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人生我做主-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敢于不如人也是自谦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工作时不应该自卑,也不能自恋,但应该自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可以忽视我们存在的那些缺点。我们只有真正看清了这两点,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别人,从而超越他们。世事总是变化无常,我们根本就没办法去预测未来,只有具备了这种自谦的心态,坦然地去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才有更好的弹性,说不定哪一天,机遇就降临在我们面前呢?敢于不如人,保持低调,把心态修炼得很平静,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我们都可以很自然地去应对。

敢于不如人还是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生归纳起来就是两种态度,一种是“输不起”,另一种就是“潇洒输”。我们也只有承认和别人的差距,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才有以后胜于别人的可能。也就是说,认识自己的短处,合理地扬长避短才是出路,人生才会完美。

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是不显山露水的,他们对待这个喧哗的世界泰然处之,对待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淡然笑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谁能料到有如此高手卧藏于少林寺内,却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如人”,没有一种自信的心态,又有谁能如此。

每个人都会具有别人所没有的潜能,但这些潜能是有局限性的,它只存在于某些方面,所以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可以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在某一些方面不如别人就很正常了。你不是大力士,不可能搬动所有石头;即使你是大力士,你的力气总会耗尽,那这时就会轮到别人来搬石头;你不如利用好你的力气,就搬那几块你想要的石头。有时,多几块石头并不是需要,而是炫耀,那么,何苦这样呢,这样比下去,你只会疲惫不堪。

因此,有时候必须承认不如人,事事与人比,总有一事不如人。有一个好心态,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愧对良心,这样已经足够。

颠覆惯性思维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周围的世界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眼光仍然局限于过往,我们仍旧容易抱残守缺。让思维的惯性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必将陷入僵化和腐朽。只有颠覆思维的惯性,才能成就多彩的人生。

1。承认人生的不完美问:如果同一晚上你有两件事要做(应女朋友的邀请陪她去听歌,到图书馆听一个学术

讲座),你会选择哪一件?

答:哪件事情重要就选择哪一件,不必强求完美,接受不完美才有勇气面对现实。

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人把电话打进电视台晚间节目热线,向嘉宾请教人生的真谛。

嘉宾是一个很年轻的作家,所以面对嘉宾,青年人的口吻充满了羡慕之情,他说:“你这么年轻就出了这么多书,应该是很幸福很成功了吧!可是我比你大,却什么都没有!我感到很苦恼,很悲哀,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第45节:承认人生的不完美

嘉宾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知道你现在的生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但我想说的是成功并不等于幸福,而且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很年轻,我出了书,这些都是事实。可是你们只看到了我光辉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我残缺的一面。至少你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从小就是孤儿。从这一点上讲,你们要比我幸福得多。人生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把握,只要你尽力了,你就是幸福的。”

是的,就像嘉宾所说的那样,完美只是相对的事物。对考分耿耿于怀的人悔恨着;说错话的人为内疚而封闭着;为女友的缺点而遗憾的人惆怅着……

想像中的完美,策划时的顺利,而你需要的往往是面对现实的勇气。

面面俱到所要做的事情,那是完美。但同一晚上选择你认为重要的事,这就需要你放弃,于是完美相对而生,收获随之而来。

人无完人,残缺也是一种美。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失落感、无助感、挫败感,甚至一时丧失生活的信心。面对不完美的社会,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当你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请换一种角度看待它,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烦恼也不过如此。

2。肩负起生活的责任问:当你挑着重担时,还会不断往担子里加巨石吗?

