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新传-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情代表指出,他们这些受害人都是当局为制造孙立人事件的假象,而遭冤枉了数十年。他们也于去年8月22日上书李登辉总统,希望能平反当年的罪名,但迄今毫无音讯。因此,只好求助“监察院”,作最后的努力。监察院值日委员陈翰珍在接见陈情代表张熊飞及陈世全等人时,除了接受他们递交的陈情书外,并耐心地听他们的陈述。在一小时余的陈情结束后,陈翰珍对这些请愿代表说:“一定会本于监委的职权,对案情深入了解并研究如何处理”。据了解,陈翰珍已批示“派查”此案。

1990年11月19日上午11时许,孙立人病逝台中市自宅,享年91岁。

弥留之际,虽有夫人及子女等守护在侧,但终因“兵变”案不能公开平反而惘然若失。

孙案的新披露台湾《新新闻》周刊1994年2月9日一期刊登屈山河的文章,题目是《美国一度想在台湾搞政变》,该文原编者按这样指出:从美国中情局与国务院,近来陆续解密的档案中发现,40年代末期,美国杜鲁门政府即已拟订“弃蒋保台”策略,“孙立人事件”于焉上演,留美的孙立人被华府评估为最适合倒蒋者,于是在美国特务、大使、重要官员接触下,孙终于动心了。蒋介石对这一切过程虽了若指掌,但碍于依赖美援的压力下,只好万般忍让,但韩战爆发,使台湾不致落入中共之手,蒋放手一搏,孙立人被幽禁30余年。

该刊称,孙立人事件的关键史实,要被重新改写了!从美国中情局、国务院新近解密的各种机密、机密档案中发现,美国不仅和孙立人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一度秘密在台湾推动一场可能影响深远的政变,试图以孙立人取代蒋介石。

从这些机密文件发现,美国国务院慎重其事地拟订“台湾政变”草案,而且其后于秘密会议中,国务院官员也提出由孙立人发动兵变以除蒋的“假设性”方案。不久后,美国国务院拟订一项极机密计划,其中最关键点是:美国应派出密使以最严密的方式通知孙立人,如果他愿意发动政变以军事控制全岛,则美国将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

最后美国付诸实施,派出密使与孙立人接触,也得到正面的回应。如果这一场酝酿中“扶孙除蒋”的政变计划成功实现,则台湾40年来的发展将完全改观。

该刊称:虽然被幽禁了30余年的孙立人将军,1990年临终前仍坚持自己是“清白”的,但经本刊抽丝剥茧,爬梳核实,终发掘到历史真相,拨开长达40年的政治迷雾。

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国民党当局在大陆兵败如山倒,台湾亦岌岌可危,美国为免台湾回到人民手中,乃积极推动“弃蒋保台”策略。杜鲁门政府认为,腐化无能的蒋政权将无法抗拒中共的攻击,亦不能获得台湾人民的支持,因此,如要确保台湾,则蒋介石必须下台。为了贯彻这项策略,美国希望推出一位杰出能干而又反共亲美的将领,以取代蒋介石。

山姆大叔看中了留美派将领孙立人。

在美国政客、将领不断地游说、催促和鼓动之下,孙立人终于答应与美国合作发动兵变。

然而,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粉碎了美国人倒蒋计划,成全了蒋介石在台湾重建王朝的宏图。

特务研拟暗杀计划以下是该刊披露的美国当局策动孙立人反蒋的详细始未:最早在秘密外交电报中建议由孙立人主持台湾省政的人,系美国驻华大使馆参事莫成德。莫成德于1949年2月自南京抵台,观察台湾情势,其台湾之行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当时的台湾省主席陈诚是否能与美国“私下”合作,以及对蒋介石的忠贞程度。莫氏发现,陈诚主台并不符合美国利益,乃向国务卿艾奇逊推荐孙立人。莫成德在1949年3月上旬陆续致电国务院声称:“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力强、做事脚踏实地的人,不必听命蒋介石,亦毋需服从李宗仁的联合政府,而专为台湾谋福利。孙立人的经验也许不足,但其它条件却甚适合。”艾奇逊即指示莫成德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商议,如司徒大使同意,则伺机向李宗仁提出以孙代陈的建议。

1949年5月,莫成德返美述职,又向艾奇逊和国家安全会议提出,由孙立人主持台政以及美国长期租赁台澎海空军基地的建议,并以此两点作为经援台湾的条件。

1949年6月23日,国务院政策计划处主任肯楠,向国务院和国安会提出处理台澎问题报告书,其中主张“联络菲、澳、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各国,各派遣一些象征性的兵力,会同美军占领台湾”、“邀请孙立人将军加入占领军的新政权,如孙愿意接受,则美国分化国民党当局驻台军队之工作,即造成功”、“通知蒋介石,如他愿留在台湾,当以政治难民之身份相待”、“美国人在接管行政时,应极力避免担任令人注目之职务,其目的旨在不使台湾落入共党之手”。

