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土豪-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怕南京礼部嘴上答应,可实际却没有办事。
    白名鹤心中一算计,又开口了:“还有一件事情,晚辈要向您这位前辈请教一下。岘港那里,晚辈圈了一小块地,不大也就有四十多亩。建了一个园子,那里命名为大明领事馆。而后又在南掌王城与暹罗王城也各圈了一块地,这两个能大点,一个有七十亩,一个有九十亩。也在建园子,名为大明使节馆。而后在京城也划了一块区域,依暹罗与南掌的风格,各建一个园子,分别是南掌使节馆与暹罗使节馆。”
    张凤感觉心脏有点疼,他已经快要忍耐不住了。
    白名鹤这已经是通番大事了,可按白名鹤这么说,京城礼部难道没有人过问。鸿胪寺那边难道没有安排使节吗?
    “暹罗还有一处海港,也正在选旨。眼下晚辈确实是有些左右为难,杨善杨大人,自然是一心为公,也努力作事。只是一个人来往这四地,过于辛苦了。”
    杨善!杨大秀才?
    张凤脑袋里闪出了杨善那张上嘴唇在额头,下嘴唇在脖子上的脸了,这家伙除了一张嘴之外,脸上还有什么?
    “杨大人很是辛苦,只是这岘港领事馆最近许多工作都让百姓有些意见。”
    “不知是什么样的意见?”张凤实在忍不住了,杨大秀才除了嘴之外,张凤就不相信这个人有什么才能。
    白名鹤也松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
    “这领事馆不是使节馆,不管大明的大事,但大明子民在外的小事总是要管一管的。在岘港眼下无论是商、匠、民、农、士人数也有好几千人。这出门在外,总是要思念家人吧。所以这领事馆第一要务,就是驿站,收发信件。可因为管理不当,许多信被水给泡了,这件事情让百姓有些意见”
    “为百姓造福,认真作事应当如此。信件被水泡是人过!”张凤应了一句。
    “这第二要务,就是核查大明在外子民的权限,有些人只有一年的留外权,超期自然是要在领事馆留档的,可档案却有些乱,许多人到了换档的时间了,十多天都没有拿到新的文书,没有文书在岘港也开不成店,作不了工,很是麻烦!”
    白名鹤不紧不慢的说着。
    张凤连连头头,凡事有个规矩,既然在外那就每年要备案,至少证明这个人还在岘港,还在作着守规矩的事情。
    “还有一些其他的要务,虽然有差错,但也就罢了。有一件事情,百姓们这次的意见很大。”
    “是何事?”张凤很关切的问着。
    “原本是请过旨的,万岁也认为虽然在外,可好几千人也比得上一个小县。所以允许在岘港开科,因为大明与南掌交好,所以也允许南掌人应考。去年没有考成,因为头一年准备不足也可以理解!”
    “胡闹,这杨大秀才误国误民!”张凤怒了。
    张凤气呼呼的站了起来,在白名鹤的面前来回走了几圈,冲着白名鹤喊了起来:“既然是一县之地,自然有生员、童生的数量。他不开学,不开考,这是误人子弟。”
    “万岁特旨,岘港依大县例,特批增加二十名南掌生员。”
    白名鹤在旁边解释了一句。
    “现有几人?”张凤很关心这种事情,一个县上有多少优秀的秀才,这是国之大事。
    “一人,还是当年在广东考中的。后随父去岘港守边,还有一些人因为随家搬去岘港所以也放弃了原本县中的应试。眼下迟迟不立学,他们有些不安。”
    白名鹤正想编一个什么理由,来描述一下这些人的不安之情。
    张凤就急急的说道:“自然是无法安心了。今年是景泰三年,如果今天夏天没有一个名额,那就无法参加秋天的乡试,次年也没有办法参加会试。这一差就是三年,耽误不起呀。杨大秀才害人不浅!”
    白名鹤心中默默的告了个罪,心说杨善大人,希望以后你别骂我。
    事实上杨善也根本就顾不上这些事情,他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各国权贵,为白名鹤商讨战略级任务的。
    “不知道,张大人可有何良策?”
    “不需要良策,只要安排可用之人用心管理,这本就是需要用心的实务。”张凤心说,这种事情正常的官员都能作的很好的。
    白名鹤又说道:“晚辈考虑过,马尼拉港等小吕宋也要增加至少二十个考点。倭岛也需要两个,高丽那边也需要三个。还有在济州岛也需要增加一个。”(未完待续。。)

第326节 厚厚的一本子
    白名鹤是需要增加海外的大明联络处,当然眼下的大明还达不到领事馆的职责级别,可大明在海外的子民也一样要管理的,所以白名鹤不能不把这些当个事。
    “如果白大人您认为老夫还当用的话,老夫尽其所能让这些地方发挥职能?”
