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港资背景的嘉汇达公司是一棵“摇钱树”:其开发的太平洋广场以其一流的设计与装备展现出上海国际大都会的形象,以其所处的商业中心位置,显示出其黄金地段的经营优势,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淮海路上的典型景观标志,随着上海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该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为公司的发展增添后劲。
与广电电子相似的还有浦东不锈。近年来,浦东不锈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每股收益从1998年的元猛降到2001年的1分钱。于是公司通过重组,由钢铁行业转变为房地产开发,浦东不锈目前所拥有的土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巨大的升值潜力。
大量上市公司资金汹涌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也推波助澜,寻找有土地储备的上市公司,然后大肆炒作。以上海港机为例,该公司自上市以来,经营业绩不佳,但股价却非常活跃。2000年更是牛气冲天,从年初的每股7元的价位,扶摇直上,最高逼近25元的价格,涨幅257%,其惟一炒作概念就是在上海黄浦江边拥有316亩土地,其无边无际的潜力吸引了无数的炒家。江南重工,上海的造船企业,业绩不好,但其工厂位置在黄浦江边,2002年初,传闻该企业要搬迁,股票价格开始快速上涨,从2002年1月29日的约每股6元的价格很快上涨到4月10日元,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股价翻了一倍。土地的巨大潜力价值演绎了无数的财富故事。
7、房地产: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不管是繁荣也好,泡沫也好,房地产市场火爆反映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
自199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我们从“国房景气指数”的走势图(图6…1)上可看到这点。“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的简称,是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它由政府统计部门编制,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熟悉和重视,成为反映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因此,我们可以用国房景气指数来衡量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景气程度,用其波动来分析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运行态势,从而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程度做一个整体评价。
图6…1 1997年1月…2002年10月国房景气指数走势图
从图6…1中可以看到,自1998年4月以后,房地产业进入景气空间(国房景气指数大于100),一方面是国民经济逐步好转,房地产的调整已进入最后阶段,另一方面国家于1998年确定房地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走出低谷。住房制度的改革和货币化分配制度的推行,在1998年和1999年年初极大地拉动了国房景气指数的上扬,在1999年3月景气指数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后来由于集团突击消费的终结,景气指数有所回落,但一直在景气空间运行,1999年10月达到阶段性低点。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下,市场发生了以住宅为主导产品、以个人为消费主体的结构性变化,景气指数于1999年11月走出谷底,之后逐月盘升。进入2000年,“国房景气指数”总体水平明显高于1999年。在2000年3月份经过小幅调整之后,以后各月“国房景气指数”一路上扬,迭创新高。进入2001年,国房景气指数上升速度明显放缓,2001年3月到2001年8月国房景气指数开始维持在106点的水平(2001年4月达到最高点),波动幅度很小,比去年同期上升幅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01年9月开始的指数值比上月均有所下降,直到2002年3月企稳。2002年,各月的景气指数与上年同比都有所下降,在104点附近窄幅变动,呈现高位强势横盘迹象。
自1998年以来,房地产投资逐年高速增长,房价每年大幅上涨,房地产市场走向繁荣。 
                  
 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1、中国中产阶层的界定
中产阶层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泛指一个社会中在经济上和身份上(或心理上)属于中等阶层的社群。它具有一些可观的经济标准,如收入水平或财产水平,也具有主观心理性特征,如在经济上尚达不到中产阶层标准,但心理上把自己认同为中产阶层。
中国中产阶层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接受的界定,更多地是泛指收入和消费能力较高的人群。在1994年,有人认为中产阶层的标准定义为每年税后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现在这一收入水平提高了,国内有经济学家说:“现在我认为这个基准应该提高到税后收入万美元,相当于每年20万元。”
另一些学者提出,界定中国中产阶层的其它标准还包括看某个人的资产是否超过100万元,或者是否拥有单元住宅。根据经济学家的估计,这些标准将会使中国中产阶层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
