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幻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富幻象-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花了。
  实际上,那些夸张性的消费者,常常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财富的人,许多是暴发户。钱来得容易,花得就不心痛,而且他们常常有时不我待的感觉,好像钱不突击花出去就花不出去了,就好像政府机构每年的预算没花完,一到年底大家都突击花钱一样,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公正地讲,高档奢侈品首先是品质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去消费它,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你是在享受生活;高档奢侈品也是身份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去消费它,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你是在炫耀生活。前者是用给自己,后者是用给别人。前者是懂了它才去消费,越消费越懂;后者则是消费后才懂,也可能消费后仍然不懂。人类其实都同时具有享受生活和炫耀自己的两种欲望。只是,如果购买奢侈品只是为了把钱花出去给人看,恐怕连卖家都会觉得悲哀。
  与生俱来的美国式消费
  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源于他们的移民传统。在美洲大陆开发的历史上,英国移民将这种消费方式自古老欧洲带到了新大陆。1620年,那艘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最早的一批英国清教徒横渡大西洋,经过近两个月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北美离波士顿不远的普利茅斯。而这批一贫如洗的移民是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订购的船票。如果从那时算起,消费信贷诞生在美国已经快400年了,远久于美国独立的历史本身。
  消费信贷是使消费者能立即购买商品和劳务,然后再付款的一种安排。它既包括分期付款信贷,也包括非分期付款信贷,例如一次付款偿还的放款以及医院和公共事业所提供的信贷。消费信贷实质上是短期债务,不包括住宅抵押等长期贷款。1970年时美国消费信贷约相当于个人纳税后收入的19%,美国人那时约有2/3的小汽车和一半左右的电视机、家具、洗衣机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7
  为此,地方政府加强了它的消费信贷,各州还成立了消费信贷公司,这是一种专门从事小额放款的金融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这些公司的放款金额只限于几百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鼓励消费的。如果政府征税,意味着扩大政府的开支;如果减税,则是促进居民消费。前者把社会的资源向国家倾斜,为国家开源;后者则把财富留给人民,让大家花钱。总之美国的财政政策大部分时间里是促进花钱型的,只是国家花还是百姓花的区别。美国人似乎认为,钱就像海绵中的水一样,可以不断地挤出来。
  借贷消费在今日美国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开车为例,行车得先有道路,而车行驶在路上则需要燃料,于是在美国形成了这样的消费链条:地方政府发行长期的债券,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向全美国的消费者借钱,以便修建公路。消费者再向自己未来借钱,从汽车经销商那里申请中期贷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买车。然后他再用手中的信用卡以短期借贷的方式在加油站里购油。
  在这个链条中,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消费均是借贷方式。政府和消费者都是向未来借钱,将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花。所以美国看上去公路四通八达,汽车销售业一派繁荣。美国人石油消费之多,甚至使世界石油价格从进入21世纪后就开始不断上涨,每桶原油价格频频创造历史新高,世界经济也由此被拉动了。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而未来充满变数。
  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撑,也是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的唯一亮点。房地产业在股市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始终能保持多年的繁荣颇为不易,也为美国经济的未来埋下重大隐患。因为在美国购买房产,很少有全款购房的,几乎所有人都申请贷款。只要有工资收入,都能够获得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人看重的是先住房子后还钱的消费方式,这证实了詹姆士·摩根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颠覆。而下面这个近乎寓言似的故事,则向人们揭示了美国人负债生活的理念。
  玛丽与爱诺都60岁了。有一天,她们在公园里散步时相遇。玛丽骄傲地说:“我辛苦了一辈子,刚刚攒够买房的钱,在过60岁生日的时候我终于住上了自己的房子!”爱诺却非常自豪地说:“我30岁就买下了我现在的住房,向银行贷了30年的款,可是我昨天终于还清了银行的钱!”
