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话之间,王馆长轻轻把方长盒子的盖打开,只见里面搁了一张古琴,盒底还垫了一层软布,显得十分的慎重。
    此时,王馆长慢慢地把古琴抱了出来,动作非常的轻柔,仿佛担心稍微用一点力气,就损伤了古琴似的。旁边,钱老、周老,以及吕珍,眼睛神采涟涟起伏,非常的专注,可见他们的心情,远远没有表面那样平静。
    “小友……”
    忽然之间,王馆长抱着古珍,竟然向王观轻轻鞠躬。
    “王馆长,您这是做什么。”王观一惊,本能的连人带椅避开,差点摔了一跤。
    “小友,谢谢了。”王馆长身体依然保持鞠躬的状态,而旁边的钱老和周老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并没有阻止他的意思。
    “王馆长,您这是要折我的寿啊。”王观连忙绕步过去搀扶。
    王馆长纹丝不动,硬是再一鞠躬之后,这才直起了身体,郑重其事道:“小友不用介怀,这个礼不是我在拜你,而是替古琴在谢你。如果不是你的发现,这件传世重宝恐怕还流落在海外,甚至明珠暗投,说不定会在某天彻底的消失了。”
    “王馆长的意思是……”
    适时,王观心中一颤,有些激动起来:“这张古琴真是?”
    “真是焦尾?”俞飞白叫了出来,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要知道,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这琴很有可能是真品,但是心里却没有丝毫把握。
    实际上,大家已经做好了古琴是仿品的心理准备,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过来做个详细的检测,好让自己死心而已。
    如今,看王馆长的模样,似乎这万分之一的几率,真给他们遇上了。
    “飞白,你刚才说什么焦了?”
    与此同时,唐清华一脸惊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自己听错了,而不是肯定王馆长手里抱着的就是传说中的绝世名琴焦尾。
    不仅是他,萧山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度认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你焦了,别打岔,听王馆长说。”
    这个时候,俞飞白欣喜若狂,又十分不解道:“王馆长,一千八百多年的木头,能够完好无损的流传到现在吗?”
    “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不能的。”王馆长也是非常的感叹:“不过焦尾琴却是例外,其实你刚才也说出了为什么琴身历经两千年岁月而不朽的原因。”
    “我说了?”俞飞白彻底愣住了,迷迷糊糊道:“我说什么了?”
    王馆长才想解释,却听见唐清华一脸惊愕,不可置信的叫了出来:“焦尾琴,我没有听错吧,真的是蔡邕的焦尾琴?”
    “唐青花,你别总是打岔行不行。”俞飞白怒目而视,没好气道:“先给我憋着,等王馆长解释清楚了你再叫。”
    “呃……”唐清华无语了,一肚子的疑问却没人解答,其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呵呵,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的交流。”王馆长温和笑道,实际上在知道结果的刹那,他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动,简直难以用笔墨形容。
    昨天吕珍把古琴送去检测的时候,故宫的一帮专家经过目测鉴定,也觉得是仿品可能姓比较大一些。不过为了慎重起见,马上安排仪器检测。
    也没花多长时间,检测的结果就出来了,却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意外,难以置信。因为数据资料表明,古琴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一千九百年。要知道,仪器检测尽管有误差,但是误差最多是上下浮动几十年而已,不会超过一百年的基数。可是现在却显示一千九百年,比大家预计的一千四五百年,足足多了将近五百年的差距。
    这个的结果,让大家茫然不知所措,好久之后才反应过来,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又反复检测起来。两次、三次……十次,二十次,一直检验了三十次,每次的结果都相差不多,才让大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接下来的情形也不用多描述了,研究室的人狂欢庆贺,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而来,根本顾不上休息,连夜研究,想要破解琴身不朽之秘。
    一夜奋战,通宵达旦,直到天色破晓,才总算是有了一点儿成果。
    王馆长缓缓的讲述,长叹道:“小友,你不知道呀,刚才我说要把古琴带出来,有几个家伙死活不肯,几乎要和我拼命。好说歹说,他们好不容易才同意了,但是务必让我把东西拿回去,不然的话,他们非吃了我不可。所以,你看……”
    “咳,王馆长!”王观避而不答,只是好奇问道:“您还没说呢,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使得琴身两千年而不见腐朽毁烂?”
    王馆长有些失望,不过却也没有卖关子,直接揭示了其中的缘由:“说了你们可能不信,但是研究的结果却表明,琴身之所以能够这么长时间不朽,那是由于整个琴身木质的内部,蕴藏了一种罕见的元素……”
    (未完待续)


第387章 贪图名利?
    “什么元素?”
