

银行,现在是陆政东惦记着的一个重点,不管开发区能不能搞成,只要他想在党政部门做事,这些财神爷今后都难免不会打交道。

陆政东第一个瞄准的就是省建行,此时的建行还没实行商业化,还主要承担代理财政职能和政策性贷款职能,要搞开发区,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建行的政策性贷款。

陆政东也抓紧时间想办法找关系联系省里的银行。

周六的时候,周天放告诉他,何市长已经答应周末的时候,一起去去钓鱼。

陆政东赶紧给罗金明打电话,让他一定安排妥当,为了清静,陆政东让罗金明别通知乡里……

第二天上午,大家就直奔山和而去。

罗金明家里不远处一条小山谷前端,一条小河依山势蜿蜒而下,流到山麓后在低洼处形成一个天然的水面,在七十年代被改造成水库,远远望去,水面碧绿荡漾,岸边青草茂密,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天上水鸟展翅盘旋,看准了目标,就会俯冲下去,嘴里叼着猎物,再次直上天空……

“政东,你怎么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啊,在这地方清风垂钓竹林边偷得浮生半日闲,确实不错……”

何子东双手叉着腰,兴致盎然的说道,显然对于他所选的地方十分满意。

“这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了,难怪市长都诗兴大发……”

周天放也笑着道。

几个人站在边上,山风掠过湖面,带来丝丝凉爽的秋风,空气中远比市里要好得多,着实让人浑身心旷神怡。

罗金明已经在郁郁葱葱的一片竹林前已经喂了鲫鱼窝子,陆政东也是专门进行来了安排的,钓鲫鱼比钓鲤鱼之类的大鱼来得快,不至于半天钓不上来一条,让领导难得熬。

罗金明就是露一面领着几个人到了地方就安排午饭去了,两个师傅看这样子也知道领导是有事要谈,也识趣的跟着罗金明走了。

绿色与水面相映成趣,诗意盎然,周天放和陆政东就一左一右陪伴着,何子东不相询,陆政东也不便主动谈工作上的事情,其实何子东能欣然前来钓鱼,其实已经表明了一个基本的态度。

“政东,一路过来,我看了看,到处都在修房子之类的,这说明老百姓手里有钱,刚刚听那位罗厂长讲,一家乡镇企业年利润能达到三四百万,那比市里好多企业都好,看来你在这老根据地搞得不错……”

周天放也笑着道:

“看来啊,现在这老乡都挺厉害的,我看到一个报道,全国经济在下半年起开始复苏,带头的力量是非公有制经济……”

何子东也点点头:

“非公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效率差别如此鲜明,值得深思……”

周天放也叹了口气:

“我们长滩现在也何尝不是,现在增长的都在非公经济这一块。现在这些企业的用煤有保障了,今年日子估计好过一点,但明年呢,增长点在哪里呢?……”

陆政东知道周天放是想把谈话往主题上引,想了一下说道:“中央这两年日子过得可真够苦的,这尝到了甜头,估计在这方面会做出重要的决策,恐怕从明年开始,经济方面的考核就会在干部考核中占据更大的比重,而要在经济指标上能有所作为,资金和项目就是不可或缺的,在内地,项目和资金总是稀缺地,按照资本的特性,它一定会自动寻找最适合的地方……”

陆政东只是点了一下,他相信何子东和周天放都会明白他的意思,加重经济指标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实际就是经济发展就是干部最大的政绩,经济型干部和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毁誉参半的GD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决定着领导的升迁一个重要指标的时代即将到来,其实这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样存在,不过当时各种各样的指标,能够越快越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那你就算是有了政绩。

GDP政绩虽然也带来了诸如一哄而上、注水政绩、忽视环境污染、农民失去土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真正处在当时的位置,陆政东觉得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毕竟引入竞争机制,有比较硬的指标,从客观上能够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相比之前没有任何硬性指标、各地干部得过且过也算是一种进步,何况这是历史的必然,陆政东也无法阻挡这样的大势,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

何子东笑着点点头:

“所以必须筑巢引凤……政东,你的那个腾笼换鸟的思路很好,伟阳书记和清扬市长都赞同,利用那些企业原来在市里的地块作为担保为企业让银行提供搬迁资金,银行肯定也愿意……”

陆政东心里一笑,不但银行愿意,政府肯定也愿意,虽然搬出去的地方比原来这些企业的厂区面积大了不少,但是只要稍稍把他们原来的厂区一倒腾,那价值远比那荒山荒地要大。市里不费什么力气还能大赚一笔,书记市长都不会反对,何乐而不为?

何子东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

“先还是不要铺得太大,从易到难,一步一步的来,这事估计就快在市长办公会上研究了,这一块可以先动起来,以工业局那边为主,你们生产办要从大的方面把关……其他该准备的你们好好准备……”

这已经超出了陆政东的预期了,说实话,陆政东以为怎么还要拖上一段时间才会把这事给正事提上议事日程。

看来市里的这些巨头们也是被低迷的经济和窘迫的财政状况给逼得没法子了,凡是“有利可图”的事情,那办事效率真叫一个高。

当然这其中周天放也是功不可没,若是没有周天放做何子东的工作,恐怕何子东也不会这么积极。

熟人才好办事,这还是正儿八经工作上的事情,若是求个情托个关系,没熟人肯定是难办得很,官场政治学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社会人际学,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

谈完正事,三个人也就聊着些工作之外的话题,兴致勃勃的钓着鱼。

就这么一钓鱼,陆政东感觉到和何子东的关系一下就拉近了,陆政东不由想到一句话,不怕领导“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

这是远华大案中老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确实精辟,只要是人,谁能没“爱好”呢?

“好财”,是几乎所有人的爱好。“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谁也不会跟钱有仇。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绝大多数干部都是栽在这个“爱好”上。

“好色”,是几乎所有男人的爱好。“食色,性也。”

瞎子眼开为见钱,英雄难过美人关。金钱和美色是最常见、最“俗”的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