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平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漂在平凉-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模块式新闻按材料的功能,将其组成部分划分为几大构件:新闻事实叙述模块、背景材料介绍模块、资料链接模块和专家评点模块。
这几大模块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以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为回归,在结构上以“模块”组合的方式进行撰构;每一个模块自成起讫,完成一个新闻功能,而几大模块之间又紧密相连,互为生发,共同解释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作用和意义,以消弭读者的不确定性信息和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
“模块式”的结构方式使得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得以消解,而使写作的表现形式得以最大化的释放。
写作者无需过多地考虑叙事时间的线性排列、叙事空间的转化、叙述方式的改变以及叙事脉络的起承转合所带来的结构上的一致性要求,而只是按照每一个模块所要求的特定内容进行写作:在新闻事实叙述模块中,只需交待基本的新闻事实;在背景材料介绍模块中,考虑将新闻事实置于宏观背景中予以考察,提供与之相联系的背景材料;在资料链接模块中,提供与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相关的信息;在专家评点模块中,就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作用等问题,发表权威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供读者参考、理解。
这几大模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信息来源、不同的表现内容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入手,去解释新闻事件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从而在叙事上表现出了非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作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块写起,读者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块读起;
作者可以依据内容的需要对模块进行加强或削弱甚至增删的处理,读者也可以根据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了解的程度,只看其中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模块的内容,比如直接看专家评点模块,以加深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理解程度。正是模块式新闻具有这一特性,才使得它受到新闻写作者和受众的欢迎,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最大亮点,也是传统新闻无法比拟的。
2、快新闻与慢新闻优长的有机结合是模块式新闻备受青睐的原因所在
快新闻指的是事件性、动态性的新闻。
慢新闻指的是非事件性、解释性新闻。
快新闻就是对新闻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报道的新闻,一般重点报道新闻事件的内容及简单过程;
慢新闻则是一种有深度、有分析的新闻,它在时效上慢于快新闻,但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向交代得比较清楚。
两者的优长结合,不仅能够使受众较快地获悉新闻事件,而且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种种疑惑。
对新闻写作来说,新闻的快与深历来是一对矛盾,以往的惯例是快新闻先期报道抢时间,慢新闻后期报道挖深度,模块式新闻则改变了这种报道的格局。
首先,在”快”上,由于模块式新闻结构形式的特点,采访和写作可以统筹谋划,分头作业。有的捕捉新闻事件,写新闻事实叙述模块;有的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写背景材料介绍模块和资料链接模块;有的搜集专家意见、观点,写专家评点模块。几队人马可以围绕这几大模块共时开展工作,其成稿速度远远高于慢新闻的成稿速度。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模块式新闻无须更多地考虑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上的一般性要求,考虑信息性内容较多,考虑文章结构”起承转合”和润色性语言较少,所以成稿速度快;
其次,在”深”上,模块式新闻集合了解释性报道的优长,将新闻事实置于更加宽广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宏观背景之下,纵横交织,散点聚焦,通过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通过专家评点对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作用进行解析,扩展和深化新闻的内容。可以说,模块式新闻的深度,更多地体现在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全方位和多层次报道上,因为受众接纳的信息越多越全面,对新闻事实和人物的了解和把握也就越深刻。
3、新闻体式的兼容性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性使模块式新闻具有极强的新闻表现力
模块式新闻的体式有的可以采用传统新闻体式,如消息体、问答体、访谈体等;有的可以不讲体式,在其模块组成中,一段解释性的话,一组现场描述,一串数字图表,或者一二图片都可以交错其中;也有的将二者杂糅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
比如《中国工业报》2月24日的一篇报道《知识产权战略 中国在差距中寻找方向》,运用的是访谈体,文中分别就知识产权问题对三位专家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出若干话题,新闻事实运用与专家意见相结合,阐明了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于模块式新闻在新闻体式上的兼容性特点,我们已很难从文体的角度去划分它的归属,也正是这原因,我们暂时将它归到“边缘型”的新闻文体行列中。
