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烦恼即菩提”不是说不要去除烦恼,而是更要去除烦恼,更要大精进,改变各种不良习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生出无私的利他的妙用来。

  2007年7月1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87、丈夫四义
87、丈夫四义

  一位朋友问: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我的善良经常被人利用,我对待的态度总是放任它,今天我知道了这是无能、神经衰弱的表现。我的无能由来已久,今天我一定克服它。请问老师,为什么说是“神经衰弱”呢?

  这里的“神经衰弱”是比喻。因为有神经衰弱的人往往神经敏感脆弱,易烦多忧,易喜善怒,所以在这里用来比喻脆弱、意志力薄弱、孬气等习气。

  对治这种习气,应该学习大丈夫心行,即“丈夫之义”。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援引《涅槃经》,举出丈夫之义有四个方面,即: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大意是说,作为大丈夫,一要自律,自正;二通过智慧、随顺人间正常善因缘地使他人正;除此外,能随顺人间正常善因缘地做事、解决疑惑和宣讲佛法。而这些,都是以第一义(真如佛行的道理)为基础的、为线索的,而且首先自己要自律,要调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

  2007年7月1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想看书来

88、1+1到底等于几(续二)
88、1+1到底等于几(续二)

  关于1+1到底等于几,一位朋友回答:1+1到底等于几,要看心因,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请老师指点。

  以下供参考。

  这位朋友表达上容易叫人发生如下两个误会,虽然本义不一定是这样:

  作为客观规律,是不以为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客观认为1+1=2,那么从客观上(而不是从其他比附上)就是1+1=2,而不等于别的数字,认为想得几就得几,那是唯心主义的看法。

  有什么样的因,还要看有什么样的缘,才能结相应的果。例如同样是好种子,同时播种,阳光、雨露、水分、土壤等情况不一样,那么结的果子也不一样。

  所以“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也是带有唯心主义的性质。

  我们要注意克除执著,从现实出发,不要想当然地主观臆断,但同时又不能过于现实主义,而是以超然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这就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避免行为死板而不超脱,二避免行为放任自流而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与基本道德规范。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地创业,一点一滴地工作,一点一滴地提高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师长和领导,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不要指望别人,要主动创造条件、把握机缘。当然更不能有厌世心理,寻求佛的保佑,厌世容易使人走到二乘中而出现偏差,《楞严经》中将执着于二乘的心态行为也列到魔境界中去了。一旦这样,以后就难以“超生”了。

  另外关于心因,不要认为老人太顽固、太难以理解、太过分,而做出没有礼貌、毫无修养、不孝敬的行为,因为不管怎么说,老人的年龄、阅历、经历和一生的付出在那里,这些已经足够值得我们尊敬的了,何况我们的修养很不到位,自己的很多看法往往是不正确的。当然对领导也应该是如此。还有,不要对很多事情感到绝望,要注意学会随缘,逐渐改变和提高自己,缘到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的。总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因,行为上要正,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只有沿着正常的轨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任劳任怨,学习老黄牛精神,扎实而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进步,争取最终的胜利。

  2007年7月12日发布于搜狐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9、痴心、疑心与暗心
89、痴心、疑心与暗心

  一位朋友问:对于自己的习气不能斩钉截铁,还常常被自己的另一个习气说服,老师这是痴习气吗?怎么这么多顾忌呢?没有魄呢?

  有三种心,比较类似,这三种心是痴心、疑心与暗(闇)心。据《大日经?住心品》,这三种心是这样的:

  1、痴心:“不观法之是非善恶,遇便信受也。”不分辨思考法的善、恶,遇到了就相信,这样的心就是痴心。

  2、疑心:“随所闻常生不决定心也。”对听闻的法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相信,这为疑心。

  3、暗(闇)心:“于无疑虑之法生疑虑也。”对于本来就没有疑虑的法生起疑虑来了,这就是暗(闇)心。

  由此可见,提问者所提到的心为暗(闇)心。对于习气,很明确的就是无明,没有必要再找个借口去搪塞或敷衍。《圆觉经》:“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例如对于习气,感觉到了就应该这样立即克服,不要找借口或者再故意反复思考习气,想个办法慢慢改,应该意识到它是“幻”,立即就应该远离,没有必要故意想什么“办法”解决,“知幻即离”了,当下就会有相应的觉悟,这种觉悟也不是慢慢才出现的。所以,对于习气的克服要当机立断、斩钉截铁,不要有什么顾忌,更不要故意敷衍。

