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殊途同归-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书记对郑队长这个建议很满意。

第十节 机会来了(3)
张大成找到了外号“大韩”的韩勇。

  韩勇,男,28岁,鑫州“八大金刚”大哥,身材魁梧,孔武有力,是鑫州县城关镇一带著名的地痞流氓。

  张大成和韩勇是狱友。

  那一次韩勇是因为打架斗殴进去的,比大成进去得晚。

  据说,当这个差不多把监狱当成旅馆的大韩第一次在监狱里听到大成“及时雨”的名头时,很是不屑。

  据说,监狱的犯人之间,是根据入狱前犯事的性质划分等级的,具体分级如下:一等杀人、二等抢劫、三等打架斗殴、四等小偷小摸、五等QJMY,按照这样的分发,张大成是四等人,韩勇是三等人,三等人看不起四等人,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没过多久,韩勇就彻底地改变了对大成的看法,原因还是因为大成就是“及时雨。”

  那个年代的混混们不缺胆量、不缺力气、不缺时间、就缺一样,钱。

  不是他们不想挣钱,而是根本没有挣钱的地方。

  这大韩结婚早。

  倒也不是他愿意结婚早,只是由于他还不大时就把同村的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给弄怀孕了,而大韩从小就立志要作个负责任的男人,所以,就早早地结婚生子了。

  大韩那一次进监狱的时候自己27岁,儿子7岁。

  有一次,大韩的老婆来看他,哭哭啼啼的,这事被别人传到了张大成的耳中,经过一番打听,原来大韩的儿子病了,得了大叶性肺炎,住院,缺钱。

  恰逢这天二哥也来看望大成,听大成把这个情况和大韩的光辉履历一介绍,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元给了大成。

  当大成把这三百元交给大韩的时候,大韩终于明白,有时候光是孔武有力,那是没用的。

  从这以后,比大成还大的韩勇改口了,和别人一样,叫大成“成哥”。而且,当后来再有犯人进来时,大韩总是抢着向别人介绍:“喂,小子,这是我兄弟‘成哥’,以后见面给老子客气点,听到没?”

  今天要办的这事,还真需要孔武有力的人。

  大成找到韩勇的时候,韩勇就知道好事来了。

  “及时雨”嘛,来下雨的,兄弟正干着呢,其实,这位一年到头,他干的时候比不干的时候多得多。

  “成哥,找我啥事?有事你开口。”

  “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带你到我店里说。”大成说道。

  “好,那这就走。”大韩说着就上了大成的摩托车。

  一溜烟地,两人就来到了大成的宿舍。

  “今天晚上,要办件大事,你一个人还办不了。”大成说道。

  “人有的是,你说,办啥事?”韩勇最不喜欢别人卖关子,性子急。

  “……”

  大成对着韩勇的耳朵用极轻的声音说明了要办的事情。

  这回,韩勇没有记者着话,停顿了还一会儿,才说道:

  “你们不会把那些小孩怎么样吧?”

  “不会,等事态平息了,就放他们回家。”大成肯定的回答道。

  “那还差不多。”

  大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千块钱,递给韩勇。

  “这点钱给兄弟们零花花,事情办好了,还有。”

  这可是韩勇认识大成以来,最大的一次合作。

  以前,帮忙找个小偷、说说谁谁谁在那喝酒打架的,那不过是五十、一百的买卖,这一次,一下就是两千,完事了,还有。

  这钱,该不会烫手吧?

  韩勇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接过了大成递过来的那叠厚厚的钞票。

第十一节  机会来了(4)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在王书记的死命令之下,赶来劝退孩子回家的家长被一车又一车地从鑫州各地陆续地拉到了县城,拉到了三里街。

  在三里街到鑫州县委县政府这条近三公里长的街道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找孙子的;

  有年轻力壮的父母找儿女的;

  有哥哥姐姐找弟弟妹妹的;

  有弟弟妹妹找哥哥姐姐的;

  斯时斯地的三里街,像极了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后的九州体育场。

  所有的这些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亲人,那就是拉住再也不松手了,好像生怕松手后自己的亲人立马就会消失掉了一样。

  苦口婆心的劝说甚至是泪眼婆娑的哀求,唯一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的骨肉或亲人快一点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家中。

  家,是他们觉得最安全的所在。

  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面对爷爷奶奶微微颤颤的白发,面对父亲母亲心急如焚的眼神,面对兄弟姐妹无限关切的声声劝慰,面对党和政府的宽宏大度,面对这突如其来声势浩大的亲情攻势,他们坚持的决心在一点一点的退缩,一点一点地退缩。。。。 

  走了,一个、两个、三个、……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传统的中国文化造就了几千年来传统的中国人民,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有什么比亲情更容易让人妥协的呢?

