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习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要习惯-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前往,也不是那么服从北约的美军指挥官的命令按美国的意图行事,更多的是按照本国政府的意愿进行。其它小国,也是做做样子,他们的战斗付出也一定要同美国给他们的利益结合起来。况且,这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已进行了八年,阿富汗的局势依然没有稳定下来,塔利班的势力还不断增强。好多国家都准备打通堂鼓了,即便留在那里,也疲了。这是为何美国要向阿富汗增兵的一个重要原因,盟国不可靠,还是得靠自己的兵。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北约的手伸得太长了(6…3…2)
三、北约的手伸得太长了(6…3…2)

  因此,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现在面临一个后继不足问题。这是北约这个不合时宜的军事集团的性质决定的。毕竟也不是冷战,也没有共同的敌人,再加上美国的霸权的相对削弱,美国压根就难以约束盟国成员。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不是北约所关心和考虑的。他们觉得应当由美国人自个去做。另外,前面说到,纯粹的军事行动,压根不能解决阿富汗的问题,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军事占领行动,只会加剧阿富兰,及其所在的*世界的反感。他们会慢慢同情塔利班的民族与宗教抵抗运动。这也说明了,为何塔利班能挺这么久,因为,在人员补充与资金补充上,得到了*世界的大力支持。西方与*世界的战争远没有结束。但美国对西方的号召力已受到削弱。可以预想,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作用会减弱,部队会减少,一些成员国会后撤。这一军事行动,反映了北约在欧洲外执行军事任务的有效性与正当性。

  北约的手的确伸得太长了,伸到了不该伸的地方,北约到阿富汗,并不是去与上合对峙,如果说与上合对峙,争夺世界心脏,那只是美国。北约与美国,并不是一体的。美国对北约的调度具有有限性和区域性。科索沃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北约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一点。即便是在欧洲,只要俄罗斯还是这样萎靡不振,北约就不会回到其辉煌时刻。

  2007年,德国总理在德国《图片报》专访中提出,“在欧盟即将走入的第二个50年中,有必要组建一支欧盟军队,以便将欧盟各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信息,德国对北约在欧洲的存在已不耐烦了,德国如是,法国、意大利也如是。

  笔者看来,北约没有在苏联解体后,逐步转变角色,是美国的失误所在。如果不解散,就得要有不解散的理由,要么打造如苏联一样共同的敌人,显然这个办不到,二是,转变职能。可是,欧洲也有欧盟来完成安全外的职能,北约要想转变职能也很困难。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加强,随着美国的衰落与俄罗斯国力的削弱,欧盟军队也会逐步组建起来,迟早会代替北约接替欧洲防务,挤走美国,让欧洲真正从二战中站起来。这一进程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以内会加快。北约也不得不面临解散的境地。

  事实上,在阿富汗,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美国自己。是美国人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而出兵阿富汗,企图掌控世界的心脏地带。现在的态势,让美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不一定能消灭塔利班与*极端分子,退,又不甘心这样失败,又不甘心放弃到手的世界心脏。这种情况与19世纪英国在在占据优势下侵犯阿富汗有些类似,最终长期陷在这泥潭中不能自拔。会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而逐步撤军。

  世界形势的变化,区域安全形势的变化,早已上北约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美国人居然,还衔着这稻草不放,试图以一种日益离心松散的组织,来维持其逐步解体的霸权。到最后,必然是丢了里子也会丢了面子。大家拭目以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有上合在,世界的心脏就不会让外人博动(6…4…1)
四、有上合在,世界的心脏就不会让外人博动(6…4…1)

  2001年10月7日到12月7日,美国与英国,在二个月内就催毁了阿富汗塔利班的主要抵抗力量,并占领了塔利班的大本营——坎大哈,在军事上利用海空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扶持了卡尔扎伊傀儡政权。

  可是,从2001年到2009年,八年过去了,美军还停留在阿富汗,还加了北约数十国军队。而且军人也是逐步增多。而是塔利班有卷土重来之势,其控制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而且向巴基斯坦延伸,更重要的是,塔利班基地组织得到*世界更多的人的理解和认同。其生命力也越来越旺盛。

  为何为出现的这样的状况呢?

