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明清两朝都遇上了皇帝无子兄弟相传的情况。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个皇帝,在位七年,因为嬉乐过度成病,死于1627年,终年23岁,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明熹宗有三男两女,无一长成,最终遗诏只好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同治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1862~1875年在位,死时年仅19岁,无子女,其帝位只好传给了堂弟光绪。
明清两个王朝都亡于内忧外患。明朝在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的打击下,走向了最终的灭亡,可谓内忧外患。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列强纷纷争夺势力范围。孙中山、黄兴等人同时发起了*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天花带来的祸与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全国统一政权,也是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的王朝。清朝初年开疆拓土,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的人口规模也是我国古代王朝中最大的,在王朝末期甚至超过了四亿。晚清时候,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曾经强盛的清王朝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
清朝前期的皇帝都是一些有为的君主,在这些皇帝当中,与天花有深厚渊源的就有二位——顺治和康熙。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帝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清军入关,改元顺治,九月从盛京迁都至北京。顺治皇帝十四岁(公元1651年)亲政,打理朝政、主持军国大事十年,政绩颇多。1661年,顺治感染天花病毒,不久因病死去。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康熙早年的生活就一直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之下,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天花大流行,不得已之下,由其乳母抱出紫禁城,寄住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中“避痘”。两岁那年,他仍然没有躲过痘魔的侵害,还是感染了天花病毒。好在有乳母的悉心照料,康熙硬是从天花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只是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因为康熙感染过天花,最不容易夭折,于是被顺治帝选为继承人。1661年,康熙继位,年仅8岁。1669年,康熙铲除了威胁政权的的顾命大臣鳌拜,开始亲政。康熙执政期间,削除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且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顺治与康熙,一个死于天花,一个因天花而继位。这对父子跟天花的关系是一祸一福,两父子都可称得上是兴国皇帝。
200年后,清王朝已由辉煌走向了没落,这时候又出现了两位与天花相关的皇帝——咸丰与同治。咸丰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即位,时年20岁,在位11年。咸丰也生过天花,为此也留下了一脸麻子。他的儿子同治也是死于天花。这两人又是一对父子皇帝,可在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却经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的战争,也可称得上是一对亡国父子皇帝了。
大清朝患过天花病的四位皇帝,一前一后两对父子皇帝,时间跨度整整200年。跨越200年的两对父子皇帝,有开国兴邦的明主,也有丧权辱国的昏君,这对于大清王朝也是一福一祸。只是不知这里的一福一祸,是不是也是天花带来的。或者,这是天命?




神奇的“胡说”

一个人酒后的胡言乱语竟然还能成真,不是巧合,又怎样来解释呢?
清朝文人魏息园在他的《不用刑审判书》一书中,记载了他当时亲眼所见的一个胡说成真的故事:
湖北的一个小县城,有一个叫胡成的人和冯安是邻居。两人心胸都很狭窄,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互相之间很有意见。虽然两人常在一起喝酒吃饭,但暗地里却一直没把对方当朋友。
一天,胡成和冯安又凑在一起喝酒,胡成吹牛说:“搞到百把两银子,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困难。”冯安素知胡成家穷,所以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胡成一看冯安不信,还摆出一副鄙夷的面孔,顿时怒火中烧,瞪圆一双醉眼,酒气冲天地说:“老实告诉你,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带着许多金银财宝的富商,我把他杀了,尸体扔到南山的枯井中去了。”冯安当然不相信,胡成就拿出几百两银子向冯安炫耀,说这些银两就是证明。其实这些银两是胡成的妹夫托他介绍购置田产而寄存在胡家的。没想到这下冯安信以为真了,把胡成的酒话当成了他酒后吐真言,第二天偷偷报告了官府。
当地知县得知发生了命案,一面派人将胡成抓到牢里来审问,一面遣人去南山的枯井查证。胡成认为自己没做亏心事,不需要害怕什么,在牢里静静等着无罪释放呢。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恰好在此之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当时凶手就是将死者扔进了南山的枯井之中。衙役在枯井之中果然发现了一具无头男尸,就将尸体运回官府,并向知县报告了情况。胡成得知这一消息,吓得差点晕了过去,后悔自己口无遮拦,如今看来是百口难辩了。最可恶的是那个冯安,竟然把自己给告发了,害得自己如今落了个牢狱之灾,永无天日了。
所幸的是,当地的这个知县及时查明了真相,抓住了真正的凶手,胡成才得以释放。
胡成没想到自己信口胡说的事,竟然和现实中的真事给碰上了。打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乱说胡话了,和冯安交往自然也是愈发谨慎,唯恐再有什么把柄落入他的手中。