  这个故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玛丽是传统型的消费者,爱诺则是现代型的消费者。美国励志作家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勇于冒风险、敢于创业,像詹姆士·摩根分析的那样,先算好自己的消费,再决定怎么挣回来。
  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人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人为此负债终生。
  银行重视这样的贷款,因为它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比起股市,房地产的波动性小,上下浮动的周期又长,不像股市那样,会给投资者带来突如其来的冲击。银行贷款时,主要审核申请人未来的赚钱能力,而不是他当时已有的资产。银行看重的是贷款人的工作水平和收入性质。从这点来说,一个家财万贯的退休者不如一个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实习医生,因为医生的未来收入是增长的,而退休者能保持住稳定的收入就不错了。
  一位美国基金经理和我讲过,因为他在美国一家著名的金融机构工作多年,掌管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到银行申请房地产贷款时,自然受到了优待。别人需要20%的首付,他却被劝说只付5%就可以了。就是说,银行主动建议为他提供95%的房款,等于房子基本是银行替他买的,和租给他住一样,还划到他的名下,而且他可以选择任何类型的房子,银行肯为他承担房地产交易的风险。如果他丢掉工作还不起钱,那么银行则可以替他处理房子。
  其实他本人根本不想只付5%。既然敢买房子,他就已经准备出超过20%的房款。房屋贷款的利息远高于他钱存到银行的存款利息,接受银行建议的话,他将背负95%的贷款利息,这加大了他的购房成本。当时签订的又都是浮动利率的贷款,如果利率上浮,他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成本就会陡增,上浮的利率越高,压力越大。
  其实银行就是希望在贷款利率上获利。一个高收入的客户是潜在利润的增长点,为此,银行不惜冒房地产贬值的风险,加大贷款额度。他们甚至在住房贷款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装修的贷款,还可能在住房抵押后提供净值再贷款,让消费者从里到外都向未来透支。
  房地产市场也是波动性的市场。虽然没有股市波动那样强烈和那样频繁,但房地产市场也有大起大落的时候。即便是香港那样的弹丸之地,土地和金子一样贵,房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曾经下跌了70%。
  在西方世界这样的例子也俯拾皆是,在哪个时代都有。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就有过1马克一栋房子的价格。当然不是说房子几乎一文不值,而是说那栋房子破旧得太厉害,修复起来代价太大,所以不好定价;政府又不愿意随便出手,就象征性地售出,当然对房子的买主附加了许多其他条件。
  美国联邦政府在21世纪也这么干过,在新纪元开始的时候,就以1美元的价格把空屋和查封的房子卖给能把这些房地产进行改造并使之派上用途的地方社区,以便让后者再把房子租给中低收入的家庭。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承包了全美各地760万套房子的抵押贷款,一旦房主付不出贷款,管理局先会设法给予协助,如果一切办法都行不通,就查封房子,赶走倒霉的房主,他们曾经在半年中卖掉39 000套房屋。
  在100年前,美国已经是个消费社会,但那时表现自我消费方式的都是富人,穷人没有那个经济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人们的消费开始超前,表现自我的人开始普及,普通人也开始随意地消费,他们攀比的是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不过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的消费还远没有现在那样夸张。那个时候,个人在银行都有活期和定期的存款,这些存款占他们家庭资产的相当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定期存款,就是说,人们储蓄的欲望还是很强的。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每一年,美国的国际贸易一直都是顺差。这意味着美国人卖给其他国家的货物大于其他国家卖给美国人的货物,所以有贸易的剩余,也就是说那时的美国人没有像现在这样,卖出去的比买进来的少,从而造成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
  现在美国人选择的攀比对象不再是邻居和朋友,而是比他们富裕很多的人,他们可能花掉一个月的收入仅仅是为了到高级餐馆吃一顿。穿名牌服装也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品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人人均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他们的消费额却在不断上升。更可怕的是,消费者的期望值上升得更快!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国家信用和企业破产
在许多人的眼里,美国企业治理是高度透明并置于市场监督之下的,所以美国企业都是守信用、重承诺且按时付款的。从许多方面看,这是事实。  但是,个人欠钱不还的习惯势必影响到企业,破产免责的规定过于宽松也会导致法律的滥用。如果说美国人个人破产对其国际贸易伙伴似乎没有多大直接影响的话,那么企业破产及其波及美国经济而产生的问题都会使世界为之振荡。对于和美国贸易过于紧密的国家来说,忽视美国信用错觉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企业破产和诈骗
  有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有个人破产,才有企业破产,企业破产不过是个人破产的放大和延伸,这是有道理的。至少在美国所有破产案件中,个人破产案例占了绝大部分,曾经一度高达95%,从表面上看企业破产被个人破产的案件淹没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只占5%,美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