模块式新闻的表现手法十分灵活多样,以至于人们很难给它一个固定的框框加以定义和表达。    比如《法制晚报》年的《肯德基涉苏丹红烤翅停售》一文,由主体消息、特快追踪、律师观点、新闻链接、亨氏问题产品及批次介绍五个模块组成;
《新京报》的《吴宇森“教授”用人生授课》一文,由三块模块组成:第一块是一张通栏照片,第二块是主体消息,第三块分别以六个小标题标注的方式介绍了吴宇森成长经历、创作态度、目前和今后的打算等内容。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再举下去,而在新闻实践中还会涌现更多的与之近似的表现手法。新闻体式的延展性、兼容性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性不仅使模块式新闻释放出了更强的新闻表现力,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新闻内涵表达的空间。
新闻写作者可以依据需要的表现的内容,自由地设计和运用模块的数量和组成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集中精力加强背景性事实材料的解释功能,运用专家的观点去阐发新闻事实的意义,从而使新闻报道的作用兼具纵深度和宽广度。
4、对传统意义的新闻结构模式进行消解的模块式新闻将是新闻文体发展变革的趋向之一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讲究在线性文本结构中只能使用一维的空间来陈述某个新闻事件,文章的结构严密,起承转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甚至于表达方式都要认真考虑,否则会影响文意的表达,这势必会妨碍成稿的速度;模块式新闻写作模式则打破了线性文本结构的局限,它可以跳跃结构的影响制约作用,集中精力考虑报道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地展示新闻事实和人物所蕴含的新闻意义。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模块式新闻写作表现出“快捷”、“省力”的特点,这恰恰符合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对新闻写作要”快”的要求,更是新闻写作者对它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
此外,前面讲过,模块式新闻融纯新闻、解释性新闻、新闻评论甚至现场短新闻等新闻体式的特点于一身,它不仅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要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和如何理解这件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块式新闻是“大杂烩”新闻,它发挥着纯新闻、解释性新闻的功能,但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不是它的重点,它的重点是如何运用背景材料和相关的信息链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专家评论来挖掘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帮助读者去解开心中的疑问。在新闻受众对新闻消费的需求愈益倾向于知道“为什么?”的今天,这种集报道”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的”大杂烩”新闻,会将这些问题和答案一鼓脑地端在你的面前,让你大快朵颐,在较快的时间里完成对新闻事件内容的阅读和理解。
模块式新闻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变动越频繁,新闻信息就越密集,对新闻写作的要求就越高,对新闻文体变革的影响就越大。
从西方到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都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闻文体。这些新闻文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变化。
模块式新闻兼具纯新闻、解释性新闻的功能,而又以后者为主,它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新闻消费需求,必将在新闻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和认可。
我们做为东运集团外宣工作的“排头兵”和“急先锋”,理应以“东运在线”和《东运视窗》为阵地,为企业“鼓”与“呼”,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最后,祝在坐的各位采写员,如东运集团一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33篇 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新名词:城乡公交
    走城乡 看统筹 话发展
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新名词:城乡公交 
10月9日,难得凉秋里的好天气,叶舞习风,暖阳媚照。
一辆辆艳丽醒目的红色城乡公交车流动在安国—马峪口的八十里坦途上。
在安国镇上车的潘大姐兴奋地告诉我们,以住进平凉城买东西要等好长时间车,大包小包往回拎,真是麻烦。她满意地说:“现在可不同了,随时出门,随时都能舒舒坦坦地坐上车进城,一趟才一块五毛钱,到二中桥那大市场买菜可实惠了,省不少钱呢,感觉就像城里人一样。”
2006年9月18日,“平凉崆峒区农村客运站、运管站(揭)授牌及平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开通仪式”在崆峒区马峪口客运站隆重举行。开通仪式由市运管处任明珠处长主持,副市长赵成城、省运管局副局长陈晖及市、区二级有关领导都出席了此次仪式。据了解:为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运输网络建设工程,构筑全市“百乡千村”农村客运网络,平凉市决定先在崆峒区、泾川县、华亭县的6个县乡客运班线上实施城乡客运班线一体化示范,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所有的行政村达到“村村通”,真正让农民群众坐上便捷车、安全车、放心车。
通过紧张的准备,东运集团的十部城乡公交车于9月28日全部办完各种运营手续,于9月28日上线正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