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治国:中华新文明的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治国:中华新文明的崛起-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一贯都是排斥的。如果后世王朝只能将一个三千年前的所谓礼法一代代地重复下去,那历史岂不是在倒退?
  幸好官学式微,孔子借私学传授之便,将自己的治国理想灌注于其中,尽情阐发。当时官府的史书文献流落到了社会,成为大家的共同文化,这就是所谓的“六经异传”(六经缺乐,也就是五经),孔门又是第一家私学,编纂删改“五经”就成了儒家的一家专利和独门秘籍――这也像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借此阐发孔子的政治思想,儒学与经学合二为一塑造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文化风貌。《易经》、《春秋》、《诗经》、《书经》、《礼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修订《诗经》时,纯粹按他个人的取舍标准,只保存了他自己认为有价值、“思无邪”、有标本意义的三百首,其他的统统都被抛弃——这可能是中国上古文化最大的损失。
  君臣父子,名正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尽管孔子称自己是殷人,祖上做过高官,有贵族的血统,但他的政治思想却将周代政治奉为典范,所提及的制度都是周朝的政制,殷商时代的倒很少。当然,周朝肯定因袭了殷商的制度。其实,孔子的政制主张比较守旧,――有可能是真的想不出别的好手段,或者说他不敢太冒进――当时并不被人看重,汉武帝以后倒是容易被历代专制帝王所借用。
  孔子所处的时代,封土建国制度和宗法社会已经崩溃,天下诸侯纵横。孔子主张“正名”,仍然是按照周代的制度来设计的,就是要厘清君臣上下之间的各自的名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大概是指君臣父子只有名正言顺才能各据其位各谋其政。如此一来,社会秩序就会井井有条,百废可举,万民相安。不过,孔子的“正名”之说与“正衣冠”几乎是同一个道理,勇猛的子路本来对这一套是满不在乎的,向孔子发问之后还受了一点奚落,孔子一些熏陶之后他倒很在意起来,在去救他的东家的时候就是因为这偶尔一闪念而失了手,被乱臣贼子群起剁为肉酱的。可见,正名这一行径多少还有点迂腐。
  孔子依据的是盛周时代的制度,他提出来的朝廷策略还是相当的笼统,譬如文武之政是“宪章文武”;总的制度是周朝的典章,归结到一点就是“礼”,礼就是一个社会的全部制度。所谓“周礼”,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生的冠婚丧祭仪式,而是社会的全部制度,也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他认为,如此方可使士大夫返回公堂,恭敬守礼;而诸侯各国才能听命于天子,不敢越俎代庖,犯上作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孔子:仁学招牌的杂货铺(3)
儒本来就是以司礼为专业的,职务是主持礼仪。孔子熟谙官家史书,当然深知这一道理。不过,孔子做官的时间不长,所以想象不出更多的礼仪,只能这样说说,发端于礼,终止于礼。如果一个人“不学礼,无以立”,推而广之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信: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显然有闭门造车的嫌疑。然而,后世孔门中人将“礼”视为社会秩序或国家管理制度,恐怕就是源自于此。从最初婚丧嫁娶、祭祀天地鬼神的礼仪扩散成为全体人民必须遵守的社会秩序,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家国一体,治国之道拘禁如此,也堪称奇迹。
  现代人世面见得多了,如果要反驳孔夫子的这番言论也并不难。毛泽东曾经在他的书信中提到,孔子的“正名”之说,最好应该在“名不正”之前加上“实不明则名不正”。否则无论如何正名都会有名不副实的空子可钻,因为各种巧立名目、有名无实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仁字当头的狗皮膏药
  孔子眼中的“仁”他自己都无法定义,经常东拉西扯,表面上看似乎是“仁”,实际上常常与其他东西相互牵扯。仁的内容从孔子口中说出来的已经相当庞杂,而且几乎每一次都不一样,微言大义,可能还相互矛盾。不过,需要自圆其说实际上也不难,后世的儒生也纷纷帮孔子打圆场。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说,“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学者们分析的那样,是始于主观情感终于客观行动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在家当孝子和上朝做忠臣是一个道理。孝敬父母的话就会服从领导,服从领导就不会犯上,不会犯上就不会作乱,不会作乱那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孝悌不仅仅是立身之本,而且还是立国之本。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个人修养来说,仁可以说是私人道德;就国家层面而言,仁又是社会伦理与政治原则。亦即道德、人伦、政治都可以集于一个“仁”字,三者也可熔于一炉。看起来,仁学就是孔夫子开出的一剂灵丹妙药,几乎可以包治百病。所以,孔子的仁学能够使家事与国政一致,暗合了每一个专制君王心目中的家国体制。
