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田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归田居-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宜梅暗自抽了抽嘴角,别以为她不知道他们在笑话她。扬起天真无邪的笑脸道:“叔叔,我想找一本游记,可是我太矮了看不见,你帮我找几本好不好?”
郑决勉强一笑,“好啊,小妹妹是想买了自己看吗?”不知有意无意,他将“妹妹”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是呀,叔叔~”梁宜梅用上了前世她特有的南方口音,将尾音拉得长长地。
郑决回头一看,几个好友都转过身去,肩膀一耸一耸的,还有一个干脆用书将脸蒙起来,发出奇奇怪怪的笑声,就连几个不认识的书生也是如此,郑决无奈的从几个书架上抽了几本他熟悉的游记给她。
梁宜梅将书摊在膝盖上看起来,这个时代的书可是很贵的,她最多只能说服大哥买一本,所以要选一本价格便宜一点却又有所值的书。
郑决见她真的认认真真的看起来就好奇道:“小妹妹识字?”
梁宜梅点点头,一边快速的翻着书,一边不在意的道,“略认识几个字。”
郑决皱了皱眉,一般初识字的人都不应该看游记之类的书,就建议道:“小妹妹不如买一本《论语》更好些。”
“那些书我哥哥会买的,这游记是我看的。”
“那你把字认全了吗?”
梁宜梅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没有了。”
郑决一口气噎在喉咙里,梁宜梅却已经翻完了书,收起来道:“这样我就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认字了,碰到不会的再问就是了。”
郑决皱起了眉:“可你并不知道字词的含义呀?”
“再问就是了,再说了,在文章和句子中理解字词的含义不是更容易些吗?”说着将先前看的那本有些旧的书拿出来,走出去,她已经选好了,这两本之中选一本,出去问问大哥的意思。
郑决和另一个书生却喃喃的重复刚才梁宜梅的话,不一会儿恍然大悟,抬起头来见对方的神色就领悟过来,两人微微一笑,郑决是直接走出去,见那小女孩和另两个孩子在一起,就走过去旁听。
梁宜木翻了翻手里的书,问道:“妹妹想两本都买吗?”
老板在一旁微笑的看着,梁宜梅纠结了一下道:“钱还够吗?”
那老板笑出声来,“你要是两本都买的话,《青碧君游记》我算你便宜一些,今天你们买的书也挺多的了。”
三人感激的一笑,他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老板的托词罢了,他们今天大多数买的还是启蒙的书籍,能多到哪里去?
梁宜木摸了摸梁宜梅的头道:“好吧,那两本都买吧。”
郑决上前一步道:“这本《大周地域志》我买下送给你吧。”
梁宜木有些吃惊,郑决就解释道:“刚才小妹妹的一句话对我大有裨益,这本书就当是我的报酬吧。”
梁宜梅疑惑的看着他,她刚才有说什么吗?
郑决就笑道:“刚才小妹妹说,在文章和句子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更容易些,这句话令我茅塞顿开,所以这本书就作为我的报酬吧。”
梁宜木谢绝了他的好意,叫老板结账,结果老板将那句话反复念了几遍,最后拍掌道:“此乃经典也!”二话不说又将原先的书价降了一半,最后还道:“只有善读书、爱读书的人才有此良句,岂能因家贫而不得读书。”
三个孩子晕头转向的离开书店,等梁宜梅清醒过来时,才苦笑一声,这句话是她的英语老师告诉她的,而且是每一个英语老师的经典台词,凡是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难道这句话有这么难得吗?她怎么不觉得?还是她对待学术的态度有问题?和这些古人比起来,她可真是惭愧啊!
梁宜木却问道:“这句话妹妹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英语老师告诉我的,可是这能说吗?当然不能,梁宜梅委屈的看着哥哥道:“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每个人都知道呢!每次哥哥叫我单学一个字的时候,我就学得好辛苦,可是要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学的话就学得比较快了。”
梁宜木回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每次拿几个字给妹妹学的时候,有时转过头她就忘了,或者就是学得比较慢,可是一句诗一句诗学着的时候却学得特别快,而且还不会错。
梁宜梅又占了一个穿越的福利,别的不说,根据念过的诗词将简体字化作繁体字她还是会的。
三人又买了一些猪下水和猪大骨,后来,梁宜木又专门去买了一些糖果。梁宜梅有些疑惑,怎么会在这时候去买糖果呢,他们过年的时候也不过就买了一些罢了,最近又没有什么节日。
三人很快就和梁五爷会合回家,晚上的时候,梁宜梅才知道梁宜木为什么要买糖果。
梁宜木想将梁宜林送去学堂,今天买的书和笔墨纸砚就是准备在学堂用的,糖果是准备拜师用的。
梁家村和附近两个村一起办了一个学堂,每年的束脩需要二两银子,梁宜木和梁宜林五岁的时候就被梁二郎送去了学堂,梁二郎出事后,两人就不再去学堂了,梁宜木想着家里至少要出一个读书人,这也是当初父亲的遗愿。
梁宜林犹豫了一下道:“哥哥去念书吧,我在家陪妹妹。”
梁宜木板着脸斥道:“胡说什么呢?我是哥哥,哪有我去读书你在家的道理,再则说了,你也不会伺候田里的活。”见弟弟难受的低头就道:“更何况你去学了回来还可以教我和妹妹。”
“可是哥哥比我聪明,学的也比我好……”
“所以才让你去学呀,你回来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可要是我去学的话,回来我却不会教,那你岂不是学不会?”说到这里,梁宜木露出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所以你要好好学,回来好教我和妹妹,你想,我们交了二两银子的束脩,却有三个人学会了,是不是赚了四两银子?”