  不同文化的相处,是在相互包容基础上的共处和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文化同化与军事征服。更不是为了石油或战略利益而进行了军事征服。

  美国在*世界的军事行动,让*世界重新体验到了当年的十字军东征。这是西方世界对*世界的征服。当然得不到*世界的整体理解和支持,而且更会带来愁恨,在民族主义与宗教的鼓动下,凡是勇于反抗西方世界的,就是*世界的英雄。由于二三百年以来,*世界一直饱受西方的和掠夺侵凌,早已在*世界种下了愁恨的种子。此外,*世界在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随现代社会的来临而转型,文化上的创新进程被西方入侵所打断。这样,西方文化与*文化被动地相处在一起。尤其是当,西方文化入侵的同时,又常常伴随着经济掠夺与军事入侵的话,这种文化的反抗会显得更激烈,而当这种反抗并没有取得政治与军事上的良好后果时,这种反抗的文化将进一步拥抱历史。这就是为何西方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得到流行的根源。在这种状况下,保要*世界还没得到安宁,这的文化,就不可能在一种宽松环境下进行主动更新。

  这一点,其实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都存在,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也是面临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比较庆幸的是,只用了一百年时间就重新在政治与军事上取得了反击外敌的胜利,重新站立了起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民众的自信心的提高,使得逐步以宽松的心态来继承传统文化与重新吸纳西方文化成为可能。而*世界则不同,他们的仍处于外敌入侵时期。他们无法从容地处理文化融合的问题。谁会对敌对势力的文化产生好感呢?

  如今,看不到这种情况有任何的转机。因为这几个条件并没有改变,一是*世界的分裂局面,将长期继续,就连形成类似欧盟的松散国家联合体也很难办到。二是地理位置与石油,让*世界不能摆脱强国的争夺。三是西方列强没有明显的衰弱迹象,至少相对于*世界诸国来说,这些国家还一直强盛着。四是*文化更新远不能完成,而且由于分裂局面,这种文化将会形成诸多变种,而这些在危急中产生的变种因其宗教因素,会越来越具有极端性、恐怖性和危害性的特征。

  因此,这种极端性的文化必然会产生极端性的组织,越是对它进行打击,也越是变得更极端更恐怖。可是如果不进行打击,这些极端组织在赶走西方势力后会将*世界统一起来。而这不是西方世界所能接受的。历史的宿命,注定将西方与*世界这样长期痛苦地纠缠在一起。茫茫一片,看不到尽头。

  *世界,没有一个核心大国,不像斯拉夫文化的俄罗斯,也不像中华文化的中国,西方文化的美国,虽然伊郎相对较强,可是相比这些核心大国来说,弱得实在可怜。要经济没经济,要军事没军事。没有一个核心大国,始终面临外敌的肆意入侵与分化。两伊是形成核心大国的最理想伙伴,可是宗教的分歧与民族的区别,现实的因素与历史的传统,让两国走不到一块,相反还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如果两伊能够基本统一,那么,就具备了在*世界形成核心大国的条件,也就能抵御西方的入侵。如果说,未来*世界有什么出路,还是基于两伊和解基础上的政治基本统一。否则,*世界将永无宁日,波斯人、*人与突厥人都将各受其害。

四、有上合在,世界的心脏就不会让外人博动(6…4…2)
四、有上合在,世界的心脏就不会让外人博动(6…4…2)

  现在的阿富汗,是*世界与西方的战争另一个集中点。这比前一个集中点——伊拉克,更有利于*世界的反抗。这是世界心脏,又是丛林地带,地形复杂,文化落后,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地区。

  我不认为,美国为首的西方能征服伊斯世界。也许,会暂时征服,会暂时得到一些利益,但最终要被赶出去。历史是历史所写的,不是几个大国能写的。如果英国人、苏联人都不能征服,那么美国人也不能征服。美国人在中亚不会坚持太久,因为中亚没有石油,而对中俄特别是对中国的战略点穴也将随着中国的快速强大而变得不太重要。试想,即便阿富汗稳定了,塔利班与基地组织都被消灭了,美国在阿富汗驻军,阿富汗成为美国在东亚的韩国,又能把同为超级大国的中国怎么样?相反,还可能是中国强大陆军的人质。任何国家在陆上与中国对抗,就会面临可能人质的问题。美国对中国,在陆上进行围赌是不明智的。事实上,中国是美国围赌不了的。这一点,美国人相当清楚。

  而现在,在中亚,有中国为主体的“上合”,美国更不可能在中亚为所欲为。在*世界,还有余力抵抗美国等现代十字军东侵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在这个地方折腾。上合只要守住巴基斯坦与伊郎就可以了。西方与*越是折腾,也越是对中国有利,时间越长越好,当有一天美国人清晰过来,欲停止这种意义不大的行动时,他们发现,中国比当初又强大很多了。

  5月中旬的中欧领导人锋会,在*总理的演讲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