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1984-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参二部特种侦察连!请你们厂人武部的负责同志出来一下!”一道耀眼的车灯掠过,晃得方志平有些睁不开眼。虽然对方这种有些跋扈的态度让民兵们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毕竟来得是正规军,又是总参谋部的直属部队,方志平一时倒也不好发作。“请你们先把车灯关上……出……出示证件!”倒是站在一旁的旭建国支支吾吾的回答道。

“把车灯全关上!”此时一个身上披着新型迷彩伪装服的军官从后面的军用卡车上跳了下来,大声的命令道。同时信步走了上来,来到厂区门口的工事前,拍着旭建国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小同志警惕性挺高啊!不错!这是我的证件!”随手从自己的伪装服内的军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本红色的军官证。“请你稍等一下!”看了看对面这位军官在昏暗的路灯下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旭建国接过对方的证件,以最快的速度向厂武装部的方向跑去。

“总参二部的?”对方这种客客气气的态度,倒让方志平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掏出自己口袋里的“大前门”递了上去。“对不起,我们有纪律!”对方微笑着将方志平手中的烟推了回去,在厂门前随意的看了看。不一会,人武部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便在旭建国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厂门前。和那名军官一一握手之后,对方便把厂人武部的同志带到了自己的车队前。方志平依稀看到那位军官在展开在摩托跨斗上的一张军用地图前比划着什么,而自己厂人武部的负责人则一直在不停的点着头。

“好了!就这样吧!请你们的同志立即开始转移吧!”最后军官一边走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纸盖着大红印章的命令向北京钢厂人武部的负责人说道。“好的!老方啊!你和解放军同志把厂区人民武装部的库藏武器移交一下!”走到厂区门口,人武部领导随意的对方志平说道,随后便向等在厂区门口的各营、各连的负责人走去。一头雾水的方志平只能看着旭建国他们七手八脚的把厂区门口的路障一一搬开,就在自己一步三回头的领着那位连长和4名解放军战士向厂区人武部方向走去的时候,一辆辆军用卡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开了进来。

“怎么?我们厂区现在由你们接防了?”方志平一边走着一边随意的向那位军官问道。“老同志,你们厂的位置太重要了,直接卡着莲花河和广安门啊!总参谋部要我们连接防,以策应城外部队迅速进城啊!”那位军官显得很热情,回答得也是天衣无缝。但是方志平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究竟是那里出现了问题,他一时却也说不到上,就象那一辆又一辆从自己身边掠过的军用卡车,他总觉得和自己所熟悉的“老解放”、“东风”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又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厂区那么大,你们就一连的兵力……。”走到人武部大楼的门前,一批又一批的布防在厂区各要点的民兵已经被迅速的召集了起来,各级指挥员正在忙碌的点着名。而方志平充满着疑惑的继续问道。“我们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当然后续部队很快就可以开到。老同志,你放心吧!一会到了石景山,你们民兵师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呢!”对方突然显得有些焦急起来,一边看着自己手腕的表,一边随后应付着。而就是那惊鸿一瞥,方志平突然发现对方手上戴的似乎是一块外型很别致的军用手表。

“这是我们厂的石主任,人武部的武器装备库主要由他负责!”不过此刻的方志平尽管满腹狐疑但却无从核对,因为此刻他所在连也已经被要求紧急集合。匆匆将对方领进了人武部,他就加入了自己连的队列。在向厂区门口跑步前进的时候,他才从旭建国的口中知道,自己所在的民兵团被要求前往石景山与首钢民兵师的其他部队会合,共同参与对苏联伞兵部队的清剿行动。

“让我们民兵脱离自己的堡垒去攻坚……这不符合之前的民兵建军方针啊!”方志平心中的疑云越来浓郁了。但是身为普通一兵的他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解放军从军用卡车上跃下,进入他们曾经打算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的工厂,走上他曾经守备的岗位。

“哒……哒……哒!”突然刺耳的机枪声从沿着手帕口北街绵延向北的民兵队列前方响起。“是老毛子的伞兵……。”惊恐象瘟疫一般迅速在队伍中蔓延开来。“妈的!怎么会……”不等方志平反应过来,一辆土黄色城市战迷彩涂装的苏制BMD―2型空降战车便猛的从一侧胡同的拐角中扑了出来。30毫米机关炮以500发每分钟的射速用曳光弹在密集的人群之中散布着死亡。

“我们的40火呢?”不断有人被击倒的队列中有人在大声的呼喊着。但是无济于事。根据那些来自总参谋部的“解放军”所传递的命令。除了步枪和冲锋枪之外的轻武器随身携带之外,所有重型武器均被留在了厂内。似乎看穿了民兵们的虚弱,那辆BMD―2型空降战车肆无忌惮的冲入了他们的队列,除了炮塔上的机关炮之外,甚至将履带也作为了杀伤兵器。而紧随着空降战车冲锋的苏联伞兵们更是挺着刺刀追逐着陷入混乱的民兵。

