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阳光的方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着阳光的方向-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饶河是镇子的母亲河,她是镇子与外界来往的枢纽,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船只靠岸、离岸,大板车和拖拉机一天到晚在各码头进进出出。河边筑有很高的圩堤,圩堤每隔一段有个闸口,是进出的通道。每年夏季,鄱阳湖的水位涨起来,饶河的水位也跟着涨起来,水浸到圩堤脚下张望着闸口外面的世界时,两道厚厚的木板便顺着闸口两边的槽码成木头墙,然后在两道木板中间塞实黄泥巴,在外面堆上很多泥袋,这样水只能顺着墙和圩堤往上爬,当它爬到警戒水位时,堤上就有很多人日夜走来走去密切监视着水精灵的动向。这时候,地势低的住家就会被通知搬家到地势高的地方,或住亲戚家或住学校,以防决堤,发大水可不是闹着玩的。

  圩堤的脚下是镇子最宽的马路,叫沿河路,路两旁栽有柳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车在沿河路上跑来跑去,车一过便尘土飞扬,雨天里便是泥浆四溅,后来铺了水泥地,便成了泥水四溅,也好不了多少。在沿河路上有一个转盘,往北是一条横穿镇子的马路,名“五一路”,往南是一个重要的货运码头。转盘是铺水泥地时搅拌站的所在地,水泥地铺完了便很随便地用竹栅栏围起来,时间一长,里面杂草丛生,有些各色的野花,很有些趣味。后来,在这地方挖了个池子,竹栅栏换成了铁栅栏,里面有几个喷水的嘴。在池子中央修建了一座高台,高台上面立着一座高大的塑像,是一位穿着连衣裙的少女,很丰满,乳房高高地耸立着,她在头顶上方高高托起一条仰头翘尾的大鲤鱼,象征着富饶。这地点有个名字,叫“东门口”。

  横穿镇子的五一路是镇子最繁华的街道,街两旁有邮局、书店、布店、鞋店、百货商店、药店、杂货店、纸店等等,不出这条街几乎能买到所有的东西。

  五一路不仅是镇子的商业中心,而且是文化娱乐中心。在大约中间的位置有两座紧挨着的电影院,南边的是“县电影院”,北边的是“工人电影院”。从外观上看,县电影院有很象样的门脸,大门内还有个院子,得走几十步才是检票的大门,门口两边挂着硕大的电影剧照。工人电影院的检票口在两座电影院之间的胡同内。里面更是差别大,工人电影院没有主席台,没有幕布,没有楼,走进工人电影院,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对面墙上正中央一块凸出的白色方块,算是幕,椅子是长条木椅,在椅背上写着号码,两边墙上贴着几幅电影剧照,后面的墙上有几个方形的孔。工人电影院的门票比县电影院的要便宜。看电影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县电影院几乎每场必满座,那些没买上县电影院门票的只好进工人电影院,一般工人电影院的放映时间比县电影院要晚十来分钟。除了这两座电影院外,县委礼堂有时也用来放晚场电影。后来在沿河路东头磨子桥的位置建了座影剧院,也主要用于放电影。除电影院外,五一路上还有县赣剧团。每逢节假日,乡下人开着拖拉机集体进城看电影或看戏,乡下有喜事便要把放电影的请到乡下去。

  镇子的东西方向有一条与沿河路平行的长街,长街和五一路呈十字交叉,这条街宽不足五米,却从镇东一直延伸至镇西,此街名叫“解放街”,据说解放军进城走的就是这条街。老解放街的地面是青一色光亮的大青石,一块挨一块,大小均匀,相当整齐,后来铺了水泥地,整街光亮的青石被撬走了,偶尔能发现一块被放在一家门口做垫脚石。水泥地一铺,这条街反而不成样子,下一场雨,要穿雨鞋半个月,那雨水和着不知哪来的泥就是干不了,又无处可渗,再加上两边人家泼出的脏水,早晨和黄昏的太阳从长街的两头赏不了几眼。街的两边几乎全是青一色的木头房子,个别的带有小楼,别致得很。街的南边有很多巷子,都有名字,有的巷子一直贯穿至沿河路。这里本没有多少商店,十字路口的东长街上有个“太和*店”,药店的旁边是个废品收购站,再有就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副食品店,店面都很小,倒有一个做月饼和做海参饼的两个店大些。后来,不知哪来的一股风,大大小小的店面子如雨后春笋,这些店有布店、鞋店、玻璃店、乐器店、香店、铁匠铺等等,五花八门的。在这条街上还设有一座小学和一座中学。

  从十字路口沿着解放街向西走约七分钟,有一条南北走向较宽的路和它交叉,路两边的房子大部分是石头房子或砖砌的,凹凸不齐。往北走约五分钟的样子,在路的两边忽然各呈现出一排整齐的砖砌瓦房,西边房子的北端五米处横着一排同样的房子,从中间向西望去,惊喜地发现一片湖泊,亮亮地映着蓝天和白云。走过去看,在湖边南北走向还藏着一排房子,这排房子的后院用一米来高的围墙围着,围墙外就是湖水。

