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式为不少专家和学者所诟病,但在客观上确实能够拉动内需,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抑制了不少相关行业周期性困境的出现。

此外,像一些家电和IT产品厂商,在不断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低产品的质量标准,很多零部件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他们通过重复消费来弥补不断降价带来的损失。同时还通过不断向消费者灌输“升级”这一概念,试图推动他们不断购买最新等级产品,达到缩短产品使用周期,尽可能形成重复消费的目的。

耐用品的快速消费品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拓展耐用品的租赁市场。当今社会,都市中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高,且存在消费求新求异的心理,而耐用品大多价格较高,通过购买的方式每换一次,都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社会上存在着短期内使用某类产品的潜在需求,比如各类轿车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家电租赁等,以此形成一种快速消费的格局。

将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快速消费品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创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创意来作出更多的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提供更小包装的产品,适合消费者短期临时性消费,常见的有小指头般的牙膏,2Kg包装的面粉和大米,火柴盒大小的香皂,20g一小包的蒜香青豆等,其实像油漆、洗衣粉、调味品、香油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提供迷你包装,以作便民之用。第二,开创耐用品临时租借式服务,比如某类价值不高不低,但并不常用的工具,类似于图书租赁那样,比如熬中药用的砂壶、电饼铛、家装电动工具、吸尘器、童车、野营帐篷、便携梯子、盆景、装饰性瓷器,甚至还可以是部分家电和家具。第三,将更多的耐用品开发成一次性用具,或者是考虑快速升级换代的情况,缩短传统耐用品的生命周期,进而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比如一次性雨衣、雨伞、布鞋、马扎、坐垫等。

尽管以上提到的一些模式非常容易被模仿和复制,并且不太容易做大做强,但对解决短期生存问题的创业者而言,也不失为一条路子。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特别是在城市化进一步加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原有的各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这为耐用品快速消费品化提供了潜在的巨大空间,也孕育了大量商机。

作为一种细分性创业思路,自然有其适用范围。其一,适合人口数量大、密度集中的大中城市,因为即使按照千分之一的需求概率,也能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目标消费群体,能够对项目的正常运作起到支撑作用。其二,流动性比较强的人群以及相应的场所,比如经常在各地漫游的商务人士,还有处于不断搬家状态之中的“漂族”,小区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者写字楼比较集中的区域,以及宾馆、火车站和飞机场等。其三,适合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政府采购和与大中企业配套,固然前景非常广阔,但绝非草根创业者所能够把握得了的。

这样的一个思路,对生产和经销耐用品的企业来说,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像钢铁和家电企业,在推动消费者和用户使用更高级别、更为新潮产品的同时,努力提高更换周期较短的品种在销售结构当中的比例,从而使得企业在整体上抗风险能力变得更强,达到永续经营之目的。这种优化品种和业务结构的思路,实际上已经被很多耐用品及类似企业所应用。

铁律85 顺势而为不等于随遇而安

我们事业的发展要顺势而为,努力在已有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如果有幸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事业自会发展到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当然,这里谈到的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随遇而安,二者给人的感觉看似非常相近,却有着本质的差别。

常言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具体到创业这个问题上,就是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没有想过做大的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认同这么一种说法。各种各样的传记当中,也往往将那些风云人物描述为从小就胸怀大志。然而这种看似不可置疑的常识,背后却隐藏着很多问题,会给创业者带来不少误导。

