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雨荷-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赶紧扶起他,用手去抚他的背,唤了一声“皇上——”,泪便潸然而下。她咬了咬唇,定下神来,对左成瑜道,“成瑜,太子昨夜突然暴病,今早已然不治。”
“什么?”左成瑜眼中闪起寒光,心中并是一痛。
他自小进宫伴学,与三位皇子年纪相当,一起学习玩耍。虽然与朱天翎不甚交心,与天启天漓却是感情甚笃。天启虽才学平平,但生性温厚,待自己如同兄长,十分照顾。如今,却突然暴病而去,如何让人不心痛?
皇上饮了茶水,逐渐平静下来,摇头道,“相煎何急啊,相煎何急?”
左成瑜凛然道,“皇上,难道真是大殿下?都怪微臣,应该早做防范才对。”
明炎帝摇摇头,道,“朕也未曾料及啊!他说全力辅佐天启,又主动请缨涂州。到底是亲生骨肉啊,我真的是信了他,总是存着侥幸,认为朕的儿子不至于如此狠毒啊,咳咳”
左成瑜拧眉道,“若真是天翎,他如今据守涂州,倒是方便暗自招兵买马,不过只要防止其勾结风国,量他也难以逼迫皇上。”
明炎帝点点头,道,“朕现并不惧其势力。然,朕深知翎儿心机深沉,必会想方设法,借助其它势力成为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如今朕身体每况愈下,其余几位皇子虽不乏聪颖之人,终归年纪尚幼,无力与翎儿抗衡。朝堂之上,权利勾斗,立长子之声,向来有之,需恩威并施方能稳固。朕希望你能去一趟申城,劝说天漓回京。你知道的,影子军是他少年时练就,只服他一人。以往朕也想算了,就当是为了董妃,便让他自在过上一辈子,反正有天启替朕守了这个天下。可眼下,朕纵有千错万错,担起这天下,是他的责任,他,总归是朕的儿子,堂堂皇家后代。”
左成瑜知道其中道理,心中却不免苦笑,这个差使倒真的不是易事。
然而,事情并非没有转机。天漓虽表面不羁,其实才华横溢,能力非凡,且心中有这个国家。这个天下他若愿意扛下,定然是百姓之福。何况,京城中只道三皇子多年前被一高人带往海外,无人知晓,那风流倜傥的三公子便是幼时聪明伶俐的三皇子,更不知,那只暗暗据守京城的影子军是三公子年少时训练而成。
明炎帝朝皇后示意了一下,皇后赶紧拿出一封书信,交给左成瑜。信笺已然泛黄,左成瑜静静接过,默默看着皇上。
明炎帝看着这位年轻俊朗的左相,眼前恍然出现他们小时侯认真念书的天真模样,轻叹了口气道,“成瑜,这是天漓母亲留下的,或许,会有帮助。”
左成瑜应了,迟疑了一番,禀道,“皇上,天漓年后刚定下了一门亲事,是微臣侍卫的妹妹,您看这——”
“哦?”明炎帝与皇后皆是一喜,道,“此乃幸事。无妨,到时一并接进宫里,立为侧妃便是。”
左成瑜头上冒出些许汗来,心中无由的遗憾,有着那么清亮眼神的女子,真的可以,呆在这如海的深宫吗?





第 50 章

翌日,在京城满城的白色哀伤中,左成瑜便带了明一,起身去了申城。
董子言,便是明炎帝与董妃的亲生子,堂堂的三皇子朱天漓。
第一日,左成瑜只通知了子言天启的噩耗,两人把酒痛哭,一起悲伤回忆幼时的情谊。
第二日,左成瑜与子言分析了京城与天下的形势,仍未提回京之事。
第三日,左成瑜将明炎帝的身体状况不经意提起,对其他皇子的年幼表露出深深的担忧。
第四日,左成瑜只是叫了一桌酒菜,一个人关在房内不停喝闷酒。董子言终于忍不住,敲门大喊,“成瑜,如今天下危急,你堂堂左相,如何躲在房内消沉?”
左成瑜暗自钩起嘴角,口中却道,“子言,皇上已然无措,我一个臣子又能如何?”
董子言闻言不语,悄然回了房间。
如此安静了一天,傍晚时分,左成瑜来到水榭,发现董子言长身而立,不知思考了多久,但眼光笃定,完全没了不羁之气,知道时候到了,于是缓缓道出皇上的临别嘱托,并呈上了董妃的信。
董子言默默看完信,静静地折好收入怀中,暮色中,眼中似有什么闪烁。左成瑜也安静地等在他身后,注视着他挺立的身影。
退却了豪放不羁,肃穆威严的董子言——不,朱天漓,浑身散发的是一股天然的王者之气。他注视着前方,平静地道,“成瑜,我们明日便进京,也好送皇兄一程。”
良久,又道,“另外,我会修书一封,你让明一去把雨荷和伯母接到京城。宋澄是你府上的侍卫,你且帮我将雨荷安置于府上,我会禀明父皇择日上相府迎娶。”
左成瑜心头又飘起了莫名的空落,淡然道,“我临行前已向皇上提及此事,他很欣喜,说是可以立为侧妃。”说完,看着子言,抿紧了嘴唇。
董子言微微一顿,却仍然平静,道,“我不会负了她。”
暮色四合,水光浮动,映出两个俊朗的身影,同样坚毅,同样傲视乾坤,那明亮的眼光,照亮了夜色,照亮了整个苍穹。