  夜幕下,在不远处县委小礼堂的的窗口后面,王书记、张局长、郑队长等人,看着外面的情形,满意的笑容在各自心里暗暗地绽放着。

  不到十点,三里街上白天群情激奋、口号震天的学生散去了十之*,剩下的不足千人。

  “这剩下的一些人要么是家长没来的,要么就是几个顽固分子。”郑队长对王书记说道。

  “对,对这些顽固分子,第一、还是要做思想工作,第二、对于一小撮极其顽固的,可以采取果断措施。”王书记下达了命令。

  “你放心,我有更好的办法。”事致此时,郑新生已经成竹在胸了。

  郑队长拿着喊话的喇叭,以大无畏的精神直接来到学生队伍的前面,长长的武警人墙被他毫不犹豫地甩在了身后。

  “同学们,夜已经很深了,天气也凉下来了,你们的家人大概还在家里忙或者没有得到通知,没有时间来接你们回家,没关系,我们免费送你们回家,好吗?”郑队长的语气中充满着关切。

  “我们不回去!”虽有回应,但声音不再似白天整齐有力,参差,零落。

  郑队长看了看,声音比较响亮点的几个人都在前排。

  “同学们,你们看看你们身边的同学,他们不都回家了吗?他们现在已经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你们却还站在这里,一会儿要是冻病了或者是出现什么意外,你们不怕生你们养你们的父母、亲人担心、难过吗?”

  郑新生最了解人性的弱点,再次发起了亲情攻势。

  ……

  随着郑新生的思想工作不断深入,加之老天爷又肯帮忙,那个六月的夜晚竟寒气袭人。

  聚集的学生越来越少,大概到了晚上十一点钟左右,剩下的学生已不足五百人了。

  站在前排的那几个顽固分子还在!

  就在郑新生还在继续贯彻着王书记的指示,口干舌燥的对着喇叭喊话的时候,站在前排的那一二十个领头的学生之间,莫名其妙的发生了骚乱,内讧了,打起来了。

  郑新生迅速的冲到了打斗起来的人群当中,拉架。

  当在场的警察制服这些发生内讧的领头学生、救出自己的队长之后,大家才发现,郑队长已经是血流满面了。

  郑新生用手帕擦了擦脸上的血迹,继续拿起了喇叭。

  “同学们,散了吧,早点回家,好吗?你看你们这几个站在前面的同学,相互之间还动起手来了,………”

  后面的学生,看到自己这边领头的都内讧了,周围的同学走得也差不多了,再看看人家警察,被打伤都没还手,,再看看站在他身后那长长的武警部队,想想家里的爸爸妈妈……

  “太过火了吧?真没意思!”学生中间有人起哄了。

  不到凌晨,除了那一二十个动手打架被警察已经制服的学生之外,三里街的地面上只剩下一片狼藉了。

第十二节  百尺竿头
三毛记得,百尺竿头的下一句是——更进一步。

  郑新生的更进一步,那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几乎不动一兵一卒平息重大恶性群体性事件,还因公负伤,你说,这样的人不能更进一步,那还有天理吗?

  那一次,全国上下百尺竿头的人更是多了去了,各系统、各单位、各级党委政府,那是多得数也数不过来,记得三毛曾经搜集过这样一份名单,用鼠标点着一边看一边往下拉,基本上要拉得你肩膀发酸才能勉强看完。

  当然,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还是只关心郑新生、张大成、李海以及那些和他们有关的人和事,其他和本文关系不大的,尽量少说,呵呵。。。

  王书记上调省城,任省委办公厅主任。

  临走前,还单独召见过郑新生,进行过一次关上门的谈话。

  “新生呀,根据可靠消息,我可能马上要调到省城工作了,走之前,想和你聊聊。”王书记一脸的慈祥。

  “那就提前恭喜王书记了”郑新生显得文质彬彬。

  “上次受的伤好利索了吗?”

  “谢谢书记关心,早就好了。”

  “年轻就是本钱嘛!哦,对了,以后在不公开的场合,不用称呼我的职务,就叫我王叔叔,你看怎么样?”看来,王书记是真地喜欢上这个英俊帅气的年轻人。

  “谢谢王叔叔看得起”郑新生说话的的语气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怎么样?谈女朋友了吗?”王书记关切的问道。

  “一直在忙于工作,还没呢”谈到这个问题,郑新生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

  “工作要忙,女朋友也该谈了嘛,今年有27了吧?”

  “嗯”

  “以后到省城,叫你阿姨帮你物色一个?”——阿姨是指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