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田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归田居-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他们信心,可谁知秧苗都下了,雨水会突然变少呢,要改也来不及了,之后虽然也下了几场雨,但都解不了大家的燃眉之急,现在全县,包括附近几个县最要紧的就是水,而梁家因为近河,又有一个池塘,水自然是没问题了,但那满塘的水却是大祸患,现在还好,一旦抢水越来越严重,恐怕不仅满塘的水保不住,池塘里的鱼还有池塘边的两亩稻子都保不住了。
梁宜木并没有让梁宜梅失望,当天他就去找了梁五爷,晚上回来的时候他就宣布明天全家去抓鱼,梁五爷和五奶奶的娘家侄孙会来帮忙,,梁宜木替梁宜林请了假,不巧的是这几天钱府的二小姐过生辰,宴席需要一些鱼,梁宜木将明天要准备的东西一一列下,免得明天忘记了。
第二天,梁五爷就带着三个十几岁的少年来了,他们都是五奶奶的侄孙,李大郎有些憨厚,李二郎看上去也是老实的,只是李三郎看上去机灵,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只是并不让人讨厌,笑起来还有一点小酒窝,从进门开始都是他在说话,气氛很活跃。
李三郎见梁宜林老老实实的跟在梁宜木的后面,就蹲下来逗他:“我听说你要当状元郎,那你当了状元之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梁宜林不屑一顾:“谁说我要当状元郎了?”
李三郎诧异,“难道你不想当状元郎?那你想当什么?”
梁宜林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他,“当然是探花郎了!”
李三郎真的很想问一句为什么,可是看着梁宜林脸上赤裸裸的鄙视那句问话怎么也吐不出来,李大郎以为自家弟弟又在欺负人就喝道:“怎么又去招惹孩子?你都多大了,还欺负他?”
李三郎抽了抽嘴角,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梁宜林见李三郎没有问下去,心里有些淡淡的失望,不过一会儿又振作起来,以后总会有人上当的,想当初他提的时候可是没少被妹妹鄙视啊……
梁宜木不知道后面的事,他正在和梁五爷商量着打渔的事,没一会儿,大家商量好了以后,因为梁宜木年纪小,就由梁五爷代他安排事情,在去之前当着梁家三兄妹的面和他的三个侄孙说:“……要勤快,可不许偷懒,别看阿木小就欺负他不懂事,要是走错了道,丢的可是老李家的脸。”
三兄弟都恭敬地应了一声,就连李三郎也收起了嘻嘻哈哈的表情。
因为有人在,梁宜木不敢让梁宜梅沾手,只好拿了渔网来,由李大郎和李三郎网鱼,李二郎和梁宜林、梁宜梅捡鱼,梁五爷则带着梁宜木开了池塘的水再次给稻子灌溉……
池塘里的鱼一直在补充中,而且因为空间水的关系,池塘里的鱼长得又快又好,而且还很机灵,也正因此,李大郎他们明明看到密密麻麻的鱼,但一网下去并没有多少……两兄弟都有些着急,最后还是李三郎想出了办法,两个人分站在两个竹筏子上,尽量扩大网的范围,还叫了李二郎赶鱼,果然,这个方法就好些,虽然刚开始有些磕磕碰碰,不过没几下三人就配合默契了。
随着打捞上来的鱼,三人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个池塘里的鱼这么多,而且长得这么好,三人见到成果,干劲更足。
梁宜林和梁宜梅将网上来的鱼一条条的放进水桶里,等梁五爷和梁宜木忙完过来的时候已经装了好几桶了,梁五爷赶着梁宜木去代替李二郎,由他和李二郎将鱼挑回去,梁宜木也知道自己的本事,二话不说就去顶替了李二郎……
梁宜木见岸上的鱼积了挺多,就笑道:“李大哥、李三哥,今天就这些吧,太多了怕是也卖不完了。”
两人点点头,收了网,等上了岸,见先前网上的鱼虽然离了水,但还是很精神,就赞道:“这鱼新鲜,就是拿到县城去也能卖个好价钱!”
这件事梁宜木早就知道了,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只是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见一旦鱼就这么满了,连忙对梁宜梅道:“妹妹和哥哥回去好不好?帮哥哥烧火做饭。”他是怕梁宜梅当着别人的面和鱼接触被人看出端倪,这些鱼上岸后就一直朝着妹妹的方向挪动,先前这里只有弟弟和妹妹,可是现在又多了两个人,梁宜木的防备心一向很重,梁宜梅也知道大哥的心思,忙乖乖地应了一声。
梁宜木拜托了一下李大郎和李三郎,又嘱咐了梁宜林一句,挑着木桶就带着妹妹回去了,李大郎和李三郎都知道他们是回去做饭了,都善意的笑了笑。
梁宜木将昨晚上连夜做好的白面馒头拿出来,重新蒸一遍,叫妹妹看火,连忙将上次赶集买的没吃完的猪下水拿出来,又选了三条鱼,在自家菜园子里摘了一把青菜……
接下来的一周都会在早上九点左右更新,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原谅!
