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海-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是前些时日薛家出事累及林家,薛劭得了甄应嘉的指点,待金陵稍稍稳定之后,亲自去到扬州,拜访林家。朱轼这些年来都是林家的代言人,此番自然也是由他出面。

薛劭来林家拜访,头戴掐金嵌红宝石冠,身穿大红羽缎袍子,腰间缀着飞线金丝嵌珠香囊和一块玉佩。虽则他亲爹的三年孝期未过,但如今他已经是薛老爷子上了族谱的儿子了,儿子都生出来了,自然更不用再穿素。薛劭也是年轻英俊之人,虽然年纪还小,不过大概是天京城里住得了些时日的关系,颇养出了些贵气。朱轼知他整顿薛家的手段,看着他如此少年就已经出手不凡,虽然有薛老爷子的功劳,但他自己的才干也不可小觑。两人对谈之时,朱轼便将他与自家公子比了一比,却觉出了些不同来。

想来也是,薛劭本来并非薛家本支,如今被薛老爷子过继也没几年,自幼家里虽然殷实,又怎么能和侯府出身、锦衣玉食的林海比贵气呢?到是如今薛劭锋芒毕露的样子,有些当初林海一力改造彩工坊时的模样。只是这少年人的锐气与冲劲,于林海处渐渐沉淀为一股淡然,却不知这薛劭将来会如何?

薛劭见林家只是朱轼出面,倒也并不意外。以林家一向行事来看,安平侯本人以前有夫人,后来有朱轼,从来不曾在经济俗务上操过心,加上他到底是个侯爷,怎能纡尊降贵地来见自己呢?而林公子林海,不单未到弱冠便中举,还在圣驾面前挂了号,将来必是前途无限,不肯出面见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他也不敢拿大,对着朱轼口称先生,很是恭敬。朱轼与他谈话,深觉此人颇会讨好,加上人家把工料坊送上门了,他也不吝于对薛劭从外表到行事大加赞赏。如此宾主相谈甚欢,林家再不去追究工料坊的事情,薛家也就此将鸡肋的铺子倒腾了出去,两厢便宜,皆大欢喜。

待到金陵的彩工坊开了业之后,林海在朱轼的撺掇下,另加原是他贴身小厮的卓青如今成了金陵铺子的管事,也求他去露个面、吃顿饭,好给自己长脸,林海正无事,便去了趟金陵城。

===============================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要出门,提前更~~

37第 37 章

第三十七章金陵客

金陵自古佳丽地;又是诸多南迁的朝廷都城所在,自大夏立国之后,这里因为是太祖祖陵所在,更有“副都”之称,有许多忤逆上意而又不是真犯了什么大案的达官贵人,从天京城被贬谪之后;多以金陵留守官的名义;被皇帝扔到金陵城这里来养老;既得了优容之名,又可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而秦淮河两岸;更是历经兴亡波折。从六朝宗亲留下的乌衣巷、燕子桥;到后来颓唐的渔人暂居之地;如今大夏立国之后,这里因着世家大族聚居和高官荣养之地,再度成为富贵温柔乡。金粉彩楼鳞次栉比,画舫悠悠荡漾水中,比之扬州更有另一番香艳与娇媚。

彩工坊金陵分铺的二管事卓青,便将招待自家公子的接风宴设在了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里。卓青是林海奶嬷嬷的儿子,跟在林海身边时既倚仗身份,又颇有些小孩子的玩闹心思,行事不免毛糙。待被林海送到彩工坊后,才知道这世上的活法不只是跟着公子当一辈子小厮、管家这一条路。在彩工坊里,卓青历练成长得很快,加上他究竟和主家关系深厚,没几年便被掌柜看好,当成了可以栽培的好苗子。这次林家要在金陵开铺子,因金陵比之扬州,更是琉璃器物行销的大市场,朱轼便将扬州的掌柜直接调到金陵,卓青也跟着掌柜来到这里,且得了个二管事的职责,从此也能被人叫上一声“卓爷”了。

如今铺子诸事底定,卓青力邀自家公子来金陵散心,同时给自己长长脸,好让自己在金陵行事更加方便。而朱轼正好也看着林海日日苦读,想着还有一年的时间,便也让他出门散散心,换换心情,以免因学业而耽误了身体。

林海也无可无不可,他前世能一路奋斗到博士后,本就是个考试上的高手,如今对于大夏的科举也算有了心得,更兼徒景之顾及他的心境,虽不能直接给他考题,却将明年可能做主考的几个官员的文章装订成册,命人送到了扬州。林海也知道大夏会试前的风气,本就会有举子凭着自家猜测拿自己的文章干谒大臣,以博得好感,若能有些点评传将出来,自己的名声也有了,文法也入了大臣的眼,待将来糊名考试之时,多少能让自己加些分数。徒景之自觉这样做也不算是为了林海而破例,何况朝中时局多变,他也还没想好到底由哪几个人做景德二十五年会试的主考,便将所有可能的人选的文章都命人打包封箱,最后抬进华棠院的竟有十几箱之多,把朱轼和林海都看得呆了。林海看了些时日,于文辞揣摩上有些心得,也实在有些累,又有朱轼和卓青相邀,便答应了去金陵走一趟。

