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三千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战三千里-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闲山岛在朝鲜西海口,右障南原,为全罗外藩。闲山被占,顿失屏藩,不仅使日军可以直入朝鲜,也可以直窥明的天津、登莱。占领闲山之后,日军控制了海上通道,开始在陆地上急不可待地发起进攻。 
右路以加藤清正为先锋,主将为毛利辉元(辉元不久因病回国,由养子秀元接替职务),总兵力约64300人;左路以小西行长为先锋,宇喜多秀家为主将,总兵力约49600人,总大将为丰臣秀吉的义子小早川秀秋。 
小西行长一军相继占领泗川、南海、光州。日军沿途劫掠杀戮,惨不忍睹。日从军僧庆念在其《朝鲜日记》中,对日军的暴行做了详细记载:“沿途凡见白衣者,不论老幼尽皆斩首,其惨状任何地狱图中亦难以见到”。 
两支部队以钳形攻势猛扑朝鲜全罗、忠清二道,明朝上层的和平想法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彻底破灭了,与虎谋皮终成笑柄,一场惨烈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正文  第二十五章困守孤城
南原城位于全罗北道东南,与数道相连,是通往内陆的要冲之地,居民3万多人,以陶瓷艺闻名朝鲜,商贾云集,可谓繁极一时;可是朝鲜水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很快城内百姓便逃之一空。 
看着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恋恋不舍地离开家园,哭泣着向北而去,杨元站在城头,神情黯然,不发一声。 
“杨将军,百姓们害怕倭兵攻城,都逃光了,现在城里只剩下我们了。”朝将李福男走到杨元身边,感慨地说道。李福男本是朝鲜义兵的首领,平壤一战加入官军,在和日本侵略者作战中表现得非常勇敢,积功累升至全罗道兵使,这一次奉命开拔南原驻守,虽然知道任务艰巨,可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率兵赶来了。 
“是啊,只有我们了,百姓们逃走,是因为对我们没有信心啊!” 
“这需怪不得他们,壬辰年倭寇犯境,老百姓被害惨了,这回我国水军又这么快被敌人消灭,难怪大家害怕。” 
“贵国水军不是很厉害吗?听说曾经多次击败过倭贼水军,这回的表现怎么相差如此悬殊?”杨元不解地问道。 
李福男苦笑道:“士兵们是勇敢的,可惜却被昏庸的将领所指挥,当然要打败仗了。自从李将军被免去三道水军统制使后,大家心里就都明白,若是倭人犯境,一定会凶多吉少啊!只是没有想到会败得这样惨,听溃兵讲,两百艘战船只逃出十几艘。” 
“嗯,如果有机会,真的想见见你们的李舜臣将军,他是一名了不起的水军将领。如果有他在,相信倭贼本土援兵也不会这么快登陆的。” 
“敌人这次来势汹汹,势在必得,杨将军,你说咱们能守得住南原吗?” 
“不好说啊,你我二人合兵一处不过3600人马,要说也不算少,可是南原城正挡在倭兵进军的要冲,大战一起,倭人必会全力攻击我们,真要打的话,如果没有外援怕是守不住的。” 
“那么,万不得已时,我们可以撤退吗?”李福男迟疑地问了一句。杨元摇摇头:“按大明军法,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撤军是要砍头的,不过我已经派人去全州向陈愚衷将军请援去了,而且南原的危局我多次和麻提督说过,希望会得到有力支援。” 
“但愿如此。”李福男若有所思地道。 
杨元忽的胸中豪气上涌,笑道:“就算没有援兵,我也要在此和倭贼拼个你死我活,南原城,就是我杨某殉身之地,不知多少年后,贵国人民是否还记得有位大明将军曾在这里和倭人拼杀过呢?” 
“家国再造之恩,岂敢忘怀!既然杨将军如此,我李某身为朝鲜人,更无退让之理,让我们并肩战斗吧!对付敌人,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坚决地打击他们,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 
“不错,如果因为我们的坚守,能为后方多争取一些备战的时间,那就坚守到底吧。”二人相视一笑,遥望釜山方向,心情却是格外的沉重。 
“报将军,前方50里就是南原城,城内的平民听说我大军将至,已经全部逃走了,据捕获的朝鲜人供认,现在城内只有明国和朝鲜守军约4000人。”探哨的忍兵报告道。 
“好,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息。”满身重铠的宇喜多秀家在马上回过头来举手示意,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天地间黑压压铺天盖地全是日军,队列庞大而又凶悍,旆旗招展,矛尖如林,好像一条看不见尾的毒蛇,从地平线上不绝地涌出。 
这正是日军第八军团宇喜多秀家的4万人和侵朝左路军团小西行长率领的14700쯈,自从漆川战役歼灭朝鲜水军后,日军一路赢得顺手,梁山(当今釜山北)、叁浪(釜山西北)、庆州、恭山岛(今珍岛)、闲山要塞相继攻陷,进攻的矛头终于指向南原。 
“敌军才4000人,我军将近55000人,这一仗看来是非胜不可的呀!说实在的,我还从没率领过这么多人打仗呢。”望着眼前这支强兵,宇喜多秀家兴奋得直搓手。 
“中纳言大人,咱们还是要慎重一些的好,要知道,南原城内不但有朝鲜军,还有装备精良的明军,如果轻视他们的存在,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的。”小西行长提醒道。 
“啊,那个,是这样的啊,小西殿说得没错。不过我们这次进军实在是太顺利了,漆川一战,居然能全歼令人头疼的朝鲜水军,真是不简单。” 
“九鬼嘉隆算是报了文禄年的一箭之仇了,朝鲜水军一灭,咱们的补给线就安全多了啊!” 
