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感集-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邪教首先是作为国家势力范围内的一种势力,而为国家所不容。尔后,又作为一种与人理智理性和正常的人性相悖离的学说,而为世人所唾弃。但邪教不会自行消亡,因为人类的弱点永远存在,即作为邪教指斥的理由,又作为邪教本身。

  
  
  人类的“净化者”

  不管本来怎样,邪教在客观上是在“净化”人类,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类中理智缺陷者,从中挑选着弱株和病苗。一切潜伏着变异倾向的生命个体都在它的面前现形,它诱发了他们天性中的偏执和误念,走得最远者,已先行自我清除。但他们所用的方式过于功利,不太纯洁,既然已经厌弃了这个世界,那么就应该到一个渺无人至的所在,比如,深山老林,去不为人知的“升天”。你们应该神秘的失踪,而不应该在光天化日下现场表演。因为如此才能让人相信你们真的升天,而你们自身也能找到感觉。但你们却选择了一种很俗气的方式,你们即使在升入另一个世界前,也还在这个世界追求一种“轰动效应”。你们的动机如此不纯,妄念如此强烈,即使真有天国,也不会收留你们这些不洁的人,你们必将为天上地下所遗弃,成为无家的孤魂野鬼。

  不管邪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它确是在清除人类,它引发他们的痴迷,然后再用痴迷杀死他们,以做为榜样和牺牲,来引诱更多的人。邪教是在清除人类,那些最痴迷者,是它首先清除的对象 。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耶稣之死
释迦牟尼  

  
  悉达多王子从小就与众不同,他沉默寡言,不愿和人说话,喜欢独自一个人沉思冥想,宫廷里的奢华吸引不了他,而对人间的苦难和不幸却很同情和悲悯,身边熟悉的人死了,他都要闷闷不乐好几天。悉达多王子就这样在忧郁和沉默中渐渐长大,但对人世间痛苦不幸一面的思索,始终占据着他的心灵。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苦难和不幸,人为什么会死,怎样才能把人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这一系列的疑问折磨着悉达多起敏感善良的心灵,他几度产生出家的念头。父亲看出悉达多王子身上表现出的非世俗倾向,为了挽留他的心,在悉达多王子十六岁那年,给他娶了邻国的王女为妃。他们共同生了一个儿子。父亲以为悉达多王子的心已收回,他对悉达多王子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希望他日后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

  在一天夜里,悉达多王子从睡梦中醒来,回头看见王妃*的女性肉体,感到无比丑陋。从这一刻起,悉达多王子对色欲的兴趣一下子消失,觉得人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吸引他,感到万念俱灰。悉达多王子悄悄起来,从宫中逃走。父亲早上知道后,派人去追赶,劝他回头。但悉达多王子决心已定,先后跟从数个导师寻求解脱之法,修炼苦行。如是六载,倍觉艰辛,但仍无所获。悉达多王子在河里洗去了全身的积垢,坐在菩提树下,发誓不证到无上大觉,即粉身碎骨,终不起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鸣电闪,雨泻树摇,悉达多王子亦不为之所动,内心如皓星朗月,宁静清明,达于忘我境界。 悉达多王子终于战胜了魔障,顿悟一切烦恼皆由心出,亦由心灭。诸法空相,一切诸相,皆是虚妄。在这天夜里,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成佛,开始讲经传道,广收弟子,吸纳信众,而成一代佛祖。后人称之为释迦牟尼。     

  耶稣之死

  
  耶稣预感到他将死去,但他不知道死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临。他也预感到门徒中将会有人出卖他,但他同样无法确知这个人是谁,他的高贵性格也不允许他做这方面的努力,他甚至不允许自己猜测怀疑。他深信自己是上帝之子,负有拯救众生的使命,他相信天上的父将会在最后的时刻来援救他。但耶稣仍很忧郁,无法摆脱的辞世之感沉重的压在心头。

  在公差到来的时候,耶稣的心情出奇的平静,在这一刻,他洞知了出卖自己的人,他深深的怜悯他,他知道犹大将受到最重的良心的折磨,他为自己再也不能拯救犹大的灵魂而感到难过。耶稣悲悯的望着这个最不幸的人,他在犹大的脸上看到了他希望看到又不忍看到的最痛苦的表情。他将因为出卖自己的拯救者而永远得不到拯救。

  十字架上的耶稣高高在上的望着脚下的人群,感到一种透彻肺腑的焦渴:无知而可怜的人们啊,我深深的爱着你们。但耶稣没有说出口,说出口的只有一个“渴”字。有人为他饮水,但他却感到了加倍的焦渴。刽子手们开始行刑,锥心的疼痛使他脱口喊道:主啊,你为什么抛弃我。