先拿妇孺皆知的三国人物曹操来讲,他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当中向世人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位被人们称为枭雄的大人物,年轻之时的理想也就是当一个太守而已,后来的志向,也是由于风云际会,被一步一步推出来的,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曹操虽然奸诈阴险,富有谋略,但活得真实坦荡,他不会向世人故意遮掩什么。他所描述的情况,自应是心迹的真实表露。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名人,以及不少成功企业家身上都存在着。现在令人艳羡的一些亿万富翁,当初创业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某天会发展成这样,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他们能做到今天的水平,是有一颗永远希望能做到更好的心在驱使着自己,换句话说,就是永不满足的心态。你若问他们的心路历程,很多人会告诉你,最初是为了养家糊口,等做到养家糊口之后,又感觉应当做到小康,小康之后又想到富裕,富裕之后又想到应当做到百万,百万之后又想到应当做到千万,到了最后才想到应该更进一步,向亿万的目标冲刺。非常有意思的是,那些一开头就嚷嚷着要做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人,绝大多数要么做不大,要么后来干脆又回去打工了,或者最终一事无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也很简单,除了极个别人之外,从一开始就要称王称霸的,要么眼高手低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将点点滴滴都做扎实了;要么锋芒毕露,被人早早注意,扼杀在摇篮之中,变成了“先烈”。而一开始没有太多想法,却又永不满足之人,无论他是否有意为之,在结果上往往会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在别人眼里,此类人仿佛又胸无大志,因此无论是资源储备还是周围环境,都对他比较有利,而且他们又不好高骛远,顺势而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去上,最后终成大器。同时由于他们的目标一直稍高于现状,因此也比较容易实现,心里不会因为感觉理想遥遥无期而备受打击。而那些一开头目标就定得非常高的人,在感觉理想难以实现之时,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者认为自己的理想过分可笑,或者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最终将一切都归结为命运。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就认为,高潜能人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永不满足、驱动力强。在这里应当特别提到的是,人家强调“永不满足”而非“胸怀大志”。永不满足暗含的前提是现在已经取得成就,但希望能够更进一步。胸怀大志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出现志大才疏的概率很大,志大才疏之辈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高潜能人士的,最终往往会混得很差,甚至沦为彻头彻尾的骗子或者无赖。

从表面上来看,顺势而为和随遇而安,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都胸无大志。然则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顺势而为,尽管从短期来看确实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远大理想,但却是在把握现在的基础上,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努力使自己的状况变得更好,而且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相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随遇而安,是一种容易满足,得过且过,一切都碰运气的心态,虽然不能将其视为消极,但也与积极进取之心态不搭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小富即安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内心驱动力不足,因此潜能也会非常有限,最终发展高度之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

作为创业者,健康的心态应该是顺势而为,根据现有条件,紧紧推着自己的事业不断进步。当能够达到理想之时,我们自然应当高兴,当目标受阻之时,我们也不要懊丧,而应该积极准备条件,优化资源。我们要谢绝在现阶段看起来不切实际的理想,谢绝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把现有的事情做好,蓄势待发。

如果能够永远做到顺势而为,我们的事业最终肯定不会太差,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可以有效规避由于相关资源储备不足、底蕴不够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使得项目能够非常健康地成长,减少震荡,最终达到永续经营和做大做强之境界。

与此同时,顺势而为的理念还可以应用到目标管理过程中。能够考虑长远一些自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如果目标过于远离实际,即使你自己感觉没什么,依旧满怀信心,你的团队或者是下属,都会将其看成是笑话,口服心不服。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往往会对经过努力还可能达到的目标感兴趣,并愿意为之拼搏,如果感觉无论怎样努力,还是不可能达成,基本上都会选择直接放弃。因此,从团队管理角度来讲,我们制定目标都应该采取顺势而为的方式,将其建立在现有条件能够支撑的基础之上,这样再进行分解和量化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一相情愿的幻想,也很难再说服团队去拼搏。

铁律86 不诚实守信,是小规模创业最大的杀手

项目的规模越小、越没有名气,在经营过程中就越要诚实守信。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中小企业本来就处于被歧视的地位,能够争取到的机会很少,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倘若不能信守承诺,就只能使自己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

现实的商业环境,明显对中小企业存在着很多先入为主的歧视。比如注册资本、经营规模、成功案例、经销网络、知名度等资质方面的要求,就足可以将很多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尽管这些要求在很多时候不一定合理,却是摆在我们创业者面前不容忽视的客观门槛。无论你内心如何去想,无论你认同还是不认同,这些都是难以规避的。草根创业者想开辟一番事业,真可谓是举步维艰。很多符合条件的大公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