“是啊,不过这也多亏了小西殿的妙计,只是派人到王京城散布些假消息,就让李舜臣丢了官,朝鲜水军没有了这个人,只是一只披着虎皮的绵羊而已。”宇喜多秀家道。 
听他说起这件事,小西行长无精打采的脸上方露出一丝笑意,“这不算什么,要是朝鲜人内斗得不是这样厉害,咱们的离间计也无法奏效。这么优秀的将领没有在战场上失败,却毁在朝廷党争的馋言上,看来是天亡朝鲜啊!” 
“说得太好了,加油吧小西殿!咱们一起干,先扫平南原,然后再攻下朝鲜人的王京,把他们赶过大同江去。” 
“好啊,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好有信心呀!”小西行长用力地点下头,深吸一口气,顿觉头脑清爽,只想杀人。 
8月10日午时,朝军斥侯在南原城外30里和日军哨骑交战,七死三伤;申未,全城戒严。11日晨,明军请援使带来全州守将陈愚褒的书信,陈愚褒将侦察到的日军此次进攻兵力情况告之杨元,说明全州只有两千守军,自保尚难,不能分兵前来助阵。 
杨元一看信中说日军有近6万人来攻打南原,不禁急火攻心,当即撇下书信晕倒在地。众人忙请随军郎中救治,不一时李福男也闻报赶到。杨元被泼了一头凉茶,悠悠回过神,长叹一声道:“南原不保,我命休矣!” 
听旁边偏将讲罢详情,李福男也是非常震惊,紧皱起了眉头。半晌,只看杨元站起身来,缓缓向众人道:“大家都看到了,敌众我寡,单靠咱们,八成是守不住这城了,全州不发救兵,忠州吴将军那里也只有4000人,莫说路远一时半赶不到,就算来了,也不济事。我是一军之主,要让我弃城而走,那是想也别想,诸位有家有小,若是实在不愿留下的,就请提出来吧。” 
众将面面相觑,明知留在南原是死路一条,听主将如此说,颇有人心动,但是眼看别人不发话,要想自己首先站出来示弱,却又不敢。过了会儿,终于有一两人鼓起勇气张了张嘴,正要开口,忽听杨元大吼一声:“怎么没人说话?想逃跑的给我站出来,我让你跑!” 
想出言求生的人心中胆寒,连忙紧咬双唇。杨元手握剑柄虎视众将,厉声道:“我天兵奉旨入朝平倭,是为了打仗,不是来逃跑的;今日倭人来袭,正是我等武人奋勇当先的时候,领饷银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跑啊?吃着朝鲜的大米,玩着朝鲜女人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跑啊?你当你们是好鸟么,南原百姓平时里对咱们敬如天神,纵有小小的掳掠也都忍了,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凶残的倭兵来时,靠咱们去保护他们吗!现在倭兵来了,有人想跑,跑啊!我不拦着你,除非你降了倭贼,否则跑到哪里,军法跟你到哪里,不但自己,全家老小都受连累,有种的你跑,跑!” 
听了他这番训斥,厅中顿时鸦雀无声,忽然一将站出来大声道:“跑的是孙子,奶奶的,打仗还有不死人的,咱们七尺中华男儿,绝不能输给东瀛矮子们,人活一口气,和他们拼了罢!”杨元抬眼一看,却是马军指挥使蒋表,不由赞道:“说得好!” 
蒋表挺了挺胸膛道:“我姓蒋的从军9年,也算是出生入死好几回了,可惜无人引见,至今才混上个千总;那些会溜须拍马的倒能做大官,本想着这回东征能熬出头来,这可好,今日要和这南原城共存亡了!也罢,笑卧沙场,也不枉了这许多年堂堂正正地做好汉。” 
“好啊老蒋,这才是真正的武将,我杨元能和你这样的好兄弟并肩御寇,虽死何憾!诸位,人生不过百年,总得做点什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国家,咱们是武将,同样是死,不死在沙场上,难道还要死在军法上吗?忒也丢人!”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热血沸腾,就连那胆小怕死的也认命了,纷纷道:“左右是个死,大伙愿和将军共进退。”杨元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无奈,暗想,各位兄弟,不是我杨某不给大家一条生路,实在是军法无情,职责所在,虽然也曾见过怯战逃跑的将军,但那决不会是我,也不会是你们! 
正在这时,有守城偏将来报:“倭兵大举来袭,已经合围南原!”众将听了虽然无人开口,但都明白,决一死战的时刻到了。 
7月初明军来到南原时,已经着手对这里的城防进行改造。有明一代,最善筑城,杨元做为领兵多年的高级军官,更是深诣此道,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环城挖掘了三道壕堑,每道堑深一丈二,最外一层密插竹枪、铁棘藜,沿堑砌了一圈矮石墙,墙后列虎蹲炮四门,鸟铳兵、火铳手各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