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燕国呢?“客”没有说。

  除了燕国,不是还有齐国吗?“客”同样提都不提,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奉阳君根本就不该有从这两个国家搞封地的想法。这说明他代表的是齐、燕的立场,而此时能兼顾两国利益的应该只有苏秦。

  这个“客”是苏秦吗?可能性不大,如果是他亲自出马,史书多半会记下他的大名,而不是用一个“客”字代替。

  不过尽管不是苏秦本人,但此“客”极有可能是受他的派遣。苏秦知道自己不讨奉阳君喜欢,所以聘请了一位代言人传话,这反倒比当事双方面对面谈话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战国策》的另一段章节里还记载了一个人为封地向奉阳君进言的情形,内容跟那个“客”所说的基本相同,只不过这次在诸侯的选项中提到了燕国,但答案也是否定的,理由是楚国、卫国一样“辟”,地理位置不好。有意思的是,这个人的名字叫公孙衍。

  除非同名同姓,否则很难让人相信。犀首公孙衍这时即便活着,也该七老八十了,苏秦何德何能,可以劳动老前辈的大驾,为自己这个后生奔走。

  “客”跟“公孙衍”或者本是一个人,或者是苏秦先后派出了两位说客。不管是几个,用意都只有一个,把奉阳君的贪婪引向宋国。

  这位(或两位)代言人在阐明从其他诸侯那里获得封地的高风险性后,得出的结论是:“为君虑封,莫若于宋,他国莫可。”

  为您考虑,还是在宋国搞封地最合适,别的地方都不行。

  要从宋国弄到封地,就必须支持齐国伐宋,真心帮齐湣王对抗秦国。

  奉阳君当然知道这是苏秦下的鱼饵,可是这鱼饵实在太肥美诱人,由不得他这条馋嘴的大鱼不上钩。

  忽然间一百八十度地转变态度,奉阳君最好能找到些让人信服的解释,才免得遭受议论。

  正在这时宋国发生的事变,白送给了他一份改变的理由。

  三。谁说正义总能战胜邪恶?

  一代暴君宋康王在盘踞抢来的权位四十多年后,大概是觉得操心了大半辈子,如今一把年纪,也该退居二线养老,享受一下生活了。于是便将王位传给太子,自己主动谢幕走下政治舞台,似乎确实是要好好的休息了。

  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权力中心之后,宋国的局面就开始走样,他几十年行之有效的方针路线正在被悄然否定。他更没想到的是,这样做的人竟是自己一手提拔的接班人太子。

  据奉阳君说,太子施政的结果是“下亲其上而守坚”,简单地说就是非常得人心。短时间内有这样的成效,显然是由于他改变了父亲那种横暴的管理方式,至少是相对温和地处理政府跟群众的关系。在压抑中生活了四十年,快要透不过气来的臣民,忽然间有了稍许喘息的空间,如久旱遇甘霖,很自然地要感激拥戴给他们带来宽松政策的那个人。

  然而宋康王却愤怒了,他决不能容忍有人篡改自己的治国原则,哪怕这人是太子也不行。

  父子间就这样出现了冲撞,并且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太子终究是根基尚浅,没办法把支持者聚拢成一支有效的力量。反倒是宋康王更有威力,数十年的严酷统治,让人不满,但也慑服了人的意志,大家心中早已渗透了深深的畏惧,老暴君一出现,多数人或许就会胆颤,不由自主地俯首听命。

  对比如此悬殊的状态,儿子怎会是老子的对手,太子最好的选择只能是逃亡国外。

  宋康王轻松坐回了曾经转手的王位,这时的他似乎绝对相信,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打倒自己,即便是天地神灵也作不到。

  但另一方面,他内心可能也隐藏着巨大的郁闷。想自己几乎耗费了平生心力,虽然把宋国搞成了“劲宋”,可是跟真正的强国相比,明显还差的很远,有生之年肯定是见不到宋国彻底振兴之日了。

  理想的目标没能实现,宋康王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和后世那个临终时刻还埋怨“天亡我”的项羽一样,他也把责任归罪于天地,是它们的不公平,才叫他壮志难酬。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心结,宋康王大概不会有胆子弄出下面的行为艺术。

  一只盛着血(应该是动物的血)的革囊高悬在空中,宋康王(或他的手下)张开弓,一箭射去正中革囊,这叫做射天,代表跟亏待他的老天爷对着干。

  射天不算完,还要“笞地”,拿鞭子狠抽土地,看你敢不敢不顺从宋王。

  战天斗地之后,宋康王竟又看着自家祖传的社稷宗庙有气,不能庇佑子孙发达的先人,要你们何用!于是一把火“焚灭之”,烧了个精光。

  天地祖宗都这般蔑视,人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对臣子中那些给自己提意见的“谏者”,喜欢玩箭的宋康王便“射之”。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这么狠,干出其他肆意残害生灵的勾当就更不在话下了,有驼背的人不知怎么招惹了君威,结果残疾的后背竟被活生生地劈开。

