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 天王苻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英雄 天王苻坚-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统一北国  二
慕容廆身高八尺,一貌堂堂,不过,这不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时候遭叔父*,被立为慕容部族的首领以后,又受两个强邻的欺负。这两个强邻一是鲜卑宇文部,一是鲜卑段氏部。他们都比慕容部强大,时不时就打上门来敲人家脑袋要钱要物。慕容廆登台后必须干的第一件事是解除这两方的欺负。 

  他分析情况,觉得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斗赢两个敌手,想起自己的曾祖父莫护跋曾经帮助司马懿*公孙渊,对晋王朝有功,就向晋武帝上表申请支援他进攻宇文部。

  晋武帝刚刚完成一统中国的帝业,正躺在后宫温柔乡里享福,不肯答应他的要求。

  慕容廆气愤不过,发起对晋国边境的骚扰战。这是慕容廆不自量力的愤青行为,结果自然大败,几乎满头碰出疙瘩。不过这也好,慕容廆因此清醒过来。

  清醒过来的慕容廆立刻想出了新招数,他在宇文部和段氏部面前忽然变得谦恭有礼,什么事都忍让,弄得宇文、段氏两家简直无法找渣。段氏部单于段阶甚至喜欢上了慕容廆,将一个女儿嫁给他为妻(这可能与他一貌堂堂有关)。对手变成岳父,慕容廆高兴得真像喝下了琼浆玉液。宝马载来娇娘,敌人又减去了一个,十足的双喜临门,他如何不高兴?

  在此同时,他的学习天赋发挥出重要作用。他以棘城为中心,学习中原种植技术,开展农垦,奖励农桑,还模仿晋朝廷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使得他控制的地区呈现出相当太平的局面。晋惠帝永宁年间(301…302年),燕地一带发大水灾,慕容廆开仓赈济,救活了好些人。为这,晋朝廷吹吹打打给他送来一身官服,周围的人都替他风光。

  眼看慕容部迅速发展,宇文部受不了了。宇文部首领宇文莫圭那时已经统一了塞外各部,是塞外最强的一支力量。宇文莫圭派弟弟屈云向西扩张势力,屈云就势另派一支军队由他的将领素延率领,进攻慕容廆占有的地区。

  这一次,慕容廆不再让步,他亲自领军击败了那些侵扰者,因为他觉得国力有了提升,外交上也取得了胜利,有恃无恐,你宇文部的几只小虾还能让我翻船?

  素延却还是老眼光,他感觉慕容廆简直是胆大包天,不知死活。一生气,带了十万大军围困棘城,把棘城包裹得水泄不通。棘城的人几乎个个被吓得面无人色,感觉末日已经到来。

  慕容廆怎么办?

  他登城巡视,指着城外敌军对随从们说:“依我看,素延军队不过是些蚁聚的犬羊,没有严密组织,也无统一的法度,很容易击垮。大家不必害怕,只管跟着我冲杀,我保证一战成功。”

  说罢这话,他披上盔甲,率军出城。将士们受到鼓舞,果真喊杀连天,勇敢冲锋。素延带来的军队本想仗着人多到棘城抢劫,大捞一把。他们分属各部,调度困难,遭遇慕容廆突击,没法迅速组织对抗,被杀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这一次棘城保卫战是慕容廆的成名战,它不仅解了棘城的包围,杀死和俘虏了敌军一万有余,也打出了慕容部的信心和威望,宇文部从此不敢小看慕容部,随意向他们勒索。

  有了信心和威望,慕容廆接着就发起了一场主动进击战,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统一北国  三
战争的起因是慕容廆听到了一个消息:鲜卑族中的两个恶棍素连、木津再次攻陷并且掠夺辽东几个县城。晋国辽东太守袁谦接连失败,他害怕再战,派人求和,素连、木津就是不肯答应。这两人的口号喊得山响:一定要给东夷校尉李臻报仇!前辽东太守庞本泄私愤错杀李臻,“这冤屈深过大海!”

  “爸,素连和木津表面上说给李臻报仇,实际上前太守庞本早已下台,现任太守表示愿意杀死庞本来讲和,素木两个依旧不肯罢休,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报仇,他们是在纠集人作乱。孩儿觉得要做诸侯,捷径就是勤王,帮朝廷除乱立功,朝廷肯定会给封侯。只要爸您下令,孩儿一定争先杀敌,除掉素连木津两个,那样,爸您忠义的名声会轰动满朝,一切战利全归咱自己,没有比这更合算的事了。”

  说话的是慕容廆庶生儿子慕容翰,一个高大威猛的年轻人,他猿臂善射,武艺高强,极会用兵,很得慕容廆的喜爱。

  慕容廆同意儿子这条意见,当即以勤王的名义发兵。于是,儿子冲锋,父亲督战,战旗直指素连和木津两个刁徒,很快就取得全胜,杀死了素连和木津,收编了他们的人马。 结果不消说,正如慕容翰所言,一切战利全归慕容廆,他的英名轰动了西晋朝廷。