求打赏,求推荐票以及各种票票~~


第二十三章 怀璧其罪(中)
更新时间2012730 6:58:24  字数:3105

 忙活了一个上午,梁宜木做好了饭,请大家回去吃,李家三兄弟见主食是大白馒头,菜也有不少,还大部分都是鱼,另一盘子他们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可看着倒像是肉的样子,闻着也香香的,他们都有些不好意思,现在能吃上白面的人家可不多,而且他们也听姑奶奶说过他们家的事,行动间就有些踌躇,梁宜木连忙招待他们:“事情有些急,除了鱼和一些菜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还请几位哥哥见谅才是。”
李三郎很快恢复了自在,“到底是读书人,我们说话就没有这么文雅,小哥的这些饭菜已经是最好的了,我就没见过哪家给我们白面吃……”
李大郎怕弟弟说话没轻没重,锤了他一下:“赶紧吃吧,这么多话?”又不好意思的对梁宜木道:“小兄弟,我这弟弟就这脾气,滑头”
李三郎崛起了嘴,不服气道:“我哪里滑头了……”
“李三哥这样挺好,在外面行走最要紧的就是机灵了。”李三郎要到县城里做伙计,所以梁宜木这样说。
大家微微一笑都没再说什么,这时梁宜梅才发现原来李二郎比李大郎还要木讷呀!她还没听见他说过话呢!
梁五爷招呼了一声,大家纷纷拿起筷子,梁宜梅的筷子大部分都是冲着猪下水去的,鱼有刺,不好动筷子呀!李三郎见梁家的人都计较钟爱那一盘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东西,连忙也夹了一筷子,他瞪大了眼睛,问道:“这是什么?这么好吃!”
梁宜木不好意思的笑道:“这是猪下水,我们兄妹都挺爱吃的,昨天决定的急,没来得及买些东西……”
李三郎打断他的话,“猪下水都做得这么好吃?小哥,我娘也做过,可就是难吃。”
梁宜木与有荣焉,“这是我娘教的。”我娘遗传给我妹妹的。
“你娘真好!”李大郎一巴掌就拍在他头上,不好意思的冲大家笑了笑。梁五爷就笑道:“你们婶娘的确很能干,当初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聪慧啊!
梁家两兄弟的情绪有些低落,李三郎也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忙道歉一声,筷子飞快的夹着猪下水,另两兄弟看了,也夹了几筷子尝了尝,发现真的很好吃……
几个人都吃撑了,就连梁五爷都感叹很久没吃的这么舒服了,李三郎更是抱着肚子大喊舒服,梁宜梅微微一笑,那可是用空间水做的,更何况梁宜木的手艺的确还不错。
下午的时候,梁宜木和李二郎赶着车把一部分鱼送到县城去卖,李大郎和李三郎也拿了一部分到镇上去卖,剩下的则由梁五爷拿到附近几个村子去卖……
这个村属于青柳镇,镇和县城正好在两个方向,其实以梁家村的地理位置,去镇上和县城都是差不多的路程,但因为这十里八乡的都是通姻的,而其他的村庄都是去镇上比较方便,村里的人希望去赶集的时候碰上娘家人或熟人,所以大家一提到赶集一般都会去镇上,而梁宜木却是为了不碰到熟人,所以每次他都是去县城,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卖了这么多的鱼村里却没有人察觉的原因之一。
梁宜林则带着梁宜梅在家收拾院子,等到夕阳落下的时候,三组人马才陆陆续续的回来,梁宜木和梁五爷那一组都卖完了,只有李大郎那一组还剩一些,李大郎有些不好意思,梁宜木则安慰他:“……县里本就比镇上大,更何况我们这里又有钱府预定的份额,要是再卖不完就是弟弟没本事了,五爷爷的那份本来就少,现在农忙,大家也乐意买……”李大郎想想也就释怀了。
梁宜木给他们结了工钱,一天是三十文,在他们回去的时候又送了他们两条鱼,李大郎连忙推辞,“这两条鱼就值百十来文呢。”
“那是对外人说的,这鱼是自家产的,自然不必考虑这些,更何况,这鱼要是放过夜了就不值那个价了,哥哥们就带回去吧,也算我孝敬爷爷奶奶的。”
李大郎不再推辞。
晚上,三兄妹就关了门在炕上数钱,梁宜梅见了满炕的钱,两眼亮晶晶的,好像跌到钱眼里去了,梁宜木见了刮了刮她的鼻子,说不出的好笑。梁宜林也盯着钱,一个劲的说道:“我们发财了!”梁宜梅鄙视的看了他一眼,小手一挥,“这点钱算什么,等我长大了能赚更多的钱!”
“切,等你能赚钱了,我都能买好多东西给你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梁宜梅开始很喜欢和梁宜林斗嘴。
梁宜木自然早就发现他们的不同,准确的来说一直都是妹妹在招惹弟弟,弟弟一直在忍让,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弟弟也开始反抗起妹妹来了,刚开始他还担心他们的感情不好,可是后来才发现他们是越吵越好,在外人面前弟弟还是很维护妹妹的,妹妹虽然经常打击弟弟,但也从不许别人欺负他。只是不明白妹妹为什么老是打击弟弟?
梁宜木哪里知道这纯属是因为梁宜梅无聊闹的。
梁宜木收好了钱,“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二弟明天不要去了,我只给先生请了一天的假。”
梁宜林有些不乐意,梁宜木就劝道:“今天因为是头一次,有你在哥哥好壮胆,明天却熟了,你在这里也没什么用了,不如回去念书。”梁宜林听他这么一说又高兴起来。
第二天李家三兄弟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