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笔。
    更为不祥的是,就在新公司行将开业的时候,康联集团发生重大并购。2000年6月,联邦银行集团购并康联集团。因此,最终出席开幕仪式的外方主角换成了澳洲联邦银行。而澳洲联邦银行的主业并非保险。
    股东更迭绝对不是好兆头,而高管也是创纪录地频繁更换。
    开业后,中保康联的第一任总经理为赵国贤,但是,就在中保康联正式开业2个月后,即2000年10月,赵闪电般辞职。开业2个月就更换总经理,中保康联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记录。
    情急之下,外方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康联原北京首席代表澳洲人Charles临危受命。Charles擅长公共关系,为康联集团赢得一张寿险牌照立下汗马功劳。Charles领军后,业务也是难见起色。
    工作一年后,2001年9、10月左右,Charles也选择去职。接任者为台湾寿险界有一定声望的陈履洁,为前国民党政要陈诚之子。一年多以后,没有能够让中保康联起死回生的陈,也最终黯然离开。
    外方频繁换将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信得过的本土化的人。
    不单是外方,中方的管理层也没有能够稳定。中方委派的财务总监和市场总监也先后选择离去。3年后,连中方股东也要抛弃合资公司。2003年,中保康联的中方股东中国人寿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香港上市,宣称计划上市后3年内出售合资企业的所有权益。
    链接:成功的合资VS不成功的合资
    从国际寿险业经验来看,通常跨国公司在区域市场的表现并不比本地公司好。
    从已开业的合资公司的情况来分析,在华较为成功的合资经营模式有以下特征:(1)外方具有成熟的亚洲市场经验,特别是在华人文化圈的经营经验,如在台湾比较成功的安泰,在香港比较成功的宏利,在中国的合资经营中都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纯粹的欧洲和美国模式在这个市场并不完全适用。(2)适宜的总经理及熟悉中国市场的高管人员。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外方选派的总经理需要具备听、说、写中文的能力,因而港、台、新地区的华人成为首选。但其中一些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大陆,也不了解外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总经理很快就会让中、外方都难以满意。目前做得较好的总经理通常具有在外方多年的管理经验,熟悉与大陆相近的香港、台湾市场,同时也能够很快适应大陆市场。(3)完善的业务系统、代理人培训系统。业务系统,特别是电脑系统对公司的营运非常重要,很多的合资公司不愿在系统开发上做过多投入,往往直接引入外方的系统加以调整后运行,但这种做法对公司未来的业务规模扩展有影响。另外,代理人培训体系也非常重要,太平洋安泰、中宏在此方面做得较为成功。(4)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减低管理摩擦,在成功的合资企业中,大都具有这样的特质。
    不成功的合资寿险经营特征有:(1)非本土化经营模式。在已开业的合资公司中,有的公司直接采用其海外通常的模式,如欧美市场的管理方式,使得公司的管理不够灵活,缺乏适应性的调整,在管理及市场两个方面都不理想。(2)不适宜的总经理人选,如管理经验不足、职业品德不好、沟通不够是重要原因。(3)管理冲突,如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双重决策,中、高层人员的职责不清,缺乏中、外方认同的企业文化等都是那些不成功企业的通病。(4)代理人队伍建设的短期行为。一些合资企业为快速扩大业务规模,采用挖角的方式从其他公司直接挖来代理人的做法已有几起,如信诚、中意公司,这种做法短期可保证公司的业绩,但它对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负面影响很大。
    (摘编自曹青杨《寿险合资经营——双赢还是困境》)
    链接:“小潘燊昌”梦碎合资
    2004年11月24日,太平洋安泰为一个跳槽的员工特别举行新闻发布会,厉声反对“恶意‘挖角’行为”。这家公司的原市场部总经理葛熙诚携部跳槽至筹备中的花旗人寿(后因为花旗出售旅行者保险,更名为联泰大都会)。
    恩怨由来已久。
    1998年初,美国安泰获得一张珍贵的中国市场牌照,获准和太平洋保险组建合资寿险公司。葛熙诚追随其后来的总经理张全福创业。葛熙诚也是张全福带过来的5人台湾团队中的一员。
    开业之初,太平洋安泰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前有友邦堵截,后有新公司追兵,更遑论占据市场绝对份额的,兵强马壮的中资寿险公司。
    出人意料的是,随后的几年,葛熙诚的市场部所管理的代理人数量迅速膨胀,顶峰时候超过8000人。不仅如此,2002年,太平洋安泰的新单数量一举超过友邦。或许是巧合,同年6月,掌舵友邦近10年的总经理徐正广黯然离沪,回到台湾南山人寿担任顾问。
    此时的太平洋安泰,风头无二。而身为先锋的葛熙诚,深得代理人之心。