  唯一还能让宋康王重视的,恐怕只有美酒跟美女了。“淫于酒妇人”对于他来说,也许仍然不过是一种愁闷的发泄。至于醉梦色欲之外的国家和臣民,就统统去他的吧,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样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使宋国人“大骇”,惊愕恐惧到了极点;让天下人也都切齿骂宋康王为“桀宋”,跟夏朝亡国之君桀一样混帐'3'。

  并非没有人想反抗这个昏暴的君王,“诸善太子者”,曾经追随太子的人便“皆有死心”,愿意跟宋康王以死相拼。当然他们的团队依然不算壮大,要搞掉宋王,只有寄希望于外部的力量。

  这些情况传到了奉阳君那里,他顺手便拿来作了自己跟齐国和解的理由。

  他给齐湣王写了封信,解释说自己起初确实不赞成攻宋,但那是因为宋国太子执政,全国上下一心,很难得手,所以“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想让齐国保存军力民力。现在情况不同了,宋太子逃了,内部矛盾激化,这时候发动进攻,宋国“必有乱”,“举宋之时也”,是消灭这个小国的最好时机'4'。

  以后的情形表明,即便是国君荒淫无道,在齐军的进攻面前,宋国也没有出现大乱,齐湣王灭宋的战争一点都不轻松。奉阳君只顾给自己辩解,哪会管事实究竟如何。

  不过无论怎样,奉阳君的转变给通向齐、赵合作的道路亮起了最重要的一盏绿灯。没过多久,齐湣王和赵惠文王就在齐国境内靠近赵国的阿举行会谈,正式确定齐王废除称帝的打算,跟赵国一起抗衡秦国。

  齐湣王拒绝称帝,秦昭王也只得放弃帝号,重新作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称帝的表演只持续了大约三个月,便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但凡事有一次便会有两次。三次。。。。。。从那以后称帝的闹剧足足上演了两千多年。

  四。绕世界转了一大圈,最后却回到原点的事经常发生。

  齐国和赵国合伙经营抗秦事业,各有所图,各取所需,双赢的两方一时间都兴高采烈。别的一些诸侯见称帝的事灰飞烟灭,心里也都很高兴。

  唯有燕昭王“忧之”,怎么也乐不起来。

  他派苏秦出去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挑拨齐国与天下诸侯的关系,现在可好,齐国跟秦国的友好虽然告吹,却又和赵国成了搭档。这两个紧挨着燕国的强邻携起手来,要是一块欺负燕国,那可怎么得了。

  最让燕昭王不满意的可能还是,这一桩政治联姻竟然是苏秦作的媒。这家伙到底是什么居心?

  可能不止燕王有这样的猜疑,燕国的许多大臣也会认定,他们当初对苏秦的判断没有错,他就是一个没有信义的小人。他们也必定会把自己的看法向燕昭王反映。

  来自国内的不信任,精明的苏秦自然感觉得到,他必须赶快作出合理的解释。

  苏秦辩解的理由是,齐、赵联手反倒会使燕国“毋齐、赵之患”,不受它们的威胁,因为这两国结盟的目的是对付秦国。而且别忘了,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阻止齐国和秦国称帝,不让齐、赵结盟,这个目标就根本没法实现。通过让齐、赵合作抗秦,“除群臣之耻”,免除了燕国人向别国屈膝称臣的耻辱,他立下了大功一件,怎么却弄得像犯了大罪?'5'

  这一番言辞确实让人无从反驳,但也仅此而已。那些对苏秦有成见的燕国大臣,只会觉得他口舌功夫太好,心里的想法是不是真跟他说的一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管怎样,苏秦总算过了这一关。

  跟赵国结盟后的齐湣王,终于可以放心地征讨宋国了。燕国也派一个叫张魁的将军,率领两万军队前来协助齐国。这也许是齐湣王提出的要求,或者是已决定继续信任苏秦的燕昭王,为讨好齐国主动作出的表示。

  不管是谁的意思,燕国的行动都等于跟做了多年亲戚的秦国决裂,这是福是祸?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人跑出来劝阻燕昭王,不要跟齐国靠得太近。这人并非哪个爱国的燕国大臣,而是苏秦的大哥苏代。

  已经离弃燕国二十多年的苏代,怎么忽然间关心起故主来了?

  从前面的情况来看,属于薛公阵营的苏代,此刻在齐国的日子大概越来越难过了。齐湣王可以相信他的弟弟,但对跟自己政敌勾结的他,则必定充满了日益强烈的敌意。

  从史料记载分析,这时候的齐湣王应该已经极为刚愎自用,对招惹自己,或者是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他会毫不留情地进行严厉惩罚。

  在这种情形下,自知再也得不到齐王欢心的苏代,不能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光担忧自然没用,要紧的是给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思来想去,苏代最终决定重回老东家燕国。

  让他这样决定的理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