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延华一时不语,过了片刻才道:“怎么说呢,大人,我本想说……您要是去了美国,我就打算和郭云深、王正谊一起回国。听您这么一说,我倒是不想走了。”
胡楚元笑了笑,也没有介意。
这些人有大侠之风范,却也未必就会是反清志士。
人各有志!
至少在目前,反清仍然不是一个主流的话题。
次日,胡楚元在陈善元和李存义等人的陪同下,将整个乐敦都视察了一遍,确认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张灵普准备动手,而他则正式前往新加坡。
原先,如果没有胡楚元的到来,张灵普他们也要动手了。
这些都是约定好的事情,务必要在中法战争爆发之前敲定沙捞越的事情,到时候才好集中精力对付荷兰人。
回到新加坡的常春园,胡楚元稍事休息,就前往海峡总督府会晤福德瑞里克.华尔德爵士,在华尔德爵士前往新加坡出任总督之前,胡楚元就已经在伦敦和他有过私人的来往,并送了他一件雍正瓷器做为礼物。
在抵达新加坡后,华尔德爵士也曾造访福州,并给胡楚元送了一件私人收藏的中国古董。
两人的私人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为了协助华尔德爵士在新加坡的工作,胡楚元还让叶文澜替他引荐了多位当地华商。
两人在总督府会晤了一个下午,谈了一些国际和清朝廷内部的问题。
几天后,沙捞越就传来了惊人的消息一一布鲁克王朝被海盗推翻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很麻烦,更不算是很大的事情,布鲁克王朝目前总计只有几千名雇佣军,更多时候都是依靠挑唆土著来平衡地方的备股势力。
计划很简单,刘宝贵冒充海盗邀请外面的土著海盗、华人海盗、洋人海盗一起袭击,冲垮布鲁克王朝在吉晋的防卫线,杀了查理士.布鲁克。
随后,大家推选洋人海盗建国,还特别派人通知英殖民地海峡总督。
国家还没有建立,“内部”就发生冲突,大量不服从“管制”的海盗在古晋抢劫居民,引发了大规模的血拼,张灵普立刻带着赤旗军和联系好的几个土著部落冲过去,将“对方”
海盗们击溃。
后面的事情更简单,张灵普建立沙捞越临时政府,自己出任总制。
为了不影响国内家人的生活,掩盖他和胡楚元之间的关系,张灵普在越南时期就已经化名“张伯伦”,所以也没有清楚他到底是谁。
听说身为华人的张伯伦拥有一定规模的军事实力,还曾在越南和法国激战过,华尔德爵士不得不来找胡楚元,希望胡楚元从中调解。
此时是一个特别的空白点,英国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对沙捞越实旌军事上的征服,紧急调转军队,向沙捞越出兵也需要在国会达成一致。
考虑到这一点,华尔德爵士从英国政府得到了命令仍然是暂时先接触。
于是,胡楚元就出于“私人友谊”,亲自前往沙捞越的古晋查看情况,并且带上了华尔德爵士的代表。
一切都是事先策划好的,在胡楚元抵达后,所有生活在古晋的英国商人、传教士,包括胡楚元和华尔德爵士的代表都参加了一场临时政府的阅兵式。
两万余人的陆军训练有素的通过街道,后面是土著部落的战士,最后是火炮部队,以及海军在古晋港口的礼炮表演。
张灵普的战舰有十二艘,其中四艘是从美国购买的退役舰船,在新泽西船厂重新改造刷新,装备了新的火炮,另外四艘是炮艇,也是从美国买入,最后两艘是从智利购入老式巡洋舰。
除了这些还算正规的战舰,他们也通过消灭海盗,获取了七艘海盗船,简单油漆一遍就加入了临时政府的海军序列。
不管怎么说,看起来还是蛮令人震惊的。
“确认”了沙捞越临时政府军的实力后,胡楚元就先和“张伯伦”举行了一次会谈,随后,他返回新加坡,让华尔德爵士将消息回禀英国政府。
经过胡楚元的多次协调,最终,“张伯伦”和大英帝国达成一致,沙捞越成为大英帝国海外自治邦,在英国的保护之下拥有自治权,每年向大英帝国缴纳税款60万两白银,而英、华商人有权在沙捞越从事贸易和投资。
双方的主要纷争在于外交权,最终达成的条件是“在大婆罗洲及其周边海域,沙捞越自治邦拥有自主外交和军事权”。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杀驴是场梦
在南洋这个地方,过早的和英国人撕破脸并不是一件好事。
胡楚元没有急着让沙捞越完全独立,只要能在婆罗洲内保有自主作战的权利,对眼前的沙捞越而言,外交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所以,胡楚元的计划是先取得单独的国家资格,就如同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一样,留在大英帝国的旗帜之下,稳步发展沙捞越的实力,慢慢向婆罗洲发展,再经过十年的完整建设,最终获取独立的外交权。
在达成这一系列的协议后,胡楚元接受特别自治邦首相“张伯伦”的聘请,担任国务顾问,抵达古晋,并为这个崭新的沙捞越特别自治邦设计了新的国家发展策略。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即使将他丢在沙漠里,没有一分钱,他也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新帝国。