霉运缠身的舰船

“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被称为倒霉的死亡船,尽管它是二战时期德国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巡洋舰。它的出现,象征了死亡的到来,所有与它有关的人都无可避免。
二战时期,德国陆军所向披靡,无往不利,可是海军实力一直落后于英国,甚至还在法国之后。为了争取对英国海战的优势,希特勒下令建造“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它号称有四万吨的排水量,超过了当时最大的航母(希特勒一直看不起航空母舰,认为传统的大型战舰才是未来海军的统治者)。
为了建造这艘巡洋舰,希特勒征召了大批科学家,全力投入。巡洋舰上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迅捷地跟基地联系。它的最大航速可达32节,超过了当时所有大型船只的航速。配置火炮98门,主炮口径达到230毫米,战斗力无船可及,建成后被誉为“海中之王”。
就是这样一艘巨无霸,从它建造到最后沉没,倒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光临。比如为“夏仑霍斯特”号运送原料的汽车,到达建造基地基尔港的时候,总是会无缘无故地相撞。当该舰工事完成大部分时,船体则突然断裂,致使在场的61人死亡,110人受伤。工人们只得重新建造,为此浪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当终于重新修造完毕,计划将要举行下水典礼时,这艘倒霉的“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在前一天的晚上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己离港了,撞伤了两艘浮船和船上的乘员。
下水后,“夏仑霍斯待”号开始参加对盟军的海战。它的第一战是与英国海军的“但吉”号一对一地对射。其时,“但吉”号已经被击伤,基本没有反击的能力。可是当“夏仑霍斯待”号炮轰对手时,舰炮炮门却突然破裂了,造成9名水兵死亡,11名炮手因炮塔的换气装置发生故障而全部丧生。
在大海战中,“夏仑霍斯待”号同英国海军交战,遭到英军“奥斯陆”号巡洋舰的猛烈炮击,官兵死伤惨重。同时,舰内又严重失火,几乎沉没。最后在盟友军舰“达奈杰纳”号的协助下,才退出战斗。可是停泊在耶鲁贝港时,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它被在黑夜中走错航线的“布莱蒙”号军舰撞个正着。“布莱蒙”号沉没,“夏仑霍斯特”号受重创。
因为有着庞大的身躯和超快的航速,英国海军对“夏仑霍斯特”号倍加注意。在海战后,英军就派出飞机搜寻,最终在耶鲁贝港找到了它。随后,英国海军派出强大的舰载机对“夏仑霍斯特”进行疯狂的轰炸,“夏仑霍斯特”彻底沉没。舰上仅有两人乘橡皮艇逃离,其他所有的官兵全部阵亡在冰冷的北海上。数月后,人们发现了逃离的两个人,可惜他们都已经死在漂浮的皮艇上了。
非常强大,又如此不幸,使得“夏仑霍斯特”号成为德国海军最忌讳的字眼,它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倒霉的船”。




卖真情报得假钞

在战争中,情报的价值是巨大的。二战时期,盟军与德国的间谍为了获得对方的情报不惜一切代价。双方通过各种方式,或者直接派人打入敌方内部,或者买通敌方的间谍归为己用,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第三方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这个第三方是指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受到双方的拉拢,会得到一些双方的秘密。土耳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二战期间,西塞罗在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当男仆。他由于擅长唱歌剧,尤其对意大利古典歌剧十分熟悉,并且慷慨地将自己收藏的意大利歌剧唱片送给英国大使,所以受到特殊的对待,可以与英国大使一起喝酒、欣赏音乐,后来更是当了大使的侍从。不过他的父亲是被英国人杀的,所以他很想给英国人点颜色看看。他在大使喝醉之后偷配了一把保险柜钥匙,可以自由拿到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秘密文件。西塞罗知道把这些情报卖给德国人,会得到很多钱。于是,他立刻联系上德国在土耳其的情报人员。
1943年10月28日深夜,西塞罗找到了德国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大使馆,见到了大使馆的参赞齐什。西塞罗将他拍到的关于德黑兰会议的部分内容,给齐什过目。果不出他所料,齐什对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而且愿意出高价收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