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军-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53年,咸丰三年(26)
文宗下诏,调曾国藩率湘军奔赴湖北增援,由骆秉章负责供给军饷,责成吴文镕等人坚守武昌,责成荆州将军台涌拨出部队前往援助。这是清廷第一次命令曾国藩率领船炮赶赴长江下游。
  曾国藩正在筹建水师,制造战筏,防守湖南,没有远征的准备。他写信告诉吴文镕,湘军还没有训练好,拉上前线无异于送死。但是,湖北与安徽求援的文告天天到来,曾国藩一个月三四次接到清廷催促他出兵的诏命,于是他与骆秉章商量,命令知府张丞实和同知王錱,率领三千名湘乡勇奔赴湖北。
  王錱听说要去湖北打仗,非常踊跃,赶紧着手准备。他听说省城给他提供军饷,就不再向曾国藩报告。
  这时候,骆秉章也感觉到了太平军对湖南的威胁,写信给曾国藩道歉,并请他率湘军返回长沙,和绿营共守省会。曾国藩回答:湘军还在训练,不能出征。
  曾国藩得力于长沙人黄冕的帮助。在他极其缺乏军饷和武器时,这位长者积极地为湘军筹措军饷,铸造土炮。
  皇帝下令征调湘军,大家都来询问曾国藩为什么迟迟不肯发兵,曾国藩叹息道:“现在贼寇往来阳逻,在湖南与湖北将近有二十万人。他们纵横江湖,只有靠战船才能与他们争个高低。部队训练好之后,才能派出去东征,不胜不归。九江以上,千里如洗,怎能以仓促招募的部队,拿着落后的兵器,步行一千里,去与如狼似虎的百万强寇对抗呢?”
  太平军占领汉阳之后,分兵北上,攻占汉阳北面的孝感和东北面的麻城,战火波及德安。湖北学政青麟命令德安知县张开霁招募训练两千名勇丁防守。此前,张亮基调了五百名郧阳兵到孝感西北面不远处的应城,贵州人唐树义和湖南人杨昌泗则率部驻扎在孝感东北面不远处的杨店。太平军被这些驻防的清军阻挡,便退回汉阳,一路上遭到清廷同知伍惺所部的袭扰。
  由于江忠源已派兵增援武昌,清军保住了湖北省城。太平军知道江忠源的楚军在后面追踪,便决定撤兵。
  太平军于11月5日全部退向黄州,武昌解围。王錱的部队也没有从湖南出发。
  不久,太平军在安徽有了很大进展。杨秀清派顶天侯秦日纲代替石达开驻扎安庆。胡以晃率部从安庆出发,10月中旬与曾添养联合攻克集贤关,于11月14日乘雨北上,攻占安庆以北约一百里处的桐城。11月29日,胡以晃所部继续北上,推进一百里,攻占舒城,距离庐州只有一百多里了。太平军杀死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等人。清军总兵恒兴逃往庐州,文宗下诏将他斩首。
  文宗这时又想到了已被降了四级的江忠源,将他任命为安徽巡抚。诏书中说,湖北和安徽本为一体,江忠源可以根据战事的缓急来决定去留,不必拘于朝廷的成命。
  清廷的这次任命,使江忠源成为湘军中第一个靠战功成为封疆大吏的将领。
  江忠源仍然担心太平军攻击武昌,对于是否前往安徽,颇为犹疑。然而,庐州一再告急,江忠源认为庐州是非去不可了,于是上疏请求前往。
  江忠源这个封疆大吏,当得实在辛苦,不仅疲于奔命,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对抗安徽的太平军。他上奏清廷,请求增兵一万,自当一路。他请求曾国藩训练六千名军士,协助他到安徽作战。
  但是,曾国藩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曾国藩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因为他还没有训练好一支足以打败太平军的水师。
  其实,曾国藩的看法,江忠源等人也是同意的。他们早就看到了水师的重要性,知道湘军要北上对付太平军,光有陆师不行。过了岳阳,就是洞庭湖和长江,湘军如果没有水师作战,恐怕连太平军的影子也见不到。
  44
  曾国藩在镇压本省会党的战斗中,多次检验了湘军陆师的战斗力。他虽然现在还没有水师,但他看到了希望。
  文宗根据江忠源在南昌的提议,已经批准湖北、湖南和四川三省兴办水师。这个批示,由于路途阻隔,到达湖南以后,已经过了一段时日。
  骆秉章认为,这是皇帝批转的折子,并不是非办不可的事情,何况创建水师需要银子,一时找不到出处。于是,他把这件事情搁置下来。
  湖南巡抚不积极兴办水师,那么湘军是不是可以创建一支水上部队呢?曾国藩想摸清文宗的想法。于是,他于10月24日上奏,请求操练水师。文宗早就担心长江之上没有水师抗扼太平军,见了这个奏本,龙颜大悦,立即称赞曾国藩很有见地,于11月份批准他兴办水师。。 最好的txt下载网

1853年,咸丰三年(27)
曾国藩靠着敏锐的目光,发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湘军水师这一新型兵种,也随之浮出水面。