梁宜林的眼睛亮起来,兴高采烈地道:“不错,只要我学的好,将先生教的全部学会,那样我们每年都多赚了四两银子,哥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的,回来教你和妹妹。”
梁宜木笑着点了点头。
梁宜梅在一旁听着直打颤,大哥真是越来越腹黑了!
第二天,梁宜木交代梁宜梅不许乱跑后,就拿了二两银子,昨天买的糖果和两条鱼领着梁宜林往学堂走去,从这里到学堂倒不远,只要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梁宜梅兴致勃勃的又拿了一些种子进空间,这次还有谷种呢,她决定在空间里试试看。
方秀才对梁宜木和梁宜林的到来有些吃惊,前两天娘子还说可惜了三个孩子呢,怎么今天就来了?他对两个孩子竟然能拿出束脩更加吃惊,不是说,三个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吗?
梁宜木自然看得见他的惊讶,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也不想骗先生,最好的办法便是不解释。
方先生收下了梁宜林,他们两兄弟的功课以前是最好的,特别是梁宜木,总是能举一反三,记忆力又好,实在是读书的好料子,只是他也知道现在他们家的情况,能送梁宜林来读书,只怕是已经倾其所有了吧。
最后梁宜木一句,“这是乃父的遗愿”更加坚定了他的看法,以后对梁宜林的功课和教学也比别人要严格些。


第二十一章 怀璧其罪(上)
更新时间2012729 8:52:24  字数:2711

 梁宜林上学后,家里的生活也基本有了规律,梁宜木和梁宜林重新将梁二郎以前教的一些拳术拾起来,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是在院子里练一遍,梁宜梅被他们弄得心慌慌的,也连忙起早床,每天在院子里或树林子里撒开脚丫子的跑,他们的那一套拳真的不适合女孩子……
兄弟两个对妹妹的做法很好奇,陪着她跑了两天后发现还是父亲的那套拳术更好些就放弃了,不过也没阻拦妹妹。
梁宜林每天去上学,晚上回来后就和梁宜木一起复习,顺便教一下妹妹,日子也是过得其乐融融,只是进入四月份后雨水越来越少,梁宜木看着河里渐渐降低的水位忧心不已,因为离河近,旁边又是自家的池塘,而且他们插秧要比别人早了十几天,家里的稻子长得要比别处的好些,只是三兄妹也不敢大意……
在村里的人都在抢水灌溉的时候,梁宜木也带着弟弟妹妹开了池塘的水给田灌溉,自从干旱越来越严重后,梁宜木就不敢再带着梁宜梅去河里抓鱼了,都是从自家池塘里抓起的鱼。
梁宜木除了每天去看一眼稻子之外倒还好,只是梁宜梅看起来比梁宜木还要焦虑,终于有一天,梁宜梅捧着《青碧君游记》指着一处问梁宜木:“什么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梁宜木引经据典,“此出自《春秋左传-恒公十年》,喻财务能致祸。当初,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后来他又想起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后悔了,将宝玉给了虞公,只是虞公贪婪不知满足,又向他索要宝剑,虞叔认为他贪得无厌,就派兵攻打他。后来这句谚语也被用来比喻因为有才能而遭致嫉妒和迫害。”
梁宜梅沉思了一下道:“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保住财务呢?”
梁宜木解释道:“如果他有能力自然是不怕的,但如果他没有自保的能力,财务只会给他带来灾祸。”
梁宜梅总结道:“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要么将宝物隐藏起来不为人所知,要么就主动放弃,而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再夺回来,那要是敌人只知道我们有宝物却不知道我们有什么宝物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放弃另一件宝物来保住这件宝物呢?”
梁宜木目瞪口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没有人教过他这些,继而大喜,自己的妹妹就是不一样,继而又露出思考的神色。
梁宜梅松了一口气,她找了很久才在《青碧君游记》中找到这句话,继而提醒梁宜木,至于他能不能想到那方面去就要看他的机智和运气了,毕竟一个四岁的孩子表现得太不一般也不是什么好事,先前的一切都可以用运气和聪明来解释,可这件事却不能,这是实实在在的谋略了。
因为去年第一场大雪的缘故,很多家庭都决定种植水稻,而放弃较为抗旱的粟和小麦,再加上春初的那几场雨也给了他们信心,可谁知秧苗都下了,雨水会突然变少呢,要改也来不及了,之后虽然也下了几场雨,但都解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