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你们就看清楚了。”钱老从善如流,笑了笑之后,轻轻一扯卷轴垂落下来的绳子,卷轴的地杆马上就坠落了下来。
    一时之间,卷轴完全展开了,也让人看清楚了具体情况。但是乍看之下,许多人顿时愣住了,十分茫然不知所措。
    “怎么回事,居然是空白一片?”
    也难怪大家茫然,主要是卷轴面上不仅不是字帖,更不是字画,而是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整洁如新,从来没有着墨过的白纸一般素净。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情况,自然有人质疑起来,怀疑是不是钱老不小心拿错卷轴了。
    “拿错了吗?”
    此时,王观也眉头一皱,多少有几分踌躇。
    “不用担心,你看下去就知道了。”周老却十分淡定:“你觉得以令希缜密的脾姓,会出现这样重大的纰漏吗?”
    “也是。”
    王观一听,就知道事情另有玄机,当下安心旁观起来。与此同时,在众人的哗然声中,钱老也是安之若素,甚至有几分闲情逸致,慢条斯理的在喝水……
    “噗!”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在喝水的钱老突然喷了,喷出一蓬迷蒙水雾。大家也随之惊愣的看到,一大片水渍飞溅到空中悬挂的空白卷轴之中。
    “这是怎么了?”
    适时,许多人不可避免感到一阵迷惑不解,然后就在他们惊疑之间,一些反应灵敏的人连忙朝卷轴看去,顿时惊叹起来。
    “快看……”
    “卷面有变化了。”
    在旁人的提醒下,更多的人抬头看去。幸好展台还在缓慢旋转,大家也不用挤来挤去那么辛苦。细看之下,大家也发现卷面果然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被钱老一口水雾喷洒了之后,水渍自然顺着卷面漫延垂落。
    在水雾垂落的过程中,素白的卷面突然起了微妙的变化,明显出现了颜色,透出点点殷红之色,就好像血液一样,血淋淋的有几分恐怖感。
    就算现在是光天白曰,但是突然看到血迹斑斑的情况,哪怕一些胆子大的人,也难免感到几分怵然。其他胆子不大的人更加不用多说了,简直就是不敢直视。
    当然,看到卷面遇水起了变化之后,一些资深行家立即心中一动,忍不住惊喜交集地仔细观察,然后交头接耳之中,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就传了出来。
    “什么,隐画?”
    “隐画,什么意思?”
    隐约听到行家提到什么隐画,一些人表示十分茫然,自然要相互打听起来。有些人与某个资深行家关系较好,自然腆着脸向他求教,也得到了答复。
    “隐画没听说过,总该知道什么是隐形墨水吧。”
    “隐形墨水不是现代的产品,在古代早就已经有了。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期,一些画家喜欢总隐形墨水作画,然后请其他人观赏,或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有些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发现画卷空白一片,就感到十分的生气,或者非常不理解,之后在画家的解释下,才明白怎么回事……”
    “一些画家以此为乐,倒是戏弄了不少人。不过隐画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画成之后图案就隐藏起来,需要遇水才重新浮现。这样一样,泼的水多了,画卷自然容易腐烂。第二则是由于卷面空白,不知道底细的人看到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束之高阁,或者毁坏了。”
    “就是由于两个缘由,能够流传下来的隐画非常稀少,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见过实物,就以为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已。”
    在一些大行家的解释下,许多人才恍然大悟,旋即自然十分兴奋。之前的不满、不解的心情也烟消云散,反而觉得不虚此行。
    “就知道今天来对了。”
    “没错,没能看到枯木逢春瓶,有隐画观赏也不错啊。”
    在众人激动的声音中,一蓬水雾也逐渐将整个卷面浸湿了,然后血淋淋的殷红颜色也一点一点的由淡转浓,最终浮现出隐藏起来的画面。
    大家凝神注视,却发现卷面上的图案十分眼熟,却见血淋淋的颜色不是真的血迹,而是一件大红袍。只见画中是个人物图,身穿大红衣袍,手里提拿宝剑,模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活脱脱猛张飞再世。
    “钟馗像!”
    看了一眼,许多人立即脱口而出。
    “钟馗捉鬼图!”