  对于痴心、疑心,要用三法印、一法印衡量所遇到的法是否是正法,以去除痴心和疑心。

  我们平时一样要锻炼意志力,克服孬气、优柔寡断等不良习气。要不断地“变易生死”(参见博文《心境的变易生死与轻安》)。这要不断地深入实践,主动加强锻炼,特别是在家庭和学校,更要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尤其要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挫折教育和其他相关磨练。不要娇生惯养,否则培养出来的是懦弱、无能、意志力很薄弱的人。

  只有真正明白万法皆空的道理,才能去除愚痴,去除以上三心。我们侧重的是心灵的解脱,所以一定要主动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要等待,这样才不是懦夫。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一定可以的。人人都可以做自己心目中的明星。其实,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道德上去了,人生观、价值观升华了,意志力自然增强。不要轻易原谅自己的过失,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将习气当作敌人,决不手软。当然还要学习各种对治习气的方法(佛法)。要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可荒废光阴。这样就真正走上了一条解脱之路,尽管前面的路还很长。但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我们对道德的追求是无限的一样。感概人生多变的同时,不如沉下心来赶快学习,这样才是真正驶入了航道。对别人的非难、指责,要有足够的意志力保持冷静、沉着。妙对浩瀚的学海,要有顽强的意志力保持精进、虚心。要树立起社会责任心,敢于迎接大风大浪,不骄不躁,勇往直前,直到最后胜利。

  2007年7月1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90、远离爱见大悲的教育
90、远离爱见大悲的教育

  一位朋友问:郭老师,您好。谢谢您。我觉得正因为我有很严重的“掉举”心,所以对孩子就表现为“溺爱”。比如家里有人批评孩子,语气重,不尊重孩子,我就很受不了,就替孩子说话,影响很不好;孩子和别人有矛盾了,我就心疼他……诸如此类的“溺爱”。感觉心太软,是那种毫无原则的软。这肯定是跟慈、悲性质不同的。请老师谈一谈这种“掉举”心和慈悲心的本质区别。

  这种慈悲叫*见大悲。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爱见】执着于人而起爱也。”大意是说,执着于人而对人起爱的执着,叫*见。在《注维摩诘经?卷五》中,鸠摩罗什解释道:“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大意是说,没有深入实相(佛性)之理,见到众生,心生爱著(贪爱、执着),因此对他生悲,叫*见大悲。《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可见爱见大悲应该舍离。

  所以,我们要理智,要真正为别人着想。特别是在教育孩子上,不能溺爱孩子,要理智地教育孩子,增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教育他如何做人,另外还要主动训练他,增加他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要轻易向孩子的非分要求妥协,必须要叫对方清楚谁是长辈,谁是孩子。

  2007年7月1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91、更要断烦恼的“烦恼即菩提”(续)
91、更要断烦恼的“烦恼即菩提”(续)

  一位朋友在博文《更要断烦恼的“烦恼即菩提”》中留言:如用不随便而是随缘讲解佛法的“贪心”,令众生珍惜佛法;用嗔怒金刚(但是合乎现实正常善因缘)的威严使众生弃恶向善;用大智若愚的“痴”来包容众生,使众生容易接受和学习佛法;用自豪心态的“慢”来激励众生,使众生精进;用设问提问的“疑”来引出相应的佛法进行讲解等。斑竹,请您把这几点再讲的具体些可以吗?举例给我们讲讲可否?谢谢您!

  以下供参考。关于烦恼转智慧,我们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彻底改变观念,真正地纠正习气,不是打着烦恼即菩提的旗号来掩盖自己的习气。

  2、要真正地理解“随缘而生妙用”的道理。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随缘不变】有随缘动作之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起万有,故曰随缘不变。”大意是说,真如的本体没有变化,但是触到外缘而生气万有(事物、妙用),这就是随缘不变。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内心的稳定。就像老师为了教育孩子而显出生气的样子来,但内心依然是平静的。

  3、“烦恼即菩提”中的烦恼已经转为了智慧,不是习气,这就需要彻底地运用智慧来自利利他。

  4、注意所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