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误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的误区-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假充内行〃;明明对某事一无所知;却偏要瞎吹一通; 
      想方设法寻求赞许;渴望得到赞扬;未能如愿时便情绪低落; 
      由于你所尊重的人反对你的观点;便非常不愉快。 
       
      显然;还可以继续列出许多其他例子。寻求赞许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都可以发现其踪影。寻求赞许只是在成为一种需要时才会令人讨厌;因为它使人放弃自我;并将感情的支配权交付于别人你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 
       
      审视一下寻求赞许行为的原因;将有助于你提出一些办法;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下面列举出人们坚持寻求赞许的一些常见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误区性〃好处〃。寻求赞许作为一种需要所带来的〃好处〃包括: 
       
      将支配自己情感的责任交付于他人。如果你情绪不佳(消沉;痛苦;抑郁。。。。。。)是由于别人不赞许你而造成的;那么应由他们;而不是你来对你的情感负责; 
      如果由于他们没有给你赞许而致使你情绪不佳;那么要你作出改变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情绪不佳是他们的过错。这样;他们使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感;因而寻求赞许使你免于作出改变 
      既然他们负有责任;而你又不能作出改变;那你就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坚持寻求赞许的生活方式使你可以避免生活中没有把握的事情; 
      降低你的自我形象;促使你产生自我怜悯;以至无所作为。相反;如果你不需要获得赞许;那么你在得不到赞许时就不会自我怜悯; 
      使你更觉得别人必须照顾你;因此你更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并受到他人的爱抚;保护以及。。。。。。支配; 
      将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这样;不管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你都可以找到替罪羊; 
      不无自欺地认为;你所奉为尊者的人对你印象都不错;因而很是得意;但是内心却十分不如意。只要别人比你更为重要;那么外表就比实质更为重要; 
      从别人对你的注意中求得慰籍;也可以就此向寻求赞许的其他朋友吹嘘; 
      使你更适应鼓励这种行为的文化环境;并为你赢得许多人的赞赏。 
      这些误区性〃好处〃同自我嫌恶性〃好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实际上;避免担负责任;改变现状或承担风险;这些都是我们所述各种自我挫败思想和行为的实质所在。撇开那些怪癖的医学词汇来说;因为更熟悉;维持各种误区性行为显然要容易得多;而且又没有什么风险。在这方面;寻求赞许的需要显然也属此例。 
       
      现在;暂时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假设你确实希望得到每个人的赞许;并且也有这种可能;再假设这是一个积极的目标。那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你的目标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不妨想一下你所知道的最受人赞赏的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他的言谈举止如何?他的魅力何在?你所想到的这个人很可能是坦率直爽;开诚布公的;他大概不会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并且颇有作为。他可能没有时间去寻求赞许。他很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实事求是的。或许他认为诚实正直比圆滑世故更为重要。他并不是要伤害别人;而只是无暇进行绕圈子游戏;他不是那种说话字斟句酌;惟恐伤了别人感情的人。 
      这岂不是一种讽刺吗?在生活中最受赞许的人恰恰是那些从不寻求赞许;而且并未竭力获得赞许的人。 
      要想精神愉快;就要消除需要寻求赞许的心理;下面讲一个十分说明问题的小寓言: 
       
      一只老猫见到一只小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便问道:〃你为什么要追自己的尾巴呢?〃小猫回答说:〃我听说;对于一只猫来说;最为美好的便是幸福;而这个幸福就是我的尾巴。所以;我正在追逐它;一旦我捉住了我的尾巴;便将得到幸福。〃 
      老猫说:〃我的孩子;我也曾考虑过宇宙间的各种问题;我也曾认为幸福就是我的尾巴。但是;我现在发现;每当我追逐自己的尾巴时;它总是一躲再躲;而当我着手做自己的事情时;它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 
      同样道理;如果你希望得到大量赞许;最为有效的办法恰恰是不去渴望赞许;不去追求赞许;不要求每个人都赞许你。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以积极的自我形象为指南;你便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赞许。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为了逐渐减少寻求赞许行为;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继续这种行为的误区性后果。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为了冲破寻求赞许心理的束缚;你可以试做以下几件事情: 
       