  当时西晋朝廷已经衰落不堪,中原已经大乱,大批士人和平民变成流民四出寻找安身处所。处在慕容部更靠西的鲜卑段氏部本来最先接触从中原东逃的流民,但段氏部对逃难的汉族士大夫不感兴趣,不愿接纳,觉得那简直是些窝囊废。因此,大批跟着士大夫他们一同逃难的人被段氏部拒绝。

  ——这也不能全怪段氏部领导缺乏眼光。西晋时期的士大夫们确实堕落得可以了,他们以擅长扯谈来标榜自己的才识,悠哉游哉任什么不干,轻视礼法,毫无社会责任心,认为*才叫高明。

  晋惠帝时的司徒王戎可算其中冒尖人物之一,那王戎平日做什么呢?主要是计算他遍布天下的田产收入,再就是轻装游逛打猎。他身为高官,却不理朝廷的事,不提任何有关朝政的建议,一切政务交给下属。有次,名人阮咸的儿子阮瞻求见,目的当然是希望他抬举推荐为官。

  他无可推脱,临时想了个问题:“孔圣人注意名和实的一致,反对作君王的不像个君王,作官的不像个官;老子庄子两位强调任凭自然,反对仁义礼法。这两者相同还是不同?”

  阮瞻想了一会,回答出三个字:“将无同”,意思是“莫非相同”。

  王戎把“将无同”三个字念了又念,非常赞赏,当即任用阮瞻做了属官,阮瞻因此被人称作“三字掾”(掾就是属官)。

  应该说,王戎的问题虽是临时想出的,还算有点知识含量,阮瞻的回答实在糊涂得很。拿到今天的高考考场,阅卷老师保管不给及格。因为那三个字能正反两面来理解,“莫非相同”包含着“可能不同”。如果你的意思真是正面的,是相同,那你该作必要的论述说明,仅仅三个字太没有确定性了,怎么值得赞赏?王戎竟然据此选拔了一名“三字掾”,这不过表明了他的价值取向,他欣赏模糊提的答案,内心里就希望两方面一致,为他作官不办事,享乐过日子做借口。

  王戎这么行事为人,“三字掾”阮瞻肯定也这么行事为人,大批士大夫都这么鬼混。突出的*人士甚至趁夜晚到邻家偷酒喝,或者*,*见客,炫耀自己的坦率真实,那实际上可说是形成了一个“垮掉了”的群体,谁见那丑态恐怕就作呕。有人说,西晋的灭亡,就亡在这批人身上,他们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需要经常农牧作战的段氏部对他们的看法如何能好?

  慕容廆不像段氏部那么讨厌西晋士大夫,他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来者不拒,并能根据来人的地区、具体情况分区分部门安置生活。比如冀州人在冀阳郡,并州人在唐国郡,等等。平民耕种,士人呢,他选拔贤才,能教书的当“祭酒”(注意,这是学官的称呼,请不要误会成别的意思),能谋划的做幕僚谋士,才能突出的裴嶷和鲁昌两个汉族士人因此进入了慕容廆的核心集团。

  这样,慕容廆的辖区流民大批涌入,人口大量增加。士大夫们在中原所炫耀的*,顶不住此时肚子挨饿的压力,不得不放弃*,用他们的知识做点实事,为慕容部效劳。慕容部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高,部族力量更加壮大。

  这造就了慕容廆步步走高更坚实的基础,也越来越让周边的野心家们眼红,应证了我们常说的“机遇与危机同步增长”这句话。

统一北国  四
东晋元帝司马睿刚到建康当琅琊王,就曾经给慕容廆送去很多官衔,慕容廆却推辞不受。

  谋士鲁昌对他说:“您雄踞一方,可别的部族近邻依旧抗拒您不肯服从您,您知道原因吗?”

  慕容廆摇头。

  鲁昌说:“原因就在您的官职并非朝廷任命,缺乏足够的号召力。现在,中原乱了,维系人们对晋朝廷希望的只有建康的琅琊王。您最好派人和建康联络,劝琅琊王称帝。然后,您用帝王之命作号召,*捣乱的人,谁还敢不听您的?”

  一贯自信的慕容廆茅塞顿开,当即派人上表建康,要求司马睿登基当皇帝。司马睿当皇帝以后,没有忘记这个远方的捧场忠臣,重申前命,授予慕容廆将军、单于、昌黎公等等官爵。这次慕容廆除了表示谦虚,不肯接受公爷爵位外,其余一概笑呵呵接纳。以后他再办事,动辄打出皇帝的招牌,号召力果然大增。

  他的近邻平州刺史崔毖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说他志大,是因为他自以为名望高,有广招流民,创立霸业的野心;说他才疏,是因为他招来流民以后,不会安抚。人家看到你乱糟糟一团,来了又走了,甚至根本不来了。崔毖不作自我反省,却怀疑到慕容廆身上,以为慕容廆挡住了自己的人路,暗暗和高句丽(生活在辽东的少数民族)、鲜卑宇文部、段氏部策划,怂恿他们灭掉慕容廆,瓜分慕容廆的地盘。

  慕容廆起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晋元帝大兴初年(319年),宇文、段氏、高句丽三方联合进攻棘城,棘城再次受到包围。

  慕容廆带人绕城巡视了一周,对将领们分析说:“除了宇文部,高句丽、段氏两家,并没有和我结仇,估计他们不过听信崔毖的煽动,趁火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