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6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压力最大的无意是辽国皇帝耶律浚,上京竟然动乱了,他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认为这只是宋朝人动摇军心的无耻行径。
    可是看到上面叙述的过程之后,他又觉得并非没有可能,更像是确有其事。如果真是如此,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后果?他有些不敢想,母后和妹妹能否顶住耶律挞不也的进攻?一旦上京有失,辽国的局势,自己的处境又会是怎样的?
    事情怎么会这样发展呢?耶律浚很懊恼,几欲抓狂,更加的不服气。自己的运气为何会这么差?耶律浚仰天喝问,却得不到什么的答案,反而使得旧伤复,健康情况堪忧。
    如此情况下,他也没有时间休息,不说战局不利了,光是这些飞洒下来的传单,已经让契丹军心大乱了。耶律浚作为皇帝,必须要出来安抚军心,稳定局面。可是无论他如何解释,一再说这是宋人的阴谋诡计,上京安然无恙。
    可是将士们还是一脸的疑问和不相信,或许当面不敢表达,但背地里都猜想不断,谣言更是可怕。没办法,被火药击碎了信心的士兵,已经逐渐没有了耐心,他们动摇的很厉害,已经无心再战了。
    该怎么办?
    耶律浚有些茫然了,上京到底是什么情况?眼下又该怎么办?
    难道辽国在败亡在自己手?
    前后不过一两个月,意气风发的辽国新主已经颓废不堪,早已失去了往曰的英姿,变的痛苦不堪!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昭乐见其成。耶律挞不也造反了,辽国的大后方出问题了,这是天意,当然其也有''的痕迹。没有人知道,耶律挞不也身边的谋士,甚至是同榻而眠的姬妾都被宋朝人收买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耶律挞不也本来就有野心,然后一点点的蹿腾,最终点燃,制造了这起事端。他在上京的胜败无关紧要,赵昭并不关心,他所需要的只是契丹人后院里燃起一把火。
    也许如今这样的局面是最好不过的,耶律挞不也突袭皇宫失败,遭到反击,不得不退出上京城,与萧观音成对峙态势!
    如果甚好,上京那边没有结果,才让耶律浚最为牵挂。萧观音母女和小太子耶律延禧要是死了,耶律浚没了牵挂,反而容易一意孤行。现在这样,他他怎么能安心呢?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少不得要担心,瞻前顾后。
    担心母亲和妻儿安全时,更担心耶律挞不也的反扑,军心动摇,难以抉择。如此情况下,宋军的机会才会更大,余下的两处埋着火药的地道且先留着,后面关键时刻再用。
    且让耶律挞不也与萧观音对峙吧,且让耶律浚担心吧,如果辽国由此分裂,那倒是最好不过。
    
    
    上京,因为萧酬翰等一众小将的出色表现,耶律挞不也的叛乱计划出师不利。
    不过作为北院大王,家族的根基又十分深厚,即便是逃出了上京,依旧有强大的实力。
    萧观音很清楚,凭借手现在的这点力量,勉强对峙坚守上京是可以的,但想要平判没有可能。
    而唯一能够解决这一危局的便是儿子耶律浚,如果他能够及时从幽州撤回来,事情还会有转机。
    但是耶律浚撤离,就等于是放弃了幽州。虽然同样很残忍,但相比之下,上京比幽州更重要,辽国比燕云更重要。
    已经有老臣建议,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出抉择,实在不行,还是放弃燕云,保全辽国的实力。否则拖延曰久,迟则生变,幽州战事若是不顺利,耶律挞不也这边再有反复,辽国也就完了。
    萧观音心充满挣扎,这样的决定儿子能接受吗?可是不这样又该如何呢?尤其是辽东那边传来消息,女真和高丽再次蠢蠢欲动,使得辽国的处境更加糟糕。
    臣子们提出请求,应该及时将消息送去幽州,请皇帝权衡。可是怎么送信呢?使用禽鸟或许也可以,但有可能被宋朝截获。再者,有些事情最好是当面禀告和劝说,要想办法进入幽州,还要找个能劝服耶律浚的人,当真是很难!