    “不能让代理人在外面尝尽人情冷暖,回到公司还要看内勤婉娘的脸色。”深得潘燊昌真传的葛熙诚说,“我把代理人当成老板。每一个新代理人进来,我都会写一封信给他,第一句话是‘欢迎你,老板’。”
    蜜月并不太长,2003年葛熙诚的老板,原总经理张全福,突然被要求调回台湾。和张全福一道回台湾的还有同样来自台湾安泰参与创业的原副总经理吴信玉。
    不平则鸣。临行前,吴信玉给所有公司管理层的桌上都摆了一封言辞诚恳、绵里藏针的请求信,希望公司对于调职原因,以及回台湾之后的安排予以说明。这封信最后的命运不得而知,但是唇亡齿寒,这对于葛熙诚等留下的台湾团队成员的心理影响可以想象。
    2003年4月太平洋安泰完成交接,继任者为同样来自台湾安泰的陶孟华女士。暂时平静之后,当年10月16日召开的董事会上,葛熙诚的去留被兀然决定。
    由于太保上市,太保调整了公司的策略,尚处亏损的合资公司被要求实现利润,而合资公司中花钱最多的部门,即葛熙诚所负责的市场部,首当其冲成为“业务修改”的对象。根据正式的调令,葛熙诚回台湾将被提升为助理总经理,他在上海的工作将于12月31日结束。
    人未走,茶先凉。
    令葛熙诚颇为感伤的是,市场部定于12月21日召开的策略会议决定不让他参加。尽管葛熙诚曾经争取,但是最终还是无缘,即使他借送人的名义也到了在苏州的会场。当晚的晚餐,气氛伤感。葛熙诚哭了,并且还从苏州一直哭到上海虹桥的家。
    离开太平洋安泰时的,送别午宴上,董事长邵党娣讲话,对葛熙诚表示感谢和祝福。葛熙诚最后一个发言,以前演讲几乎不用稿子的他,出人意料地拿出了一份用A4写成的长达九页的稿子。读稿子的过程,葛多次情不自禁落泪。发言结束之时,葛泪流满面,台下更是唏嘘不堪。
    葛熙诚离开上海后,太平洋安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账。同时关于葛熙诚市场部“制度失控”和“财务失控”的说法也一度在市场上流传。
    回到台湾后,所谓的“学习”并没有出现,葛熙诚则是台北、高雄来回折腾。由于原来在上海读书的女儿的入学问题得不到的解决,葛熙诚最后决定回到上海,跳槽至花旗。
    葛熙诚跳槽后,太平洋安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人事振荡压力。不仅如此,葛熙诚等人离开后,2004年太平洋安泰的业绩出现了显著的下滑。2004年,太平洋安泰保费收入6。17亿元,仅仅比2003年增加840万元,增长1。4%,而2003年太平洋安泰的保费增长率仍然高达36%。
    2004年10月15日,太平洋安泰生日的前一天,董事长邵党娣发短信息给葛熙诚:“每逢太平洋安泰生日,就会特别想到她的第一代创始人。当年的场景一幕一幕历历在目。感谢你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
    此情未了,前缘难续。
    保资入市悖论:牛市浇油,熊市抽薪
    2005年,纷争多年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终于苦尽甘来。2月16日,华泰财产投下所谓股市第一单。
    不过,关于第一单其实存有争议。之后3月7日,太平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保险、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再资产管理等几家保险机构相继杀入二级市场。保险资金入市激活了沉疴已久的股市,3月8日,上证综指放量上涨24点,一举突破1300点。
    保险资金入市乃是一把双刃剑。
    2006、2007和2008年,暴涨暴跌的股票市场,着实让保险公司们承受着“天上,人间,地狱”的心跳体验。2008年股市掉头向下之后,保险投资哀鸿遍野。净资产大幅缩水,甚至危及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
    引入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监管层曾经善意地认为,号称长期的保险资金将会成为一直稳定市场的重要的力量。
    实际上,保险资金既不是“敢死队”,也不是“解放军”。
    数据表明,泡沫之时,保险资金借助规模优势,强取豪夺新股利润,二级市场火上浇油;危难之时,作为一个商业资本,保险资金堪称投资市场的“范跑跑”。
    例如,据Wind资讯公司的统计,中国人寿2005年第四季度持有49只股票,到2006年年初已经抛售了31只,留下18只,简单换股率为63。26%。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持有的43只股票中,只有16只股票保留到了第二季度,其余27只股票悉数被抛出,简单换股率为62。79%。如果加上第二季度中国人寿增加的新股,这两者相加得出的换股率将超过100%。
    由于中国人寿盘子大,其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媒体热炒“中国人寿引领短线王”。
    有媒体选取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4月10日这一段时间,借助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售的赢富(TOPVIEW)数据发现这阶段上证指数从高点(61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