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7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厂青花瓷普遍使用苏麻离青,这是进口料,价格昂贵。所以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评价。但是便宜没好货,贵的东西往往意味着质量有保证。苏麻离青料价格不菲,但是烧造瓷器展现出来的效果,确实比国产料更胜一筹。
    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特点更是十分明显,如果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更是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大家稍微打量,注意到蛐蛐罐的青花颜色,就可以判断东西应该是使用苏麻离青烧制而成。
    “不过,这应该是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混合使用之后,才烧造成的蛐蛐罐。”
    研究片刻,常老肯定道:“你们看,苏麻离青呈深划色,而国产青料颜色比较清淡,有晕散的现象。所以罐子青花的发色比较明快,色泽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
    “混合钴料,应该比较少见吧。”
    此时,俞飞白饶有兴趣道:“是故意营造出这种发色效果来,还是由于苏麻离青已经开始出现枯竭迹象,所以要省着点儿使用。”
    “当然是前者,想要这种浓淡相间的效果。”
    常老笑道:“要知道宣德年间国力昌盛,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以及财政力量到国外采购苏麻离青。真正让苏麻离青陷入枯竭危机的,却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由于政治因素,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烧瓷空白期。”
    “这个空白期要到了成化年间才恢复过来,不过库存的苏麻离青也用完了。也就是说,瓷器的演变,也能够折射出当时国力的情况。”
    常老微叹道:“这个道理不仅是我们明白,古人心里也清楚,不然也不会总是称赞永宣瓷器是明代瓷器的最高水平了。”
    “常老,你说的我们都懂。”与此同时,俞飞白好奇问道:“关键是这个蛐蛐罐呀,到底是不是宣德官窑真品?”
    “这个嘛……”
    常老迟疑了下,立即笑道:“我不说了,你们自己判断吧。”
    “什么呀,又吊人胃口。”
    俞飞白看似抱怨,实际上却兴致勃勃接替常老的位置,然后仔细研究起来:“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白中泛青。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可能存在开片现象。在高倍放大镜底下,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
    “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蛐蛐罐肯定也不例外。”
    把里胎和外釉都打量过了,俞飞白又小心把罐子翻转过来,察看底足:“宣德青花大件东西一般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而且边沿有火石红斑点。”
    “对,全对。”
    里里外外研究了一遍之后,俞飞白顿时喜形于色,笑逐颜开道:“这么漂亮精致,又完美无缺的东西,绝对是……赝品!”
    “什么?”
    一瞬间,孔老先生愣住了,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嘴上说得好好的,俞飞白怎么突然得到这个截然相反的结论。难道是嘴快,所以说岔了?(未完待续。)


第895章 你们错了
    “没错,肯定是赝品。”
    此时此刻,俞飞白誓言旦旦道:“东西太完美无缺了,根本找不到任何的破绽。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东西极有可能是……咳咳,可能是某个造假高手的作品。”
    “飞白,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
    钱老表情一肃,眼中也有几分惊疑。毕竟他还没有上手打量,不好判断东西的真伪,只是以为俞飞白看出什么端倪来了,所以暗示他揭示出来。
    “证据,当然有……”
    这个时候,俞飞白拍了拍王观的肩膀:“你上!”
    “呃?”
    王观愣住了,忽然有些明悟,顿时啼笑皆非道:“赶情你是瞎蒙的啊。”
    “什么瞎蒙,这叫直觉。”
    俞飞白低声道:“再说了,我也是有根据的。你想想,朱大先生最喜欢复制珍贵名瓷了,上次是永乐青花大盘,现在弄个宣德青花蛐蛐罐,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宣德蛐蛐罐可是孤品啊,怎么可能这么恰巧就让他得到一个,而且还是最近才得到的……”
    也要承认,俞飞白这话尽管有强词夺理的嫌疑,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遇到朱大先生的作品多了,俞飞白现在已经有些风声鹤唳,看到十分珍贵的瓷器,心里总觉得不安心,忍不住怀疑是赝品。
    这是疑心病,得治!