  在曾国藩的时代,创建水师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那时的官员们,认为海上争战是岛国夷人才会去干的勾当,我泱泱华夏大国不屑一顾。至于内河水师,大多数人不求甚解。
  曾国藩着手寻访战船的造法。他问过许多人,没人能够告诉他怎么制造战船。当时,在偌大一个湖南省,竟然几乎没有人知道战船的形状和构造。
  湘军最早的做法,是按照古代的办法,编造筏子,宽七尺,长一丈五尺,将两头削尖。设想这样就可以冲击敌人的船只。
  可是,经过试验,发现这种筏子没用。
  曾国藩又想制造大筏,装载火炮,用来拦截在水面上。他还很想建造艨艟大舰,却发现这不现实,因为太大的船无法掉头。
  最后,曾国藩专心于制造炮船,但苦于没有图纸。他自己苦心思索,改造商船。仿照端午竞渡的龙舟,在船上装设短桨和长桨,如同蛇足鸟翼,以人力对抗风力和水力;逆水顶风也能前进。然而这都是自己发明的,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总是无法制定标准。
  恰好岳州营守备成名标来到了衡州。他曾在湘江上做过水盗,对于船炮有一些心得,能够描绘出广东的快蟹和舢板的样子。
  曾国藩还伸手向清廷要人才。他请调广西右江道张敬修率领战船到湖南,但是这人没有来。广西候补道同知褚汝航奉命代替张敬修,到湖南制造长龙战船。褚汝航在1851年就有过跟太平军作战的经验,现在匆匆从桂林赶来。他能描绘出长龙船是什么模样。
  不过他们也没有掌握制造的标准,只能根据对外型的记忆来揣摩。
  曾国藩也不求全责备,就下令仿造,和他们一起琢磨,经过多次试验,将商船改造为长唇宽舷,开炮试验,果然不会受到后座力的影响。
  为了创建水师,曾国藩殚精竭虑。他发现,战船的一枝桨和一块船板,如果位置放得不对,就会挂碍,无法开航。后来采用轻质的木材和薄料,才取得成功。至于船舶的大小和轻重,都是他自己经过思考而决定的。总督吴文镕非常支持自己的这个学生,通过信函与曾国藩探讨商量。
  曾国藩和骆秉章一样,也不知道从哪里才能搞到经费。但他在文宗那里说话灵便,就上奏请求截留广东给清军大营提供的八万两饷银,兴办四千人的水师,置办两百条战船。大的战船,从五百石到一千多石不等,大炮从两百斤到三千斤不等。
  45
  曾国藩一边造船,一边继续镇压湖南的会党起事。
  道州人何贱苟手下有四五千天地会的会众。他在1852年随太平军到达武昌后,又于本年春天返回家乡扩展势力,使他的部下遍布湘南的十多县。
  他在3月份失去了部将吴玉老十,但他还有足够的实力与官府对抗。
  11月13日,何贱苟率部攻占常宁,然后撤出县城,转战嘉禾,联合嘉禾人尹尚英的两千多名红巾军,向蓝山转移。
  曾国藩接到地方官府的报告,批示说:这股会党,实在是湖南的巨患。于是他派出靖州人储玟躬的五百名乡勇前往镇压。
  储玟躬的五百人开到蓝山,初一交手,便将会军击败。尹尚英下令撤掉对蓝山的包围,在蓝山周边各县游击活动。
  何贱苟的部队转战道州四庵桥,又与广西天地会胡有禄所部联手,打败清军总兵安长泰的部队,斩杀把总吕至贵和王五銮。
  郴州人邱昌道联合王大才的天地会在兴宁的三都起义,邱道昌自称楚帝,率部打败郴州的绿营兵和乡勇,活动在永兴县的油榨墟一带。曾国藩命令罗泽南派部队镇压。
  李续宾回家之后,只呆了三天,又奉命跟随罗泽南奔赴永兴。
  曾国藩的幕僚郭嵩焘首倡湘军兴办水师,于11月22日以增援江西的军功得到保举,得了个七品官职,被特授为翰林院编修,到北京上任,暂时脱离了战场。
  骆秉章见曾国藩不肯回长沙,便积极网罗其他人才。他听说左宗棠已从湖北回到湘阴,连忙发出邀请函。左宗棠后脚刚进门,骆秉章的派出的快足就跟着到了。
  关于骆秉章请左宗棠出山的故事,有个“三顾茅庐”的版本。人们说,骆秉章像当年的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一样,搞了三次诚恳的邀请。其实,用信函来光顾左宗棠茅庐的人,又岂止骆秉章一个!而且,又岂止是三顾!

1853年,咸丰三年(28)
骆秉章请第一次,左宗棠说骆大人“礼意优渥,实为可感”,但不为所动。
  不久,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新顶戴还没换上,马上送信给左宗棠,请他去做幕僚,“用词弥苦”,苦苦相求。
  左宗棠还是没有动心。尽管左宗棠非常敬佩江忠源的才干和人品,但他铁了心不再出山,仍然予以回绝。
  江忠源请不动左宗棠,曾国藩来帮他请。这位团练大臣请左宗棠训练三千名勇丁,训练好了,就拨给他带着去增援江忠源。
  这个诱惑比较大。在乱世当中,谁都希望自己手中握有枪杆子,何况左宗棠本来就是带兵打仗的料子。
  但左宗棠仍然拒绝了这个诱惑。
  胡林翼也写信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