现在的胡楚元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因为他的知识和想法是与众不同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
他给沙捞越自治邦做了一个很完整的规划,优先发展水稻和种植园甘蔗、橡胶经济,开发硫磺矿、铁矿、金矿、铜矿和煤矿,建设铁路,优先建设弹药供应工厂,利用现有的木材优势,发展造船、造纸等木材加工业。
整个核心的思路是改造城市和港口,改善居住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医疗、教育和住房实施部分免费政策,田地廉价供应,这时候再通过同乡关系和签署劳务协议的方式,吸引闽南和广东移民进入。
在吉晋,胡楚元找到了新的施展空间,由于在国内的资金被清朝廷封锁……此时的清朝廷确实是有意识的想要吞并他的资产,他只能从北美富国投资银行抽调出六百万美元,继续支持张灵普等人的事业。
这点钱实在是杯水车薪,可当沙捞越自治邦成立的消息传开后,其他的南洋华商纷纷解囊相助,南洋真正的首富张弼士也终于露面,一次捐赠给自治邦三百万两白银,并愿意拿出七百万两白银投资自治邦的制糖业。
胡楚元在常春园和南洋首富张弼士有了第一次的会晤,两人很快就决定合资成立南洋糖业、矿业、烟草三家公司,对沙捞越进行全面的投资。
暂时,胡楚元是有点不方便的。
再次回到新加坡后,胡楚元开始集中精力对付清朝廷,要将他的钱夺回来。
他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租界,清朝廷又不敢明着侵吞,目前正处于一种很焦灼的状态,清朝廷也在想办法夺走他的财富,慈禧的意思还是那样一一不惜和洋人借款子,也要买下江南商行和中信银行。
她真的很大度,居然愿意拿出八百万两银子买江南商行,又让李鸿童想办法筹钱买中信银行,还说,户部也可以出钱嘛,几百万两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呸。
此时的慈禧或许已经明白这些钱是难以正经的吞并胡楚元在国内的财产,如今,她又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就需要去揣摩了。
胡楚元或许想不透,李鸿章、左宗棠、颜士璋……这些人绝对是能够想透的。
就在胡楚元集中精力运作南洋公司的时候,李鸿章已经委派郑观应以官股督办的名义,接管江南商行。不等李鸿童下手,在颜士璋的策划下,《申报》和《卫报》同时公布了江南商行、中信银行的总资产。
在胡楚元担任江南商行总办的几年中,江南商行从来没有正式披露自己的总资产,甚至连红利也未分过,一直是利滚利的不断翻滚,不断投资。
这一点,左宗棠和何璩也是认可的,他们要用钱,都是用红利做抵押,向胡楚元借款。
现在的问题就来了,经过五年的运作,江南商行总资本已经增长到2。3亿两白银,其中包括万旗洋行等多家洋行的股份,包括江南农业合作社30%的股份,以及旗下备家分行的总资产,在上海投资的备家工厂,在上海租界持有的地铺,在江南五省持有的铁路、工厂、矿场。
江南商行虽然没有上市,可商行旗下控股的那些工厂,大体都在香港上市,加上太古、万宝、禅臣在香港、伦敦、柏林、巴黎股市上的市值。
这些累积的财富总额直接将郑观应吓傻了。
真的吓傻了。
郑观应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紧随其后,李鸿章也吓的说不出话……确切的说,李中堂终于明白胡楚元到底有多可怕了,而胡楚元留在国内的资产,十之**是没有办法吞掉的,特别是在洋人也涉及其中的时候。
江南商行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对美洲银行留下了大量债务,美洲银行不仅是江南商行的第一大债权银行,同时也是清朝廷的第一债务银行。
江南商行的债务是7970万两白银,清朝廷的债务是5799万两白银。
来吧,买吧。
胡楚元就不相信清朝廷有胆量和美资银行赖帐。
这些债务的贷款利息都是比较低的,平均每年不过10%,但在胡楚元离开之前,他已经签订了补充条款,即:当他不再承担江南商行债务和清朝廷债务担保责任时,美洲银行有权重新商谈贷款利息和债务担保人。
就在美洲银行的总裁罗伯特,罗素先生和北美富国投资银行总裁菲斯特.德拉诺亲自抵达天津,和李鸿章商议新的贷款利息的同时,胡楚元也通过严信厚,转了折子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声明自己无法经营江南商行,已经无力承担债务担保,也和美方达成协议,不再担保所有债务责任。
噗。
吐血去吧。
和胡楚元撕破脸的代价是极大的,清朝廷现在算是明白了。
新加坡的2月是温暖的,犹如初夏,时而凉爽,时而温热。
胡楚元住在常春园里,什么都不管,安心的跟着程廷华练习盘掌和趟子腿。
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在美国仍然留有大量的财富,足够他这辈子使用的。
清朝廷想要卸磨杀驴,那就杀呗,谁是磨,谁是驴,那还不好说呢。
控制着《申报》和《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