2、中国中产阶层10年内达4亿
2002年11月30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新加坡的公开讲演中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如果今后10年内中国有4至5亿人达到中等收入,中国市场就将比美国市场还要大。
龙永图的这一预测是对新加坡的700多名与会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外交官作讲演时作出的。
龙永图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增长,将为全球提供巨大商机,全世界都会从中受惠。中国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将对跨国公司极具吸引力,但那些原要投资东盟国家的资金不会完全转投中国。
龙永图对中国制造业前景是很有信心的。在谈到中国加入WTO对新加坡带来的商机时,龙永图说,如果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成为世界的大工厂,新加坡就可以成为替这个大工厂培训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专业经理的重要基地。
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官员2001年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有两亿人口进入“中产阶层”消费群。这里所谓“中产阶层”指的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份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万元。
3、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模式写真
十年前,张和孙夫妇俩都是###的工作人员。孙已经是母亲,拥有法国文学文凭。她回忆说:“那时我们每人每月挣500法郎,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单位给我们分了一套小二居住房,位置在二环以内。张的父母以及我们的儿子张军(当时他17岁)同我们住在一起。”当时,每个星期六,张和孙都必须在单位里参加政治学习,星期日则做家务。她接着说:“当时,国营商店的货架上常常是空的。我们与同住一层的邻居共用一个煤气灶做饭。”他们吃得很简单:米饭(吃得很多)、肥肉和大白菜,夏天则常吃西瓜。
张则以一种调皮的神气说:“1992年夏天,一个同事劝我下海。我们搞起了房地产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他自豪地指了指他宽敞的厨房,里面有一个微波炉,一个冰箱和一台洗衣机。1999年,他花相当于70万法郎的现金在北京四环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住房。
民营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孙受雇于北京的一家法国企业,每月挣万法郎。1993年,夫妻俩向移居美国的张的哥哥借了一些钱,把儿子张军送到巴黎上大学。张军结束学业后已受雇于一家法国银行,每月工资万法郎。
这时,一个姑娘从浴室里伸出头来。她是这家的保姆,来自安徽的一个贫穷乡村。每个星期六上午,孙开车(她去年花10万法郎买的一辆武汉产的雪铁龙牌汽车)带保姆到大商场买东西。
张和孙虽然还远不能代表那些受益于经济转型时期致富的亿中国人,但他们的经历却可以充分说明中国新中产阶层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方式。据报告,中国的中产阶层到2005年将达2亿人。美国麦金西环球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则估计,在这2亿人中,有3000万人(这部分人被称为新的中产阶层,其人数正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加)已经有了自己的房产。中国的这个中产阶层对外国企业(特别是外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拥有大笔储蓄。像张和孙这样的中产阶层分子已占中国人口的15%。他们善于利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机会,对政府进行的改革持支持态度。现在,他们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
48岁的孙现在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她参加了一个体育俱乐部,并且每星期五晚上都要上发廊。她还喜欢去做很时髦的脚部按摩。星期六下午,她带着公公婆婆到市中心购物。公公婆婆则常常利用这个机会到商场底层的小剧院边喝茶边听戏。有时,孙还通过移动电话同儿子联系在一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见面。
星期六晚上,张和孙同朋友们上饭馆。北京的饭馆里有各种菜肴,多得简直不知该怎样挑选。在东直门的一条街上,饭馆都是通宵营业。张军有时开车带着他们到一个朋友开的云南餐厅用餐。那里的装饰很有特色,简直使人感到是在纽约或巴黎。
这一家人有时还到电影院里去打发晚上的时光,或者是回家看DVD。张军更喜欢同自己的朋友们外出,例如到三里屯的酒吧去消遣。北京第一家咖啡馆开于1994年。现在,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酒吧街”。最近两年来,北京郊区的饭店越来越多。数以千计的家庭开始到郊区农村租房甚至买房,作为家里的第二住处。
张和孙打算在明年同儿子到欧洲旅游。他们将先到巴黎,然后到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2000年,有300万中国人就是这样出国度假的。他们喜欢去的地方是东南亚国家、欧洲和美国。两年前,张和孙已利用假期在国内旅游过。2001年5月1日休假时,中国有6000万人外出旅游,消费了18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