    张凤这话白名鹤爱听。
    那么刚才的几件事情再重新拿回来谈了。
    白名鹤叫人抬来一个箱子,一套一百本,白名鹤专门印刷的大明领事馆工作准则以及各级官员的职责内容。
    “请张大人帮着看看,如果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再行修改。还有这个!”白名鹤示意下,又是一个大箱子抬了进来:“这个是吏员进修的细则,也请张大人给把把关。”这还不算完,还有一箱子:“物资匮乏期,对于产量少的商品,自然不能是有银子就能争到得,敬老总是没有错的,所以凭票供应一部分,再议价凭银子一部分晚辈以为更好,这是细则请张大人把把关!”
    张凤快速的翻了翻,白名鹤这些考虑的已经相当的细了。
    不过也有可以再完善的地方。
    比如白名鹤对发票的规矩,领票人的资格就有非常大的漏洞。而且也不需要真的去印票再发出去,只需要在当地县、里两级备案,用名册勾画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这些产量低,贵重却低价的产品,有资格买的人是不是可以转卖货物。或者是转卖资格等详细的内容,白名鹤这册子上就没有详细的说明。白名鹤是人才,但人不可能是完人。
    张凤心中所想的是,白名鹤还是从政的经验不足,想法很好没错。细节更重要。
    不过有自己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子。那么这些事情自然可以办得更好。
    谁说南京六部没有用武之地呢。
    一种豪情自心底深处又升起来了,仕途不顺被贬到南京之苦总算是到头了。
    “请白大人先回,此事三天之内必然会有详细的案卷出来。就票卷之事,可先在南京选一县试点,看看效果再图改进也是可行的。此事由本官来安排就是了,白大人只需要派人准备货物就好。”
    白名鹤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又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接下来,论到萧镃了。
    收税的事情可比发东西复杂多了,萧镃这个人又是一个死板的小心眼。他看到白名鹤给礼部那详细的册子,户部却是没有。硬是逼着让白名鹤去了南京户部衙门,白纸黑字写下文书,然后订下十日之约,十天之后,户部会拿出一个规则来,然后再行商议。
    回到府上。白名鹤心中开始算计南京的另外三部了。
    兵部好说,徐承宗管着。兵部已经几乎是空了,无论是官还是兵,所有的人手眼下天天在忙,只怕人不够绝对不会说闲着。各码头的管理,海图的不断扩大与绘制,水师条例的细则化等等,真的是闲不下。
    次日。天还没有大亮。
    正在晨运的白名鹤就接到了消息。
    “大人,昨天连夜。南京北边的上元县上上下下都贴出告示,就是大人您提到那件事情。这次凭票供应的是暖瓶、松江棉布、湖州丝绸、镶钢菜刀、一等上椰油。”
    注:原来这块地方叫上元县,现代的名字是栖霞!
    白名鹤记得自己那册子上的内容,看来礼部只是在其中挑选了五样来作试验呀。
    不过,这效率也有点太高了吧。连夜通知整个县,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跑断了腿呀。
    “大人。要去看看吗?”
    “我倒是想去,可能去吗?”白名鹤心产,排场一拉开是个人就知道自己到了。
    护卫却说:“大人,这是善事。本事就是您主导的,又不需要藏着?”
    “陆期元呢?”白名鹤打算让陆期元一起去。护卫却说道:“大人是需要再增加几个师爷了,眼下几位师爷昨夜都没有回来。只知道码头上第一批从小吕宋挖出来的金矿石到了,或许是为这事留在码头了吧!”
    护卫也不知道陆期元几位师爷有多忙。
    他们那顾得上金矿石,南京码头扩建才是累死人的活,接下来半年时间都不敢放松。
    “再找一些师爷?”白名鹤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护卫才不会接这话呢,找不找都和他没有关系,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外加传话。最近多了些送信的任务,没办法谁让白名鹤太忙呢。
    找师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白名鹤还是决定去上元那里看看。
    在白马阁直接上船,穿过玄武湖到了北岸就是上元县的地界了,换上马往东十里就到了县城。
    白名鹤到县城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县城内外都围满了百姓。
    就是县城南门外的一处湖边滩头地上,礼部尚书张凤在,礼部有三成的官员都在这里。几位低级官员眼睛是肿的,很明显昨夜就没有睡过。
    商帮的谢一元也到了,作为商帮的宿老他有资格站在这里,毕竟这也是商帮的善事。
    白名鹤示意不要过去,找了一处地势高的地方搭了个简单的棚子坐下。
    “白名鹤到了,此事他也是用心良苦!”张凤给身边的礼部官员说了一声,几个人往远处看了看,白名鹤那边没有旗,可不代表一队精锐的士兵能让人无视的。
    县衙的衙役,县里的临时召集的乡勇快速的用绳子拉开出一块区域来。
    张凤是礼部尚书,那怕这种事情对名声好,他也不会亲自上前。最终是由县令与商帮代表谢一元走到前面。
    第一个摆在桌上的是拆开了的暖瓶。
    县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