京城,哀乐一片。
大皇子从涂城回京赴丧,朝堂之上便有官员进谏再立太子之事,文武官员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对朱天翎便无可奈何地默肯。
几日后,太子出殡,满城皆哀。灵柩旁,突然多了一位丰神俊朗的青年男子,神色肃穆,身姿威严。整个葬礼,他举止合宜,与众官员应对自如,直至皇上呼他漓儿,众人方顿悟是那自小便聪颖伶俐的三皇子回来了。大皇子冷俊威严,但与他站在一起,却输了一段光彩。
葬礼过后,皇上便赐了朱天漓王府一座,却仍让大皇子回去涂州,太子的人选虽未诏告,已了然人心。

窗外夏蝉嘶鸣,阳光刺目,宋雨荷瞪着眼前的书信,心中一阵烦闷。
本以为自己三月之后便会长居申城,安心为人之妻。心中之人,永世不用再见,那些心痛终将如同过眼云烟,逐渐淡去。现如今,子言却突然搬往京城,还要自己去左相府待嫁,真是让人费解。
子言呀子言,雨荷既然决定与你共度一生,便只想安安静静,一心一意。这般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自己,如何能应对自如?雨荷手心沁出汗水,声声夏蝉,如同催命一般,听得人心乱如麻。
廊外传来吕嫂的唤声,“小姐,老夫人让你去往中厅。”
雨荷呼出一口气,整了整精神,出了房门。

宋夫人正在中厅接待明一,喝茶闲话,一一问候了相爷与宋澄的情况。
雨荷如同一阵清风进得厅来,见到明一,心中亲切,微笑着行了一礼。明一失神片刻,赶紧起身跪地行了一个大礼,倒把雨荷吓了一跳。
老夫人只知道三公子的美貌母亲来自京城。当年丈夫也是左府将军的贴身侍卫,在一个黑夜将奄奄一息的董母带到渚镇时,只道是京城的落难之人,后来便安葬于镇外。
过了好些年,府上便来了一位十五六岁的俏公子,自称三公子,家住申城,说丈夫是他母亲的救命恩人,又与左成瑜和宋澄相熟。老夫人怜其年幼丧母,百般疼爱,他便经常前来探访,如同自己儿子一般。
老夫人见明一行礼,也是一奇,见雨荷尴尬,赶紧道,“明侍卫,你特地来接我们入京,应是我们感谢你才是,如何给小女行此大礼?”
雨荷素来与几位侍卫大哥亲厚,忙一把将明一扶起,道,“明大哥,你同我大哥共事,便是我哥哥一般,快别如此。”
明一呵呵一笑,道,“宋小姐是三公子未婚妻子,如此身份,怎能废礼?”
雨荷听得糊涂,也没想着深究,让明一坐下,转身对宋夫人道,“母亲,子言让我们进京,这可如何是好?”
宋夫人爱怜一笑,“雨儿,母亲正是要同你商量此事。三儿考虑得真是周到,我们宋家乃寻常人家,身份低微。子言母亲是京城人士,看那样貌定是显赫人家之女。若你能居于相府,迎娶过门,必可免去许多世俗议论。母亲老了,不宜长途跋涉,不能陪你上京,便留在此处了。你速速整理一番,明日便上京去吧。”
雨荷看着慈祥的宋母,想起半年多来的亲情温暖,心中不舍,红了眼圈,只抱着宋母,不肯言语。
宋母抚着雨荷的黑发,心中想着她的贴心孝顺,也是十分不舍,只道,“傻孩子,哪个女子不出嫁?三儿会好好待你的。我有吕嫂她们照顾,放心好了。”
是夜,吕嫂帮着雨荷收拾行装,雨荷将未绣完的嫁衣折好收起,心中还是纷乱不已。不想见,非得见,只能躲在相府角落里熬个三月,嫁了便一了百了。问兰姐姐应该已经过门,她对自己亲善,以后真的能一了百了?





第 51 章

明一雇了快马,起早贪黑,半月便至京城。
马车停下,明一小心挑帘,暮色中,左府的大门出现在眼前。雨荷心中狂跳,竟一下子迈不开步子。
“宋小姐,小心下车。”帘子前面探出一张粉脸,是灵梅,机灵依旧,却十分恭敬,小心地扶了雨荷下来。
雨荷只觉得好生奇怪,却不便探究,只能安静下车,轻声道,“谢谢,辛苦你了。”
灵梅赶紧回到,“哎呀,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宋小姐折杀奴婢了。”
一路上前往中庭,灵梅与几个下人都小心跟在身旁与后面,雨荷踩着熟悉的道路,心中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子言的未过门妻子,又不是什么金贵客人,为何要这般小心翼翼?

晚宴设在老太太院中,老祖宗早已等在桌边。
左成瑜含笑而立,暮色中眼光灿若星辰,雨荷只觉得心跳一滞,赶紧收住目光。
宋澄与叶问兰也候在一边,都是欣喜万分。叶问兰笑着过来拉了她的手道,“雨荷妹妹,想死我了。”随后引她到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慈眉善目,不住点头,“好好好,难怪殿下喜欢。”
雨荷施了一礼,闻言一呆,谁是殿下?
众人落座,宋澄先举了酒杯,道,“雨荷,如今三公子回到京城,身份不同以往。相爷替我们考虑周全,当你是自己妹妹,大哥我先饮了这杯酒,替你谢谢相爷。”
雨荷本来心中纷乱不已,如此越发糊涂,又不便相询,只好安静微笑。
老太太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