    有人眼尖,发现在豹头环眼人物的旁边,还有个青面獠牙的小鬼形象,立即准确将画卷的名称形象表述出来。
    然而,不管是钟馗像也好,还是钟馗捉鬼图也罢,反正都是一个意思。身穿红袍,长相奇异的人物,确确实实是钟馗无疑。也就是民间百姓口中的赐福镇宅圣君,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鬼王。
    可以说,与玉皇大帝,三清道祖,佛陀观音这些高高在上的神明相比,钟馗像更容易在民间普及。在古代的时候,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祛邪,几乎家家户户必有钟馗镇宅……(未完待续。)


第933章 吴道子真迹
    与许许多多神明一样,在钟馗成名之后,自然有人给他安排了一份履历。
    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无论古今,百姓都十分重视出身,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也摆脱不了这个根深蒂固的框架。比如说玉皇大帝,明明是天庭之主,但是百姓硬是把他安排成为大善人张百忍,然后经过了多少劫数,才最终成为了天帝。
    连玉皇大帝也逃离不了百姓的摆布,钟馗自然也不例外。据古籍记载及考证,他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属于面恶心善的大好人,所以死了以后才化身鬼王,再经过数代人的演绎之后,得以成为镇宅圣君。
    仔细想想,钟馗的发迹史与关二哥也差不多,都是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之后,逐渐地升级上去,最终得到朝廷的赐封确认,成为了民间赫赫有名的神灵。
    所以才说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符合他们的心意,立即被捧上了神坛,要是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明,照样被遗忘在角落之中。
    扯远了,反正在看到隐画是钟馗像之后,大家多少有些意外,不过又倍感亲切。毕竟与那些高雅的绘画相比,钟馗像无疑更贴近大众的审美观。
    “不对……”
    与单纯看热闹的人不同,一些行家更加喜欢观赏画卷的内涵。比如说绘画的水平、风格、作者等等细节。也就是由于这种习惯,真的让他们看出门道来了。
    “有什么不对的?”
    听到有人说不对,旁人自然不解道:“挺好的呀。”
    “不是画不对,而是画卷好像没那么简单……”一个行家微微摇头,忍不住凑近再看,然后惊声道:“快看题跋!”
    在这人的提醒下,众人纷纷朝画上看去,果然发现在画像的旁边,确实有一段文字存在。按照古人绘画的习惯,这应该是题跋无疑。
    然而,适时却有人反驳道:“那不是题跋,而是批示!”
    “批示?”
    一时之间,许多人十分迷茫,完全摸不着头脑。题跋就是题跋,怎么成了批示了?
    有人占了地势之利,自然看得更加清楚,只见画上文字是繁体字。一位老先生难得眼力没有衰退,就摇头晃脑吟诵出来:“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什么意思?”
    不是大家的文化不高,主要是古今的文化存在差异。比如说这一段话,大家倒是能够听懂大半,隐约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真正让他们表述出来,又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
    “这是一个典故。”
    适时,有人随口解释道:“相传唐明皇李隆基曾经做了个梦,梦见有小鬼窃取了自己的玉笛和杨贵妃的香囊。李隆基大怒,正要召唤武士捉拿小鬼,冷不防有一只蓬发虬髯,面目可怖的大鬼奔了过来,在李隆基惊骇的目光中,直接捉住小鬼吞吃了。”
    “大鬼吃了小鬼以后,立即拜倒在李隆基身前,交待了自己的来历。自称是终南山钟馗,在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
    “李隆基醒了以后,立即召来画师按照自己梦中所见,绘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在图画完成之后,李隆基更是在画上御笔亲题批示,并且让相关部门将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
    在说话之间,那人突然惊住了,然后失声道:“难道说,这画是吴道子真迹?”
    “画圣吴道子?”
    “有可能,毕竟在记载之中,李隆基就是叫吴道子绘制钟馗捉鬼图的。”
    想到这个可能姓,一时之间许多行家不淡定了,纷纷涌到前边仔细地观望起来。也不怪大家这样激动,主要是提到吴道子这个人,确实让大家冷静不下来。其实看看吴道子名字之前的前缀头衔就知道了,画圣两个字,已经说明了他的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古代仙和圣,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消受得起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仙陆羽、书圣王羲之,哪个不是震古铄今,让人如雷贯耳的人物。
    吴道子能让人奉为画圣,绝对不可能是浪得虚名。想想就知道了,古代画家多如牛毛,著名的画师更是不在少数。什么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等等,哪个不是大名鼎鼎,让人耳熟能详的大画师。
    然而这些人都没被世人尊称为画圣,却被吴道人夺了这个称号,由此也知道他的实力了。毕竟人家经得住历史考验,让人心悦诚服的认同,自然证明了他的本事。
    史书记载,吴道子少孤贫,初学书后转习绘画,二十岁才崭露头角。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