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家有女-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福顺着话头:“老太太是惯会怜惜人的,再说是自己的娘家平日更上心些,等二姑娘嫁进门一切理顺当,也不用您如此牵心。”
    方太君手指揉揉太阳穴:“要委屈她了。”
    双福宽慰她:“方家表少爷年少有才,听老大人夸过好几回,如今已考中秀才,再等些时日中个进士回来,二姑娘就等着做官太太吧!”
    方太君展颜一笑:“你这巧嘴。”
    双福又挑拣着中听的话说了,才哄得方太君睡下。
    不提次日秦嬷嬷是如何去方府传话,方家老太太又是如何回话。只说这日下午知棋在房里正描着花样子。听院子里有说话声,老太太屋里的双禄掀帘进来只道老太太喊她过去。
    这个时辰?知棋瞟了眼桌上的西洋钟。对双禄笑说:“容我换身衣裳,方才不留神把墨汗溅上。”进了内室换过一身玉色交领绣莲花袄配象牙色百折裙,对镜仔细看看妆容并无不妥之处,这才带着大丫头春分和谷雨跟着双禄往老太太院子行去。头顶六月初的骄阳,虽是拣阴凉处走路,不长的一段路行到正荣堂外时觉得里衣湿透,心底异常烦燥。凝神收息片刻,才让小丫头通报打帘进屋。原来老太太和大太太坐在西边次间榻上说着闲话,看她进来,大太太起来笑道:“给姑娘道喜。”
    知棋心中已有底,低头不语,大太太牵她到老太太跟前,只坐了半个身子。
    方太君打量着眼前的孙女,不知不觉间已长成大姑娘,雪肤乌发,弯眉杏眼,鼻子笔挺,贝齿轻咬樱唇。炎炎夏日,着玉色袄甫一进屋带着许凉爽之气,真是没有看错她。遂拉住知棋的书,言语恳切:“你方家大舅母想为你方家大表哥求门亲事,瞅来瞅去瞧中了你,先递话过来。先听听你的意思?”
    知棋只是低头轻语:“但凭祖母和母亲做主。”
    方太君语气放松:“姐妹里头除你大姐姐外,就数你出挑。若不是看你方家大表哥稳重可靠,我又是方家的姑奶奶,定舍不得把你许配给他家。”
    知棋抬头面色微讶,瞪着一双美目看着方太君。
    方太君语重心长:“我只认你是我孙女,别的一概靠后。将来若有嫌隙,我和你母亲定为会你撑腰。”
    知棋垂下眼帘,扑闪着眼睫毛:“老祖宗说笑了,一家子婆婆小姑哪没个磕磕碰碰,不敢让老祖宗和母亲扰心。”
    方太君闻言更喜,轻拍着知琴的手背:“受了委屈不可瞒着我。”又对太太说道:“一应物事也该慢慢筹备,除了公中的份例,余下由我来出。”
    大太太陪着笑:“那能让老太太破费,大房还是有些体己的。”说实话,这桩婚事她很满意,大房只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子嗣稍显单薄。方恒惯常听闻有点才华,将来入阁封相谈不上,做一方大员还是有可能,让他做大房的女婿给秦旭添个助力,自己掏二、三千两银子真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老太太摆摆手:“你若有心看着添上一二件是个情意。”
    大太太思及一件事来:“老太太,近两年都是琴儿在旁帮儿媳分担事务,她这一出嫁我便觉得顾东不顾西,想着请二丫头搭把手,儿媳也好忙里偷闲。”
    老太君也是早都想到,不料大太太如此贴心,赞许地冲她点头,拉着知棋:“你母亲肯教你中馈,可要用心学,万不能辜负她的一番心意。”
    知棋起身分别谢过方太君和大太太,才被允回房。
    走出正荣堂先平息气息,从方才进门开始心便咚咚跳个不停,扶着谷雨的手慢慢回房。偶遇几个丫环仆妇侧身请安,也只是笑着回应。前阵子风传方家的婚事,左不过是自己和三妹两人中的一个,奶娘私下嘀咕:方家老太太和几位太太小姐都不是好相与的,怎么才能想法子避开。知棋虽不做声但明白:凡是祖父祖母定了主意,自己没有插话的份。大姐姐嫁得好又如何,还不是当初悄悄地定下回头告知一声就罢。如今事挑明了,反倒定下心来,好好筹算一番将来才是正经。思及此处,脚步轻快了几分,刚转过墙角还未进院便瞧得奶娘站在檐下向外张望。
    知棋迎着奶娘殷切的目光进了屋,依旧坐到书桌旁描花样。春分亲捧了茶,搬来小杌子和谷雨坐在外屋门口坐针线活。知棋才缓缓开口:“定了,是方家大表哥。”手中毛笔不做停,一副不喜不忧的样子。
    奶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若不是后院规矩严怕给姑娘惹祸早打发人前去探听消息了。闻听此言泪水当即盈眶:“方家表少爷虽说听着是个好的,爱读书不吃花酒,也不喜与小丫头们调笑;可他们家的女人没一个省心的。姑娘这般品貌,比起大小姐……”