      在答复反对意见时;以〃你〃字开头。例如;你注意到爸爸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开始生气了。不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观点;也不要为自己辩解;仅仅回答说:〃你以为我的观点不对;所以你有些恼火。〃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表示不赞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你〃字的办法;只要运用得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话时;你一定要克制以〃我〃字开头的习惯做法;因为那样会将自己置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者会修正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以求为他人所接受。 
      如果你认为某个人企图通过不给你以赞许来支配你的思想;不要为了求得他的赞许便含糊其词;言不由衷;应该直截了当地向他大声说:〃通常我会改变观点;以使你对我有个好印象。不过我真的相信我的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只有随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说:〃我猜你是想让我改变我刚才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动本身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别人如果提出有利于你发展的意见;尽管你可能不大欣赏;也还是应该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便消除了任何寻求赞许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说你太害羞;他不喜欢你这样。不要因此就努力通过行动而使他满意;只要谢谢他给你指出这一问题便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寻求赞许的问题了。 
      你可以逐步学会不理睬反对意见;根本不要理会那些企图通过指责来支配你的人。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在柏林做过一次大型演讲。当时有一名听众显然难以接受他的某些观点。最后;这位听众再也忍不住了;他抓住演讲人提出的一个枝节问题发难;说出了许多带侮辱性的话。他企图使演讲人上钩;诱使他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舌战。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在听到这一大通发难之辞后;只是说了声〃O。K〃;便继续进行他的演讲。他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不敬之辞;从而表明他不会依照别人的思想感情来确定他自己的价值。这样;发难者自然是自讨没趣了。若不是演讲人相信自己;他很可能会将他人的反对意见看得重于他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会感到烦恼。 
      你可以将别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与你的自我价值完全分开。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她又来这一套了。我料到她会提出异议;可与我毫不相干。〃这样;你便能够铲除自怨自艾的情绪;因为它是在你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当听到别人的反对意见时;给自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假如他们同意我的观点;会对我有所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他们的意见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此外;你很可能会注意到:如果你能够毫无顾虑地对上级或亲近的人提出不同意见;你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将更为赞赏你。 
      要接受这一现实:许多人将永远不能理解你;但这没关系。反之;你也会不理解许多与你很接近的人;而且也没有必要完全理解他们。他们与你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你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你并不理解一切。一位哲学家说过: 
      。。。。。。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至少理解他们相互不理解;那么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相互理解;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甚至不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简直就没有任何相互理解可言。 
       
      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而不要去争辩或竭力说服别人。 
      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购买衣物及其它个人用品;不要以为别人的意见更有价值便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不要再通过爱人或其他人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不要再说〃是不是这样;亲爱的?〃或〃我们是这样做的;对吗?〃或者〃你去问问戴安娜吧;她会告诉你的。〃 
      努力避免你经常表示的;甚至当你毫无歉意时也表示的道歉。各种道歉都是在企求宽恕;而企求宽恕和原谅无异于寻求赞许。寻求赞许在这里所采取的形式是:〃我知道如果我刚刚说的话是有意的;你就会不喜欢我;所以请你说我这个人还不错。〃道歉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如果你只有在得到别人宽恕之后才能情绪好转;那么你就是让他人来控制你的情感。虽然你可以下决心不再重复某些行为;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不妥;但是道歉行为本身却是不健康的;因为这样你就是让别人来支配自己的情感。 
      谈话时;改变自己寡言少语的习惯;不要等到别人发问才开口说话。 
      留心记下自己平常所说的话;看看其中有多少是陈述性的;有多少是询问性的。你是在提出问题;寻求同意与赞许呢;还是在作出陈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