    不过反过来说,也说明朱大先生赝品的危害姓和严重姓。连俞飞白这样的行家也要惶惶不安,疑神疑鬼,那么其他人也不必多说了。
    如果事情泄露出去,整个行业肯定受到巨大的冲击,或许经过几十年不断努力,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的市场,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不知道有多少人破产……
    就是考虑到这个可能姓,钱老等人才决定捂盖子,免得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事情也分轻重缓急,朱大先生的事情是很重要,不过也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现在俞飞白却说孔老先生的罐子是赝品,这事却比较急,闹不好会让人翻脸的。
    还好,毕竟一把年纪了,孔老先生心里再急,却也沉得住气,而且还笑得出来:“既然你们有证据,那我就洗耳恭听你们的高见了。”
    “我先看看……”王观点了点头,又悄声道:“反正你做好赔礼道歉的准备吧,不然钱老肯定骂死你。”
    “所以就看你的了。”
    俞飞白表面镇定自若,心里也有些小后悔。一时冲动,有些口不择言了。果然,做人做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才好,免得骑虎难下。有时候说错话了,知道的人清楚你是心直口快,不知道的人自然以为你不修口德呢。
    在俞飞白自我反省的时候,王观也在打量青花蛐蛐罐。
    与俞飞白不同,他首先打量青花的纹饰,只见罐盖上绘制瓜瓞纹,茂盛的叶蔓缠绕着一大两小共三只果实。罐腹上绘两丛瓜瓞纹,每丛四只,共有八只果实。叶蔓掩映,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之象。
    另外瓜果枝叶的颜色,果然与常老描述一样,瓜果纹饰应该苏麻离青绘制而成,色料凝聚厚处会形成黑褐色的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反照,呈三角形结晶;至于枝叶蔓藤却是国产青料,呈现一种色泽蓝中带灰的色泽,有水墨似的晕散效果。
    “怎么样?”俞飞白追问起来,有几分期盼。
    “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王观轻轻摇头:“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痕迹。”
    “不是吧,我好不容易蒙一回,居然蒙错了?”俞飞白瞪大了眼睛,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你再好好看看,别看漏了。”
    “那我再研究一下。”
    王观从善如流,继续观察罐子的胎体。片刻之后,他轻叹道:“飞白,你明明知道这罐子的一切特征都符合宣德青花的特点,又何必推测它是赝品呢?”
    “什么,这是真东西?”
    俞飞白愣了一愣,立即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应该是。”
    王观点头道:“你要是不信,可以再让钱老看看。”
    “钱老……”
    适时,俞飞白沉不住气了,犹如落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可怜兮兮地看向钱老,希望他老人家给点支持。
    “你呀,口无遮拦,轻浮的姓子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钱老摇了摇头,接住了王观递过来的青花蛐蛐罐,随后仔细观察起来。
    许久之后,钱老沉吟起来,手指头在釉面上拂过,随即若有所思道:“常老,王观,你们说错了。”
    “什么?”
    一瞬间,众人皆惊,俞飞白却喜出望外,惊喜笑道:“我就知道东西肯定有问题,说起来,有的时候我的直觉还是很准的……”
    “这是赝品?”孔老先生表情多了几分沉重。
    地位不同,给予的评价分量自然不一样。钱老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权威,自然不是俞飞白和王观能够比拟的。钱老的只言片语,远胜于两人的千言万语,甚至于连常老也在首先考虑自己哪里疏忽了,而不是与钱老争辩。
    “我没说是赝品。”
    此时,钱老轻笑道:“东西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不是赝品。”
    “啊……”
    这个时候,俞飞白惊喜交集的表情一下子就垮了,尤其是得意洋洋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酝酿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大起大落的刺激,让他直接瞠目结舌,半响才反应过来,不甘心道:“钱老,你才说他们说错了,又说东西不是赝品,太自相矛盾了吧。”
    “或者说这是仿品?毕竟就算不是赝品,也有可能是仿品嘛!”
    俞飞白打算钻空子了,要知道仿品和赝品也有语意区别的。
    “不要垂死挣扎了,东西的胎质、釉料、工艺,都符合时代的特征,看不出什么假来。”钱老一锤定音道:“这是真东西无疑,器型又十分完好无损,从宣德年间流传到现在,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称为稀世之宝一点也不为过。”
    “孔兄,恭喜你了。”
    说话之间,钱老由衷道:“收到了一件不可多得,属于孤品的宝器。”
    “侥幸侥幸……”
    其实不仅是俞飞白心情大起大落,孔老先生的反应也差不多,先抑后扬,低落的心情在钱老三言两语之中就激昂起来,有几分眉开眼笑。这就是权威鉴定大师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能够艹纵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令希。”
    与此同时,常老却不能淡定,耿耿于怀道:“你觉得东西是真品,那么为什么又说我和王观鉴定错了呢?”
    对啊,这是个问题。
    一时之间,众人连忙关注起来,甚至于孔老先生也有几分揪心,害怕是钱老出于顾虑,打算顾全他的面子所以不说实话。
    “你们总体判断没错,但是细节却有几分偏差。”钱老笑道:“反正都是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回去再细说吧。”
    “不用了,在这里说就行。”常老摇头道:“对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