    “奶娘”知棋放下笔,声调虽不高神色已凌然:“我要是一心想和大姐比,这辈子休想过上安生日子。大姐有个姓司马的舅舅——那可是江南仕子们的党0首,虽说近年不比往常亲近,谁会小觑她。”说完她自己也微讪,语气中带着自艾:“我又有什么,姨娘等闲见不着面,就是见着了,一个外头买来的奴才出身,扎一锥子也不吭气的性子。若不是祖父和祖母厚待,连眼下的光景也没有。这几年常跟着老太太在外应酬,观得京中各家庶出女儿明面上私底下哪有咱家这般风光自在。更有几个行事刻薄人家的庶女,连出门的衣裳首饰都没有,一副寒酸像,任家里嫡出姐妹身边的丫头婆子们做践。”
    知棋拿起桌上一枚黄石冻印章把玩,神色坚定:“这桩婚事除了方家后宅里那些个乌七八糟的事,再也挑不出错来。老太太清楚委屈了我定会补偿,不愁嫁妆太薄。再说当年老太太下嫁时,咱家老太爷虽是个举人,但家中情形远糟于方家。阁老的嫡长孙女能嫁个落魄举人,我这个首辅庶孙女为何嫁不得阁老之后。方家偌大的产业,燕京的宅子,京郊和江南的田产,各地的商辅都赖咱们家而保住三五成。退一万步说,就是没有这些身外之物,方家大表哥是个有能耐的,那怕将来只做个知县,我也是正头娘子。有秦家在一日,他不会慢待于我。”
    知棋说到最后起身置印章于书桌,回头看着奶娘:“奶娘,我会过上好日子的,不求富贵,但求顺遂,也让奶娘跟着我好好享几天福。”
    奶娘连连点头:“我是个没见识的,生怕姑娘受了委屈,往后什么事我都替姑娘担着只盼着有大造化。可姑娘性子总是太过刚硬。”
    知棋轻轻靠在奶娘身上,吃吃笑着:“老太太瞧上我,可不就是为这份刚强。”
    奶娘放开心怀打趣知棋:“方家表少爷要改称姑爷了,生得好看正好配姑娘,合戏文上唱的男才女貌。”
    知棋撒娇,外头春分和谷雨进来也低声打趣自家姑娘,几人追着打闹,笑声响遍后院。
    知棋待晚间睡下想着方恒,给老太太请安时遇见过几次,从来都是彬彬有礼目不斜视。自个知道婚事向来不由女儿家,对家中表哥表弟及出门见到的官家子弟不敢动一丁点绮念。现在忆起方恒的样子,只记得一双眼睛清亮无比,突然脸烧起来,心头也热烘烘的,难道早就入了心?知棋不禁拿手帕捂脸,完全忘记这是黑夜无人能看见。
    ******
    方家正式请媒人纳采,府里上下都知晓,知棋少不得被姐妹丫头们取笑。知言再不好装幼稚说吃辣椒神马的,只是跟在知棋身后做小尾巴。不料被方太君拉住戏问:“二姐姐有夫君了,九丫头想要个什么样的夫君。”
    这问题么,知言坦言:“祖父那样的。”终极*oss才是理想中的目标,青葱小正太们太幼稚,知言深深觉得自己口味重,大叔控有么有。
    一语说出,全场哗然,都想问一下原由,答:“祖父说话最管用。”
    方太君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出来了。等老狐狸知晓后,又是一番逗问。
    这有何难,“方家表哥还在读书,往家拿不回银子。”
    “白家表哥尽说小九听不懂的诗文,不喜欢。”
    老狐狸又逗知言:“家里几个哥哥做小九的夫君好不好。”
    知言做出一副你好蠢的表情:“那是我哥哥。”我哥哥三字压得特重。
    搞得秦首辅也觉得自己出的问题太蠢,怎么问了个五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绝对是被这小丫头带蠢的。遂伸出一双大手揉知言的发髻,又来了,知言伸手护头。

☆、第13章 静园

过了六月六虫王节,方太君携众孙女、四太太、五太太动身去郊外庄子避暑,二太太因要帮着方太君理事也跟去。方太君又命六太太张氏带着小十三回国公府侍奉徐太君。只留大太太和二小姐知棋看家。
    这日天不亮就起床收拾停当坐上马车,房里留冬至和大雪及一位嬷嬷看家。知言和知恬并两个奶娘同乘一车,加上老太太各位太太姑娘、丫头婆子、装箱笼的车几十个,秦家四老爷、五老爷并大爷、二爷和四爷一路护送出城。吱呀吱呀的车轴声听了两个多时辰才到。这也是方太君当年的陪嫁之一,历经几次扩建翻修已是京中数一数二的避暑庄子。被老狐狸取名为:“静园”。往年方太君的寿诞办完就挪到静园,今年大概是为了二姐的婚事才耽误至今。
    静园布局不比燕京秦宅的方方正正,虽也有前后院之分。但一干屋舍亭阁布落在园处各处,有湖有树水榭,这地方比首辅府有趣多了。
    方太君按旧例住在栖霞院,大五间的正房,厅院契阔,廊间轩丽,屋前屋后有数十株百年古树,密实的树叶遮挡住烈日骄阳,掩得栖霞院幽静凉爽。
    三房的三位庶女住在沁苑,取自苑中几株桂树秋日飘香直泌心脾。大大小十几屋子,早有管事婆子分配停当。知言看着奶娘及丫头们忙乱,箱笼中的衣裳、熏香,还有文房四宝等。才女司马先生也来教书兼避暑,至于孔先生出了四合院就像鱼儿离了水,照旧严词拒绝了老太太的约请。知言既不想太显聪明又不想装笨,每次背书时比知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