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吃三国-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权大哭,拜受印绶。策告母曰:“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唤诸弟嘱曰:“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诸弟泣受命。又唤妻乔夫人谓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其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言讫,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后人有诗赞曰:“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到最后的一口气,我们都没看到孙策对这一章回里面所做的两个决定有什么后悔,或其他什么忧郁,叹气之类的表现。他都是发生事情,处理事情,继续处理其他事情。做他该做的,处理他该处理的事情。在生活里,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为刚过去的事情做个什么总结之类的,或者,至少也算算自己损失多少吧。可这个孙策,真的是特别,好象没见他有这样的反应。勇往直前,属于战士的战场。。。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从这里看字面,孙权是不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混血儿?可无论如何,三国里面的一大主角就是这个碧眼儿了。面相这一说,在中国的民间一直都是很流行的。而且,似乎都是很有一顶的说服力!虽然很多人都说这是迷信,我们应该相信科学。但为什么,这面乡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呢?难道老外研究植物就是自然科学,我们的祖先研究人就是迷信?你们医生拿人来左割右缝,喂泥丸,打掉针就是科学,我们的祖先看你面相,生长发育状况就是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那为什么他们却把事情说得那么准确呢?是否该把这一民间的劳动成果正名一下,纳入自然科学或其他科学之列,以造福人类呢?我们中国人,不能一味的说外国的东西都好,却把自己的传统精华丢掉。这将是多么的可惜,可悲!有些事情不能都与国际接轨给接掉了,我们也要让国际来跟我们接轨!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会富强起来!

  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经理未定,人报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权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原来周瑜守御巴丘。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瑜曰:“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权大喜,即命周瑜往聘。短短的一段话,可以看得出,周易一生也是在拼搏、奋斗,极力向上游!命运,不知道是写在天书上,还是写在自己的人生里。但命运,肯定因为你的奋斗和付出而精彩、骄傲!我喜欢看三国,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奋斗的历程,有我的榜样,我可以从这里获得动力。我在创业过程中看这里面的每一个章节,都会让我有所感动,有所获取。在现在这个艰难的困局里,我无心读这里面的打斗情节,只是想找个地方,找些文字来思考,让我过得好些,让我觉得我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创作或在创造某些东西。或者,在努力寻找着新的突破口,新的心灵寄托。。。

  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次日厚赠鲁肃,并将衣服帷帐等物赐肃之母。鲁肃在这里终于出现了,他可以说是为孙权订立了孙氏企业的基本发展纲领和方向了!每一个企业在创业初期都会有一个简单的方向路线的,能按计划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实现的就需要付出很多,很多,而且,坚定的意志很重要。因为谁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事情,什么风险。但有一个能人,帮你看请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将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企业,就是看这个人咯!

  一个企业的老总或老板,其实,也真的没有去做过什么让大家觉得很了不起的事情。可现在中国的企业,他们就是这个企业的指引者!只有他在努力要求企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实际的努力,就靠下面的我们了!

  怎么干得好? 

  怎么一个老板? 

  怎么一个企业?

  怎么一个员工?

  自己看着办吧!现在能选择的,很多!

  其他的,就不说了。

  将就写完了这第二十久回,感觉很累,心也很累!

  压力很大,很大!

  希望所有的事情,尽快明朗起来吧!

  《生吃三国》第二十九回,在坚强中,淡淡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

  BEMBEN CHAN

  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2;32分

  老地方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今天是2008年6月1日星期日,六一儿童节。突然很想写点东西,不是为了纪念,也不是为了自己觉得自己该写这一回了。ANYWAY,生活有时候就是处在这么一个迷迷糊糊的偏离状态中,很想做某些事情,另一方面却找不到该做些什么。就这样一天就过去。这样的日子是否属于迷惘?还是无助?

  回到主题吧,官渡之战在历史战役上是一场很有名气的战役。可能是太多人喜欢说一战役了吧,这一场战役也是曹操标志性的战役。这一回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片段是值得思考的,或许,可以说是我们是否也有值得自己该注意,该更改,该学习的地方呢?

  在还没有仔细的读里面内容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凭记忆来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一回曹操,到底用了什么计谋赢了这艰难的一战?

  2。 袁绍怎么就败得一塌糊涂了?

  3。 袁绍之败,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生意提醒呢?

  4。 曹操,赢得很突然,但他就这么的赢了,是什么好的习惯/好方面,让他最后就这样把困局给简单的扭转、解决了?

  5。 官渡之战,是不是象大家说的那么神?那么振奋人心?

  其实,我读这一回,并没有感觉到官渡之战的震撼,只是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各种很难表达的感觉,充满整个脑袋,想找个出口一一表达。。。概括性的想了想,官渡之战,其实是“对人才的态度之战”。而不是专家学者们所谓的“兵力”之战经典。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专家、学者把我误导,说是“以少胜多”的典范,为什么就不把实质性的问题直接告诉大家呢?对人才问题和对人才态度问题,在这官渡之战里面,难道不值得一提? 还是专家、学者们,也只是研究兵力强弱的?数人头专家、学者?

  却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夏侯惇发书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绍兵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绍因怒,欲斩田丰。众官告免。绍恨曰:“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行至阳武,下定寨栅。沮授曰:“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绍怒曰:“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于是下令,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一开始,袁绍就不把自己人,自己智囊团的建议等放在心里,已经亏了一节。有时候,偏见和恼火真的是魔鬼!田丰、咀授,都应该了解自己的主人的,可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