  从《周书》、《周礼》等典籍来看,周代人比较注重的而且擅长的就是官制、礼乐、刑法、农业、教育等制度。封建天下到了周代已经相当圆熟,典章文物琳琅满目,与其前朝殷商时代判若云泥。实际上,夏商前期,记载阙如,只是传说其政治崇尚宽简,而孔子从中提炼阐发出仁爱原则,又合乎周代之礼,所有政治思想皆可纳入其中,可见“仁学”是孔子的独创,繁盛于孔门之后推衍天下。
  仁学治国,君子教化
  孔子的治国之术,萧公权先生将其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养;二是教;三是治。
  养教的工具是“德”和“礼”,治的工具是“政”与“刑”。
  孔子认为,养民是第一要务,也是仁爱思想的一种表现。所以,博施济众被孔子认作是圣人之业。从政做官的好坏就是看他们是否能够体恤下情,所谓“裕民生、轻赋税、惜力役、节财用”。
  孔子的养民论,是以民生富足为目的,但又认为人民做到了自足即可,丰衣足食而不是财富的多寡失衡。所以他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自给自足就可以了,不能使民众的贫富悬殊太大,――可以向富人多征收一些赋税,“轻赋税”是面向一般平民百姓的;官府征用民间劳役,也应该好好珍惜而不能杀鸡取卵,类似于今天说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而政府本身应该节省财政支出,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繁荣。
  不过,在孔子看来,养民是国家的必要政策,但还不是最高政策。国家的目的固然要使属下的人民丰衣足食,更重要的还是提升人民的美德与品性。――这是孔子要求做官者的教化之责,所以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间,孔子更在乎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信,没有这种相互的信任,政府也将没有立足之地。
  教化也是源于仁学。孔子认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立德之功仁者既已有之,就应该成人之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都受到同化,唯有如此才能至善归仁。――这就是“博施济众,天下归仁”的内涵所在。教化济民不仅仅是孔门的治国之术,也是他们的使命。因为孔子认定,接受过“君子政治”教育的做官者(君子儒),其德行与才智是远远要高于民众(小人儒)的。

二、孔子:仁学招牌的杂货铺(4)
孔子的教化之道,首先是以身作则。他认为,从政做官就是力行仁学原则,“仁”是官员修身的起点。“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修身以正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收效最快而且成功的治国之术。如果可以以身作则的话,那就可以“不令而行”,甚至“无为而治”了。
  实际上,从《论语》中的对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平时传授给弟子的,多半就是这些教化民众的治理之术。他心目中的教化之术注重培养个人的品格,并不注重智识与技能,即使是那些射御之术也只是熏陶人格,并非强身健体的锻炼,更没有谋求生计的考虑。所以孔子的仁本政治对于后世那些终身未能获得仕途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尤其是落魄之后容易掉入到游民群体之中,成为颠覆社会的力量。――这大概是孔老先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现代政治认为,政治不外乎治人和治事。孔子秉持的观点则是“政者正也”,认为政治就是教化人民,既不是治人也不是治事,政治等同于教育,君主与老师一样。这大概是因为孔子教书先生的身份使然。国家官学本来就有庠、序、学、校等,大概孔子要将政治机构看做是培养全体国民人格的伟大组织吧?
  孔子的治国之术还有政刑之道。他的所谓“政刑”无非是典章法令以及文武方策。孔子大概相信,教化之功可以收到无为之效。但是,他也相信,人类天赋参差不齐,天资聪慧的与禀性愚钝的总是存在。天下百姓之中,不能教化和教而不化的榆木疙瘩也的确不少,所以国家不可能废除法令、惩戒作奸犯科之人。但孔子仍然觉得政刑之功实在有限,只能充当弥补连教化也无能为力挽救的顽冥之徒,充当辅助教化的工具而已。可见孔子的治国之术天然地倾向于扩大教化、缩小政刑。
  思想毛坯,管理阙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孔子在世的时候,因为教书、编著获得了一些名气,行走于列国之间叫卖他的那一套标榜仁义为本的政治思想,想要捞一个一官半职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但现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