纵然安平侯府在姑苏可以横着走,但到了扬州、金陵等处,皆不敢嚣张行事,且彩工坊又是初来乍到的,朱轼更不能让一局接风宴太出风头。朱轼给卓青挑的这条画舫并非金陵顶尖的,只是条普普通通的船菜舫就是了。因此当一条雕栏画栋的双层大船与朱轼、林海、卓青等人所在的船菜舫撞到一起时,船菜舫着实晃悠了几下,船上桌椅翻滚,杯盘狼藉,人人都没站稳。

金堂、金立身手最好,可这等突然之事便是神佛也料不到的,因此竟然让林海摔倒在地,他们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一个挡着汤汤水水,一个去扶林海起身,但躲挡不及,林海身上还沾了些茶渍菜汤。待卓青怒气冲冲地跑到甲板上呵斥时,大船上早也出来几个人,到都是态度很好,一味道歉不已,还道要送上银两和干净衣裳。人家已经道歉,卓青也不好拿捏不放,大船上又有人问:“不知冲撞的是哪家贵客?我且在此赔罪了。”

朱轼在舱里看到了,不顾自己身上脏乱,对林海说了句:“是薛大爷。”便迎了出来,对薛劭笑道:“原来是薛大爷的船,到是我们避让得慢了些。”明明是那条大船强要渡河撞到了船菜舫,且朱轼身上还挂着菜汤,却如此做派,让薛劭也脸红不已,忙道:“不意竟然是朱先生,实在是我的不是!”刚刚还高高在上的语气瞬间便得平和了许多,又道:“不知朱先生今日也在此地宴客,若我早知道,也一并下帖子请了。”

朱轼笑道:“我家公子方才来得金陵,今日小聚一番就是,不敢劳烦薛大爷。”

薛劭听得林公子也在船上,眼神一亮,道:“久闻林公子才华横溢,就连圣上也是赞过的。今日既是我的错,定要向林公子好好赔罪才是。”

待林海略整了整衣衫出来厮见,薛劭才算真正见到了林家公子。林海今日穿的是件碧青色的大衫,腰间并无配饰,身上虽然有些狼狈,却自有一股气度,让人不敢小觑。薛劭自道自己跟着薛老爷子从扬州到天京城,这大夏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等也见过不少,就连顶顶尊贵的忠顺亲王,自己也颇为熟捻,以为天下间各种人物自己不说能操控,至少也能看出些心思来,却不料林海对他礼数周到,语言温和,却总也不晓得这林公子对自己是喜是怒?

薛劭对林海也执礼甚恭,力邀林海和朱轼上自己的大船。朱轼只道要换衣裳,薛劭赔笑道:“朱先生这话就是在打我的脸了。即到了金陵,哪里还能让人说我薛家待客不周的?”

一力命人将人请至大船。朱轼看林海点了头,也不再坚持,只让哭丧着脸的卓青带着一众宾客先走,和林海上了薛劭的大船。却见这船分两层,有小厮将二人请到二楼的几个隔间里,拿出全新的衣服来请他们换上。朱轼换好了自己的衣服,金堂、金立也给林海挑了件素色的换上了。

待主客重新落座,薛劭看着林海清俊的面庞,介绍主宾位上端坐的儒生,道:“这位是京中宁国公府的贾敬贾公子。”又对着贾敬道:“这位是姑苏安平侯府的林海林公子,算来还是和贾兄同年中举。”又对着两人笑道:“景德二十五年的会试,想必两位都是要下场的。于文章上,我是一窍不通的,不若两位多切磋切磋。”

姓贾?林海对贾敬来了点兴趣,他脑子的《红楼梦》情节可说是残篇的残篇,除了贾宝玉,他都不记得第二个姓贾的,更不知道贾敬出自宁国府,而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子孙。只是本着大家同年中举的一点联系,与贾敬以茶代酒,互敬干杯,两人也算是攀上了交情。

贾家祖籍金陵,贾敬也是在金陵中举,此番与薛劭会宴,正好与林海相反,是要打算离开金陵,返回天京城,准备明年的会试。

林海与贾敬交谈之下,发现贾敬于读书上如同林海的好友叶澄观一样,都有些新奇之论,却不似叶澄观昂扬向上,反露出些颓唐之意。他心里有些奇怪,却也知交浅言深不妥,并不在面上表露出来,只顺着贾敬将话题慢慢从四书五经引到了老庄之上。

而贾敬那里本来心事重重,就连所在大船与他船相撞都没出去看看热闹。论起来,和薛劭有些交情的是他的堂弟贾赦,他自己和薛劭却没什么话说,却是和林海交流起来到能丝丝入扣,让他心里平和了不少。他也的确心情不好,老爹贾代化本来答应让他逍遥到会试之前赶回天京城就行,却突然来信,说是自己被圣上罢了京营节度使的差使,如今只挂着个一等将军的虚衔混日子,让他务必早早回转宁国府准备干谒文章,以图明年会试入榜……

而薛劭在席间以更衣为名避席时,却是到了二楼林海换衣服的隔间,有个管事的刚才给他打眼色,显是有事要说。那管事拿着林海扔下的碧青衫,摩挲着道:“大爷,林公子的衣服料子绝非凡品。以小人看,竟似是去年我们薛家进上的那一批里的……”薛劭不待他说完,一把抢过自己摸了半天,越摸脸色越沉下来。他自幼就对丝线衣料有种特别的感觉,这也是薛老爷子看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