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汉语-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介词〃以〃字的主要用法有两种:第一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藉,在意义上虽然可以译成现代的〃用〃或〃拿〃,但是它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质。〃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例如: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
  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僖公三十年)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第二种,引进原因,在意义上略等於现代的〃因为〃,但是〃以〃字后面的话应该认为是介词的宾语。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关於〃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第一,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再举几个放在后面的例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劝学)
  凡闻言必熟论,其於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第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例如: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字。〃是以〃等於说〃因此〃。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庄子·养生主)
  〃以〃字后面的宾语所指的事物,如果已经在上文出现过,这宾语就可以省略。这时候〃以〃字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拿来〃〃拿去〃,但是〃以〃字的词性和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左传僖公三十年)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孟子·梁惠王上)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表示凭藉或引进原因的〃以〃字,它的宾语也可能承上省略。这时候〃以〃字仍表示〃藉此〃〃因此〃的意思。例如《庄子·逍遥游》:〃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不过这种省略的情况比较少见。
  〃无以〃,等於说〃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以〃,等于说〃有什么可以拿来。。。。。。〃。例如: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左传僖公四年)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庄子·徐无鬼)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2)於(于,乎,诸)
  〃於〃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引进处所;第二种,引进比较的对象;第三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第三种用法在古汉语通论(八)里已经讲过了,现在讨论第一种用法和第二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现代的〃在〃〃到〃〃从〃〃对於〃〃在。。。。。。方面〃等意义。例如:
  子路宿於石门。(论语·宪问)
  王坐於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在〃。)
  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庄子·逍遥游)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到〃。)
  虎兕出於柙。(论语·季氏)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荀子·劝学)
  (以上表示〃从〃。)
  问於桀溺。(论语·微子)
  当仁不让於师。(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季氏将有事於颛臾。(论语·季氏)
  (以上表示〃向〃或〃对〃。)
  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以上表示〃对於〃。)
  敏於事而慎於言。(论语·学而)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庄子·逍遥游)
  (以上表示〃在。。。。。。方面〃。)
  以上引进处所的〃於〃字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只是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对比上说的;至於古代汉语本身,并不需要这样分别。试看《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两句的句式是相同的;第一个〃於〃字解作〃从〃,第二个〃於〃字解作〃在〃,都只是受了前面动词的影响,〃於〃字本身的词义和词性都没有发生变化。
  再说,古代汉语的〃於〃字,比现代汉语的〃在〃〃到〃等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因此,往往〃在於〃连用,〃至於〃连用。〃在〃和〃至〃在古代汉语里是动词,不是介词,动词与介词连用是完全合理的。例如:
  其耳目在於旗鼓。(国语·晋语)
  不似豪末之在於马体乎?(庄子·秋水)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庄子·养生主)
  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在讨论〃於〃字引进处所这一用法时,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说一说。那就是在古人的思想表达中常常有〃今。。。。。。於此〃的说法,字面上是说此时此地,实际上是表示一种假设。例如:
  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墨子·非攻上)
  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下)有时候只说〃。。。。。。於此(斯)〃,也是表示假设。例如: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孟子·滕文公下)
  有美玉於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这种假设的情况,通常是作为比喻来说明某个问题的。
  用〃於〃字组成的介宾词组,除表示〃对於〃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外,其余有的偶尔也放在动词之前,《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动词之后(〃宿於石门〃〃坐於堂上〃)。中古以后,放在动词前面的渐渐多起来了,不过古文家大致还是遵用上古的语法。
  有时候,可以不用〃於〃字,《史记》常用这种语法。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寡人有罪国家。(战国策·齐策)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南。(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史记·项羽本纪)
  引进处所的〃於〃字也可以用来引进时间。例如: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繁启蕃长於春夏,畜积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论)
  第二种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现代的〃比,〃一般用於描写句。例如:
  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子贡贤於仲尼。(论语·子张)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时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礼记·檀弓)我们要注意古今词序的不同:在古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后面(〃苛政猛於虎〃);在现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前面(〃苛政比老虎更凶猛〃)。
  有时候,不是比较程度,只是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例如:
  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于〃字大致等於〃於〃,但是上古〃于〃〃於〃不同音。《尚书》《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引《尚书》而外,通例不用〃于〃,《孟子》大多数用〃於〃,这可能跟时代或作者编者的方言有关。也有一些古书是〃于〃〃於〃并用的,如《左传》。在这些书里,〃于〃〃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很少例外。
  〃乎〃字也可以当〃於〃字用。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
  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先进)
  或问乎曾西曰。(孟子·公孙丑上)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但是,〃乎〃字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於〃字的。比如(甲)被动句通常不用〃乎〃字(〃东败於齐〃不说〃东败乎齐〃);(乙)〃对於〃的意义不用〃乎〃字(〃始吾於人也〃不说〃始吾乎人也〃)。相反地,有一种特殊情况却只用〃乎〃不用〃於〃:〃恶乎〃的意义是〃於何〃(词序不同),不能说成〃恶於〃。在上古时代,一般也不用〃於何〃。例如: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诸〃字等于说〃之於〃,它是〃之〃〃於〃二字的合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