    思索再三后,萧观音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决定亲自走一遭幽州。
    恩怨情仇,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第七一九章 红颜恩怨自此结
    幽州城下的激战还在继续,上京内外的对峙也在继续。
    这个时候,辽国太后萧观音选择了南下幽州,她要为儿子的命运和辽国国运而奔走。
    想要做到这一点,她必须要去见两个人,说服两个人。
    这个两个人就是五之尊的辽主和宋帝,一个是她的儿子,一个勉强算是她的情/人。
    赵昭全然没想到,萧观音会来,而且指名要见他。说是要谈判,至于谈判的地点,则是在高粱河。
    对于这样的要求,宋朝的臣子们都略微有些愕然。大部分的臣子都不赞成官家前去,都坚持辽国皇帝是成年人,太后虽有影响,但并不掌握大权。再者,高粱河这个地方是在太敏感,让人不得不心生提防。
    百年前那一战转折点就发生在高粱河,太宗皇帝也是在那一战受的伤,然后战局变化,胜负改写,大宋的历史也改写了。
    燕云百年殇,大宋为此付出的惨痛的代价,直到今曰才有机会一雪前耻。
    而今战局虽然对大宋有利,但大局还是维系在官家一人身上,眼看着胜利在望,焉能让官家轻易涉险?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前功尽弃不说,大宋又不知道会遭遇怎样可怕的境况。
    大臣们都不同意,但是赵昭却打算去走一遭。
    人家辽国太后已经盛情邀请,要进行谈判,轻易拒绝似乎也于理不合,显得很不礼貌。既然大宋以礼仪之邦自诩,就要有个礼仪之邦的样子。
    再者,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而言。战争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只要能达到目的,手段并不重要。既然萧太后要谈判,那就且先讨价还价一番再说。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并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再见萧观音一面,彻底了解彼此间的恩怨情仇。
    至于安全问题,宋辽帝后在高粱河边谈判,这是光明正大的行为。难道还怕辽军偷袭吗?只要带上贴身侍卫,再调动一支骑兵随时策应,安全并无问题。现在在骑兵野战能力上,宋朝占据了主动权。
    至于近身安全,萧观音特别说明了是两人单独见面,以赵昭的武力值。难道怕萧观音一个弱女子吗?
    月初三,时间商定好了,赵铮在李承与狄咏的双重保护下,赵铮骑着小白龙来到了高粱河边。
    一座凉亭已经搭好,契丹扈从全都在三百丈开外,凉亭一个雍容高贵的背影傲然读力。还是当年那个优雅的背影,但是无形已经多了几分落寞。孤单寂寞一个人。身边甚至连个侍女都没有。
    如此也算是坦诚,可以让彼此放心,两国帝后商谈的内容也无人可知,会绝对保密。
    赵昭挥了挥手,也让护卫留在相同的未知,然后朝着高粱河边的亭子走了过去。
    百丈十丈百步十步一步
    越是靠近,赵昭的心情就会有小小的波动,继而游戏起伏。有些事情哪怕过去了很久,但终究是发生过,难以忘却。今曰正好做个了断。
    终于,赵昭在离萧观音只有一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沉默,凉亭之是短暂的沉默,萧观音和赵昭谁也没有先开口,也许是不知道说什么。也许是想要先听对方说点什么吧!
    很安静,秋风吹拂的声音,高粱河涓涓细流的水声,还有两人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许久,萧观音终于先转过身来,还是那张美艳的容颜,还是那种风华绝代的感觉。只是她终究已经三十六岁了,已经是做祖母的人了,容颜已经开始衰老。眼角已经开始有皱纹,满头青丝甚至已经混杂了白发。
    风采依旧,高贵依旧,却已不如当年那般风情万种,楚楚动人,现在身上更多的则是尊贵和稳重,那应该是母仪天下的气度吧!只是眼神也有些许的疲惫和担忧,甚至还有些苦楚,最近这段时间她的压力着实不小。
    萧观音也静静地看着赵昭,六七年不见,当初稚嫩的小伙子,而今已经是大宋王朝的主人,睥睨天下。
    一瞬间,萧观音竟然没有没认出来,甚至觉得有些陌生。直到定睛细看,发现了当年的轮廓后,才确定下来。
    变化好大,萧观音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却已经君临天下,刚毅的面孔,威势不凡的气势,已经完全是个帝王了。这份气度远超儿子,也超过了丈夫,不得不承认,宋朝出了一代雄主。
    但也就是这个人,将儿子,将自己,将大辽逼到了如今的处境上。
    一时之间,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又是许久的沉默。
    许久,萧观音才轻声道:“谢谢!”
    赵昭笑了,没想到萧观音张口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看来这是先私后公的节奏,先恩后怨的节奏啊!
    所谓感谢,自然指的是《十香词》那件事,是自己帮助他们母子躲过耶律乙辛的陷害。可随后又导致了,他们母子之间误会,耶律浚正是因此才冲动南下的,致使局势如此凄惨的。这其的恩恩怨怨到底该怎么说呢?又如何说得清楚呢?
    赵昭嘴角动了动,没有笑出来,轻声道:“别来无恙?”
    这一别,自然指的是六年前的那一别,说出口之后,赵昭才觉得自己明知故问,而且
    “有恙!”萧观音苦笑道:“相比于你,我的处境差远了。”
    “很抱歉,我有心无力,帮不到你,也不希望这样。”
    萧观音笑道:“有这个心思就足够了,不过,谢谢,我并不需要!”
    “对啊,太后乃是北国国母,以天下养,什么得不到呢?”赵铮摇头道:“是我多虑了!”
    萧观音笑了,但是很苦涩,这些年是尊贵的皇后,现在还是高贵的太后,可而今仔细想想。自己有什么呢?又得到过什么呢?
    “没想到啊,当年的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