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观音“繁殖文化史”所潜藏的丰富人文密码,是不是值得我们格外留意?其所集中体现的铁观音生生不息、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的优秀品格,是否启发着人类,须有超越物质之上的、高尚的精神追求?

    也是一个完整社会

    笔者关于铁观音源起的系列文章见报后,陆续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来电,他们或指出笔误不足,或提供线索方向,其中,要求笔者循着既定思路深入探究铁观音人文密码的读者最多。

    读者的批评使我意识到,我的历史研究尽管粗陋浅显,叙述不无松散,却要努力摆脱功能主义的立场、主观主义的分析,避免把读者引入虚幻妄无的空间。实际上,我觉得目前的铁观音文化架构是不完整的,我们仅仅把铁观音看做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场景,而不是认为铁观音本身是一个完整社会,这里潜藏着纷繁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同人的社会一样有秩序、有规范,与人的社会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铁观音奇妙香气在茶叶未被采摘时闻不到,刚被采摘下来时也闻不到,却在制茶工序中逐步地形成,呈现出迷人变幻的香气,被人们称为‘制造香’?”多年前的一个下午,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我特地来到距城数十公里的一处茶农家,向这家主人——一位有着丰富制茶经验的柯姓老茶师请教。
铁观音密码(8)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老茶师尽管技艺精湛,但由于表达上的原因,他未能尽述其中奥妙,自然不能帮我解去众多困惑。但是,我仍然受益匪浅,在老茶师家中待了一个晚上,我目睹了炒制一泡铁观音长达十几小时的全过程,只是由此引发的思考更多,仅仅一个“半发酵”,我同时想到“什么是乌龙茶的半发酵?”“与传统意义上微生物参与其他物质的有氧发酵是一回事吗?”“半发酵之‘半’如何具体量化?”“半发酵是否为铁观音产生香气韵致的关键?”等一系列高难度系数的问题。本想在纷纭的尘世中找寻一个舒放身心的角落,反倒走入这深如海、了无界的铁观音茶天下……

    我的一系列疑问经过数年的几方求证,终于逐渐明朗清晰起来,懂得“半发酵”仍是铁观音制作工艺的“核心技术”,关系到铁观音香气品质的形成,也关系到滋味品质的形成。由于“半发酵”技术的科学运用,使得铁观音的滋味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于红茶,形成自己独特的鲜爽、醇厚、甘喉的品质,并具有“音韵”的风格。

    什么是“半”?《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二分之一”,如此释义虽然不尽如人意,用来说明其他事物还是不成问题的,但用来描述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则不能尽其全部,显得捉襟见肘,因为铁观音纯粹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制作,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行为传承”,无法进行技术量化。怎样熟练掌握好“半发酵”技术?老茶师的制茶经验告诉我,铁观音的“半发酵”体现在“看青做青”这道关键工序,一个优秀的制茶师光眼观手动还不够,还要依靠智慧、经验与悟性。

    老茶师的“个人成长史”实证了这个道理:他的制茶技术传承自他的上辈,同时他又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三个儿子,但显然三个儿子的制茶技术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差异的原因自然是各自“智慧”“经验”与“悟性”不同,个中原因纷繁复杂,恕我不能一一展开分析,留下更多的谜团。

    由铁观音的“半发酵”制作,我又联想到儒家历来倡导的“中庸之道”。虽然在待人接物上采取这种态度是值得批判的,但凡事能够“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又是最难做到的,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掌握铁观音的“半发酵”技术之难。

    我的目的只是借此披露铁观音制作工艺的“冰山一角”,提醒人们在分享体验铁观音物质世界时,要更多关注铁观音物质世界的忠实创造者,是他们一代代“衣钵相传”,一代代研究创造,使我们得以拥有一个芬芳四溢的茶香社会,并获得更多来自性情的体验,走向生命的成熟。

    铁观音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再次说明,这是一个天、地、人“三元”并存的优异品种,她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铁观音是平凡的,她只是一种茶品;铁观音又是高贵的,她是安溪茶农心血的结晶。
安溪图腾(1)
    考察安溪本土的氏族信仰,我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即绝大部分氏族所固有的文化标志已经难以复原,这是十分遗憾的。但是,这从中却引发我的另一联想:所有安溪人的“氏族信仰”是什么?

