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的味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的味道-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外面吃饭不仅是一场盛宴,那场面之壮观、之家常,令人叹为观止,但对成都人而言,这是深有含义的。如果不是亲密的朋友,就会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吃,众所周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却很容易疏远双方的距离。在外面吃,就大大不同了:不管关系的亲疏,都可以迅速打成一片,如此吃饭不再是主要的内容,而是感情的交流、业务的探讨、生意的谈判……这饭厅就成了自家的第二间客厅、办公室。这多少兼具茶馆的功能了。甚至比茶馆能适合交流一些,这是因为在饭厅里,吃饭间谈判,可以互相测量对方的目标,如此就能更好地赢得谈判。即便是男女之间的试探,在这里也是极其玄妙地展现出来。

  如果说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尽现人物的百态。成都人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在户外吃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有饮食、社交、生活等等,大而化之,是对生活的享受。

  在外面吃的经济学分析

  在外面吃,不仅具备社会功能,若从经济学上分析,这无疑是一种对吃的精打细算,做到滴水不漏,可见成都人对吃饭的基本态度。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帕克在《城市》一书里教导我们说:“城市……不只是一群人和社会设施(街道、建筑等)的聚合,……也不只是一组制度和管理(宫廷、医院、学校)。……城市毋宁说是一种心态,一套习俗和传统,一套有序的态度与情感,它们内在于习俗中,通过传统而传承”。毫无疑问,吃饭也是有传统的,而在外面吃也不例外。

  如果追踪成都人在外面吃的历史,不难发现,它起源于成都的鬼饮食,同时是由夜晚转入到晚饭时间。对此,禅学家南北认为,这将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这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身的、从嘴开始的革命!它静悄悄的发生着,传播着,在世界的善良和智慧人群中。但从嘴开始的革命必将深刻地震撼灵魂,恢复人类生命的正确途径。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把成都茶馆与英国的酒馆相比,他们对人们在那里的“社会闲聊”很感兴趣,并观察到它们在社区的重要作用。一个外籍教师对他所住小巷的“舒适茶铺”印象甚深,他认为那茶馆便是“这个巷子的社会中心”。而饭厅在成都人的眼里,也是社会的缩影,各种信息在这里交流……

  在外面吃,端的是要经济实惠,而又能较好地营造氛围,其中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研究的,从中我们可见成都人之所以热衷在户外吃饭的因由:

  经济。这经济可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更多的是在吃饭前,成都人都盘桓一下自己的钱包。然后再决定去哪家餐馆,冷啖杯也好,啃兔头也好,总不可过于寒碜。在成都人看来,家常就很好,所以家常菜、外婆菜等等都很流行,有时他们也把饭桌摆到外面来。吃饭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很,更为重要的是,这吃饭的学问成都人掌握的恰到好处,跟谁吃,吃什么都是大有讲究的。

  好吃。好吃的概念相当宽泛,但在成都人的眼里,在外面吃当然是最重要的是味道,这味道相类似的话,就看是不是有一两个特别的菜吸引人了。一般而言,在户外的饭厅都有几个拿手好菜,令人百吃不厌。如此才能使回头客一拨一拨的来。

  方便。尽管在成都有吃饭排队的场面,在户外吃饭绝少有这样的,就是因为选择太多,隔上几百米,就有一家新餐馆,说不定可以尝鲜。总之,是有得选择,不必费心费肝的等待下去,离开一家餐馆,也就意味着可能是海阔天空。

  氛围。吃饭需要一个气场在,是不是能吃得安逸,就看餐馆的氛围是不是够好,虽然这是不能量化的概念,但在成都人的眼里,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毕竟喝茶可以乱七八糟的人在一起喝,吃饭要选择吃得有氛围的地方,几个人摆龙门阵也能够摆下去,要不,那就是最没劲的事了。

  很多外地人不明白成都人开宝马奔驰的为何跟平头百姓在户外饭厅里一起吃饭。但幸福的经济学认为,人类尽管地位不同、职业不同,但追求的幸福是相同的,至少是类似的。那么,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明白他们之间的幸福是相似的,尽管在追求幸福的手段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成都人在吃饭上表现得甚至是有些挥霍,而这恰如同他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适宜在外面吃的城市

  为什么说成都是适宜在外面吃饭的城市?事实上,在其他城市也一样适宜在外面吃饭的。同样作为休闲城市的杭州、青岛等城市却少有人在外面吃,是跟当地的人文气质相关。天堂杭州跟天府成都相类似,但杭州人一定无法忍受不了成都人在外面吃饭,擦鞋的小妹过来说:“先生,你的鞋子脏了,擦一下嘛。”这可能被外地人视为陋习,夸张地认为是不文明的表现。但在成都,这是节约时间的最佳方式,说成都人的闲,更多的是把许多事打组合,如此才有时间来“悠闲”。

  在地理学上,成都位于北纬30°。而这一纬度被人称之为地球的脐带,气候温润,环境良好著称。从而,跟其他城市划分开来。这一纬度在饮食也特别丰富,味道独具个性,它不像周边任何一个同类城市,常常是把其他菜系融合发挥成新的菜系品种,因此,这一区域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在夏天,若仅是从温度上来分析,不难发现,离成都最近的武汉、重庆、西安,乃至于昆明,平均气温都比成都高许多,即使是在夜晚来临时到户外吃饭,不管是吃武汉的鸭脖子,还是重庆的小面,都无法抵挡热浪翻滚,在成都,天气也可能是闷热的,但气温是比较低的,在户外吃饭,不仅可以缓解精神的压力,也能带给身心的享受。

  美食评论家雷丝·雷克尔在《天生嫩骨》一书中表示,“食物是用来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当你观察一个人吃东西时,你会发现什么样的人,就吃什么样的食物。”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观察一个城市的饮食习惯时,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并不是说,成都人夏天所吃的冷啖杯、烧烤就适宜在户外吃。要知道,在成都,烧烤也可能摆在室内,在狭小的空间里,烧烤的气场常常会被破坏掉,因此,成都人更乐意从室内走向户外,毕竟户外是更有施展的空间的。

  当然,这跟人文关怀无关,跟社会发展无关,而是成都人根植于美食深处的眷恋,在那里不管地低徊,还是开心的吃,都能让人享受到美食带来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