    王观等人闻声,自然是急忙追问起来。
    “这种元素具体是什么,我们还没有研究出详细的信息,所以只能根据它的特征,暂时命名为碳化元素。”王馆长笑着说道:“所以我们才希望把古琴带回去,继续做深层次的研究。”
    王观还是没有说话,如果说只是借一段时间,仅供研究之用,他倒也无所谓。但是就怕像周老说的,这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没有还,那他岂不是欲哭无泪。
    见此情形,王馆长心里又叹气起来,甚至在想,为什么国家没将古琴列为青铜器一个等级的文物呢。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什么废话了,直接强行征辟……也难怪王馆长有这样的心思,主要是这张古琴太珍贵了,不对,珍贵这个词,已经不能用来形容焦尾琴。要知道,在国人的心目中,这琴已经不是物品,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作为现代人,王馆长感觉自己真是三生有幸,好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才有这个机会亲眼见到这件传说之中的国宝重器。
    与此同时,俞飞白莫名不解道:“王馆长,这种碳化元素,到底有什么作用?”
    “碳化元素,顾名思义,那是我们在碳化木得到的灵感,才起了这样的名字。”王馆长抛开了思绪杂念,慢慢的解释起来:“你们应该知道,碳化木其实就是炭化木,那是经过高温炭化处理的木材,具有极强的防腐姓……”
    “我明白了。”俞飞白叫了起来。
    一瞬间,众人也恍然大悟,立即想起了焦尾琴的传说。
    “呵呵,明白就好。说白了,就是木材在碳化过程中,内部的绝大部分菌类和全部的虫类在高温空气中被杀死,才使得木材的寿命延长了。”
    说到这里,王馆长忍不住叹声道:“蔡邕听琴,桐薪鸣灶,斫而成琴,其尾残留焦痕,故名为焦尾。就是这一场火,才使得焦尾流传至今,也称得上是得天独厚,莫大的造化。”
    “这……未免太神奇了吧。”俞飞白咋舌道:“那回头我也弄一根梧桐木去烘烧,再请人斫制成琴,指不定又能流传两千年。”
    “飞白,这不一样。”
    此时,钱老轻笑道:“焦尾琴之所以能够流传两千万而不毁,除了本身的木质结构有几分殊异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古琴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每个主人的精心呵护,让它不受到丝毫的伤害。”
    “两千年来,经历了种种战火纷飞,种种颠沛流离,种种机缘巧合,最终得以重见天曰。这是老天爷的恩赐,也是命运的安排,才让今人有幸一睹珍宝的真面目。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现在也有同样的心情。”周老站了起来,轻轻触摸着琴身精致的断纹,有太多太多的感怀,根本无法尽述。
    “真的是焦尾?”
    这个时候,唐清华和萧山脑袋发懵,整个人都浑浑噩噩起来。不仅是他们,连王观和俞飞白也有种幸福来得太快,一下子接受不了的心情。
    “是不是非常激动?”王馆长满面红潮,看了眼钱老之后,有几分埋怨道:“如果不是钱兄阻拦,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公布于世了。”
    “公布于世?”
    一瞬间,想到自家大门被挤烂的场景,王观顿时清醒过来,连忙摇头说道:“王馆长,我看算了,没有必要闹得那么大。我觉得公众肯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纷纷质疑……”
    “我们有证据,不怕质疑,甚至欢迎世界各国检测机构过来共同研究。”王馆长兴奋道:“就是要世界人民知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不仅有陶瓷青铜器而已,还有琴棋书画这些高雅的艺术。”
    当然,王馆长也有几分私心的,就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挽回故宫在民众中不好的印象。如果能够发动群众,让王观顺应民意,把焦尾琴留在故宫收藏那就更妙了。
    对于王馆长的心思,王观多少能够猜出一些,但是也不好有什么责怪,只有看向钱老,希望他老人家出面帮自己缓一下。
    “王兄,这事不急。”
    与此同时,钱老笑道:“等到把琴彻底修好之后,再慢慢商量这件事情也不迟。”
    “对呀。”
    王观连忙点头,使用了拖延战术,同时也有几分担忧道:“我怕琴身流传的年代太久远,可能会破坏了古琴的音色。那么就算证明这是绝世名琴焦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用担心。”
    王馆长十分乐观:“我们已经仔细检测过了,琴身的结构稳定,没有出现朽化的迹象。只要经过脱水处理,修复一些细微的虫眼,再安上弦轸,绝对能够弹奏美妙的音乐。”
    “具体的修理方案,我们故宫几位专家已经开始磋商研究了。”
    说到这里,王馆长笑着说道:“这件事情主要是吕大姐在负责,我们也非常期待焦尾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王观闻声,连忙说道:“吕奶奶,一切拜托您了。”
    “这是我的荣幸。”吕珍由衷说道:“这样的机会,常人几生未必能够遇上一次,现在却让我碰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