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道教-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诠言训》还指出〃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意思是世人相争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或因物质财富不足,或因分配不平等,等等。不过在《原道训》中仍然认为〃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就是说得道的人可以应付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内心之中却不能失去按道行事的本性。又称〃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则〃天下归之,好邪畏之〃。①《通玄真经》(即《文子》)认为〃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认为过分的追求和争夺,将适值其反,而遭到灾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
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②就是说地处于低下的位置不争高势,所以平安而无危险。水从高处向下流,不争速度,然而流而不慢。人要有所得,主要是因为有得的时机,而不在人的争利的愿望。治理国家依靠的是道,而不在于是否是圣人。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道家的〃不争〃思想,称〃水善能柔弱,象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人如果仿效水的不争,〃终不遇大害〃。它认为〃人〃有二类,一类是圣人,一类是俗人,圣人要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这里的〃圣人〃与儒家的〃圣人〃不同,乃指学道之人。《老子想尔注》称:〃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③《清静经》有〃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之语。杜光庭在为该经作注时认为〃争〃是为了求得清静。而上士和下士的〃争〃又是不同的,其区别在于是否〃执见〃。上士〃不执有见〃所以〃不著于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著于咸苦辛甜之味,亦不著于宫商角徵羽之音〃,如果〃执见〃,就是追求〃耳目鼻口身意〃的享受,就成为〃下士好争之理〃。人只要能够〃不执〃而〃无争〃,就是〃清静〃。④杜光庭另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注解〃三宝〃时称:
〃慈以法天,泽无不被也;俭以法地,大信不欺也;让以法人,恭谦不争也。此三者,理国之本,立身之基,宝而贵之,故曰三宝〃,意思是慈、俭是天道的特性,而不争是人道的特性,三者都是〃道之用〃也。⑤金代的侯善渊认为〃上士〃知道天命,〃处于无侣太空,天真妙道,寂然不动,无所争讼〃,因此,〃静室居闲坐,清空任便行〃。而〃下士好争强〃,〃动生人我,竞起是非,发于争讼矣〃。如果下士能〃闭目凝神室,开睛混太阳。自然知古道,心地得清凉〃。⑥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在《清静经》的注解中有明显的三教融一思想,认为〃遵儒书不争之言,行释经无争之行,此一法出于无法,洞观冥契,是名上士也。下士则不然。〃下士好胜,自满自见,做了一点好事,就〃矜伐〃而〃致争〃。李道纯认为上士和下士的最大区别在于各有〃照心〃和〃妄心〃,要〃常灭妄心,不灭照心〃。所谓〃妄心〃就是〃一切不止之心〃;〃照心〃即〃一切不动之心〃。认为〃妄想一萌,邪正分;枢机一发,荣辱判,可不勉哉。妄心不止,生种种差别因缘。至于涉秽途,触祸机,落阴趣,未有不始于妄心也〃;而〃妄念始萌,不自知觉,神为心役,心为物牵,纵三尸之炽盛,为六欲之扰攘,岂得不著物耶。著物之故,贪求心生。既生贪求,即是烦恼〃,〃所以妄想之心,轮回之根本也。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妄想心不灭,所以然也〃。⑦唐代道士王玄览在《玄珠录》中称〃上善若水,水性谦柔,不与物争〃,仍然承袭《道德经》的思想,同时,又对如何实现〃不争〃,提出了〃行者之用,处物无违,于中万施,详之以遇〃的要求,即接触事物要审慎,不可逾限。他认为:
〃智莫过实,行莫过力,则能互相优养,各得其全。若过则费而且伤,大者伤命,小者成灾。〃结果〃违天背道,法所不容〃。因此〃不争〃就是要〃适足〃,这才是〃用天之德〃。⑧金元全真道的一些高道都将〃不争〃作为全性保真的重要的行为规范。王重阳的弟子刘处玄在他的《仙乐集》的《五言绝句颂》中,反复颂赞〃不争〃,称〃善觉不争空,忘尘见道功〃,〃大悟不争空,至明万事容〃,〃得道不争空,混尘众垢容〃,〃坚志不争空,真明万慧通〃,〃世外不争空,身青如万松〃,〃无争道性强,保命浊情忘。永免轮回苦,真归蓬岛乡〃等等。刘处玄还认为:〃上士无争,应物常平。不贪外宝,道合真灵。理明正教,敬信来听。方圆随顺,救死哀生。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六铢无赐,换却伪形。完全功行,胜殢声名。了真归去,朝现三清。〃他对于〃不争〃的要求就是〃应物常平〃,同王玄览的〃于中万施〃一脉相承,但是刘处玄从全真道的〃绝欲〃出发,进一步提出〃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只求〃了真归去,朝现三清〃。⑨元以后的全真道士都以不争名利同超脱生死相联系,洞明子《西云集》中有《示众》诗,其中二首意在警戒世人〃不争〃名利。一曰:〃日夜经营名利事,朝昏整顿幻躯身。直饶紫绶金华贵,争及无名闲道人。〃一曰:〃生死途中人度岁,轮回路上客流年。可怜错把身心用,不学长生久视仙。〃认为把身心耗费在〃名利〃和〃幻躯〃上,就脱离不了生死轮回的苦难。只有做个〃无名闲道人〃,才能〃长生久视〃,羽化登仙。CD道士姬志真的《警世》诗说得更为透彻明白,诗道:〃春去秋来不暂停,两轮催促太无情。蜗牛角上争名利,石火星中寄死生。阎老判句难抵当,酆都决去没期程。有条坦坦分明道,争奈迷人不肯行。〃CE争名争利的人都是走向地狱的〃迷人〃。只有抛弃名利才能走上长生的〃坦坦分明道〃。
〃不争〃在道教规戒中也成为道士的一项行为规范。《老君二十七戒》,分道戒为上中下三行,要求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行知足等。每行各有九戒,明确规定:〃戒勿与人争,曲直得失,避之〃。并且称〃九行〃(二十七戒)备者神仙,六行(十八戒)备者寿,三行(九戒)备者增年〃。CF
注:
①②④⑤⑥⑦CF《道藏要籍选刊》第5册118、113、4页,458页,第3册16页,第2册235页,第3册36页,40页,第1册2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0、11、30、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⑧《玄珠录校释》第137页,巴蜀书社,1989年
⑨CDCE《道藏》第25册448~454、438页,535页,38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柔弱 
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关于〃柔弱〃的论述有七处,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其作用又是柔弱的,以〃弱〃形容它的运动特点是持久而不带有压力感的。另外,《道德经》又以〃柔弱〃和〃刚强〃相对,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它以水为例,称〃天下莫柔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又以人和草木为例,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因此,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如果说,刚强和柔弱是道所包含的一组矛盾的特性的话,那么,《道德经》明显地倾向于赞扬柔弱的一面,多次强调柔弱胜于刚强。宋代朱熹在他的《语录》中,曾经评价过这种〃柔弱观〃,说老子〃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自应有余。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间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着那刚强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如云:惟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到那柔之极时,才有一毫发露,便是刚,这气便粗了〃。①《淮南子》对于水的〃柔能胜坚〃的特性作了广泛而细致的铺陈描写,认为〃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天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
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极;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故而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②这就是说,具有柔弱特性的水是天下最高的〃德〃的体现和代表。
《淮南子》和《文子》(即《通玄真经》),都将〃柔弱〃之道推衍到治国之中,认为〃能成霸王者,必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
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③但是汉代的道家并不偏向柔弱,而主张刚柔相济,《淮南子·汜论训》称〃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④早期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思想,也赞扬〃水善能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