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朱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敦厚朱德-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吹梅祝衔ё盘踉嗬锇蛇吹钠莆梗派匣勾┳乓凰菪簿托乓晕媪恕!
  这个小头目急忙撇下朱德,扭头盘问起警卫员。朱德生怕警卫员露了馅,随即拔出手枪对准小头目,小头目脑袋开花,栽倒在地。朱德同警卫员打开后窗,纵身跳出,顺着枪声去找部队。 
  被打死的小头目,正是土匪何其朗的小舅子朱龙奴。他是奉其姐夫之命来捕捉朱德的。原来,当朱德带着小分队路经濠头圩附近的白村时,走漏了消息,被伪乡长何曾智知道了。这时,蒋介石悬赏通缉朱德的告示到处可见,他觉得这可是个领赏的机会,就给何其朗报信。何其朗便把这一能领赏的美差交给其小舅子朱龙奴,让他带200民团前往捕捉朱德,没想到……  
  这次经历后来传播很广,朱德也因此得了一个“伙伕头”的称号。 
  到汝城后,朱德同曾曰唯进行了两天的谈判。在谈判中,朱德提出三个条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给我们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我们支配;我们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照我们的决定办,不得进行干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同意朱德提出的部队编制、组织不变,要走随时可走的原则;起义军改用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团的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团团长(不久,范又委任朱为第十六军总参议);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一个月的薪饷,并立即发放弹药和被服。 
  在朱德同曾曰唯谈判进行到尾声时,范石生赶到汝城,与朱德见面。同学之谊、坎坷之路、未来之计都成为他俩的话题。最后,范石生建议,朱德部以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团名义进驻湖南资兴。朱德认为可行。 
  当天范石生在汝城城外储能小学召开了全军尉级以上军官会议。会议开始,就是范石生讲话:“弟兄们,我今天很高兴地告诉你们,我们十六军又添人增丁了。”他指着朱德,“这位就是新到任的第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团的团长王楷将军!” 
  接着,介绍了王楷少小习武,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供职于护国军,后留洋研究世界各种战法,并告知部下:“王将军是我滇军之前辈、范某的义兄。今后,弟兄们服从王将军就是服从我范某!”在座各位官佐伸长脖子看看军长如此尊重和抬举的这位神秘人物,一些当年滇军中的部下更疑惑:这个王楷怎么那么像大战棉花坡的朱旅长呢? 
  

“伙伕头”死里逃生(3)
掌声和议论一直不断。轮到朱德讲话:“弟兄们!我叫王楷,也叫朱德。”一开口,台下的掌声便爆响起来。他这么说,一则是知道范部许多师团官佐都是在滇军有过接触的部下,二则他是个实在人,隐姓埋名非他性格所为,是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他只有跟大家实话实说。 
  部队驻防资兴,最终得到一次难得的休整。官兵们先是领到了一个月的薪饷,“继而每人配发了枪支,步枪每支配发了200发子弹;机枪配了1000发;损坏的枪支,军械部门给予了修理”。最重要的是有了冬装,还有毛毯、背包带、绑腿和干粮袋等,起义军余部顿时又活鲜起来,连朱德也把胡子刮了。 
  1928年初,蒋介石在范石生部安下的钉子丁煦弄清南昌起义军余部隐蔽在范石生部队里,且朱德已化名隐藏其中,立即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气得火冒三丈。很快,一封密电从蒋介石处发往广东李济深。当时,范部属于广东政府李济深管辖。尽管蒋李之间也有矛盾,但双方对共产党的态度是一致的。李接电后不敢耽误,马上电告范石生,说是转达蒋总司令的命令,要他迅速解除起义军的武装,逮捕朱德。同时,派出方鼎英部的第十三军从湖南进入粤北,监视起义军和范石生的动向。 
  范石生接电后,不忘旧谊,信守协议,立刻写信派秘书杨昌龄前往犁铺头,告诉朱德,劝他立刻离去,还送来几万元大洋。他在给朱德的信上说:“‘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最后胜利是你们的,现在我是爱莫能助。”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朱德必须立即率部脱离险境。他最初准备按照广东省委的意见,去东江同广州起义的余部汇合。但部队刚到达仁化,突然发现国民党第十三军的部队正沿浈水开往仁化东面的南雄,切断了起义军前往东江的去路…… 
  队伍停下来。向何处去?再次成为中心的话题。依照中央来信,湘南桂东、粤东海陆丰都是目的地。但哪里是合适的呢? 