    氏族信仰亦即“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图腾”一语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原始人认定,本氏族人一定起源于某个特定的物种,与某种动植物构成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氏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动植物的崇拜,毋宁说是对祖先的敬重,这样更准确些。图腾物中动物多于植物。北方中原黄帝部落的图腾是“龙”,南方楚人的图腾是“凤”,当秦灭六国实现南北统一时,文化也互相交融,于是出现了“龙凤呈祥”的图案;又因为是中原部落统一中国,“龙”遂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泉南,每逢节庆活动,大规模文艺踩街中必有民间拍胸舞一项表演。值得注意的是,舞蹈者往往装扮奇特,头戴一稻草与红布条绞合编成的草箍,草箍于头前向上翘起一个尖顶,酷似蛇头,而红布条恰在“蛇头”中央露出,犹蛇在吐信。倘若这舞蹈确如人类学者所推断,起于古闽越族的祭祀活动,那么这头箍无疑就是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的表征了。(门字内加一“虫”——蛇也是虫,合而为“闽”)

    根据2004年人口普查统计,安溪本土现有姓氏469个,其中单姓466个,复姓3个,但在如此众多的姓氏中,却鲜见氏族图腾。笔者曾对本族以“宝树”为族号不得其解,最近主编厚安谢氏长房族刊《尚志春秋》时,有了意外的发现:东晋孝武帝时代,谢安率领晋国八万兵马,大败强敌苻坚百万大军,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后,一日,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走到庭院里发现一棵雄伟的大树,长得青翠茂盛,非常特别,便指着大树对谢安说:“真乃谢家宝树也。”“宝树”称号由是传开。对于谢氏族人的上述说法,我没有在《晋书》及相关史料中找到佐证,但这并不影响我进一步探求的好奇。我的兴趣不在于“宝树”族号之起源,而是急于了解这棵“宝树”究竟是什么?后来有否成为谢氏族群的图腾物?又看到《清溪厚安谢氏族谱》收录一则传说,大意是讲,目前遍布厚安境域的柿树,系厚安谢氏始祖移栽自中原。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中原(河南)乃中国柿饼之乡,柿树栽培历史悠久。那么,谢安庭院中栽种的大树是否柿树呢?当我把自己的猜想与长辈族人作进一步交流时,他们无一不表示认同。谢氏先祖当年的行为,与贾樟柯《三峡好人》中的移民一样,两者都初步具备人类学的普遍意义。它通过对某一自然物与本族关系的确认,上升为图腾物,并以此团结维系整个氏族,凝聚向心,“宝树”(柿树)自然成为谢氏族群的组织标志和精神象征。

    不计笔墨地分析安溪氏族信仰的目的在于,我想循着这个思路与方向,指认所有安溪人的图腾物应为铁观音。换言之,铁观音作为一个天然物种,经过安溪茶农数百年的精心繁育栽培,已经具备超越物种自身的价值,提升为整个安溪包括所有安溪人的图腾物。“安溪”“铁观音”两者已经融为一体,构成互为解证的结构关系。当然,我们还可以就此得出另一结论,即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图腾崇拜,不惟适用于分析传统部落社会,对于现代社会也仍有取之不尽的借鉴价值。
安溪图腾(2)
    研读安溪置县以来官方组织修撰的邑志,我发现,关于茶叶的记述仅有片言只语,不能满足深度阅读的兴趣,且常有抵牾之处。如,明嘉靖壬子版《安溪县志》载:“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清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则说:“龙涓、崇信出者多……然少鬻于市。”所幸的是,安溪民间社会关于茶叶文化作用的挖掘与光大,已不囿于官方典籍的规制,而是充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早早即起,摆香案,放爆竹,谓之“贺正”,设“茶果以献先祖,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福建通志》卷56,陈寿祺等撰,台北华文书局影印,1968年10月);又如,每年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筑厉坛祭无祀鬼神于本城之北郊,至期,“祭品安于棚内正中,东西相向,名列香、茶、纸、烛、馒首、酒肉、米饭”(清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卷二“祀典”,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人类的崇拜体系由天、神、祖先和鬼四个崇拜对象组成。安溪人在这个崇拜体系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中,茶叶,当然是铁观音,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们通过茶叶筑建平台,表达敬意,寄寓情感,隐含心态,此时,茶叶已俨然成为人类与未知世界探询沟通的一座“心桥”,人生的众多隐喻在一粒普通的茶叶身上找到重重寄托。

    巧合的是,关于铁观音来历的“魏说”较之“王说”,我以为更加具备“图腾主义”的色彩。观世音在中国历来就是仁慈、伟大的象征,观音菩萨所做的既有救苦救难的善事,更有让勤劳善良的人美梦成真的好事。老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