以研究韩战出名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康明思在《韩战的起源》中指出,国民党在中国大陆败象毕呈之际,华盛顿即盛传蒋介石将在一场政变中被推翻。从“历史的后见之明”来看,这些传言并不是来自国民党内部,而是出自华府,美国政府蓄意要制造一场政变,以迫使蒋介石下台,无法称雄台湾。1949年夏天,美国特务曾研议一项刺杀亚洲领袖的秘密计划,当时在中情局政策协调组(OPC)任职的陆军上校派希表示,他们曾“认真考虑过”刺杀两名亚洲领袖,一位是周恩来,另一位据信是蒋介石,政策协调组并未在台湾执行暗杀计划,但却以“西方公司”的名义在台湾和滇缅边界大肆活动,1951年“西方公司”驻台成员达600多人;在滇缅边界和李弥所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残余部队并肩作战。

接触孙立人劝其反蒋美国当时对台政策,以“弃蒋保台”为第一优先,中情局和海陆空特务充斥岛上,但整个对台工作则是由远东事务助卿鲁斯克所主导。

1949年秋天,李宗仁派其私人代表甘介侯赴美从事外交活动,9月16日甘氏在华府公开宣称蒋介石应被推翻。甘介侯鼓吹倒蒋时,美国政客亦在秘密布置除蒋步骤。鲁斯克和他服役时代的老长官莫里尔准将密商,请其前往台湾,直接找孙立人,探询孙有无“救台湾”的“一些计划”。鲁斯克于二次大战期间在中缅战区担任低级军官,为莫里尔的副手,二人与远戍异域的孙立人颇熟。莫里尔的台湾之行,为美国官方首次当面向孙立人试探反蒋的可能性,孙除了发发牢骚之外,并未对莫里尔的试探作正面回应。

当鲁斯克打孙立人的主意之际,美国韦利斯汽车公司老板甘乃德亦为国防部长约翰逊草拟一项计划,建议孙立人担任国民党当局陆军总司令,并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由主义分子,在胡适的领导下组成内阁。当时宋子文亦支持这项建议。

1949年12月,美国驻台“大使馆”代办斯特朗和前美国驻台北总领事克伦兹抵达台北。克伦兹对斯特朗说,他将和孙立人接触,当面告诉孙“如果他同意控制”党国民政府,则美国“将会彻底支持他”,孙立人拒绝了克伦兹的游说。这是美国政客第二次当面试探孙立人反蒋的可能性。

40年后(1989年6月2日),斯特朗对康明思教授表示,克伦兹并未向他解释孙立人如何能够取得政权?尤其是撤退到台湾的文武当权派,皆是蒋介石的人,而国民党的特务系统亦未瓦解,仍正常运作,孙立人何从“反”起?

美方干预介入人事美国对国民党政局的干预,可说“不遗余力”。1949年年底,国民党当局情报头子郑介民到美商谈军援。做过西太平洋美国海军司令的白奇尔上将对郑介民说,国民党当局如要求美援,则必须任命一位新的台湾省主席,以取代“不能适应局势”的陈诚,并建议拔耀做过重庆市长和上海市长的吴国帧。白奇尔又说,国民党当局必须和美国顾问“诚心诚意”地合作,否则他们就撤出。

“英雄气短”的蒋介石,于1949年12月中旬任命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驻美“大使”顾维钧把这项任命告诉白奇尔,白“甚感高兴”,但国务院远东事务助卿巴特沃恩(鲁斯克的前任)说,蒋应给予吴国桢更多的权力。1949年12月28日,白奇尔洁问国民党当局驻美武官皮宗敢,台湾防卫司令孙立人为什么没有“充分的权力”?为什么还有人干预他的工作?皮宗敢解释说,除了孙立人之外,罗卓英和彭孟缉也负责台湾防务。此时,蒋介石的秘密特使董显光正访问华府,白奇尔亦对孙立人身为台湾防卫司令而未拥有多少实权一事,向董显光抱怨并表示遗憾。皮宗敢向董显光说,国民党当局必须实践吴国桢和孙立人获得充分权力的诺言。

除了国务院,麦克阿瑟对台湾问题亦极感兴趣,他的立场虽是“反共、保台、撤蒋”,但这位美国“现代凯撒大帝”的政治企图欲极为旺盛。1950年1月,他派其最得力助手、麦克阿瑟总部情报处长韦洛比将军访台,劝蒋介石将治台权力交给吴国桢,并离开台湾。韦洛比又说,蒋如要留台,则不应干预行政,麦克阿瑟总部愿派一位高级顾问赴台协助他。蒋对麦克阿瑟的建议,一概拒绝。

孙见麦克阿瑟引蒋猜疑蒋介石对孙立人一直有“疑心病”,从抗战时代孙与美国“战略情报局”(OSS,中情局前身)特务接触开始直到台湾,孙的“美国背景”,始终是蒋对孙不放心的最大原因。

1950年1月3日下午,美国密歇根州共和党参议员佛格森打电话问顾维钧,他想知道孙立人是否已和麦克阿瑟将军见了面,因孙曾请求他安排和麦克阿瑟会晤。顾“大使”告诉佛格森,由于驻日军事代表团代表何世礼将军已和麦克阿瑟会晤,故麦、孙之会将延后。

1950年2月11日,麦克阿瑟派了一架专机到台湾接孙立人赴日,孙呈报陈诚核准之后搭机到东京与麦克阿瑟长谈。麦克阿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