“退回厂子里去……退回厂子里去……。”纷乱之中,一个又一个声音在引导着促不己防的工人们。对于工人没有比自己的工厂更为安全的堡垒。何况工厂里还有几百名“解放军战士”。但是就在自己工厂的门前,架设在高处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却向着民兵们射出了他们曾经精心保养过的子弹。“你们这群无知的支那人,想用这些蝼蚁的鲜血来淹没我们吗?”站在北京钢厂门前的制高点上,那名身穿着新型迷彩伪装服的军官正冷笑着注视着越来越多的生命坠入自己所挖好的陷阱。他似乎忘记了,他曾经也是这些被他自己所鄙视的“蝼蚁”中的一员,尽管此刻他拥有着一个全新的身份―北日本华北特别挺进队第一联队长―佐竹佑野。



第六章:长空死线(七)

几乎就在佐竹佑野所指挥的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华北特别挺进队所属的第一独立步兵大队鸠占鹊巢将北京钢厂的民兵挡在自己厂区门外的同时,警卫第4师第16团侦察连所搭乘的59式主战坦克集群也从莲花河的对岸隆隆的驶上了距离钢厂不过一墙之隔的甘石桥。

“集中所有火力封锁桥面,不能让支那人的装甲部队过河。”尽管北京钢厂大门的方向北日本公安军的特别挺进队仍在与民兵鏖战。但是佐竹佑野却很清楚,对于目前的战局而言,几千名轻装的民兵成不了什么气候。真正可能撼动战局的依旧还是从各个方向企图驰援北京城区的中国正规军。因此除保留一个步兵小队压制反攻厂区的中国民兵之外,佐竹佑野立即集中手中所有的兵力沿着莲花河一线展开。

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华北特别挺进队拥有相当于北日本公安军现役部队编制中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下辖有5个独立步兵大队(相当于营),不过首批和苏联伞兵一起空降在北京的仅有佐竹佑野所指挥的第一独立步兵大队―佐竹部队。应该说为了伪装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日本方面可谓花费了一番工夫,除了每个步兵小队都只有1/3的人可以熟练的使用中文之外,从军装到武器都不一不要求精益求精,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此为了避免误伤,在每个人的左手手臂之上都要求佩带一条红色的袖章。

独立混成旅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曾是日军非常设的战术单位。自明治维新到“七七卢沟桥”事变期间,尽管师团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规模也日益扩大。但是日本陆军基本都保持着相仿普鲁士的师团模式编制。但是随着在中国大陆战线的延伸,日本陆军日益感到原先下辖4个步兵联队的师团编制在中国内陆战场之上过于庞大,行动不便。于是在组建下辖3个步兵联队的三单位制师团的同时,开始编组具备更强野战能力和机动能力的独立野战单位―独立混成旅团。

鼎盛时期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战场之上保持着38个独立混成旅团。甚至一度超过了同时期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之上的师团数量(35个)。应该说仅就编制而言,这种多兵种合成编组的模式不仅在当时而言比较先进。更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国内陆战场多山地、河网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现实情况。

但是虽然新的独立混成旅团不断成立,但是面对相持不下的剧烈消耗,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精锐野战部队的陆续南下。为了填补战线上不断出现的缺口,原本用于进攻作战的独立混成旅团陆续被改编成了下辖2个旅团的“治安师团”。这些部队虽然兵员有所增加,也扩大了原有工兵、通信和辎重部队的规模。但是却抽调走了原归属于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炮兵部队,加上各独立混成旅团在多年作战之中基层优秀指挥官的消耗无从补充,这些治安师团的战斗力充其量也只能对抗一下同样只有轻武器的游击队而已。

不过独立混成旅团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却令后来重新组建北日本公安军的前帝国军人记忆犹心。因此在公安军编制之上,北日本方面格外突出独立混成旅团的建设。在北日本公安军目前所拥有的3个现役方面军、2个军的序列之下。除了31个师团之外,北日本公安军还拥有11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空挺混成旅团和1个独立战车旅团。

相对于存在着大量兵员缺额需要在战时通过紧急动员才能达到齐装满员状态的大量“架子师团”而言,北日本的独立混成旅团往往均保持比较高的战备状态。因此当莫斯科方面向北日本提出希望其出兵中国大陆战场之时。北日本公安军方面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些独立混成旅团。

根据最新修改的《苏日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相关条款: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敌对国家或由敌对国家所支持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威胁,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