答:坚决不会。

生活的担子越重,越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当你成年后,生活对于你,可以说是一系列的责任与承担这些责任的过程。自我、工作、家庭等等,作为一个社会人,你能逃脱这些吗?就算可以逃脱,你有勇气放弃这一切吗?因为这就是精彩的人生,你为他们付出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生活就是一个包袱,你只有不断地往里面放东西,它才会越来越充实。

一位女子,觉得自己生活单调,日日如一,毫无意义,很是烦恼,于是求教于大师。大师让她背着包袱爬山捡石头,每走一步就捡起一块石头放在包袱里。开始的时候,她精力充沛,一路上她捡起了许多自己认为美丽的石子扔进了背上的背包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她旅程的三分之一就这样非常愉快地过去了。

可是,包袱里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但她很执着,决心一如既往地走完全程!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旅程异常艰难,她已经无暇顾及那些美丽的石头了。为了不让沉重的包袱变得更重,她只将一些非常轻的石头放进包袱里。然而,无论她怎么做,包袱还是在加重。

终点已经不远了。她挪着脚步,此时她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包袱里的又是什么。她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是喜欢的、是需要的还是轻巧的,她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脚下、在眼前、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捡起它,以作为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她双手向后托了托包袱,奋力向终点赶去。终于,她走到了终点,见到了大师。

大师微笑着对她说:“刚才你走过的过程就好比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天真烂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人打点一切,时刻要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对他们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那些不被人重视的事物。

人生的道路,总不可能一直那么平坦,不免有跌宕起伏;也不可能永远是甜美的,酸甜苦辣五味交融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必须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你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分重量增加的同时,你也会得到惊喜、安慰,抑或是悲伤、痛苦。可人生,不就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吗?正因为生活的变幻莫测,才使我们的生活意义非凡。

3。行走,是一种回报问:如果你有自己的车,你还会走路上班吗?

答:当然不会了。

一次外出,车到中途抛锚了,乘客们只好纷纷下来步行。他们有的怨声载道,有的骂声迭迭,惟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心平气和,气度优游,好一番明媚的心情!别的乘客低着头匆匆地赶往目的地,哪怕是青年人也毫无生气。而老人倒是相反,信步而行,态度悠闲,意趣盎然,偶尔抬头看看蓝天白云,竟有一番仙风道骨。

老人”迥异“的行为感染了匆匆的人群。为什么我们行色匆匆,老人却气定神闲?我们习惯了拖着长长尾气的汽车,预先设置好轨道的火车,抑或是飞机,抑或是轮船,最差也是那充满杂技风情的自行车,但我们却忘记了行走。我们不知道怎样结束现在的迷惘,找到来时的路。

因为我们维持着习惯,就像戴着沉重的枷锁,时间长了,竟不觉得它是重的,反而还很惬意。

其实,生命的节奏就像河流的奔涌,有急有缓,既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舒缓从容,又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的激烈紧迫。一张一弛,生活之道也。哪能一味地急迫,一味地悠忽?一味地急迫,生命就显得狭窄了;一味地悠忽,生命就显得虚无。只有急缓相当,张弛有度,才得人生三昧。 


第46节:行走,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低头匆匆而行的时候,我们不但在心底种下了怨懑的种子,还忽略了沿途风光秀美的景色。春花的蓬勃灿烂,夏雨的专注猛烈,秋月的寂寥淡远,冬的晶莹无瑕,小溪的吟唱,蟋蟀的弹奏,鸟儿的放歌……一切都与我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那么,我们生活的目的还有什么?

行走,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竟会发现周围的景色原来这么美。这就是我们天天经过,天天略过的路途吗?几年如一日,怎么竟未发现过?

我们的心里涌起莫大的悲哀,于是开始细细地欣赏,美美地体味起来。

行走着,观察着,领悟着。

行走着,装一颗探求的心灵,携一份悠闲淡泊的神思,看一看人间的百态,品一品世间的甜苦,闻一闻鸟鸣虫嘶,嗅一嗅芳草鲜花,不做高深的评论,只须用心去感触,去领悟。行走的意义,全在于不停地感知和丰盈。

在行走中顿悟,包含了一个求真求我的大世界。

流浪的意义,不在脚下,而在前方。

流浪大抵是诗意的行走,心灵牵引着,向着没有方向的前方。也许我们放弃了舟马,但收获了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