  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之后,门徒们都感到深深悲痛,导师的死更坚定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四处传播导师的福音,讲述耶稣生前的种种教诲和神迹,讲述他们信以为真的基督复活的故事。于是基督再没有死去。

  
  走向完满的路上

  
  三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接近了西方极乐,但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他所感到的不是功德圆满的欣喜,而是由此产生的深深的失落和虚无。他知道,他终将成佛,脱离凡界,而进入梵天,永离这五蕴和合的婆娑世界。三藏一步步西行,又不断向东回首。他想到了给他应身肉体的父母,长安送别的唐主李世民,想到了一路的辛苦和磨难,也想到了沿途所遇的风土和众多有缘人。一种深深的眷恋阻滞着他西行的脚步,使他每一步迈下去都重似千钧。他就要辞别此世,而进入西方佛土,舍弃这相伴相随数十载的肉身。三藏深知自己还没有破除我执,达于清静涅磐之境。但做为有情众生中的一员,他已舍弃了除此之外的所有执著,

  三藏悲壮的走向寂灭和永生之途,他终要离开这个世界,达于另一种寄居。

被改造的世界
大地上耸立着一矗矗高大的楼房,阡陌间蜿蜒着冰冷的铁轨和如蟒的黑色柏油路,钢铁的机车在上面往来不息,飞机在天上轰鸣,轮船在海上行驶,看不见的电波在冥冥空间传递着信息。我们已经离开最初的道路很久了,最初的道路已被无数繁复的足迹掩埋。我们已置身在一个人为的世界中。在这个人为的世界里,我们的生存被重新制造,我们被放在一个预制的模子里,整塑,改造,添加,去除,打磨,修整,变成了一个部件或产品,然后再放进一架运转的机器中。我们不再是一个自自然然生长的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承载着人类全部思想意识感觉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我们造出一架庞大的机器,再把自己造成它的零部件。供它运转使用。个人目的服从于合目的,个人目的只有作为合目的的部分才能有效达成,一切游离在系统之外的存在都将被虚无化,边缘化。一个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进入系统被系统化,要么游离在系统之外被边缘化。系统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大背景下整体的相同和相似。相同相似的人,相同相似的命运,相同相似的困惑和苦恼,相同相似的处境和艰难。一个人很少代表一个人,一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一群人。如果某人做了一件最惊世骇俗的事,他也还是代表了这个人为世界所特有的冲动,代表了某一些人共同的心态。

  我们被重新制造了和改造了,我们不再是一个纯粹自然意义上的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不再是本原意义上的世界,我们已与本原意义上的世界很远了,我们只是生存在一个不断建立,又不断消解的某种持续过程之中。

不败的人
不败的人

  真正失败的人,使那些承认失败的人。如果我们在内心,在骨子里,在生命的至深处,坚持自己的不败,我们就永远不会失败。即使我们在外观上,在世人眼中,从来没有胜利过,但在我们的内在生命中,我们仍然是个胜利者。

  坚持我们生命中的不败,并不是简单的意志和观念上的不服输,它还要体现在行动中。所以,生命中的不败,也既是行动上的不败。行动始终在证明你还在坚持,还在奋进,还在搏击。你坚信自我意志的力量,你坚信倘若有一天,你突然失明,那么,你的灵魂就会生出另一双更加明亮的眼睛。你坚信倘若有一天你突然变得一无所有,至爱随风飘去,你仍会创造出另一个我,去重新去拥有世界。

  坚持生命中的不败,就意味着你从不会放弃,从不会失去,从不会倒下,从不会逃避和逃离。就意味着你永远是你。

  
  强者

  强者从不要同情,更不要怜悯,甚至连爱也为他所拒绝。他不是病人,不是残疾者,他是健全的人。坐在轮椅上操纵世界的罗斯福,病入膏肓的鲁迅,比健全的人更健全,比健康的人更健康。因为他们是战士,战士和强者由同样的材料铸成。

  没有体验过人生的严酷,世界的冰冷,人心的冷漠,生活的苦艰的人,不能称为强者。也不能成为强者。强者就是经历了一切,而有看透了一切的人。是能够冷峻的面对一切,无所畏惧的人。世界是铁的,而强者是钢,只有全身是钢的人,才能完好无损。而那些软弱的人,那些弱者,那些正经受苦难煎熬而发出呻吟和呼号的卑琐者,在世界铁的无情面前,被击得粉碎。

  当爱、同情、怜悯又充盈世界时,强者便从世界退出,他的使命已经完成。

  
  
  不可缺少的人

  
  必须坚信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人,没有你,世界将会有所欠缺。你不是那众多相同相似的人,你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作为一个正数,作为一种增加,加入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这个世界的人太少了,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这个世界的人又太多了,这个世界装满了可有可无的人。

  你之所以是不可缺少的,是因为你的不可替代,不可混同,是因为你给与世界的是只有你才能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