  有许多建议,朱德认真听着、想着。 
  “到乳源(现属乐昌)的杨家寨子,我在那里有关系,我可以带路。”说这话的是龚楚,1901年11月出生于广东乐昌县长来镇长来村 ,1927年率农军参加南昌起义。  
  仔细询问了杨家寨子地形、社情,朱德知道杨家寨子与湖南的宜章只有一山之隔,有300多户人家,山中有一场不多见的平坝,而且有党组织活动,他和陈毅下决心前往。 
  三九隆冬,大雪纷飞。龚楚带领起义军穿过岭南大瑶山的茫茫林海,于1928年1月5日向杨家寨子开进。 
  杨家寨子有个外来人,名叫杨子达。他本是湖南宜章人,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县农协委员长,因“马日事变”后成为宜章反动派通缉的“案犯”,避居到这个杨姓族人聚居的地方。杨子达得知朱德率部即将抵达杨寨子,便利用宗族关系,说通族长组织了10多名群众,顶着严寒前往村外三四里的柞树坳去迎接。  
  很快,他们远远地看见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来了,作为部队前导的军旗上直写着:国民革命军第一四○团。“快看啦,大部队开来了!”“快放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由朱德率领从韶关辗转而来的这支革命队伍开进了杨家寨子。 
  杨家寨子的乡亲用滚烫的热情、大碗酒茶招待了这支部队。是夜,部队在坝中点上篝火,乡亲们送来米酒和腊肉,山坳里洒满浓香。朱德烤着篝火,喝着米酒,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同杨子达及老农会骨干们谈论着湖南革命的大好形势。 
  听着听着,大家心里暖烘烘的。杨子达更是热血沸腾,高兴得连敬朱德两碗酒:“朱将军,明天我就去找宜章组织联系,我们争取让宜章先组织起来!”两个大碗碰到一起…… 
  正喝着,突然一阵骚动,传来马嘶声。很快,一位身强力壮的汉子跃马而下站在面前,他身着呢料,脚穿马靴,满身透着豪爽和英武之气。“来来来,给朱将军介绍一下这位好汉少海,姓胡。”杨子达扬起另一只手,“这位将军姓朱名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伙伕头”死里逃生(4)
打过招呼,朱德才知道胡少海的来历。胡少海家是湘南宜章县的富户,父亲是宜章的豪绅。兄弟6人,他排行老五,乡亲们都称他为“五少爷”。他虽然出身豪门,但上学读书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放弃了“嗣承祖业”的士绅少爷生活,投身于民主革命,在程潜部李国柱旅当一名下级军官。后来进了程潜办的“建国援鄂军讲武堂”,毕业后在程潜部任营长。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他遭到怀疑,只得带领部分湖南籍士兵,离开部队,躲到杨家寨子,以贩马作掩护,领导着一支农民武装,打富济贫,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后来,同中共宜章县委的杨子达、高静山取得联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 
  “朱将军,我听说你们大闹南昌的事情,可佩!可敬!”胡少海当即表示,人马随朱将军分派,并让人牵来一匹高头大马,送给朱将军当坐骑。 
  “一起革命!革命到底!”朱德同胡少海把手握在一起。从此,“胡家五少爷”一直跟随朱德冲锋陷阵,直到1930年任红二十一军军长时牺牲于福建。 
  第二天,杨子达差交通请来湘南特委所属的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胡世俭详细地向朱德、陈毅汇报了宜章的敌情:“城内没有正规部队,只驻有邝镜明的500名民团,同外界没有通讯联系。这是有利条件,但宜章是座石头城,易守难攻。” 
  “请大家谈谈,看湘南暴动这把火如何从宜章点起来?”朱德动员大家献计献策。讨论时,有的人认为民团不堪一击,主张强攻;有的人建议引蛇出洞,把敌人诱出城来歼灭;有的人提出组织一支小分队,装扮成赶圩场的群众,混进城去,来个里应外合;还有的主张兵临城下,把宜章围个水泄不通,限期令对方投降。 
  朱德默默地听完大家如何攻取宜章的主意后,合上笔记本,十指交叉揉搓了好一阵。那深邃、睿智的目光,那成竹在胸的浅浅笑意和神态,都显出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即将实施的湘南行动计划的信心。他告诉大家:现在条件比较有利,一是军阀正在湘北酣战,湘南地区敌人势力比较薄弱;二是时近年关,地主劣绅逼租逼债更加厉害,贫苦农民和地主劣绅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起义军经过了补充和休整,战斗力大大提高。 
  说到这里,朱德便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思索,突然,他转过身来面向大家,说:“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个胡少海吗?他出身豪门,参加革命后没有公开地参加过本乡本土的阶级斗争,身份尚未暴露。我看有一着棋可由这位宜章有名的‘五少爷’来走。”朱德说:“起义的时机虽然成熟了,但是,由于宜章城易守难攻,起义行动决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于是,朱德把自己考虑好了的智取宜章的计划在会上作了具体部署。 
  最后打着手势,朱德风趣地说:“……先来一个‘请君入瓮’,然后再‘瓮中捉鳖’。”大家齐声叫好,都感到这是条“周郎妙计”,走的是一着妙棋。朱德对胡少海说:“这出戏由你唱主角,我只是个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