  往北走不多远,有座石拱桥,叫“小龙桥”。水浅的时候,一些调皮的孩子就钻到桥洞里去玩。在小龙桥的正东边,与它隔湖相望的是“大龙桥”,桥洞是一样大的。

  再往北走,没多远,能看见一块很宽阔的场地,用一米来高的围墙围着,在它的正北是很气派的主席台,这是五一广场,也几乎是镇子的象征。当孩子们从爬学会了走,父母便领着他们到广场上来,在广场偌大的天地里,孩子们高兴地跑啊、跳啊,跌倒了爬起来。当他们三五为伴脱离大人们来到这乐园时,象是撒欢的小马。父母总要叮嘱一句:就在广场上玩,别走远!广场上是安全的,如果谁家的孩子很晚了还未回家,大人们首先就到广场上去看看,如果这里没有,那就真急了,就要敲锣打鼓去找。

  广场是个运动场,有一圈宽宽的四百米椭圆形跑道,中间的场地种着草,里面有两个砂坑、两个用于投掷运动的圆形水泥地块,在东西向两头还设有足球门。由于从南往北地势往高走,所以,广场的地面和墙外的路面相比,南边高出一米左右,北边则低一米多。在东西向两侧中间位置,内外高度差不多,分别开着门。到广场上去玩的孩子很少走两侧的门,一律是爬围墙,并不是因为门总是关着的,就是喜欢爬。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由于并非故意地总在一个地方上上下下,在围墙的外侧竟蹬出上下两个脚窝。也有一些孩子喜欢去钻锁着的铁栅栏门的栅栏缝。广场的西侧是县人民医院,东侧是县公安局。

  广场上面除了跑道外,几乎全被草覆盖着,有时在跑道上还能见些草倔强地伸张着。春天来临,小草从残存的枯草缝里冒出嫩绿的尖儿,四周的柳树也吐出绿芽。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柳枝随风飘曳,不知道此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流连的。当广场上是一片可人的绿时,棉衣脱去了,小家伙们在草地上打着滚,累了就仰望蓝天和白云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或寻找稀疏分散的一种带有甜汁的草。草地里到处是蚂蚱,春天的蚂蚱很好抓,如果能逮着大个的,便要在同伴面前炫耀一番。广场上的草是很不均匀地生长着,到了夏天,有的地方能长到一人来高,而有的地方仿佛还在迷恋着春天。夏天,小家伙们喜欢在高高的草丛中猫着腰玩游戏,也喜欢坐在树阴下看民兵或消防队员冒着酷热训练,一看就是半天。

  再往北走,有一条马路横在面前,这条马路叫建设路,东头与五一路垂直。县委、政府、法院、图书馆、文化局都在这条路上。往西不远有一个十字路口,站在十字路口向南眺望,可以看见远处有一条忙碌的马路,这条忙碌的马路就是沿河路。回过头来看,北边就很热闹了,人多、车多,这是长途汽车站的所在地。从这再往北,是座山,名“芝山”,是本县的风景区,山上有烈士纪念塔,爬上山去,走过烈士纪念塔,站在高处眺望,眼前豁然开朗,连绵不断的山一眼望不到头,山都不太高。近处的山坡上满是坟头。西边有一片清亮的水域,水域包围着一个半岛,满是绿树,在树林中竟然有些整齐的瓦房!

幼年与行乞的女人
1975年夏季的一天,在五一广场东南角的第二家,一个小男孩蹲在墙根正专心致致地看蚂蚁排着队搬运食物。门口坐着他的奶奶,老奶奶有六十多岁,头发乌黑乌黑的,脸色也格外好,她的一只眼睛却总是眯着,仔细看,原来那是一只瞎眼。老奶奶在缝衣服,嘴里跟孙子说着话:“小云,蚂蚁在干嘛呢?”小云答道:“它们在拖大虫子,好大的虫子,来了好多蚂蚁,排着队来的。”奶奶又问:“什么虫子?”李小云琢磨了一会,他不认识这种虫子,支吾了半天。奶奶乐了:“不认识吧,不认识就不认识。”奶奶看了一眼那虫子说:“这是菜青虫,是从菜园抓来的吧?”小云拼命地点着头。奶奶缝好了衣服,看看天色不早,该做晚饭了,她起身对李小云说:“小云,别走远啊,奶奶做饭去。”

  路对面有个小男孩撅着屁股冲李小云喊:“李小云——干嘛呢——”声音很大。李小云扭过头去大声答道:“蚂蚁排队拖菜青虫。”那个小男孩跑了过来,看见一群蚂蚁,就蹲下看了会。忽然他站起来,对着蚂蚁撒了泡尿。李小云跟他急了,把他推倒在地,叫道:“你干嘛弄死我的蚂蚁?你赔我。”那男孩自知理亏,从地上爬起来,跑回了家。李小云仍睁着大眼睛,一脸的怒容。

  远处来了一位年轻的妇人,穿着补丁套补丁的衬衣,一条破裙子几乎无法遮住花色的*,脸上似乎故意抹了泥,她一手牵着一位光着身子的小女孩,一手拿着一个缺了口的瓷碗,碗却很干净。小女孩很小,瘦得很,肋骨看得很分明。小孩子们精明,看那妇人的样就知道是要饭的,一个个都往家里跑,把门关得死死的。

  李小云正生着气呢,他捏着那只虫子踅摸着下一个目标,嘴里叨唠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